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下中高年级数学图形题解题技巧探究

2023-05-26 04:57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陈怀兴
家长 2023年10期
关键词:数形数量图形

□甘肃省酒泉市南苑小学 陈怀兴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涉及了较多知识模块,也存在着各种数学思维方式,其中数形结合是重点方式之一,同时又是经常应用的思维方式。其强调将数和图形互融合,凭借“以数助形、以形助数”的方式来简化一些抽象的图形问题,应用更加形象的方法帮助孩子们突破难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持续加深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由此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数形结合的意义,并且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希望能够提升学生的解题技巧,促进其全面发展。

何谓数形结合,主要指将抽象数量关系、数学语言转变为形象的几何图形,由此更方便地处理图形问题。数形结合有着多个类型,对于以形助数,一般指利用图形的直观来描述“数”的抽象;对于以数解形,一般指利用数的精确来描述图形性质;对于数形互依,一般指利用数形等量转换来处理图形问题。

在小学数学中,图形定义通常包括图形的数量关系,所以,当认识数学图形时,可借助数形结合在孩子们的大脑中搭建图形和数量关系的桥梁,基于数形结合既能把抽象、复杂的图形问题简单化,又能拓宽孩子们的思维视野,使其思维更清晰,更易形成数学思维,把握数形对应关系,进而提升孩子们的学科综合素养。

一、数形结合概念

小学阶段是打好基础的核心时期,也是形成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阶段要重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数学一般是生活数学,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的教学方式被大多数教师灵活应用。数与形是图形教学中研究的重要对象,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彼此转化,二者是彼此联系的,这样的关系即是数形结合。数学中有关数形结合知识较多,比如:看图列式计算、图形应用题等。所以,数形结合思想贯穿了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全过程,数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学生学好数学。

二、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运用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本文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一)提高思考问题能力。解题首先要让孩子们理顺数量关系,在把握题目逻辑的基础上,再借助图形展开解答,由此引导孩子们将基础知识拓展到深层知识中。加深孩子们对知识内容体系的理解。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锻炼思考能力的机会,也有助于孩子们进一步理解题目的逻辑关系,同时,还能够提升孩子们解答图形题的能力。

(二)使图形问题简单化。当给孩子们讲授图形问题时,可有效运用数形融合的方式,这样有助于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题目。与此同时,还有利于增强其解答图形题的能力。教学时融入数形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孩子们更形象地感受此方法为学习数学带来的便利,激发掌握应用数形结合来解答图形题的兴趣。

(三)提升思维灵敏度。在孩子们掌握数形结合的前提下,还应引导孩子对题目展开联想,这样在图形题解答过程中能更好地运用数形融合的方式。实际上,这一环节对孩子们的思维灵敏度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孩子们通过运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能进一步掌握题目所包含的逻辑关系,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灵敏度。

(四)能够带动解答图形题的热情。与以往的解答模式相比,数形结合可以进一步带动孩子们解答图形题的积极性,由于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的解题技巧和数学思维还需要加以锻炼,因此难免会存在抽象、复杂的图形题。教学期间有效融入图形结合方式,除了能够健全孩子们的解答模式,也能让其在学习知识时将这一方法灵活应用起来。

三、数形结合思想下中高年级数学图形题解题技巧探究

(一)使用“以数解形”的方法,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孩子们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还处在发展环节,相比成人而言较差,学习抽象知识时缺少一定的自主意识;分析图形题时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方才掌握新的知识。但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直接讲解,把图形题的解答方法和计算过程直接说出来,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就有了约束性。孩子们仅是跟着老师的思路分析问题,难以充分理解怎样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解答图形题,并且孩子们也难以转换思维,对学习效果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非常不利。而数形融合使抽象问题直观化,有利于引导孩子们转换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根据教学内容,有效应用数形融合方法开展教学,把数量问题转化成图形来讲解,或采取以数解形的方法引导孩子们梳理知识,建立知识结构,让其更好掌握图形之中的数量关系,把二者关系结合起来,建立健全的知识体系。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使用以数解形的方式。比如,当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若仅告诉孩子们4 条边,4 角相等的数量关系,无法在孩子们大脑中产生相应图形,图形特点也将难以和数量关系相融合,此时就应该用“形”来直观展现。在教学时,可以先要求孩子们“找一找、讲一讲,分辨这两种图形和其他图形的区别是边数的多少”。再要求孩子们对边与角展开测量,获得二者的数量关系。同时,通过对比得出边与角的差异和共同之处。由此可见,将数形融合起来,让孩子们在观察、对比的基础上把二者的数量关系和图形进行充分融合,锻炼了他们的图形思维能力。接着利用格子图,画出长方形与正方形,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再次体验数形结合过程,使孩子们充分感受到图形及其数量二者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剪一剪的方法,利用一张长方形纸,要求孩子们剪出正方形,使其认识数量关系的改变造成图形的改变。在区分数量关系差异的同时,也使孩子们明白数量关系的改变与否能直接决定图形的改变。因此在教学中,相应地选取所学图形和数量关系相互融合的数形结合方法展开讲解,会使得图形题目简单化,抽象知识形象化,由此达到孩子们认识图形的目标。

(二)用参数构建数量关系,用数据作为参考分析图形问题

图形和数量的关系,除了表现于图形定义、边角间的关系,也体现于公式、计算法则中。例如:对于三角形,它的面积=底边×高÷2,把面积通过边的数量关系展现出来,有力彰显了“以数解形”的方法。把图形问题代数化,可以帮助孩子们建立知识体系。当运用该方法分析、处理图形题时,要重视引导孩子们有效理解运算法则,除了要讲解运算方式,也要使孩子们了解数量关系和公式使用方法。同时,教师在应用“以数解形”的方法进行教学时,要重视科学利用参数构建对等数量关系,将数据当作参考分析图形题,从而达到以数解形,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另外,结合孩子们的特点用精准的数学描述,使他们全方位理解“形”的特征,引导孩子们从“数”的层面揭示“形”的规律。

再如:针对平行四边形,在其面积教学过程中,基于知识点采取“以数解形”的方式,简要且精准地描述其面积=底边×高。这便彰显了数形结合中面积、底边、高度间的数量关系。孩子们在掌握计算公式之前,应该让其经历有关的数学探究过程。比如:观察与分析。首先要求孩子们联系这两种图形之间的面积关系,图形有关数量的改变造成其他数量改变。接着让孩子们数数方格,确定四边形面积也是基于单位面积对图形面积展开研究的,二者的计算转变成数量间的运算。最后,让孩子们拼一拼,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把四边形面积公式转变成长方形面积公式,这样就实现了数量关系的转换,孩子们结合实际的操作就能很容易总结出面积公式。

通过以上操作,使孩子们感受到面积的改变造成的代数式的改变,数形二者相辅相成,通过数量关系式来展现图形数量关系,彰显了数学中的简洁性,也使孩子们体会到了数形结合思想在图形学习中的作用。在小学数学中,常常会用“以数解形”的方式,利用“数”的优点,把“形”向“数”转换,用数量关系表达“形”的特征。通过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究,使孩子们初步构建数形关系,把抽象与形象思维互相融合,加深孩子们理解图形与其数量关系,提高数形问题的解题能力。

(三)借助数形结合方法,将抽象概念具象化

数学的学习内容很多源自生活,存在一定的逻辑性、理论性,这也导致数学所涵盖的概念与定理较多。在数学学习期间,需要孩子们概括概念,而他们的年龄较小,相比于成年人,他们的自主概括能力较低,可能发生概括不到位的情况,这将不利于其学习,甚至还会打击孩子们的学习自信心。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孩子们应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将抽象知识形象化、简单化,使其能够对概念掌握更顺利。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孩子们能初步掌握概念本质,为进一步学习概念与定理,提供良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就学习数学概念而言,核心在于产生深刻印象,一些孩子在学习之后,未在第一时间复习,就很可能与相似概念混淆,这是因为文字的限制性不及图像深刻。而基于数形结合教学,孩子们能够看到文字向图形过渡,在其大脑中能产生更深刻的印象。

比如,教师在对分数知识开展教学时,发现孩子们在做判断题与计算题时出错率较高。经过分析,原因在于孩子们对分数概念认识不足,对其理解还停留于整数层面。此时在教学中采取数形结合方法,把分数转换为图形,使孩子们能够在图形组成的构建下,进一步认识分数概念。在实际操作上,先要求所有孩子准备一张白色A4 纸,接着要求他们对折,对折,再对折。之后把纸张打开,就能清楚地看到纸被平均分成八个大小一样的格子。利用这些格子,让孩子们画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接着去统计各种颜色的格子依次占到多少个。比如有的孩子画了五个黄色格子,而纸张上一共包含八个格子,则黄色格子就占到了纸张的5/8。采取这样的方法,孩子们不再只依靠文字与抽象的概念去理解掌握分数,而是可以基于图形的帮助,对照所学习的知识,掌握分数的含义及其作用。

(四)融入数形结合思想,提高解题技巧

数学自身的特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期间会遇到各种问题。就习惯用思维分析的孩子而言,不易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在教学中,除了要将基础知识点教给孩子们,也要引导其掌握有关的解题技巧,以便孩子们将处理问题的能力应用在图形题上,意识到掌握知识点也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利用数形结合的帮助,教师能够简化知识与图形题的难度,使孩子们在把握规则、思考问题与处理问题中找出解答问题的方式。面对抽象问题,教师要应用图形结合的思想,提高孩子们解决图形题的能力。在数形结合的帮助下,孩子们对图形题的看待方式将更为直观,从各个层面对图形进行对比分析,提取所需的内容,之后在大脑中构建直观图形,这样既能提高孩子们的解题速度,同时又能掌握问题走向,使答案更精准。

比如:教师在开展“积的变化规律”教学时,可借助长方形面积模型引导孩子们理解积的变化规律。具体如下,画出一个长方形,其长宽依次是10 米、8米,之后教师再引导孩子们开展猜想:“孩子们,在长不变的条件下,把宽扩大到原来的2 倍,那么,面积将如何变化?若在长不变的条件下,将宽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时,面积又将如何变化?”在教师提问结束后,孩子们可尝试计算,结合教师所画的长方形展开联想,同时提出个人的想法。在孩子们计算思考之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向他们进行展示,使其能够直观看到:长不变,但宽扩大到原来的2 倍,变为了16 米,图形也发生了改变,结合面积公式计算,面积也扩大到原来的2 倍;当长不变,宽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时,结合面积公式计算,面积也缩小到原来的二分之一。孩子们在图形的变化与比较过程中,进一步认知“积的变化规律”。

(五)创造情境教学,增强理解效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数字和图的融合思想需得到数形的帮助。在强调数图融合的同时,也要重视“以数解形”,不能顾此失彼。只有相辅相成,才能更好解题。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情境设置,建立良好学习氛围,使孩子们融入相应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知识。利用情境教学能够让孩子们进一步投入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在教学时能够有效体现数形结合的优势。教师可以让孩子们把数学知识转变成图形,举一反三,把图形变成知识,把所掌握的知识更好应用于实践,增强孩子们的知识应用能力,产生良好的思维方式,为今后的学习夯实基础。

比如,当讲解“时、分、秒”内容时,可让孩子们从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表达的意识着手,要求孩子们整理个人的时间表,确定标题与时钟时间的联系。可列出一些时间,之后要求孩子们开展调试,以满足题目的要求。通过实际操作,只要孩子们看到时钟,就会在大脑中产生清晰图像,由此更易于处理与时间有关的图形题。

为进一步理解有关图形的知识点,教师要积极引导孩子们回家之后观察其他相关的事物。比如学习《长方形面积》时,观察书桌长宽,推测其大概面积,通过测量,开展验证等。这样能够在孩子们大脑中产生较为深刻的印象,进一步明确数形存在密切的关联,二者的结合,能够推动图形题的简单化,提高解题效率。

四、结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图形问题,培养孩子们的思维转变能力、发展抽象思维。教师要将数形结合方法灵活运用在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浅出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同时学会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图形问题,从而提升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数形数量图形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统一数量再比较
分图形
找图形
头发的数量
图形变变变
我国博物馆数量达451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