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军军 张伟玲
(1.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2.乌鲁木齐丝路德源矿业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根据大地构造区划和地层发育特征,参考《新疆岩石地层区划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岩石地层》划分方案,区域地层属塔里木——南疆地层大区(Ⅳ)、中南天山——北山地层小区(Ⅳ1)、中天山——马鬃山地层分区(Ⅳ12)博罗霍洛山地层小区(Ⅳ12-2)。
矿区出露地层简单,主要有志留系阿哈布拉克群下亚群(Saha)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cqsch)、下石炭统马鞍桥组下亚组(C1ma)灰白色含生物碎屑结晶灰岩(Ls)及褐红色细砂岩(ss)。
灰白色含生物碎屑结晶灰岩(Ls)为本区石灰岩矿层,出露面积约占矿区面积的15.70%。与其下伏志留系阿哈布拉克群下亚群(Saha)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cqsch)为不整合接触。岩层倾向一般为182°~211°,倾角一般为39°~45°,总体为一缓倾的单斜构造;岩石呈灰色——灰白色,新鲜面深灰色,具晶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处于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Ⅱ)、巴仑台-星星峡离散地体(Ⅱ27)构造单元内。
矿区北西部有一断层经过总体为一北西——南东走向的逆断层,纵贯矿区,倾向213~268°,倾角57°~62°,局部地段地段断层面较清晰,断层破碎带宽一般为0.3~0.9m,沿断裂常见有线状负地貌形成。
仅在灰白色含生物碎屑结晶灰岩(Ls)个别地段岩石中可见沿节理裂隙充填的碳酸岩细脉,脉宽一般0.5~10毫米,个别地段聚集成小团块状。
矿体呈纺锤状、连续产出,地表出露长626.80米,控制总长536.00米。控制斜深200.00~304.00米,平均235.33 米。控制垂深141.65~206.81 米,平均163.55 米。矿体出露的最低标高为1721.40 米,最高标高为1886.18 米。矿体的最低资源量估算标高为1700米。
矿体总体走向北西西-南东东向,倾向181°~211°,平均195°,倾角39°~50°,平均43°,总体为缓倾斜矿体。
矿体赋矿岩石为灰白色含生物碎屑结晶灰岩,顶板为褐红色细砂岩,底板为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与石灰岩界线清晰,石灰岩矿体内部无夹层,矿石质量稳定。
矿体单工程最大厚度26.01 米,最小厚度11.66米,平均厚度17.58米,厚度变化系数26.83%,该矿体属厚度变化较稳定型,沿走向、倾向厚度变化较明显,总体呈“西薄中厚东薄、上厚下薄”的层状矿体。
矿体单样(289 件样)CaO 品位最高54.96×10-2,最低47.29×10-2,平均52.49×10-2,品位变化系数1.94%,有用组分分布均匀程度属均匀型。
矿体单工程CaO 最高平均品位52.88×10-2,最低50.35×10-2,平均52.16×10-2。
单工程CaO 平均品位由西向东明显具由高变低趋势,由地表向深部变化趋势不明显。
方解石:灰白色,粒状,板状,粒度0.25mm~1.5mm,含量95%。
白云石:白色,粒状,粒度0.25mm~0.5mm,含量3%。
充填物:为泥晶方解石及粉砂质,含量2%。
铁质:见于裂隙中,量微。
岩石中见有沿节理裂隙充填的方解石细脉,脉宽一般0.5~10 毫米,岩石中未见燧石质。岩石节理裂隙基本不发育,地表可见溶蚀现象,局部可见生物碎屑。
通过系统取样分析,经统计矿体矿石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特征见表1。
表1 矿体矿石化学组分含量一览表
共采取了31件小体重样品,测试项目为体重、比重、含水率、孔隙率。采取位置为地表及深部钻孔,经测试矿石各项物理性能平均值为:体重2.68g/cm3、比重2.69g/cm3、含水率0.04%、孔隙率0.48%。
矿体赋于下石炭统马鞍桥组下亚组(C1ma)地层中,矿体顶板围岩为褐红色细砂岩,底板围岩为灰绿色绿泥石石英片岩。
矿体顶板围岩CaO 平均含量14.00%,MgO 平均含量1.42%,矿体底板围岩CaO平均含量6.38%,MgO平均含量2.04%。
矿体呈中厚层状、纺锤状产出,中间未见有夹层出露。
矿区分布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巴仑台-星星峡离散地体中,属浅海相碳酸盐岩沉积矿床。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和厚度方向呈均匀组合,反映了沉积过程处于较稳定的浅水环境,沉积时海水的多次短期进退变化并伴有大规模的岩浆活动。石灰岩呈中厚层状分布,粒状结晶结构,反映了潮间带相对较稳定的沉积环境。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型石灰岩矿。
本矿石作为水泥原料使用,矿山进行露天开采,矿石易采,矿石具可破性、易磨性、无磨蚀性等,矿石中的有害元素含量低,符合《冶金化工石灰石及白云岩、水泥原料矿产地质勘查规范》(DZ/T0213-2002)所规定的水泥用石灰质原料的质量要求。
矿体围岩岩性单一,为硅质大理岩及微晶灰岩,以层状结构为主,为坚硬岩石,岩体质量中等。初步分析判断:该矿山未来露天采坑边坡稳定性较好,发生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小;局部地段边坡岩石破碎,稳定性较差,因此有发生小型岩块崩落等现象的可能性。
矿体位于当地地下水位标高以上,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深,含水层富水性弱,充水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垂直降落;预测了露天采场最终境界范围内正常涌水量50m3/d,最大3000m3/d。因此,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现场未发现泥石流、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发生的痕迹。因此,现状评估矿区发生泥石流、滑坡、崩塌、塌陷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
矿体出露地表,采用露天开采,开采活动在采区形成高陡边坡,可能引发边坡崩塌等次生地质灾害。
截至目前,通过平行断面法估算,估算标高为1886.18-1700 米,控制资源量231.05 万吨,推断资源量53.60万吨。
通过目前工作手段,已基本查明矿床基本特征,确定矿体的数量、形态、产状、规模、空间位置和矿石质量特征等。
根据目前工作情况,向下还有延伸,未控制到矿体边界,向深部找矿前景较大,目前仅对矿区内限采标高1700 米以上的主要矿体进行了系统的控制,建议加大向深部找矿力度,查明深部矿体边界,为当地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