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迪
在卡塔尔世界杯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除了“壕”无人性的球场和球迷们半夜的欢呼声,2022年的比赛还充满了“科技与狠活”,转播平台纷纷玩起了时下最流行的元宇宙。
咪咕视频采用全沉浸观赛模式,用户可以360°全景直播观赛。同时,用户之间还可以通过弹幕、玩游戏的方式互动;抖音则借助VR设备上线了“上PICO看世界杯,球近了”活动,在观感上做文章。
从观望怀疑到深度参与,各行各业都在用元宇宙创新营销玩法。但元宇宙究竟是什么?现在能做什么?未来还有哪些想象空间?对此,我们专访了元宇宙平台墨宇宙执行董事郭兴华,从技术原点出发,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截至目前,业内对元宇宙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基本是各持己见。但可以肯定的是,元宇宙并不是某一个行业,而是一个概念。郭兴华的理解是,一个基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0下,3D场景构建的产业生态。
技术原理晦涩难懂,也并非我们关注的重点,不过对于外行人来说,如果想要搞懂元宇宙的商业逻辑,还得明白技术特点,这是理解元宇宙商业的原点。对此,郭兴华提到了两个关键词:一是去中心化,二是数据确权。
1.去中心化,让用户掌握话语权
所谓去心中化,是相对于中心化而言的一种分散式网络,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中心,而且不受第三方限制。
举个例子,当我们用微信给朋友发消息时,实际是手机先给微信服务器发消息,然后服务器再把消息发到朋友的手机上。所有的聊天数据和操作数据都存储在微信上,微信可以随时中断你和好友的联系。
平台方赢家通吃,正是我们所处的Web2.0阶段。不同于Web1.0阶段信息的单向输出,Web2.0阶段从静态网页进化到了双向互动,逐渐演变出了社交网络、金融科技,如小红书、淘宝、抖音等业态。平台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数据汇总、算法处理等中心化的作用,为用户提供信息与服务,同时获得利润。
而元宇宙代表的Web3.0阶段的核心特点就是去中心化。同样还是微信发消息,在Web3.0阶段,手机可以直接把信息传输到你朋友的手机上,同时通过区块链的技术协议,同步到所有节点进行数据存储。除非有超过一半的节点,需要中断你的联系或者调取你的信息数据,否则没有人可以中断你的联系,查看你的联系数据。
这也就意味着,从Web1.0到Web3.0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从线下到线上,再到突破虚拟世界的局限,直接影响现实世界的生活,元宇宙并不构建在纯架空的虚构世界。当你在元宇宙获得了收入,也可以在现实世界消费。同时,元宇宙里的平台方不再掌握话语权,而是由每个参与其中的人自己来共同制定规则。
2.数据确权,进入市场的前提
至于如何制定规则,涉及区块链的加密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元宇宙里的每个用户都可以为自己的资产,如一本书、一首歌、一幅画等,设置一串密码,这个密码是唯一的且只有你知道,这就相当于确定了资产所有權。
数据确权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数字身份。用户所拥有的一切,都可以用数字身份来表达与管理,从而完成对数据的管理、转移和交易。
这个数字身份并不同于现在我们在各大平台注册的数字账号,数字账号的身份信息是分散在不同账号里的。比如微信存着社交数据、淘宝存着购物数据、滴滴存着出行数据,这些数据都是你数字身份的一部分,但绝不是全貌,甚至也不是最关键的部分。
这些数字账号不拥有权利,也不承担责任和义务,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身份,它们依然依附于线下拥有那个真实身份的你。
元宇宙里的数字身份则是用户账户数据与行为数据的集合。一个人可以拥有多个数字身份,他们又是彼此相通的,用户在自己同意的情况下能够在可信环境中分享数据,你可以和其他任何2个人、3个人甚至全球80亿人共同设定一个基本法共同行事,由此形成社群。
郭兴华表示,数据确权是数据进入市场的前提。如果数据不能确权,就无法涉及电子商务的业务,如今的虚拟人、数字藏品等玩法看似和加密技术毫不相关,但底层的交互逻辑其实都离不开数据确权。
当然,除了核心的区块链,元宇宙还融合了其他垂直行业的技术,如虚拟现实、VR/AR、人工智能等。郭兴华认为目前对元宇宙的应用大致可以分成几类:视觉传达、广告设计、数字人以及元宇宙平台等。
对视觉传达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游戏开发、3D建模等方面。大火的游戏Roblox正是其中的代表。数据显示,2021年Roblox不包括预收收入的营收为5.093亿美元,同比增长102%。而2022年流行的AI绘画,一句话建模,则可以看作广告设计的细分行业。
数字人的应用相对广泛,按照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人格型虚拟人和服务型虚拟人,包括虚拟偶像、虚拟代言人等。
如果把元宇宙作为一个持续的全面经济系统,将会有无数的化身和数字资产与现实世界中的个体和经济体进行互动,现实个体与公司机构都在元宇宙中拥有自己的经营空间并随时参与其中进行活动。事实上,元宇宙就是人以数字分身参与并生活的数字孪生世界。
不过郭兴华表示,技术只是底层,真正的元宇宙还意味着用户如何集中访问和消费这些虚拟体验的下一步,一个将其全部结合在一起的步骤,也就是完整的元宇宙生态。
作为元宇宙第一股的Roblox公司曾给出了元宇宙的八大要素:身份、社交、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你可以在元宇宙里社交、开会、游戏、获取资讯、看视频、购物、工作赚钱等。
只是在元素搭建上,不同于Web2.0时代常说的UGC、PGC,即用户生产内容,元宇宙的内容是由用户共创、共建,可能是任何一种形式,不局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场景。此外,这种创造是自下而上的,可以由任何一个人发起,只要允许访问,其他人便可随意添加、更改,相当于腾讯文档的“可共享”“可编辑”。
而基于同一个规则的参与方式,也让社群变得尤为重要。郭兴华表示,未来谁能够掌握足够多的社群,谁就更有竞争力。对此,墨宇宙还提出了一个创作者经济计划,将创作者分为项目发起方和个人创作者,通过提供更高效的创作工具,激发用户参与,并创造内容。
借助角色编辑器、场景编辑器、功能编辑器、AIGC、创建社群等方式,墨宇宙不仅降低了参与元宇宙的门槛,还丰富了元宇宙的玩法。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角色编辑器的捏脸、面部捕捉等方式打造数字分身,还可以通过功能编辑器装修自己的家。不仅如此,墨宇宙还上线了交易功能,完善电商购物体验。
中央美術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费俊还曾提出过一个基于新认知、新创作的“元能力”,他表示会从三个维度带领学生来建构自己新的复合创新能力:意识提供的创造能力、科技提供的技术能力、哲学提供的思辨能力。这三种能力在一起共同生效,让我们不会局限地只以产业性的思维去思考技术。
一旦搭建好完整的生态,未来的元宇宙会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理想情况下,元宇宙作为一个巨大的公共网络空间,应当能够将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结合在一起,使数字化身可以从一个活动无缝跳转到另一个活动。
就像开头提到的世界杯一样,未来元宇宙最大的优势是用户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其中。或许有一天,在一场元宇宙世界杯中,球员无须走出家门,带上设备便可来到球场,而球迷也一样可以出现在看台,并且身边坐着其他球迷,一起观赛、喝彩。同理,人们也可以在元宇宙逛街、购物、看展、旅游、学习甚至上班工作……
未来元宇宙将会让人时刻保持在场感和真实感,也就是你真的和另一个人在一起或在另一个地方的感觉。创造、化身和数字对象将成为我们表达自己的核心,这将带来全新的体验。真实感则取决于它将用户传输到该环境中的程度,以及用户的物理行为与其化身之间边界的透明度。
这也对应了传播学家麦克卢汉的一个经典观点,即“媒介是人的延伸”。印刷文字是眼睛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衣服是皮肤的延伸,车轮是腿脚的延伸。每一种媒介即每一种人体的延伸,都将改变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从而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
未来,当虚实的界限被完全打破,人们可以自由穿梭在元宇宙和现实之间,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或许值得期待。
不过客观来说,目前对元宇宙的应用基本停留在“看”的基础阶段,用户体验并不算好。百度希壤在推出之后一度遭到群嘲,不仅人物行进不算流畅,还时常出现错位Bug;也有网友表示淘宝“双11”上线的“未来城”太无聊,像极了网游。
即使拥有可穿戴设备,也只能提供孤立的体验,用户很少有机会与拥有设备的其他人进行交叉互动。
但郭兴华将元宇宙比喻为新生儿,其发展、壮大需要时间,这个过程中一定会催生新的红利,改变现有的商业格局;也一定会有企业能够扛住历史,从上个阶段穿梭到下个周期,如同这些年互联网平台的发展一样。
1989—1999年,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相继问世,一举成为三巨头;到了20年代初,淘宝、京东、当当等电子商务平台各领风骚;之后内容经济、社交媒体兴起,又诞生了小红书、字节跳动、快手等平台。
现阶段,各大平台如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也在积极布局元宇宙,是因为他们不仅想占据元宇宙的领导权,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想拥有对元宇宙的定义权。但能否在这场激烈的“军备竞赛”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能否自我革命。
当门户网站逐渐落寞时,新浪创造性地推出微博,取代博客;网易先后推出在线游戏、网易有道、网易严选、网易云音乐等多种服务,它成功转型活了下来,而且活得还不错。相较之下,搜狐就不尽如人意了。
腾讯也曾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在2005年创办了拍拍网,尽管现在已经关闭。但当时,拍拍网在经营理念、产品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创新,例如在业界首次研发的“边聊边买”“买家与卖家信用分离制度”等专利均获得了业界的广泛认可和采纳。
从某种程度来看,这个阶段的元宇宙比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信息认知。个人认知越深,就可以把行业的周期性总结出来,跟着行业往前走,从而创造可能。
想到一个段子:一名知乎网友说自己2008年的时候曾收到支付宝的面试通知,但觉得是骗子公司没有去,现在感觉错过1个亿。另一位网友则回答,姐妹你不行啊,2008年我已经在淘宝开网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