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姆特艺术风格探析

2023-05-30 00:22鞠晓晨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4期
关键词:综合材料

摘 要:克里姆特是19世纪下半叶象征主义绘画中“维也纳分离派”的杰出领袖,是一位既具独特艺术个性,又以强烈民族风格见长的绘画大师,他所认为的“只有通过艺术,不断渗透到生活中去,艺术家才能找到基础,以取得进步”的观点与他的艺术实践可以证明他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是相当敏锐的,无论是在艺术理论还是在艺术实践方面,克里姆特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

关键词:“维也纳分离派”;平面装饰化;综合材料

随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更多的画家不再追求古典主义所倡导的用光影和素描关系表现客观物象,而是更多地追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个人的主观情感。色彩和构图是个人情感的载体,尤其是色彩,具备了强烈的主观化倾向。“维也纳分离派”在这一观念的倡导下诞生了,克里姆特则是“维也纳分离派”的代表人物。

一、以人物为主题的装饰画的艺术特征

在欧洲的传统文化中,传统手工艺的地位一直无法和绘画相提并论,传统手工艺不被认为是高雅艺术。但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曾经不被大家所喜爱的平面装饰艺术获得了人们的青睐,人们对艺术的评价呈现出多元化倾向。克里姆特由于出生于一个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的家庭,从小就接触了许多有关传统手工艺和镶嵌画的知识,他把传统手工艺和现代艺术完美地结合了起来,开创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克里姆特的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装饰画通常不是单纯地描绘某个人物,而是把对生命的思考融进了他的艺术作品。人的诞生、成长、衰老、死亡都能从他的作品中得以体现,他把绘画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克里姆特不仅仅是一位画家,更是一位对生命有着深入思考和感悟的哲学家,他把浓郁的装饰风格与哲学思考相结合,通过绘画表现出了深刻的思想内涵。克里姆特从中国传统艺术、欧洲镶嵌画等艺术表现形式中汲取养分,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开拓出了一种新的油画表现形式。

克里姆特常常把不同表情、状态的女性人物放置在矩形的画面上,这些女性形象并不是清晰明了的,而是模糊的、充满神秘感的。流动的曲线使画面充满生命的活力。画面线条流畅又富于变化,橘色、金色等明亮的颜色构成一个个色块,整个画面笼罩在金色明亮的色调中。在克里姆特刚刚崭露头角之时,他的作品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批评者不计其数,克里姆特受到了连续不断的攻击。他的作品中的女性经常流露出不屑表情,仿佛是克里姆特对批评者的回击,表达了克里姆特对批评者的不屑和对自己作品风格的肯定,如克里姆特的名作《达娜厄》,画面既有写实感又有抽象感,独特的色彩和构图方式使他的作品有着特别的装饰意味。当然,克里姆特的很多作品并没有什么深刻的含义,仅仅是作者在创作时灵感的迸发。克里姆特的作品中经常出现金色、橘红色等极其鲜艳明亮的颜色,这是因为克里姆特经常使用综合原料。例如在画面上贴上真正的金箔来代替颜料中的金色,用贝壳和羽毛等代替色彩块面和线条,所以画面上色彩的装饰感极为强烈,金色甚至可以用辉煌来形容,伴随着扭曲的人物,其表现出的艺术效果也是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的。

克里姆特的作品《吻》描绘了一对恋人在花丛中相拥而吻。画家用大的几何块面表现了恋人的身体,而在他们金色的、大的身体块面上还描绘了一些更小的几何形状。男性的身体上描绘着黑色、白色、灰色等矩形色块,这些色块并非毫无秩序地排列着,它们都与男性站着的身体成平行排列,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女性的身体块面虽然也是用金色作为底色,但是她身上的几何图形和色彩则与男性形象的不同。女性身体上的几何形多为圆形和旋涡形,色彩也不同于男性的黑、白、灰色系,而是蓝色、紫色、红色、湖蓝色等鲜艳的彩色。不同的形状和色彩使画面充满变化而又生动,而两人身体的底色都使用了金色,相同的底色使画面协调统一。

恋人脚下的花丛用蓝色、紫色、湖蓝等颜色构成,与女性身上的几何形的颜色以及这对恋人头上的装饰花瓣的颜色相呼应。人物的身体、花丛和背景都被分割成了几个大的块面,这种装饰性的分割方式和色彩搭配是克里姆特艺术作品的典型特征,克里姆特作品的装饰性也由此体现。

克里姆特曾借助神话题材表达了“维也纳分离派”与过去派别分离的决心。在“维也纳分离派”的第一届展览上,克里姆特绘制了一幅海报,海报的主题为:忒修斯除掉米诺陶洛斯。米诺陶洛斯是克里特国王的妻子与牛生下的怪物,被关在克里特岛的迷宫里,而勇士忒修斯为了消灭米诺陶洛斯挺身而出,最终除掉了这个怪物。

該海报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作者用线条勾画了健壮的忒修斯和牛头怪物米诺陶洛斯。右侧站着女神雅典娜,她手中的美杜莎盾牌虽然并没有画完整,但是依然可以感受到美杜莎盾牌的对称形式。而对于盾牌上的美杜莎形象,画家则进行了夸张处理,用旋涡纹表现美杜莎的头发,眼睛是黑白两色的圆形,牙齿则是白色的三角形。通过几何形状的组成形成了装饰感极强的画面。盾牌的颜色、雅典娜头部的颜色与上半部分忒修斯大战的画面色彩相呼应,而雅典娜的红色下半身则与它们形成对比,从色彩角度来看,整个画面既有对比,又有统一,既和谐又不沉闷。

这幅作品并不是单纯地描述了一个神话故事,雅典娜充满智慧的守护者形象象征着克里姆特也会如雅典娜一样,守护着“维也纳分离派”,即使有着众多不满、批评与质疑的声音,克里姆特也会如雅典娜一样守护着“维也纳分离派”。

克里姆特的作品具有典型的现代绘画特征,无论是用抽象的风格还是平面的表现方式,或者是夸张的造型和色彩,其目的都是为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服务。克里姆特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象征含义,虽然其含义不能被大多数人理解,但是画家并不在意。对于克里姆特来说,他并不期待让所有人都对他的作品满意称赞。他的作品能被多少人看懂、理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懂、理解他的作品的人是谁。同为“维也纳分离派”的另一位画家席勒也持有相同观点,他认为画家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审美和获得大众的肯定而创作并不是一件好事,作品只能被小部分人理解也不错。

克里姆特的绘画极具装饰性,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都具有装饰用途,例如《贝多芬饰带》。《贝多芬饰带》是克里姆特为“艺术之家”设计的一套壁画作品,作品取材于贝多芬的交响乐《欢乐颂》。《贝多芬饰带》这幅壁画构图并不同于其他壁画,大多数壁画都是彩绘图案占据整面墙壁,没有大的留白,但是这幅长达34米的壁画的设计却独具匠心:采用饰带的方式,仅墙的上半部分绘有图案,墙面的下半部分则保留了墙面原有的白色,墙面上半部分装饰意味浓厚的饰带与下半部分的白色墙面形成了鲜明对比。克里姆特在绘画时常通过综合材料的运用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装饰饰带的金色部分在绘制时加入了真的金箔,看起来更加光彩夺目,克里姆特艺术中浓厚的平面装饰主义风格也由此体现。

除了对综合材料的运用,克里姆特还借鉴了非洲面具的色彩和装饰形式,以及对浮世绘的色彩、线条、形状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贝多芬饰带》的创作中,克里姆特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元素,把圆形、矩形等几何体进行了夸张变形的处理,颜色多用金色、明黄色等鲜艳明亮的颜色。

在图案构成上,克里姆特将同一人物形象进行了重复构成,使画面看起来和谐统一且有规律,形成了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突出了壁画的装饰性和形式美感。中国传统美术语言也对克里姆特的绘画产生了深远影响。区别于西方绘画强调用焦点透视来塑造空间感,中国画则是用色彩、线条、散点透视等来描绘所表现的对象。克里姆特借鉴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在《贝多芬饰带》这幅作品中,抛弃了使用焦点透视和光影明暗来表现画面,利用流畅的线条和大面积的色彩对比营造出了强烈的装饰效果。

克里姆特进行艺术创作的时期正值维也纳社会动荡不安,现实使人疲惫而恐惧,只有在艺术的世界里,克里姆特的精神才能得以放松。和克里姆特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贝多芬饰带》不仅仅是一幅装饰绘画,更是画家内心情感的体现。

克里姆特后期作品受中国民间美术影响,在用色时更注重表达其内心情感。中国民间美术在用色上多使用纯色。以年画为例,多使用红色、紫色、绿色等作为主色,色彩鲜艳、纯度高,画面鲜艳明朗、喜庆热闹。强烈的色彩对比加强了画面的喻义性和视觉张力。

二、克里姆特绘画中具象与抽象的结合

从原始社会开始,抽象化的艺术作品就已经存在。人们在岩石、洞穴等处凿刻着各种抽象的图形与符号,这些图形与符号通常代表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或者植物,表达了人们对丰衣足食、风调雨顺的美好期盼。例如,原始人类认为通过壁画的形式,把自己想要获得的事物画在岩壁上便可以达成心愿,这一时期的抽象绘画是与人类的物质需求和生存息息相关的。而在古埃及,艺术则是为统治者服务,画匠用硬朗的几何线条绘制出的几何图形是统治阶级权力与威严的象征。然而,随着经济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的需求不仅限于物质需求,艺术也由单纯表达人们对物质的渴望逐渐向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转变。克里姆特就是把抽象与具象相结合,通过绘画传递着自己的思想情感的典型代表。

克里姆特的名作《阿黛尔肖像Ⅰ》描绘了一位上层贵妇人阿黛尔的形象。整个画面呈现金色色调,人物的脸部用写实的方式描绘,阿黛尔眼神迷蒙,她的双手交叉放在胸前,掩饰着一只残疾的手指。人物衣服的塑造方式则和人物面部的塑造方式不同。克里姆特延续了他以往运用综合材料表现画面的特点,将黄金镶嵌在了画面的金色部分,画面被金光闪闪的黄金衬托得华贵富丽。金色衣服上装饰有半圆形、矩形等形状的几何图案,更加突出了衣服的华丽和人物高贵的身份和优雅的姿态。人物的面部是写实的,而华丽的衣服和背景则体现出了装饰风格。克里姆特将具象与抽象两种表现方式巧妙结合,把情爱的交织和莫名的感伤藏于绚烂的表象之下,画家深厚的创作功力和想象力可见一斑。

《吻》是克里姆特的抽象主题代表作之一。人物本身是写实的,而画面中的背景和人物衣服上不规则排列的装饰图案则是抽象的。但是,具象的人物和抽象的衣服、背景并没有不协调,而是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吻》中的抽象性就在于璀璨的斗篷包裹住男女的身体,是青春短暂、爱情虚幻的启示。

对哲学的探索和对生命的思考也是克里姆特作品的主题之一。他常用儿童、老人、孕育新生命的女性等形象来表达他的哲学观,用“挣脱”束缚的怀孕女性与画面中其他还在被束缚着的人们进行对比,以此来表达新生命终将挣脱束缚、光明终将战胜黑暗的思想。

三、克里姆特风景画的色彩与构图

除了以人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以风景为主要题材的作品也在克里姆特绘画生涯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装饰绘画带有忧郁、伤感的情调,那么他的风景画就如同治愈迷茫与悲伤的良药。克里姆特的风景画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绚丽的色彩歌颂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克里姆特的风景画没有像他的装饰画那样用华丽的金箔装饰或者镶嵌,也不像装饰画那样华丽,而是透着清新自然的情调。

城堡、松林、湖畔、森林等是克里姆特创作不变的主题。没有反復修改的素描底稿,只有画家的肆意挥洒。他的风景画柔和而平静,这些作品不需要取悦任何人,只需要表现画家在创作时的真实内心。

《向日葵农场花园》是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代表作之一。画面描绘了农场花园的局部。绿色与红色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加上蓝色、紫色、白色等色彩的点缀,表现出了生机盎然的景象。画家用精巧细密的笔触描绘了上百朵颜色不同的花朵,作者把作为主角的向日葵画得比其他花朵略大,叶子也更加茂盛,使其在面积上大于其他花朵,使观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向日葵上。画面中的花朵向四周延伸,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而在构图形式上,克里姆特采用了对角线构图,前景与背景以对角线的形式连接,画面活泼而不凌乱。而绿色的草地也恰到好处地平衡了整个画面。

卡默城堡是克里姆特常用的取景地点。由于画家经常坐在船里作画,所以画面的角度别具一格。地平线处于过高或过低的位置,画面的空间感和纵深感完全消失或者被弱化,因此,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便具有了平面感和装饰意味。

《水堡》这幅作品中,岸上的景物与水中的倒影呈现对称状态,水平线位于画面中央。克里姆特还独具匠心地布置了虚实的对比:对岸上的房屋、树丛进行了精细的刻画,而湖中倒影则是模糊不清晰的。

无论表现的对象是人物还是风景,克里姆特都将平面化、装饰化的风格融入了他的作品。丰富的想象力、具象与抽象相结合的表现方式,都使克里姆特成为“维也纳分离派”中旗帜般的存在。

参考文献:

[1]张宗磊.克里姆特的绘画艺术[J].丝绸之路,2010(4):86-87.

[2]徐采韵.象征主义大师:克里姆特[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3]刘宝成,张金玲.评析克里姆特绘画作品中的装饰美感[J].现代装饰(理论),2014(6):118.

[4]李心瑜.克林姆特的艺术表现:以《吻》为例[J].东方收藏,2022(4):75-77.

作者简介:

鞠晓晨,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绘画。

猜你喜欢
综合材料
浅析大学版画教学中综合材料的运用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情感表达
综合材料融入幼儿美术课程的意义及策略研究
粗陶首饰的材料应用趋势研究
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论综合材料在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
关于综合材料绘画技法在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综合材料在现代壁画装饰中的运用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中的材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