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chee
今年的2月10日,是一个小雪和细雨夹杂纷飞的日子。天空昏暗、乌云低沉,我带着几乎没怎么动过的行李箱提前回到了学校。空气灰褐,好像和尘土搅拌过,连落下来的雨滴也是脏的。雨伞一点作用都没有,污泥从树上掉落,从地上溅起,掉在我的白色羽绒服和白鞋上,好吧,新学期的我依旧是个倒霉蛋,连回学校都赶上一个如此糟糕的天气,但是至少没有可能被遣返的顾虑了。
寒假时闲来无事时计算过,我在清华读了一年半的书,4个学期,52周,竟然有近1/3的时间在网课和隔离中。倒也不是觉得心疼学费,只是有一种浪费了人生和青春的感觉。
我走走停停把行李连拖带拽上了六楼,又气喘吁吁地把行李箱放在地上,然后往椅子上一靠,心想也不着急收拾,反正还没有人回来。
宿舍的陈设和走之前一模一样,桌子上的酒精补充装占据了半壁江山,口罩摞在一起,和书架上的书争夺一席之地。我把它们推开,从书包里掏出电脑和平板,想要做点什么,但好像又无事可做,最后竟琢磨起了开学后去哪里玩。
晚上快10点,一位舍友也回来了,我下楼接了一趟她。我们在堆满行李的宿舍里,面对着上学期仓皇回家后剩下的物资手足无措,最后纷纷放弃,索性由它们乱去,心安理得地坐下聊天。她给我讲寒假去了哪里旅游,看了漠河的极光和哈尔滨的冰雪,也在成都的竹林茶室中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支教實践一个不落。听来我是羡慕的,她比我小一届,校园生活好像完全不受疫情的影响。想到我因当地确诊取消的实践和因为行程被拒不能出站的旅行,感觉恍如隔世。
“我还想以后周末去海边玩,反正我现在上四休三,时间是够的。”她对我讲,说着我曾经也有过的构想,不一样的是这次真的能实现了。
“挺好的,你们这届几乎没受什么影响。”我承认我有点酸,不过事已至此,也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我总不是最倒霉的那批人。
“好幸福啊!”她说。
她返校是因为艺术团集训,而我纯粹是在家待太久了无聊。
在学校里没事吃吃食堂,去图书馆坐坐,或者和也返校了的朋友出门吃饭,虽然他还是那么爱迟到,但是这种感觉蛮好的。每一次走出校门,不再有一腔孤勇冲向自由的感受,而是开始融入我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
开学前一天在天津有一场演出,是一个我蛮喜欢的歌手的,朋友极力叫我一起去看。本来我是纠结的,可能是历史遗留的惯性,我总是担心因为一些不可抗力使得钱与时间两空。不过转念一想,错过了三年,还要继续错过吗?于是我抢了票,由于预算有限,打算来一场快去快回的旅行。
演出前一天晚上,朋友已经到了天津开始排队,顺便帮我排了一个。不得不说,这也太疯狂了。还记得去年春天我在北京东城看演出,踩点到都能坐在前三排,现在提前一晚都已经有好几十号人在排队了。
不出意外的是,演出前一天晚上我又失眠了,激动和担忧不停地冲击着我的大脑,像乱线一般在我的脑海中纠缠。我索性在凌晨直接起床去高铁站,大约是8点多到了天津的场地。和半年没见的朋友碰了面,我观察了一下排队的人群,好久没见到那么多人了,竟然还有点社恐。我戴着口罩和朋友边排队边聊天,感觉上次见面没过多久,但其实已经有大半年了,我们在各自的城市,奇迹般有种千里缘分一线牵的感觉。
演出一如既往的热闹,让我们从现实脱离,进入到编制好的幻梦中。结束后的凌晨,我们相约去吃海底捞。熬夜、火锅,好像是大学生永远无法拒绝的元素。
就这样,转眼十天过去,开学了。开学的头两周总是格外地忙,忙着上课、听课,换课、退课,也忙着和好久没见的朋友见面约饭拍照聊天。
我给课表来了一个大换血,在理工科学校里学纯文科确实就是件奇怪的事情,比如我那充斥着各种历史课的课表,怎么看都和清华两个字沾不上边。可是我有什么办法呢,还不是高考分不够,自己又还真的喜欢学这种不怎么赚钱的专业。
周一只有一节课,是专业课。老师一上来就讲了两小节课的ChatGPT,左右分析半天,也没有下一个定论。看起来人工智能真的给了学术科研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它好像一夜之间冒了出来,瞬间占领了各个领域,上学期结束时在国内还毫无声息,这学期一开学便充斥了整个校园。
课间休息时老师问我边上的同学:“你怎么看chat的影响?”他是那种很会搞学术的人:“我觉得它还是不可能去取代人类的思考,我们总能想出那些人工智能想不到的东西。”
“是吗?这也是一种观点,现在大家也没有一个合适的答案。”老师讲。
真的有这么乐观吗?时代变得太快了,我认为这很难下定论,也可能是我过于悲观。但是chat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去应付一下烦人的推送稿或者项目书。
我本以为对人工智能的讨论会到此结束,毕竟我们只是一个几年前还与科技毫不沾边的学科。只是没想到,未来一周,所有课程的老师,都在反复提及ChatGPT,不论支持反对或者没有态度,总之只有一个观点很明确:不能用!总之,所有的课程都是在和chat的乱炖中开始了。
每周三的早上我都和朋友一起上课,过去我们一起上课后,常常相约去食堂吃午饭。不过由于学校开放预约,游客加上本来就爆满的学生,食堂简直没处下脚。我们索性一拍脑门,骑车去了五道口的麦当劳。
总是听说麦门的穷鬼套餐,以前更多的是调侃,直到我们点了一次才发现,原来它真的是贫穷大学生的福音,怪不得大家都如此虔诚地叫麦当劳“麦门”。
和朋友一人花13块钱在麦当劳吃了一顿饱饭,我们坐在二层的就餐区,这里的座位坐满了人,根本不像之前那般萧条。附近的大学生,甚至还有人大附中的中学生,齐聚在这里,有吃饭聊天的,也有自习的,像是一个微缩的校园咖啡厅。
“真好,感觉自己在真正地活着,很热烈,”我搅拌着麦旋风和朋友聊天。
“是啊!以后我们可以每周三下课都来吃麦当劳了!”她比我还开心。
我们总是调侃放开后的生活,时间过得很快,钱也花得很快,恩格尔系数已经要无限趋近于1了。可即使这样,也依旧拦不住我们一到周末就组团出去吃饭,或者没课的工作日,抓紧一切机会出门的心。
开学第一周的周末,我们宿舍就去了五道口团建,比较让我们惊讶的是,这竟然是我们宿舍第一次一起吃饭,之前总是聚不齐人或者出不去校而作罢。
我们叫了奶茶外卖到店里,因为“先启半步癫”的川菜真的很辣,能辣到四川人都说辣的那种。去之前我反复提醒过这点,偏偏我的上海舍友不服,非要和这些辣椒一决高下,明明上次我们吃烤辣椒的时候她还被辣得不行。她真的执着得可爱,于是我们纷纷起哄,让她尝试了辣子鸡里的辣椒,别说,她现在还真的挺能吃辣,像是恶作剧没有看到期待的效果,却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我吃辣的能力现在還用质疑吗?”人一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就会飘,自此之后,她对我们分的任何有辣味的食物都是如此自信。
吃完饭还不算很晚,我们没人想回学校,继续折腾着去了五道口购物中心吃鲜芋仙,可能大学生真的都有两个胃吧,明明饭一口都吃不下了,说去吃甜品一个比一个积极。
赶在鲜芋仙关门前点到了草莓冰沙,感觉自己运气真好。人是很容易满足的生物,特别是对甜的东西毫无抵御力,吃到一口冰凉又甜而不腻,还带着草莓的清甜的冰沙,真的是让人瞬间感到满足,整个人都沉浸在幸福中。
在吃喝玩乐中适应了新学期,虽然依旧有后悔选课的烦恼,听不懂的课、读不完的文献和写不出来的作业。课程学习开始步入正轨,我也再一次发现,经过体验了不同院系专业课后,我还是最适合现在这个专业,有点担心自己的未来,不过喜欢也是真的喜欢,可能人生就是需要作出一些莽撞,但是当下不会后悔的选择吧。
我的大学生活经常被过得有些无聊,在图书馆半梦半醒地写论文,痛苦地读一些诘屈聱牙的文章或者在宿舍呼呼大睡,仅留下的那些娱乐时间都被我用来内耗或者兼职。有时候我也想把责任推到大环境身上,不过再怎么说,改变自己似乎行动起来更容易。生活还在继续吗,微信里还有很多好朋友在问:“要不要一起出去玩/吃饭?”
责任编辑: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