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清
华清,本名张清华,1963年生,文学博士,执教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出版《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猜测上帝的诗学》等著作十余部。曾讲学德国海德堡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等。1984年始发表诗作,作品见《上海文学》《诗刊》《人民文学》《十月》《作家》《钟山》等刊,诗歌作品与批评曾获十月诗歌奖、芳草双年奖、陈子昂诗歌獎、袁可嘉诗歌奖等。
主持人语:
华清的“美学秘诀”是“选一只鸟的高度/它将看见凤凰的眼睛,它高迈的视线/省略过病树、颓墙、栅栏……/向着无边风景一路奔去”。热血、果断、威严、铿锵……他的“思之诗”或“批评家之诗”,也是“自我批评家之诗”,深邃而澎湃的哲思,借诗之肉身一次次地还魂、铸魂,呈现出今古交织、西东并置的美学图景。其作品蕴含综合人文素养,题材的多样性统摄于思想的锤炼统一。“纯想即飞,纯情即堕。”(《楞严经》)华清的写作,正是在“想”与“情”之间屏息提升巨大的张力,并追求“理性与感性的纠缠一体,思想与无意识的互相进入”,在“动”与“静”的无限变化中,犹如突然来了断喝——诗人选择了“镇住”:“羞惭的石头,它蹲伏在那儿/镇住了时间……”
低调、真诚、踏实、好学,这是80后青年诗人余退留给我的印象,这些年他的写作长足进步,正在日益显现自己的稳健实力。内敛的叙述张力,经验、记忆和日常性的再发现,对细节的珍视,对他者命运的关切,都是他诗歌的显见特征。余退生活在“百岛洞头”,擅长海洋主题写作,这一组新作《白鹭灯塔》同样是,但我们不能将其简单归入“海洋诗歌”的概念范畴。他认为“诗是万物隐秘的声带”,万物隐蔽着等待发声,写作只是打破“哑默”的方式之一,如同在海滩上用力将卵石远远丢回大海,“似乎可以听见‘咚——/那多出来一点生之磨损的轻响”。他在诗中升起“白鹭灯塔”,同时赋予大海“鲸鱼骨架”和“海神的仲夏”。(沈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