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益妹
《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分学段目标,并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四个方面做了具体阐述。基于“核心问题”的小学数学“问学式”课堂对教师而言,提高了教师钻研教材、研读文本的水平,课堂提问不再琐碎,改变了提问习惯。对课堂而言,整合教学内容的关键和重点,课堂变得板块分明,重点突出。对学生而言,聚焦学习的重难点,“搅动”和“促成”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凸显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体现了“为学而教”,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有利于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等十个核心素养的形成。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如何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足,但也悟出了一些教学体会与教师们分享。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数学学习必须注重过程,更是强调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过程关键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创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在数学上的概括能力、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不仅限于数学的加、减、乘、除等基本数学概念。因此,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养成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以便在教学中取得更佳的教学成果。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提问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优秀的数学教师都善于把握问题的力量,激发学生的思维,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活动。但是,在更多的时候,数学课堂充斥着大量无效的问题,这就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要想真正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整合教学内容,以核心问题的形式实现数学课堂的改革。数学教学应当有意识、有计划地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不断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教师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内容,提出丰富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发展和提高。
一、 以生为本,抓盲发问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原有知识的局限出发,设计核心问题。通过课堂情境串或课前发放预学单,直击数学学科的本质,设置若干关乎本节课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的核心任务,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进行课前尝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提出问题。这一环节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主要突出一个“试”字。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通常是在原有知识不足以解决新问题的时候,才会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优化自身知识结构的需求。如果教师能够在新旧知识的链接点设计数学问题,学生的思维就有了焦点,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高。所以,教师就要在学生的盲点处提问,使学生产生期盼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的探索和思考解决相关的问题,为学生提供较大的思维空间,统领整节课的探究活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以学生知识的盲点为基础提出核心问题,能够最大限度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二、 明确目标任务,培养问题意识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较为发散,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很多问题,教师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数学问题来探究,从而达到学生对本节课程知识点的把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并在资料收集过程中引导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指导。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除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感兴趣之外,很有可能会对生活中常见的球体、圆锥体、圆柱体等也提出相关问题,这是学生发散思维而产生的积极效果,需要给予鼓励和肯定。但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要时刻明确本节的教学重点,并引导学生多在本节知识点上进行相关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的放矢,在不脱离主旨的基础上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也会更加清晰明了,培养学生的筛选问题意识,可以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明确目标任务,从而更加专注当前所学习的数学内容。
三、 把握整体,提问关联
提问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相关特点设计核心问题,从而有效统率教学的重难点内容,激活学生的思维。对于每一堂数学课来说教学内容都是独立的,但是,将其放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看,它必然是前后关联的。所以,教师如果能够准确把握其知识结构和内部关联,设计核心问题,学生就能够合理构建知识体系,把握数学知识脉络,提高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握好数学教学的内容,在关联处提出数学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已有知识,还能够引导学生构建起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的重难点就是数学课堂的中心和关键。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教学的重难点,做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而且,针对重难点设计的核心问题,往往是激活学生思维最好的催化剂,它不仅能够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把握好数学教学的重难点,提出有效的问题,以此达到教学既定的目标。
四、小组互学,提出問题
学生在独立尝试后,或成功、或失败、或疑惑。组内分享,使得每个学生无论对与错、理由是否充分,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小组这个“缩小的课堂”里,在组长的组织下,每个同学的观点都经受了同伴的检验,这是独立思考成果的第一次思想碰撞。这一环节,主要突出一个“互”字,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小组互学的任务有四个:一是个人提出不懂的问题;二是帮助同学弄懂不明白的问题;三是共同解决一些问题;四是提出小组的共同疑问。同学们从小组讨论中进一步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观点。
五、全班展学,分析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将“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目标之一。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须达到“解题问题”的目标,并作出以下规定:“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独立思考、小组分享的基础上,学生对问题有了深刻的体会和自己独到的想法,同时充满了强烈的表达欲望。此时,把讲台让给学生,把黑板和实物投影仪让给学生,让学生当“小教师”,教师要做到相信学生,回应发言要慢一点,坚持先生后师。这一环节,主要突出一个“展”字。因此,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闭上嘴巴”和“竖起耳朵”。
六、 精心设计作业,培养强化问题意识
只有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提升学生强化问题的意识。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只能初步学习到数学的基础概念和知识,而课下的思考则能对课堂上学习的基础数学概念进一步认识。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合理的作业,让学生对课堂知识点再认识、再思考和再升华。因此教师设计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即数学抽象概念与日常生活的结合。以教学《圆》为例,设计课后作业时可以充分考虑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例如:测量一下家里的圆桌、锅盖的直径并计算它的周长;找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圆形的,并测量计算它们的直径和周长。这种作业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可以激发学生对“圆”概念的兴趣,也可以强化学生对“圆”知识点的理解、思考和记忆。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在课堂上设立一些实践活动和情景,培养学生收集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并在明确目标任务的前提下让学生发散思维,养成筛选问题的意识。通过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亲历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培养强化问题的意识。学生只有养成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才能在日常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激发兴趣,充满动力,事半功倍。
七、经历活动过程,培养解决问题意识
《新课标》中强调了“经历”“体验”等认识过程动词,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特定的教学案例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完全经历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最终达成对问题的高效解决。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是通过解决一系列新问题逐步养成的,需要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学习批判性思维,排除盲目、偏见以及权威的影响,认真客观地看待问题。学生展开学习过后,教师应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并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装不懂”,让学生解释得更清楚;教师可以“挑动群众辩群众”,让学生进行一些辩论,真理越辩越明;教师还可以“智慧追问”,引发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在全班的智慧碰撞中,学生的思考不仅得到了展示,而且得到了修正、扩大、提升。例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时,让学生观察钟表秒针的旋转运动去理解物体“旋转”的概念,并通过设计“风车折纸”“旋转座椅”等游戏,让学生完全亲身经历并亲自体验“旋转”,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数学概念。同样地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观察镜子”“象棋比赛”等游戏环节,让学生具象化地理解“对称”“平移”等概念。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可以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不同的数学抽象概念,并培养使用数学解释并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的意识。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核心问题的提出。并且,教师要以核心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为教学的起点,引導学生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进行建构和探索,从而获得成功的学习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并且,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把握好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在盲点处、关联处、迁移处和难点处提出有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