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文
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董事长何烈辉不仅是一位商界菁英、学者、对外交流使者,更是一位历史的见证者,他的经商之路与国家外贸事业息息相关。
2000年,我国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这一年,何烈辉来到了加纳创业,后来又辗转来到尼日利亚,无意中成了带头响应国家号召的第一批探路人之一。“那段時间,出国做贸易还是一个新鲜事。”何烈辉说。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2年,上海浦东就成立私营外贸公司进行试点,何烈辉便创办了上海达之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上海达之路控股集团的前身)。从此,他在非洲的业务开展便捷了许多。
因为讲情分、重信誉,何烈辉在非洲的伙伴越来越多。2008年,为了更好帮助非洲国家在中国的招商引资,同时帮助中国企业走进非洲,何烈辉创办了“达之路非洲投资高峰论坛”,绝大多数非洲国家政府都参加过这一论坛。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何烈辉又成为了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排头兵”。2014年1月27日,在吉布提总统盖莱的见证下,何烈辉和吉布提总理卡米勒签署了吉布提政府授权达之路集团在吉布提设立“经济特区”的备忘录。就这样,达之路集团成为首个被授权在非洲国家设立“经济特区”的中国民营企业。
何烈辉认识到,在建设经济特区时,发展非洲本土经济、创造就业非常重要。2017年,达之路吉布提经济特区开始了第一期商业街、购物中心和度假村项目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达之路集团尽量使用当地公司和当地工人,向当地承包商提供技术支持,还安排当地的工程技术人员到中国学习培训。吉布提对特区的建成始终充满期待,当地政府也一直给予大力支持,这给了何烈辉很大的信心。
从2002年成立到现在,达之路集团逐步成长为与30多个非洲国家有业务往来,业务领域拓展至进出口、经济特区开发建设、旅游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跨国企业。回望过去20多年,何烈辉很有感触。他表示,从“走出去”的企业数量来说,民营企业占到大多数,是我国参与国际贸易的重要力量,占有“半壁江山”。民营企业在生产日常所需民生产品中优势明显,其产品价廉物美;从经营模式来看,虽然民营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是经营和决策更加灵活,对外贸易适应性强。
2022年底,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国际人员往来开始恢复,业务量也开始回升,这些迹象让何烈辉对于2023年的工作有了更多信心。现在,如果要何烈辉选择未来“走出去”的方向,他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非洲。“人生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道路要选择,也有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面对。能为促进中非交往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我觉得很开心,也学到了很多。我会一直在这条路上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