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关键词】大变局 社会心态 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识码】A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时代大勢深刻影响着社会心态的变迁。我们要深刻把握影响社会心态变迁的正面因素与负面因素,因势利导,努力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为国家各项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今天,西方社会逐渐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西方社会内部矛盾的加剧以及社会治理的混乱,其逆全球化倾向更加明显。逆全球化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形态。显性形态的逆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在政治行为、经济措施、公共政策上以一种反常规的、倒退的方式挑战既定的全球化规则。它不是以一种开放的、合作的姿态解决问题,而是以一种对抗的、封锁的甚至倒行逆施的态度对待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矛盾。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修建隔离墙,频繁对他国发起贸易封锁和经济制裁等,都是显性逆全球化的表现。隐性形态的逆全球化则体现为一种文化和心理层面的逆全球化,它具有反移民、反种族融合、反文化宽容等表现特征,其负面影响可能比显性逆全球化更加深远。这种隐性逆全球化近年来在西方社会兴起的保守主义、新民粹主义等思潮和主张中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今天,西方逆全球化倾向持续演化和升级,这股势力将长期影响西方国家政坛,并左右全球政治走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封锁、遏制政策,并不是暂时的现象,对此我们要在心理上和行动上都作好充足准备。
长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确实让中国受益,它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还提供给我们一种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一体化、同质化、普遍化在不断削弱和替代地方性、差异性、多样性,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城市规划、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娱乐、饮食穿着等方面陷入了单一的西化模式之中,甚至一部分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认为民族性的、地方性的东西就是原始的、落后的、陈旧的。
尽管西方逆全球化潮流对经济全球化发展造成了一定冲击,但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阻挡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对于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要抓住时代机遇,以积极、开放的心态和行动来迎接挑战。与此同时,对于经济全球化可能造成的单一性问题,我们要在思想观念上注重保护、保留民族性的东西,发扬那些属于本民族的、优秀的传统:传统工艺、风俗文化、传统美德,等等。我们坚信,民族的、特色的文化既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人类文明不断丰富的养料。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冲击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农民和工人、城市和农村的界限逐步被打破。大规模城市化对我国经济社会面貌产生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城市化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城市化打破了农民对土地的依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城市化也促进了个体独立性的发展,普遍提升了社会文明程度,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城市的大熔炉里,人们的能力与心智得到全方位锻炼,个体的发展得以融入社会整体的发展之中。另一方面,城市化对个人精神状态和社会心态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观察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其最大的后果就是使一部分人在精神上处于一种“无家可归”的状态。海德格尔多次用“人被连根拔起”来指称西方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人的这种彷徨无依的境况。
中国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要走的路。这种大规模、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家”的问题。了解城市化背景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更好地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社会面对的一项重要任务。城市化对我们传统的“家”的观念造成了一定冲击。这个“家”既是有形的、也是无形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既是狭义的、也是广义的。一些初入城市的打工者可能面对“无家”的尴尬,他们无法很好地融入城市,又不愿回到家乡,所以在“何以为家”的问题上陷入迷茫。部分新城市人可能出现精神上的“无根”状态,他们虽然已经在城市安家,但随之而来的是内心“孤独”的问题。在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过渡中,有些人一时难以适应。此外,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照护问题和心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
城市化是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桃花源”式的生活是人们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寄托,但这终归不是当代社会大多数人的实际状态。对个体来说,一方面要大胆跟上城市化的步伐,对于城市化过程中遇到的新技术、新观念、新生活方式,要勇敢接受而不能一味拒斥,否则会与时代的发展进程脱节,从而让自己沦为时代的“局外人”。另一方面要用心感受城市之美,积极将个人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机体之中,学会以主体性意识看待城市生活。在城市建设理念上,我们要坚持人民立场。城市空间应当为大众所共享,而不能成为少数人寻欢作乐的私人场所。只有坚持“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才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世界中。对速度的强调是资本的内在要求,马克思对此进行过深入分析。因为资本周转的速度越快,资本的增殖可能性就越大。资本对速度的追求,导致了加速主义的出现。加速主义主要向两个维度发力:一是通过改变物的性状,加快物的生产或成长速度;二是通过改变人的生活方式,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节奏。加速主义深刻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心态。人们被裹挟着加入追逐财富的大潮。尤其是手机和互联网出现之后,工作和生活之间的界线逐渐模糊,工作生活化、生活工作化成了现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正像思想家哈特和奈格里所说,“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在工作”。
近年来,网络舆论热议的“996”“007”现象,成为了一些青年人生活的常态。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过着“996”“007”的生活,但这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和无形的催促却着实影响着每一个人。当人们的生活里只剩下了工作,而工作仅仅是为了谋生,这显然是一种不正常现象。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了“人的类本质的异化”。马克思认为,人之所以与动物不一样,就在于人的存在不仅仅是像动物一样维持简单的肉体生存,而应该有着更高的精神追求,即自由自觉的创造。“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这对我们提出了警示,现代人不能被盲目的、无目的的工作所支配。
当然,社会一旦踏上了高速运转的轨道,想要让它慢下来甚至回到从前的生活,是非常困难的。更好的办法是,我们要学会自我调适。加速主义追求快,我们在心态上就要培养慢下来的定力,正所谓“反者,道之动”。面对加速主义带来的压力,我们在生活上更应该学会作减法,“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将快和慢的关系协调好,是加速主义时代应有的生存之道。
西方社会在摆脱了宗教的束缚之后,逐渐进入了世俗主义阶段。人们开始在世俗生活中寻找幸福和快乐,当然,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他们更多是在金钱和财富中安顿这种幸福,追求财富成了个体乃至全社会的一致目标。世俗主义强调现世的成功,它是一种外在的度量。理想主义则与之相反,它追求的是精神的攀升和超越。在西方社会,世俗主义占据了主流,在这种情况下,理想和信仰的隐遁是不可避免的。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西方的世俗主义观念向中国社会渗透蔓延。网络上出现的一些炫富、炫丑、低俗、恶俗等内容,所针对的正是一部分人的“媚富”心态、“审丑”取向和享乐主义价值观,这些都是世俗主义思想的外在表现。在流量为王的时代,博取更高的关注度就是“成功”,当世俗化的价值观和审美倾向不用再遮遮掩掩,扮丑、搞怪成为了一种时尚而不是一种羞耻,那些崇高、庄严、美丽、纯洁的东西,就被潜移默化地解构了。
世俗主义的蔓延和理想、信仰的远遁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来讲,其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对于个体来讲,缺乏更高理想的追求,必定陷入虚无主义,因为物质的东西并不能安顿我们的灵魂。德国思想家叔本华深刻揭示过这类人的生存状况,他将他们的人生比喻成一个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来回摆动。对于群体来讲,没有理想的群体,不能称之为共同体,充其量只是群列或集合。群列只是一盘散沙的聚合,没有任何力量,而共同体一定是内部充满着凝聚力、有着崇高理想追求的有机体。
我们要对世俗主义的喧嚣保持足够警醒。人无信仰不立。每一个中国人,即使身处世俗主义的时代,依然应该保持“君子人格”的气节,即“涵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民族无信仰不昌。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必须葆有崇高的理想追求。一个民族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物质的繁盛上,更体现在精神、道德、心理、思想的卓越上。
消费主义以物质的多寡、新旧、奇平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而不是注重一个人内在的修为、品性、情操、素养。在西方社会,消费主义不断催生人对物质的需求,驱使人们在物质的世界里拼命追逐,最终耗尽精力。为了迎合消费社会这种奢侈的生活方式,消费社会的生产也逐步转变为破坏性生产或生产性破坏。人们缺少耐心去生产恒久的、永固的、经典的精品,而是大量生产一次性的、可以随时丢弃的、低廉的消费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已经根深蒂固的时候,社会舆论也不断论证和灌输消费主义法则的合理性,从而使得消费主义理念最终变成大多数人的生活信条。不遵循消费主义理念而生产和生活的人,反而成了异类,他们时时遭受着社会的鄙视和排斥。
经济增长是有极限的,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也是有限的,然而,为了满足消费主义所滋生的穷奢极欲,西式现代化只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最终导致了严重的生态问题。消费主义沉迷享乐,把自然当作消化他们享乐所产生的消极后果的“垃圾桶”。尽管西方社会也意识到了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实施了一些生态保护的举措,但要从根本上改变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对其来说是不可能的。正如齐泽克所指出的,西方社会在生态问题上已经陷入了典型的“精神分裂症”。
中华民族要实现永续发展,不能照搬西式现代化的模式,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现代化主张,即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物质贫穷的现代化,但也不是只剩下物质富足而精神极度贫乏的现代化,它应该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一味满足人们的欲望而向自然尽情索取的现代化,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落实到个人的行动上,我们认为,保持适度消费、倡导勤俭节约、不断丰富自身精神世界,这些是中国人在消费主义席卷全球的时代,依然要坚持的东西。人在不断满足合理物质需求的同时,更要补足自身的精神养分。尤其在异化消费的背景下,倡导简单纯朴的生活,显得尤其必要。作为一个整体,中国社会应该形成一种质朴、清正的社会风气,其积极影响将不仅发挥于消费领域,还将助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现代社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体不断获得自由和独立性的过程。人们不断从家庭、血缘、乡土、地域中挣脱出来,走向了个人奋斗的道路。出于谋生的需要,资本主义条件下自由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论上变成了一种竞争关系,每一个存在者对于他人来讲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这种竞争性使得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蜕变成莱布尼茨所说的“单子”关系。在个人主义的社会,人和人之间极度缺少沟通、联系、同情和关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用“人同人相异化”描绘了这种现象,萨特在马克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沦为“他人就是地狱”的境况。对于西方个人主义所带来的后果,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指出,西方社会不断追求个体的独立性,然而,一旦个体获得了自由,他却无法承受个体自由所带来的巨大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是如此难以忍受,以至于个体最后想逃避自由。他们逃避自由的方式是重新扎入大众的洪流之中,试图在大众这一集体中寻找寄托和安慰。结果,他们捐弃了自己的独立性和判断力,完全按照大众的标准、趣味、偏好而进行取舍,从而变得随波逐流。
中国社会需要格外警惕个人主义的影响。人是社会性动物,人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而存在,复杂的社会关系才能够塑造出理想的人格。刻意将自我孤立、封闭起来的个人,反而可能是无个性的,他们自以为的那种个性其实是一种虚假的个性。一个总是生活在有限的、狭窄的关系之中的人,无法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知和判断。现代社会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无视和贬低共同体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认为共同体的存在是对个人自由的压制。然而,这种认知是非常偏颇的。恰恰是因为现代社会太注重个人主义的理念、主张,才容易使得一些人漠视集体的福祉和事业,从而出现“精致利己主义”等现象。西方社会始终强调个人主义的优先性,而实际上,个人和社会应该是一种辩证关系而不是一种对抗关系。个人反哺社会,社会庇佑个人,两者不可偏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中国人的传统智慧与情怀。如果每一个人都只关心个人事务,那么,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总体事业就不可能取得推进。“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样的人生观,即使在21世纪的今天,依然不失其价值和意义。
时代前进的步伐永不止息,它既有澎湃的大潮也有暗流涌动。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社会,要想在大变局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树立积极的心态,培养强大的适应力。我们相信,具有深厚底蕴、坚定信念和磅礴伟力的中国,无惧任何时代风潮。
(作者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②习近平:《高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
③[德]弗罗姆著,陈学明译:《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
责编/马宁远 美编/李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