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萍
[摘 要]文章以现代大学精神的重塑为视角,分析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之间的关系,阐明现代大学精神赋予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新内涵与新内容,强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是当代高校办学底蕴之一,并从大学精神的保持和发扬方面探析大学精神重塑下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路径。
[关键词]现代大学精神;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精神重塑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3-0081-03
一、现代大学精神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一)现代大学精神概述
大学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非制器。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中积淀的创造性的精髓与灵魂。大学精神对高校的整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所具有的价值引领和教育作用,能对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现代大学精神的主体内容包含学术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科学精神、自由精神与独立精神等。其中,学术精神即求真、务实、自由、严谨,拥有良好的学术精神势必要求拥有创新和批判精神。此外,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只有发展才有生机与活力,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特征与追求,只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大学精神,才有其真正价值。高校是人才成长和深造的地方,大学时期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传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思想是不可取的,大学生只有融入社会才能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更好地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价值[1]。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发展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的不断冲击极易造成大学精神的缺失,而缺失大学精神会限制大学的健康发展。但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看,大学精神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大学精神的缺失是大学精神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对传统大学精神在继承基础上的扬弃和不断重构[2],对于当代大学精神的缺失这一问题需要辩证统一地看待。
(二)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概述
高校不仅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等人才的重任,还是社会先进知识、主流价值理念的发源地[3],相较于其他领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复杂性,高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诸多便利条件。
从总体上看,得益于多年的民族教育以及民族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的熏陶,当代大学生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总体上政治理念趋于成熟、理性,有较强的爱国情感。但民族居住的地理环境和历史等诸多原因造成了文化教育的差别,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各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因此,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高校肩负着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之间关系的问题。
当前,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境外分裂势力与西方不良思潮对我国边境地区、民族乡村地区不断渗透。要实现民族团结、边疆稳定,抵制不良思潮,打击民族分裂势力,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对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人才的培育尤为重要。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属于多民族、边境省份,偏远的乡村大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且经济发展较为滞后,民族文化背景不同,且大多数面临着人才数量严重不足、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低的问题。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对地区人才振兴、生产力提高、政治民主和法制健全的推动、当地少数民族群众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以及边疆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大学精神重塑与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大学精神得到了继承、坚守和发展。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经济进入大学成为必然,其不只是一种经济活动,更逐步演化成一种深层次的价值导向。另外,我国传统文化强调“经世致用”,“经世致用”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因此,在市场经济导向和“经世致用”思想的双重加持下,大学精神容易出现滑坡和弱化的现象,缺少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形成实用化、功利化的风气。“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精神是整个人类文明的高级形式,一旦缺失,将会导致大学成为没有灵魂的工具,失去发展的动力。时刻注入新的内涵是符合精神发展规律的,只有适时重塑大学精神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重塑大学精神的必要性显而易见。
当今是大学精神重塑的关键时期。诚然,每个大学都有自己鲜明的大学精神,如清华大学以严谨、浙江大学以坚韧、南开大学以笃实等著称,但毫无疑问,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必须以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现代教育所传授的知识本身就蕴含着生活方式的基本秩序原则,即人才的培养必须是与政治认同塑造、职业伦理养成、开放视野培育相结合的。
现代大学精神重塑围绕着 “辦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来展开,这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是相同的。通过发挥大学精神的凝聚、熏陶、内化、导向等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开展。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需要各种合力共同作用,其中就包括大学精神的熏陶。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先进文化滋养先进制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加强民族团结文化建设,其理论根基正在于此。文化是需要建设的,民族团结文化也不例外,需要在实践中创新、丰富和发展。当全校师生在同一文化氛围中受到熏染、教化时,“五十六个民族情同手足”“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的共同情感便能得到挖掘和培养,同一文化渊源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民族团结进步的传承必将不断丰富大学精神的思想内涵。现代大学精神本身就包含民族团结进步要素,其本质要求是将民族团结逐渐内化为广大师生的情感共识,从而帮助广大师生形成自觉抵御分裂思想的意识,并在其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将这种意识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进而实现民族团结精神在社会中的代际传承。
三、现代大学精神重塑下的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现状分析
在当代,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如何更好地塑造大学精神、更有效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防止高校师生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腐蚀,消除信仰缺失的隐患,仍然是有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以下是影响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的几个因素。
第一,我国是一个经历了两千余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其中不乏一些极端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思想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这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一定影响。而大学生在心理层面对民族团结进步的真正认同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其保持常态化的可靠动力。
第二,大学生对事物认知与情感的升华、人格的进一步完善,只有放在社会生活这个大熔炉里进行炼造才能完成,让大学生感受到民族精神、国家大义并不是空中楼阁,课程学习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都可能蕴含着对民族和国家的感悟。但目前,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仍然存在着形式单一、内容空洞等问题,其开展方式没有能够完全切合高校师生的心理需求。
第三,继承、创新、超越。大学精神的重塑需要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完善,但当今很多高校的发展没有很好地遵循普遍性与差异性的原则。例如,校训是每个高校精神的浓缩,但是部分高校的校训趋同倾向越来越明显,校训沦为口号。主流的大学精神必须是具有时代性的,在兼容并蓄、创新发展的同时,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四、现代大学精神重塑下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创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体
高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包括多方主体,他们的社会任务和角色不同,在教育中的重点和要求也有所不同,其中领导干部是关键,教师是中坚力量,学生是核心。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争当表率,要能高屋建瓴、统领全局,在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做好顶层设计;教师要主动介入,做到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4];广大高校学生应当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不断提升专业修养与知识技能,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进步的个人信仰。
(二)用现代大学精神深化思想认识,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高校尤其是民族地区高校应主动搭建民族融合的桥梁,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中坚力量,积极引导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上求同存异,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上互相尊重。
要以现代大学精神为突破口,弥合当前高校中各阶层之间的裂缝。领导干部要奉公守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氛围,尊师重教;教师要专心致力于教学与科研;广大学生要认真学习,提高自身素质。这对凝聚高校文化、团结师生群体具有深远意义。高校要倡导学术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各具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氛围。
现代大学精神要求切合时代发展。民族团结需要全员广泛参与,因此,不能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简单地归结为思想政治教师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专业课教师肩负着同样的使命,除了要具备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必須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觉悟、坚实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与宗教观,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无论教育模式如何发展变化,课程教育依然是最主要的一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必须依托实践课堂才可以全面开展。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邀请专家、学者、模范带头人来为大学生作相关报告、举办讲座,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配合,同时建设各类实践基地等,将大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有机融入社会生活教育大课堂中,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
现代大学精神同样体现在高校积极投身于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建设发展事业中,促进科教融合、产学研协同,推动科学研究成果与地方需求的有效对接,助力乡村产业升级、服务优化。此外,学术成果要想发布并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势必要求学术、科研求真务实,不好高骛远。而这有利于良好学术精神的发扬和保持,进而形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也让大学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有了肥沃的土壤。
(三)结合现代大学精神采取多元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形式
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应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针对教育对象因材施教,探索具有时代特色的多元化教育方式。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需要内容丰富的民族教育资源及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投入。硬件和软件设施的投入不在于大规模的资金投入,而在于能够契合广大高校师生的心理,使其乐意、主动去接受并践行民族团结进步理念。
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方面,传统的高校教育方式往往以单向灌输为主,缺乏师生互动、学生体验的参与过程,应当改变这一方式,采用师生互动并主动参与体验的教育方式。
例如,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在于扶贫,而扶贫要坚持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对于文化基础较差或者经济条件不好的少数民族大学生,高校的相关部门不能只是简单地发放物资补贴,而应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时要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在校好好学习,多长本领,毕业以后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积极为家乡建设出力。这样既能打破家庭经济上的困境,又能为家乡的振兴添砖加瓦。再如,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成千上万的扶贫干部深入农村,落实党中央扶贫任务,确保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尤其是对乡村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说,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生动事例。
五、结语
大学精神的重塑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时代赋予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使命。大学精神的重塑不应束之高阁,也不能纸上谈兵。诚然,大学精神的重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较为漫长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应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等方面入手,积跬步而行千里,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取得良好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申颖芳. 治理理论视域下中国大学精神重塑研究[D]. 衡阳:南华大学,2020.
[2] 孙新.论大学精神与大学存在:兼论当代中国大学的新精神性[J]. 现代教育科学, 2013(3):71-75.
[3] 齐丽丽. 我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 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4] 张宏荣,严长生.浅谈领导干部和教师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定位与任务[J]. 法制与社会, 2009(36):273-274.
[5] 许益锋. 试论现代大学精神构建下的党建工作创新[J].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1):98-103.
[6] 朱宇华,王友云. 现代大学教育与大学生现代化教育关系思考[J]. 宜春学院学报, 2010,32(6):58-60.
[7] 王波. 文化强国背景下大学精神的重塑[J]. 中国教育学刊, 2015(S2):250-251.
[责任编辑:刘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