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鳗》:在诗中反诗

2023-05-30 11:18余怒
星星·诗歌原创 2023年1期
关键词:意味哲理语境

余怒

我曾套用约瑟夫·博伊斯“艺术包括了艺术和反艺术”的提法,说过:“诗包括了诗和反诗。”并将这个观念当作我诗歌写作的一个基点。在自90年代以来的写作中,我一直是恪守这一原则的,只不过以前是在各个“点”上(比如组词方式、分行规则、语法规范、修辞手段等)做出一些改变,而自诗集《鳗》开始,我尝试着系统性地在诗的叙述方式、赋意方式、语境结构等大的“面”上进行重构。

在《鳗》的这些诗作中,叙述上,我尽量采取多线条的、多个叙述主体并行的方式,不再是线性叙述和单纯的“作者说”的图式,而是让众多的主体、不同的角色在诗中说话,穿插了自言自语、双方对话、第三方插话和一些相关或无关的画外音,其中,多个说话主体操持着不同风貌的话语,口头语、俚俗语、书面语混杂一处,话题散布杂置,众多的子话题(如政治的、哲学的、时尚的、日常生活的,等等)使题旨无法统一或归并,不再是一个有机整体,甚或不是从属于这个整体的“残缺部分”,而是互不归属、各行其是的不同类别的原始材料的堆积。在语义构成上,我放弃了逻辑缜密、意旨清晰的語言表意和描述,不拘束于意义的既定框架,而是呈现出某种基于非因果关系的相似性的“意义纠缠”——这也是我为何将这本诗集命名为“鳗”的原因之一。在语调选择上,我寻求的是多声部的、时高时低的、嘈杂与平静交互的和复调式的,不再袭用抑扬顿挫的歌唱式的,或铿锵短促的强行分行式的。在语境结构的营造上,我大多采用不同系统语境的借用、挪用或拼贴,在句子或句群间完成语境的转接和跳跃。在词句组合方面,我没有遵循80年代先锋诗兴起以来弃绝大词和哲理句的一般做法,故意予以植用,涂抹它们的延伸义和象征意味,使其复原到词源意义上的原义上来,我称之为“词句险用”。我知道这样做的一个可能的结果是:它往往会在被动型读者那里引起误读,即隐喻征候和象征意味的不加反思的复活,但这是让人无奈的事,也是我不得不接受的自己所持的“意义在读者那儿”原则的一个副作用。已经有一些读者这么说了——“这些诗蕴含着哲理”,他们不愿相信这不过是一些反讽立场上的没有结论的“伪议论”、貌似含有哲学意味的“伪哲理”,它们采取的是一种“佯谈”、戏谑、不予置评或自相矛盾的方式,是一种以杂糅或互文手法攫取历史文本和异质文本的精华,寄生于传统遗产的腐烂的语言根蔓上的方式。这是作者的某种“障眼法”,而这么做恰恰是对既往的历史性的神圣文本的辩驳,是对语言拜物教和言说信仰的质问。

《鳗》中的这些诗作,体现的是我在《诗和反诗:答张后问》中所追求的:具有混沌特征(类似巴赫金的狂欢节语言或广场言语性质)的诗歌,亦即安伯托·艾柯所谓的“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地方作为起点开始阅读,好像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立体的东西”那样的“开放的作品”。

为与读者的互动提供一个导言、一个引子、一叠散乱的个人史原始档案、一个触发读者自我经验和感觉复原的场所——这始终是我作为诗歌作者的任务。在诗中,只要作者愿意向读者让渡一部分话语权力,诗的文本就是可以任意赋意的,不再是“表达的文本”(古典的和现代的),这也是作为语言历史的诗和作为现实经验、个体体验的反诗最终在文本中通过对话、融合达成某种一致的基础。

猜你喜欢
意味哲理语境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下
摄影中的抽象意味 上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见微知著与文学意味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