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5-29 04:31段强德朱国强孟霞王建业羊扬夏芃芃
安徽农业科学 2023年9期
关键词:专业型专业学位师资队伍

段强德 朱国强 孟霞 王建业 羊扬 夏芃芃

摘要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兽医体系、适应重大社会需求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师资队伍、培养过程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剖析了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我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体系改革的现状,从培养目标定位、优化培养过程、推进国际化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推动我国兽医专业学位高质量、高水平、内涵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9-027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9.064

Abstract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degree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building a modern veterinar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meeting the major social need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of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ostgraduate cultivation of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degree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objectives, teachers staff, training process and training talent quality. 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reform situation of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degre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some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orientation of training objectives, optimization of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highlevel and connotative development of veterinary professional degree in China.

Key words Fulltime veterinary degree postgraduate;Cultivation program;Cultivation model;Teaching reform

基金项目 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扬州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项目。

作者简介 段强德(1983—),男,湖南衡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预防兽医学教学和科研工作。

我国1991年开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单位和招生比例都在逐年增加[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颁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争取到2025年,以国家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和社会重大需求为重点,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2/3左右。在2020年新增的1 500多个硕士招生单位中,专业型硕士学位点为1 115个,占比超过70%。专业型研究生培养单位数量和招生人数都大幅度增加,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迎来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

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于2000年,比我国开展专业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晚了10年左右。兽医专业学位教育分为兽医专业硕士和兽医专业博士2个层次。全国首批授权试点招生高校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2个博士学位试点单位以及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9个硕士学位试点单位[2]。兽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是适应国家执业兽医和官方兽医分类管理的要求,面向整个兽医行业,培养专家型、管理型和复合型的高层次应用人才,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兽医体系服务。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目前兽医专业学位招生单位和招生规模都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目前兽医专业学位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均遇到了一些瓶颈。笔者分析了我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中的一些体会,就进一步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对策。

1 我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现状

传统兽医的主要职能是为养殖业服务,而在“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下现代兽医的职能已经延伸至動物疾病诊断和治疗、动物疾病预防、人兽共患病防制、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和兽医公共卫生等领域。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兽医体系,为适应现代兽医工作职能的转变,为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兽医研究生培养类型和层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1999年在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兽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正式开启了我国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进程。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兽医教育为主动适应兽医行业体制改革和现代兽医职能的转变,提升我国基层兽医人才技能水平,推动我国兽医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的重要举措[3]。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开展对于我国兽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兽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推进我国现代兽医体系的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兽医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已经由最初的9所高校增加至现在的48所,其中具有兽医专业博士培养资格的高校有11所。招生单位数量日益增长,招生规模也不断扩大,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已经远超学术型研究生。招生对象从以在职兽医行业从业人员为主转变为现今以应届毕业生为主,培养方式也从在职培养、委托培养转变为全日制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由2年延长至2.5~3.0年,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的学制由3年延长至4年。然而,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也十分突出,值得深入探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和自身专业特色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从开展兽医专业学位研究以来,各培养单位已经为我国现代化兽医专业建设输送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虽然当前我国兽医专业学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但是在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师资队伍建设、培养质量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最新修订的2021版《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明确指出,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如下:适应国家执业兽医和兽医分类管理的要求,面向动物诊疗机构、动物养殖生产企业、兽药生产与营销企业以及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兽医卫生监督执法、兽医行政管理、海关、兽医社会组织和兽医社会化服务组织等部门,培养从事动物诊疗、动物疫病检疫、公共卫生、技术监督、技术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水平人才。该目标强调了分类培养能满足社会行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水平兽医专业研究生人才,这就要求制定学术型和专业型“双轨制”人才培养方案。然而,不少招生院校在实际人才培养中并没有考虑到社会和行业需求,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基本上是参照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在教师配置和培养模式上基本趋同[4-5],但课程设置缺乏前沿性和系统性。授课方式上,教学案例分析不足、特色不明显,没有体现出专业学位教育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此外,学位论文选题与生产实际脱节,呈现学术化倾向。这就混淆了兽医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导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导致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

2.2 培养过程中实践训练时间不足,论文选题质量不高

实践训练是兽医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一大特色,也是课程学习、实践和学位论文研究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着眼于为高校、研究所培养研究型人才,而兽医专业型研究生教育则是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6]。全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委员会颁布的《兽医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最新修订版明确规定:兽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接受至少1年动物诊疗、动物卫生与兽医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实践训练,并且实践训练应在校内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完成。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在培养单位的兽医院或者与培养单位签订合作培养协议的兽医实践部门完成不少于半年的实践训练。虽然不少高校遵循了这一要求,但是部分培养单位实施的课程体系仍以理论基础课程为主,专业学位主干课程和实践课程套用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实践课程与地方区域特色的结合度不高,毕业论文选题也容易“跑偏”,盲目追求“新”“奇”,没有结合地方产业需求,技术研究不接地氣,应用性不强,缺乏原创性。有的培养单位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偏低,这就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实践课程中缺乏系统、完整的训练,培养过程并没有体现出实践性、应用性和职业性强的特点。上述问题与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素质不高以及缺乏稳定的高质量实践实训基地有关。

2.3 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飞速发展。目前我国畜禽养殖规模位居世界前列,养殖方式也呈现出规模化、自动化、高效化和标准化的发展趋势[7-8]。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促使行业和企业对兽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人才需求数量增加的同时,行业对高级综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过程中实践锻炼偏少、职业化教育不明显等问题导致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难以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并不能真正为行业和企业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理论基础没有知识优势,与本科生或者专科生相比在临床诊疗技术上也没有技能优势。此外,还存在兽医管理和知识能力不强、对兽医法规认识不足等问题。由于工作性质等因素,不少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工作累、待遇低的基层临床工作。加上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不如学术学位研究生,多种因素使得现在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与企业复合应用型人才需求存在差距,培养的研究生应聘到用人单位后仍需要花时间再锻造,增加用人成本。

2.4 师资队伍与专业研究生教育需求存在差距

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以学术型研究生教育为主,导致师资队伍结构单一,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指导教师很少,应用型导师短缺,且缺乏国际视野[9]。这就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直接影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虽然有的培养单位实施“双导师制”,但指导教师大多为校内教师,具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教师偏少,而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校外导师实际指导时又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这就导致师资队伍不能很好地适应专业研究生教育需求。

3 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对策

3.1 建立健全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全日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一定要面向职业要求,与职工准入和职位晋升“挂钩”,故要突破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惯性思维,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宗旨,切实与国家兽医官方制度接轨[8,10]。这就要求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紧扣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导向,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全方位构建科学且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切勿套用学术型研究生课程体系。虽然不同培养单位的课程体系都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及毕业论文,但教学内容应结合本单位人才培养定位、办学条件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既能体现本单位培养特色又能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选对学位论文;同时,培养单位要协同创新,深化产学研融合,积极对接行业需求、校企联动,为社会输送符合需求的优质人才。

3.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理论基础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由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师以基础研究和知识更新为主,实践能力不足[10]。克服这一弊端的具体做法就是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挂职锻炼、兽药合作开发、参与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等形式安排他们去企业“进修”学习,以此积累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运用他们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兽医一线工作,以此来指导学生。此外,鼓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进行交流和合作,继续推广“双导师制”,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共同参与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以利于提高培养对象的学术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3.3 优化培养过程,提高培养质量

动手能力、运用现代兽医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评价兽医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9]。因此,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式、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都要突出实践环节,增加实践锻炼的时间和机会。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要优化课程体系,提高实践课程和操作课程所占比重,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课程设置要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在夯实专业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突出专业职业技能和解决专业临床实践问题能力的培养。其次,在教学内容方面,应将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融合、知识深度和广度相结合、基础性和前沿性并举。基础理论课程应该反映学科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进展;专业职业技能课程应该反映兽医学科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专业实践课程则应该结合生产和临床上的实际问题。教学方式上,要创新教学模式,加强现代化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加强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的结合、教师教学与行业专家教学的结合、线下教学和线上教学的结合、讲授教学和专题讲座教学的结合。师资队伍上,要进一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打造一支理论与实践结合、打通行业-产业-职业环节的专兼结合型师资队伍。最后,在毕业学位论文设计上,选题必须紧贴生产实际,针对兽医行业的主要理论或技术难题进行深入研究,在体现系统性、完整性、创新性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应用性。改革学位论文形式,打破单一的学术研究型论文模式,高水平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均可作为学位论文,但均要符合应用性和规范性要求。通过优化培养过程,使培养的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得到根本性提高。

3.4 与时俱进,加快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我国开展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时间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差距[10]。因此,要使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在立足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要深化开放合作,加强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條腿走路。“走出去”即大力支持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深造、访问交流。通过与国际高水平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探索双导师、双学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学生赴境外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引进来”即引进国际高水平大学兽医学位研究生先进的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两条途径,快速推进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时间短,培养模式还在不断创新。要借鉴发达国家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经验,加强兽医临床实践训练,严把入学关口,引入淘汰机制,注重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强化与兽医行业协会及行政管理部门的交流。健全兽医专业研究生教育保障机制,切实提高实践教学配套条件,建设优质实习实践基地,完善导师遴选和考评制度体系,建立质量监控闭环体系,不断探讨、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0年[J].中国研究生,2021(10):16-31.

[2] 陆承平.中国兽医专业学位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26-29.

[3] 朱礼倩,王建业,孟霞,等.关于专业型兽医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的思考[J].中国家禽,2015,37(17):62-64.

[4] 孙永峰,胡静涛,刘树明,等.全日制兽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7,38(1):96-98.

[5] 李占华,崔海燕,李祥瑞,等.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调查与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9(4):99-106.

[6] 李占华,李祥瑞,侯喜林,等.我国兽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践与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8(7):49-54.

[7] 何杰,宁小敏,罗蔚,等.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当代畜牧,2021(5):92-94.

[8] 单虎,史福艳,刘积凤.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山东畜牧兽医,2015,36(12):54-55.

[9] 欧百钢,罗英姿,伍红军,等.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问卷调查的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5):33-38.

[10] 夏芃芃,羊扬,孟霞,等.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路径探讨:以国际合作交流为视角[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8,22(5):79-82.

猜你喜欢
专业型专业学位师资队伍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方法探析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翻译硕士师资队伍建设的反思
分析创新专业型人才培养与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甘肃省高职高专院校专业型学生社团发展状况调查研究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中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与启示
师资队伍建设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