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婷婷
现象1:教育“剧场效应”,家庭被“内卷”
“剧场效应”原本是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常用名词,指的是一群人在剧场里看戏,一旦有人站了起来,又没有人制止,焦虑的情绪会导致后排的人不得不跟着站起来,最后出现所有人都站着看剧的怪诞现象。事实是,先站起来看戏的人在短时间内看得更清楚了,但大家都站起来后,看戏的效果和原来差不多,甚至会更差。大家付出了更多的体力成本,得到的却是和原来一样(甚至更差)的观剧效果。
近些年,教育界“剧场效应”凸显,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到焦虑,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训练营,以期获得更好的学业成绩和视野。孩子们的学习内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大家都不自觉地被“内卷”。
现象2:孩子“能量缺失”,出现心理疾病
在教育“内卷”状态下,孩子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学业负担加重直接透支了孩子的成长,他们失去童年有趣的经历,失去了父母的陪伴,而这些东西,对孩子来说是更重要的。回想我们小时候,没有培训班,也没有繁重的课业,放学后可以和同伴在滩涂捉鱼虾、在田间玩泥巴、在巷子里跳皮筋……我们有更多的自由,我们在大自然和同伴关系中获得精神上的能量补给。而现代城市的生活方式将孩子封闭在固定的空间内,精神能量补给的多个入口消失了,加之许多家长习惯通过“填鸭式”的培训来“拔苗助长”,致使孩子长时间处在消耗状态。
在这样一个“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心理上出现失衡状态,自残、抑郁、自闭、社交恐惧等成为现代社会青少年的高发心理问题,且越来越低龄化。我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实际上是心理能量缺失的表征。如果我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哪怕借助药物让孩子表面看起来趋向“正常”,其根本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因此,我认为“双减”政策的推出,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教育需要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我们应该如何做,有人说,特长班、培训班本质上解决的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焦虑问题。面对“双减”,很多家长的焦虑情绪得不到释放,继而感到茫然。那么,我们该如何迎接新的变化与挑战呢?
我们需要理性思考:未来的人,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竞争力?我想,好身体、会主动、善思辨、能创造是孩子应该具备的能力。
好身体。健康的身体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方面,包括身体各部分发育正常,功能健全,对疾病有高度抵抗力,并能吃苦耐劳,担负任务,经受考验;心理方面,包括精力充沛,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意志坚强,情绪稳定,精神愉悦。健康的身体是人最为宝贵的财富,没有健康,一切都无从谈起。
会主动。主动往往能给我们的人生带来诸多机会,主动的人不怨天尤人,能发挥自身独特的禀赋、自我意识、想象力和独立意志,同时以由内而外的方式来创造改变,积极面对自己的选择,创造自己的人生。
善思辨。我们会发现,善思辨的孩子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都很强,遇到问题可以快速地定位关键信息,然后找出解决方法,他们能够清晰地判断:什么是自己必须做的(底线),什么是自己可以做的(当下),什么是自己应该做的(未来),而不是盲目地听从他人的安排。
能创造。创造力是孩子软实力中最重要的一项能力。具备创造力的孩子,常常能以独特的视角发现同龄孩子難以发现的事情,这会给他们的知识积累,以及未来的工作能力加分。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父母会犯的一个错误是:虽然身体陪着孩子,心却没有陪在孩子身上。在陪伴的过程中,他们聊天、看手机,对于孩子的需求置若罔闻。这样的“陪伴”不但起不到作用,反倒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孩子会认为,父母根本不爱自己,他们总是忽视自己的感受。
有学者做过一个实验,把200个有孩子的家庭分成两组。第一组:正常生活。第二组:发给每个家庭一套积木,要求家长平均每天花13分钟时间陪孩子玩积木,做互动游戏。6个月之后,科学家测试这些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第一组家庭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低于平均水平8%,第二组家庭孩子的语言认知能力超过平均水平6%,仅仅是多了父母每天13分钟的陪伴时间。
这个案例说明,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家长早期的高质量陪伴直接相关。高质量陪伴越多,孩子各方面发展越好。深度陪伴,需要家长全身心和孩子在一起,呼应孩子,顺应孩子的兴趣,看到孩子的需要。家长和孩子相处的质量,比陪伴时间的长短更重要。
随着生活节奏变快,人们正变得越来越缺乏耐心。童年是一个人积攒能量的宝贵时期,家长需要更多耐心。没有一个孩子能一口气吃成一个胖子,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放松一点,少一些焦虑、紧张,多一些守候与等待。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在家长身上,因为家长的不淡定,孩子的“问题”被放大,成为“问题儿童”。我们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等待他慢慢长大,就像种庄稼,播种后,别着急,“做三四月的事情,八九月自会有答案”,静待花开,孩子终能迎来自己的绽放。
“双减”后,我们更需要坚定地回归生活本身。孩子们能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生活:家长们可以多些信任,多些耐心,多些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