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洁
2022年尾,“新民周刊首届青少年社论大赛”发出征集令,2023年4月,来自上海30所学校的学生投稿参赛,经过公正、严格的评选后,评奖结果终于揭晓。
阅读这些获奖文章,作为记者不得不感叹长江后浪推前浪,年轻学子在文章中展现出的思考角度和思想深度,是许多成年人也没有达到的。这些优秀的写作者生活在怎样的教育环境中?他们的老师如何指导写作?《新民周刊》采访了多所参赛高中的语文老师,探究语文教学中的共性规律。
语文是什么?所谓“语”,可理解为“语言”;所谓“文”,可理解为“文字”。
在口为语,落纸为文。那么语文,就是语言文字吗?也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语文二字,包含的内容太多,以至于语文独立成科的100多年间,仍然不断有人在研究“什么是语文”这个宏大命题。
在无数的争鸣之中,唯有一点毋庸置疑——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也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基础。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王希明(中)。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许多语文教育家都曾用这句话形容语文学习的范围之广,涵盖面之大。
在高中阶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学生热情参与了本次社论大赛,云间中学语文老师董皓阳告诉记者,在小学和初中语文学习的基础上,高中阶段老师会根据学生认知特点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同于其他学科,语文课堂上不应该追求确定性的标准答案,在写作中,更期待同学们熟练地运用母语表达自己的对世界的认识,这也是语文教育的一项追求。”
语文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是高考的主要学科,更在于它具有人文性,在学习者的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它作用于人们的精神世界。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在社论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长王希明告诉《新民周刊》,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而目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比较起其他学段,综合性更强,面更广。不管是学习内容还是考察内容,都涉及许多哲社相关学科的内容。
最近几年,“大语文”概念被炒得火热,而对于一线语文教师来说,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大语言”概念其实并不新鲜。毕竟语文从百多年前学科形成之初就是杂学,“大语文”只不过是换一个说法。
在大赛中收获颇丰的上海中学,在语文教育上也凸显自己特色。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樊新强认为,大语文的概念,可以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理解。“纵向来看,中国古代一直是文史哲不分家,古人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阅读大量的历史、哲学著作,学作诗做文章;横向角度来讲,大语文恐怕也受到现代教育思想的启发,强调博雅教育,强调解决问题时运用到多学科的知识,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
那语文跟政治、历史,果真就不分家了吗?非也。
“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以什么为主,什么为次。语文如果涉及文史哲的阅读,它的起点一定是语文的,我们是以语言文字的习得为重点,它所达到的目标和历史课和政治课是不一样的。”樊新强说。
“我们如何去思考问题,我们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其实都是由我们的语言建构的。比如我们会发现,学习日语的人会忍不住低头哈腰、特别礼貌谦恭地去表达,学习英语的人说话时往往比较轻松活泼——这就证明,语言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沈文婕不仅是教育专家,还著有《让孩子像哲学家一样会思考》一书,涉猎广泛。 “比如部编版教材中的《人应当坚持正义》一课,在思政课堂中,关注点可能在于正义是什么,法律是什么,正义和法律的观念在历史上是如何演变的;但在语文课堂上,我们未必要在这些概念上进行深入的探讨,而要关注苏格拉底如何表达自己,他以什么样的逻辑、什么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沈老师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参赛学生的作品中也体现出了这种注重思辨的特点。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沈文婕(中)。
在沈文婕看来,大语文的提出,某种意义上是对语文学科教育走向狭窄化、庸俗化的一种反思。“语文教学不只是做题或教材篇目的讲授,而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民周刊》主办的社论大赛,也可以理解为大语文的一種表现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语文素养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这种整体的概念被其他学科吸收,近年各个学科倡导的大概念、大单元的理念,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可以被看作大语文的延伸。”樊新强说。
电视剧《敌营十八年》中,有一幕的情节是:国民党在陈家坡抓到5000名战俘,上级传达军令要求解决这批共产党及混入的百姓,于是指挥官下令将其处决。作为潜伏者的男主拿“解决”“处决”两个词和指挥官进行争辩,目的是拯救自己的同胞。
语言表达博大精深,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曾说:我每次发表谈话,都极其认真、小心,稿子都要修改十几次,因为用一个词就意味着战争或是和平。
教育家叶圣陶在《认真学习语文》中写道,语文一方面是阅读。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料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一方面是写作。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这两件事没有学好,不仅影响个人,还会影响社会。说学习语文很重要,原因就在这里。
《新民周刊》首届社论大赛的冠军李尚亿,是如何学好、用好语言文字的呢?以参赛社论稿件的写作为例,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的学习方法——虽然平时课业很繁忙,但他仍然关注时事热点,平时浏览短视频平台时,他总刷到一些“一分钟读完《红楼梦》”“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等内容,“现代人类习惯了这种快餐式的便捷,却失去了思考的时间”。对这些现象的思考,是他写作《拒绝娱乐至死,不做“文化穷人”》的初心。李尚亿还有一本厚厚的素材本,里面是他在阅读时写下的好词好句和心得体会。
那么,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写作是一项久久为功的事业”,董皓阳告诉记者,上外云间中学非常注重培育学生的思辨能力,进入高中,语文课前的演讲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己、同伴交流的舞台。“本学期的讨论是围绕《红楼梦》文本进行的,别看平时大部分学生都很内向,但在讨论环节,总能提出一些老师也想不到的话题,比如有学生就提出:贾宝玉真的是什么都不管的闲人吗?”针对这个问题,董皓阳并没有简单地给出他自己的答案。他鼓励学生们从文本中寻找蛛丝马迹,“最终,是学生自己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情节中找到了证据”。
好的教学方法总有其相似之处。拥有18年语文教学经验的沈文婕观察到,近年来的上海高考作文题,倾向于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我们会带领学生循序渐进地阅读——散文、时评文、哲学随笔……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设计一些学习任务,比如摘抄、点评、自问自答、课前演讲,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语文所建构的,是他将成为怎么样的一个人。”
语文教学不只是做题或教材篇目的讲授,而应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新民周刊》主办的社论大赛,也可以理解为大语文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为学生提供了发展语文素养的平台,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结束高中语文的学习,基本就不会再学语文了。这就要求高中毕业后的学生,他走向社会后能够熟练地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想法,而且能够形成对于社会、政治、历史一些基本判断。怎么来形成呢?除了课堂学习外,最重要的就是课外的阅读,包括经典和时文的阅读,学会在各种信息里去伪存真,学会辨析,这对高中语文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樊新强说,老师最重要的职能,就是在指导、引导之余,点燃学生对于语文发自内心的热爱,“真正激发学生自身的内驱力,让他们爱上阅读”。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语文老师董皓阳(右)。
上海中学党委副书记、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樊新强。
语文的学习绝不能局限于课堂,而是要引导学生关注广阔的外部世界。復旦大学附属中学王希明老师说:“比如目前人工智能很受关注,你会发现各区各校出的考试卷,社科类现代文,很多就涉及人工智能。古人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语文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事事关心’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当代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张志公有云:字,句,篇章,这三关怎么过法,没有什么窍门,只有两条笨办法。一条是多读,认真地读,一条是多练,好好地练。二者缺一不可,而前者是基础。
在上海中学的语文教学中,这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据樊新强介绍,学生的周末作业中,就要求做剪报或者随笔,“两周一次的剪报,为的就是引导学生去看新闻类的作品,培养他们关注时事,关注当下,关注社会,关注生活”。
几位语文老师对于《新民周刊》举办的青少年社论大赛,都表示了欢迎。此次大赛的三个主题是:什么事让你热血上涌?你想要更多人了解什么?当今世界需要怎样的变与不变?
“这三个题目都非常有意思。‘什么事让你热血上涌?’指向的是情感的一面,你需要什么,你会被什么感动,因何而感动,是学生自我意识的体现;‘你想要更多人了解什么?’则指向他人,他人需要什么,他人在想什么,他人会做什么,让学生树立一种他者意识;‘当今世界需要怎样的变与不变?’这个题目则到了哲学的层次,是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樊新强表示,“谈个人,谈他者,谈世界,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三个题目层层递进,设置得非常成功。而且,社论写作对于高考作文的写作也是一种很好的补充,因为本质上,他们都考查学生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个世界、这个社会的思考和认识。”
“很多学生在初中、小学阶段,会把语文简单理解成为记记背背的学科,这种想法在高中一定会碰壁。尤其在写作方面,就算你背了很多东西,若是没有能力还是写不出一篇好作文。”沈文婕说,“社论是针对社会热点展开的真知灼见,要站在当下时代的立场上去分析它们。所以我们特别欢迎这类活动,它能够让学生跟这个世界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学生参加这个比赛,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篇文章;但从找选题、查资料到下笔写作,是一个能力内化的过程。”
今年2月,ChatGPT迅速火出了圈,交大附中高三语文组第一时间组织学生阅读学习了《新民周刊》的封面报道《ChatGPT的颠覆》。“阅读这类报道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看完以后成为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而是借助这些话题,思考人工智能跟其他信息化工具的本质区别、人类与工具的关系等。当学生阅读了大量素材后,把它变成自己能够驾驭的材料,从而在写作时言之有物。我想这能培养我们的学生,作为未来的知识分子所应该具有的清醒认知、独到眼光和博大胸怀。”沈文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