吴小健
从自己的书桌出发,寻找教育的勇气和智慧,抵达无穷的远方。读书,既在教育之外,又在教育之内。什么是好的人生?书只提供“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可能的世界,书写者用深情和语言编织成夜空的星子,把清澈的思考之光照进阅读者的心中。
一
“夜晚已经变得寒冷而且悠长了”——正好重读《屋顶间的哲学家》。
这位穷苦的哲学家独处阁楼,冷静地观看世俗人相,但他并非隐遁在利己的硬壳里。带着孤独者们那些好奇的耐心,他“在他自己身上观察社会”,把每月的所见所遇,写成日记,于是便有了这本“感觉的历书”。十二个月,十二个分散的故事,每一个都熠熠生辉,故事中的人“即使在石灰岩底下,也保持着个人的尊严”。
就像《祖国》篇中的勺孚爹,十五岁时还只是个制作玩具的工匠,丝毫没有想到,除了给法兰西制作一些棋盘、毽子和不倒翁之外还能提供什么?某一天,他的叔叔,一个参加过封坦洛战役的残疾老兵,提醒他“祖国危急”了。“什么是祖国?”老人一只手搁在勺孚爹肩膀上,接着说:“这是环绕着你的一切,将你养育长大的一切,你所喜爱的一切! 你所看见的这片田野,这些房子,这些树木,这些在那边笑着走过的少女,这些就是祖国!那些保护你的法律,那偿付你工作的面包,你所交谈的言语,你从那些和自己共同生活的人与事物得来的快乐与悲哀,就是祖国!你以前在那里看见过你母亲的那小小的房间,她所留给你的回忆,她所安眠的土地,就是祖国!想象一下吧,我的孩子,你的权利和义务,你的情爱和你的需要、你的回忆和你的感激,把这一切集合在唯一的名称下,這便是祖国。”
勺孚爹感动得颤栗起来,“祖国就是家族的扩大,是我们依恋着的土地”。于是,他丢下手中的不倒翁,投军去了。在卫国战争中,炮火吞噬了他一条年轻的腿。退伍后,穷苦的生活又吃掉了他一只手臂。最重要的是,他老了,孑然一人,漫漫长夜,如何度过? 他依靠着仅存的一手一足,成为国民军帽饰纸盒的制造者,拿着微薄的薪水,不失尊严地活着。他可以自豪地对嘲笑他的学者说,书中的真理,他们曾经用鲜血和刺刀捍卫过。“爱着某一件比自身还要深切的什么,便是一切伟大事物的根源”,因为勺孚爹爱着自己脚下的土地,爱着自己周围的人,所以,他心中的“祖国”不是虚空。
“祖国在哪里?”台湾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一书中,这样回忆抗战时期的读书生活:“听见不远处音乐教室传来练唱的歌声‘月儿高挂在天上,光明照耀四方……在这个静静的深夜里,记起了我的故乡。那气氛非常悲伤,我听了一直哭。”于她而言,祖国就在那悲伤的歌调里,响彻她此后漫长的人生之途,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
有次去南京听课,我顺路参观了大屠杀纪念馆,很为震撼。整个建筑只有黑白两色,除了一条大理石路面的小径通向各个场馆,路旁皆是大大小小的石头,茫茫一片,似累累白骨。通向主纪念馆的甬道,一侧墙向内倾斜,走进去,像走进一道长长的伤口。是的,历史的伤口。
二
《黑暗的声音》是曾任南周记者的夏榆的一本随笔集。借助书写,他重新回到少时劳作的矿场,回到成长的黑暗岁月。他写漂流的命运,是对自己人生经历的重温和回望,目光凝重,内心悲凉。从卑微的个体身上,我们见到时代的刻痕,听到黑暗的声音。
“我是地下的生物,有很长时间过着穴居的生活”,少年矿工夏榆跟随工友们每日深入地腹,而后独自在长及数万米的巷道行走,跟随他的只有一盏矿灯,仅能照亮前方四五米的地方,其余则是深远无涯的黑暗。他得努力克制心念走出恐惧,不去想矿井中那些被压死、撞死、炸死的亡灵。
任何一次偶然,或者有更多的必然,夏榆都会重复父亲的道路:下井,受伤,病退,而后终老于黑色河流穿过的凋敝矿区。但是,他不只是一个矿工,也是矿井里的阅读者。在地下数百米的黑暗中,便有一盏灯火,照亮语词和灵魂。
夏榆读海明威,卡夫卡,杰克·伦敦……《亲爱的提奥:梵高书信体自传》隔着百年光尘,抚慰了他孤独的心灵。矿工梵高笔下的生活,就是他的生活。画家梵高对煤矿工人的速写,就是他身边伙伴的画像。“我坐在黑暗之中,坐在灾难之地,周围是荒败的废墟,无边的寂静和广大的虚无。但是我内心安详,灵魂沉静。我遥望和铭记着梵高,用他的孤独抵御我的孤独,用他的失败消除我的失败,用他的不幸瓦解着我的不幸,用他的觉醒完成我的觉醒。”
阅读,让黑暗升起黎明。夏榆最终走出了地心,回到了地面,成为一个作家,用书写凿开一线光明。“每一个为自己命运出走的人,每一个为自己境遇而奋斗的人都被我看成是同志。我克服着自己在见到那些潮水般涌动的人群内心升起的悲凉,决然地开始自己的漂流之旅。”这种动荡不定的漂泊,让灵魂在疼痛中保持清醒。
豆瓣有读者批评这本书中充满“黑暗”“悲伤”等词,让人厌烦。我倒是觉得,黑暗的主题,值得反复书写,并值得永远铭记——黎明正是从黑暗中升起。
三
“教书:找到你生命里的那一本书”,郭初阳老师以此为题做了一个讲座,很是精彩。一本能够走进生命的书,必然会挑战阅读者固有的意识和知识来源,并唤醒他反思内心,采取回应,从而修改以往经验,获得某种改变。
大多数情况下,这应该是一本经典。乔治·斯坦纳在其著作《斯坦纳回忆录:审视后的生命》中写道:“卡夫卡以相当极端的方式宣称,我们不需要浪费时间在不能给我们当头棒喝的书籍上,而应该阅读像冰斧般,能击碎我们脑袋里与精神上的食古不化的作品。”
但是,不同的生命阶段,都能遇到一本能打开心灵格局的书,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有些好书,因为机缘未到,或者自身眼界窄小,一再错过。童蒙时代,若有明师指引,生命觉醒的时刻或许会早点到来。
在这本回忆录中,乔治·斯坦纳回忆自己快要过六岁生日的某个深冬之夜,父亲陪他阅读《伊利亚特》第二十一卷:阿喀琉斯为了挚友之死而发狂,正对四散逃开的特洛伊人大开杀戒。普里阿摩斯的儿子正好来到他的面前。这悲伤的青年吕卡昂曾被阿喀琉斯逮住贩卖为奴,历经艰辛回到家乡特洛伊,不想再次成为阿喀琉斯的俘虏。死亡的恐惧攫住内心,他跪地祈求对手放过自己。阿喀琉斯不为所动,他回答:“来吧,朋友,你也得死。”接着,他又问:“为什么要如此悲伤?”阿喀琉斯这段话中的平静无情,温柔的恐怖,让年幼的斯坦纳永远铭刻于心。“为什么要如此悲伤?”这个问题庞大沉重,驱使他竭尽所能地去思考。
“父亲反复朗读希腊文原作,他要我跟着他念。字典和文法书都翻看了。就像是色彩鲜艳的镶嵌图案的轮廓埋在沙子里,你把水倒下去,那些字和套语便清晰起来,让我明了其中意义。吟唱的字词,韵文的抑扬顿挫。就在那死亡宣判中突如其来的一个字眼,‘朋友,让困惑的孩童意识不确定地成熟了,那种神奇突涌之感至今仍历历在目。”这个“当头棒喝”的神奇时刻,从而让他“免于沦入某些愚昧”。于是,《伊利亚特》成为乔治·斯坦纳的终生读物,一本生命之书。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你能不能帮助孩子找到这样一本生命之书呢?
四
如果你是五千朵玫瑰中的一朵,(很可能我們连玫瑰都不是,只是路边的小花小草)该如何回答小王子的质问:“你们跟我的玫瑰一点都不像,你们还什么都不是呢,因为没有人驯养你们,你们也没有驯养任何人”。 小王子说得很清楚,没有驯养过的人生没有价值,这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小王子的领悟》一书中说:“玫瑰们至少可以有两种方式回应这个挑战,要么积极寻找驯养的对象,要么赋予驯养这个概念更为丰富的内涵。”
可是,想要在特定的时空点遇见对的人,然后愿意彼此驯养,实在是小概率事件。那么,我们是否就失去了生命的价值和尊严而庸碌一生呢?不是的,我们可以将建立联系的对象变成一些值得投入和献身的活动,比如“一个人的事业、信仰、艺术追求或社会理想。”
我曾经写过这样一段话:“我们选择了自己要教的学科,并通过长时间的课堂实践,形成了具有个人风格的教学特点。从遇到的那一刻,它就在不断地向我们追问:你知道什么是教学?你知道我真正的面貌的吗?在艰难的探索过程中,我们从迷惘到顿悟,而后再迷惘再顿悟,于曲折回环中点滴提升,感受着学科教学的魅力,以及它带给自己的一次又一次的思想冲击。是的,我们在驯养学科的同时,学科也在熔铸着我们。”彼时,我还没有读到《小王子的领悟》这本书,只是有些浅浅的思考。
书中提到:当玫瑰们失意于外面的世界,难以找到愿意为它们而死的人,它们仍然可以对自己说:“没关系,即使如此,我还是能够每天好好欣赏日落,好好细味风吹麦田的声响,好好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变换里感受树叶的不同颜色,好好活好自己,然后好好老去。在此意义上,我的生命由我自己来驯养。”
在此意义上,我想,当人生迷茫,失去路标之际,每一个人都要成为自己生命中的小王子,用阅读、写作……这个世界上任何美好的东西来驯养自己,怀着全部的爱与忠诚。
(作者单元:江苏兴化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