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婷 薛枝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南太平洋区域科技文献的翻译尤为重要,研究从鸟类名词的汉译出发,探索南太平洋区域科技术语的翻译策略。研究的数据为南太平洋区域特有的鸟类术语的英文表达方式,这些鸟类包括果鸠族4属61种和极乐鸟科16属41种,共102种鸟类动物。研究从心理空间理论出发,发现译者在处理原语术语时以音译为主,音译现象种存在模因现象,模因会在译者大脑中国构建译者空间,空间中包含诸多元素,译者根据需要从中选择,然后译为汉语后呈现给读者。研究会对区域科技术语的翻译有所启示。
关键词:南太平洋区域;鸟类译名;术语翻译;心理空间
一、引言
南太平洋(South Pacific)是太平洋南部的广大海域,面积广大、岛屿众多,海产和旅游业资源丰富。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历史上就有很多交往。多年来,中国积极发展同太平洋各岛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在经贸、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互利合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政府“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太平洋岛国以此为机遇对接发展战略,推进务实合作,致力于实现共同发展。在南太平洋诸国及新西兰的高等学府,都设有“太平洋学”研究当地的文化。在此背景下,南太平洋区域相关资料的汉译尤为重要。
术语是指称专业领域内概念的语言符号[1],是“某一学科中运用的专有词或表达方式”[2]。术语与文化如影随形,南太平洋区域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特征,在翻译其资料时首先要考虑术语的翻译。不同的行业术语有其特殊的词汇和语义特征,其汉语译文应该有固定的模式和表达方式,这可以为机器翻译和计算机辅助翻译提供术语资源,提高翻译速度和质量。在南太平洋区域相关资料的汉译中居核心位置的是相关鸟类术语的翻译。在南太平洋广袤的原始热带雨林中栖息着数百种鸟类,如果鸠(fruit dove)、极乐鸟(bird of paradise)、凤头鹦鹉(cockatoo)、信天翁(albatross)等,这些鸟类可以分为不同的子类,如果鸠族包括4属61种、极乐鸟科包括16属41种、凤头鹦鹉科包括21种、信天翁科包括14种。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果鸠科和天堂鸟科102种鸟类在百度百科和360百科中的汉语译名。这两类动物是南太平洋特有的物种,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这些鸟类英文名词进行汉译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从而让读者体会到南太平洋区域的特色和特有的文化,同时给类似科技术语的翻译提供启示,实现南太平洋区域相關文献翻译时的术语统一。
二、心理空间及其在翻译中的应用
心理空间理论是由Fauconnier(1994[1985])提出的[3]。心理空间是说话者在思考或谈论一种感知的、想象的、过去的、现在的或未来的情景时所建构的一种局部的、暂时的表征结构。心理空间是一种“后台认知(backstage cognition)”的领域,抽象的心理结构通常建立在一般情景的基础上。它们是潜在现实的心理结构,当概念化者听一串演讲或读一篇课文时,它们会被动态地激发出来。心理空间理论随后被用来解释语言和思维的众多多样现象,[4]包括量化(quantification)、条件句(conditionals) 、反事实(counterfactual)和话语管理(discourse management)。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语篇生成和阐释的认知语言学理论, 它旨在用虚拟的心理空间来解释词际、句际语义关系,是语言结构中相关信息的“临时性容器”, 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分派和处理信息的虚拟概念框架。心理空间理论可以用于解释语言现象和翻译研究[5]。在翻译时译者在构建译者空间。在该过程中, 译者多种空间构造语(space builder)构建出与现实空间(reality space)相对的一系列心理空间, 如时间、信念、愿望、可能性、虚拟、空间位置等。原语就是这种空间构造器,构造出和原语相关的心理空间,然后译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出突显的信息进行翻译,从而完成信息的传递。南太平洋区域科技术语有其固有的特色,译者根据原语术语构造出相关的心理空间,然后从空间内选择突显的元素进行翻译,将信息传递给读者。心理空间中的元素起初通过音译产生,然后发展为模因,模因在心理空间中存在,译者可以自由选择。
三、心理空间视阈下的鸟类术语汉译
(一)音译
据南宋法云《翻译名义序》第一卷,玄奘在翻译印度佛经时提出“五不翻”的原则,此处“不翻”并不是指不翻译,而是说“不意译”,要进行音译。简单来说,玄奘提出的“五不翻”从本质上讲就是“音译”的原则。由于中西文化和风俗的差异,翻译时经常在译入语中无法找到源语的对等词,经常采用音译的方法。汉语词英译中音译的现象非常普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威妥玛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和汉语拼音,如I-ching(易经)、Tai-chi(太极)KungFu(功夫)、Kowtow(磕头)等就是威妥玛拼音的形式。在英语术语的汉译中也存在音译的现象,南太平洋区域有其特殊的文化和地理环境,其科技术语的汉译需要规范统一。从交际翻译的角度讲,音译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它可以让中国读者体会到南太平洋区域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在果鸠族(61种)和极乐鸟科鸟类(41种)中,其汉语译名采用音译的占多数。
例1 The King of Saxony bird-of-paradise is a bird in the bird-of-paradise family. It
is the only member in the monotypic genus Pteridophora. It is endemic to montane forest in New Guinea.
译文:萨克森极乐鸟是极乐鸟家族中的一只鸟。它是翼手目单型属的唯一成员。它是新几内亚山地森林的特有种。
原文中的”the King of Saxony bird of paradise”在百度百科和360百科中的译名都是“萨克森极乐鸟”。其中的“King of Saxony”是的萨克森国王阿尔贝特一世,以他的名字命名表示对他的尊重。作为一种历史事实,“Saxon”音译为 “萨克森”。音译可以让中国读者体会到男太平洋区域和鸟类相关的文化和歷史知识,但是纯粹的音译会让读者理解困难,这是需要加注或者进行变译,如 “Arfak Six-wired Parotia”(阿法六线风鸟),这是另外一种新几内亚特有的物种,百度百科和360百科均译为 “阿法六线风鸟”。 “Afak”指的是印度尼西亚的 “Mount Afak”(阿法山),故该鸟名译为“阿法山六线风鸟”为妥,网络中的译文均为欠额翻译,让读者难以理解,类似的误译例子如表1。网络种存在的正确译名如表2。
(二)基于音译的模因现象
“模因”一词源于希腊语,英文为 “meme”,是 “gene”的仿造词,何自然和何雪林首次使用译名“模因”[6]。模因是文化传播的单位(units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在网络流行语、服饰样式、建筑风格等中都会存在大量的模因现象。Blackmore将其定义为“不同的人之间相互传递的东西,可以是一个观念、一个教诲、一个行为、一条消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7]。杨永林对网络热词“门类事件”进行了分析,指出“XX门”是一种语言模因,有其产生和传播的特征[8]。翻译是一种语言现象,存在大量的模因,如陈晓莉和文军指出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模因现象[9]、曹淑萍指出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模因现象[10]。
在南太平洋区域存在众多的稀有鸟类,它们的汉语译名中以音译为主,其中存在模因现象。在果鸠族中有4属61种,其汉语译名中有3例存在模因现象,极乐鸟科中有16属41种其汉语译名中有4例存在模因现象,如表3所示:
在表3中的7例汉译中,均包含“X氏”信息,这是语言中的模因在社会中传递。译者将其作为固定的模式在遇到类似的原语时使用这种模因进行翻译。这种翻译模式言简意赅,译入语读者也可以理解其语义、体会到原文的特色并获得该鸟类的重要信息。
如 “Lawes' Six-wired Parotia”其汉语译名“劳氏六线风鸟”是为了纪念发现该物种的英国传教士W. G. Lawes(1839-1907); “Wahnes' Six-wired Parotia” 的汉语译名为 “瓦氏六线风鸟” 是为了纪念发现该鸟类的德国收藏家Carl Wahnes。有的译名中的“X氏”模因并非直接译自英文术语,如 “Red-eared Fruit-dove”(费氏果鸠)和 “Cream-bellied Fruit-dove”(梅氏果鸠)。“Red-eared Fruit-dove”的译名“费氏果鸠”是为了纪念该鸟类的发现者德国探险家Gustav Fischer;“Cream-bellied Fruit-dove”的译名 “梅氏果鸠”源自该鸟类的拉丁文学名 “Ptilinopus Merrilli”。其他 “X氏”信息源于原文中的前半部分,是音译。可见,音译中存在模因现象。7例汉语译名中 “Negros Fruit-dove”译为 “里氏果鸠”属于误译,因为 “Negros”是菲律宾的第四大岛屿,故应译为“内格罗斯岛果鸠”。
“X氏”模因的发展类似于其他的模因,其发展变化需要三个过程:变异、选择和保留[7]。变异让模因更加融入语言和社会环境,更加让读者容易记忆、更适合在社会中传播。原语言中含有许多成分,有些不适合社会需要,选择过程就会去除这些车能分,让模因能更好地传播;原语言中重要的合乎人们记忆的成分会保留下来,这种保留是通过人们的模仿实现的,便于记忆的好的模因人们会相互模仿,模因便因此保留下来。在南太平洋区域鸟类术语的汉译中,“X氏”作为一个规则系统在译者中传递下来,这个过程非常复杂,象人体内的基因一样,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发展过程。这种基于模因的翻译传递了源语术语的信息,是面向原语作者的翻译方式。
(三)模因中的意象图式
南太平洋区域鸟类术语英语名称的汉语译名中存在大量的音译现象,音译中会出现“X氏”这样的模因,此外还有更复杂的模因存在。对果鸠族和极乐鸟属的汉语译名分析发现,存在“Color+part of body”模因,如下表中的“红胸果鸠”、“黑背果鸠”、“白头果鸠”等,这些汉语译名中很多并非是源自英文名称,具体例子如表4。
表中的 “whistling fruit dove”译为“紫红胸果鸠”,但是”whistling”指的是这种鸟的叫声,并非“紫红胸”;表中的 “jambu fruit dove”译为“粉头果鸠”,但是”jambu”指的是一种名为莲雾的水果,其颜色为粉红色故译为“粉头果鸠”,取自莲雾的颜色。这种译名的翻译方法有其认知层面的动因。
认知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新视角。从认知的角度讲,信息的传递需要三个路径经验观(experiential view)、突显观(prominence view)和注意观(attentional view)。从经验观的角度看,如果译者和原语作者有相似的人生经验,他就可以掌握其意图,从而顺利传达其信息;从突显观的角度看,原语作者在原术语中融入了较多的信息,这些信息的突显程度是不同的,译者在翻译时要有所取舍,对译者来说,语言中最起码有50%的冗余信息,译者要根据自己的判断对齐筛选;从注意观的角度看,译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术语中的信息有不同的注意力,从而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
以“whistling fruit dove”为例,”whistling”是一种空间构造器,译者根据该构造器构建译者空间,该空间中包含一系列的元素,如head(头)、 breast(胸)、 discoverer(发现者)等,译者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突显信息,将其转化为汉语呈现给读者。”whistling”在英语读者中是突显信息,译为汉语后可能转化为空间中的其他元素,具体以何种元素呈现取决于译者。在译者的选择中,已经变为模因的元素容易被译者选中,如译名中的“X氏”和“Color+part of body”模因。
四、结语
南太平洋区域的鸟类术语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地理内涵,做汉译时译者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语言本身的特征和南太平洋区域的风俗习惯等。心理空间理论为解释这种现象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鸟类术语的翻译时首先表现为音译策略的大量使用,然后音译译名会发展为模因,模因作为心理空间构造器构造心理空间,空间中含有多个和原术语相关的因素,译者从中进行取舍,翻译为译入语呈现给读者。译者的选择是一种认知过程,是不同语言或语言变体之间的范畴转换,这种转换涉及人類认知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突显和注意等。要深入理解南太平洋区域科技术语的翻译策略需要进一步理解译者的选择过程,需要从译者主体性和社会学的角度去挖掘更深层的原因,以服务于南太平洋区域科技术语和科技文献的翻译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肖娴.建筑典籍术语英译摭议——以《园冶》为例[J].中国科技翻译,2018,2:51-54.
[2]樊才云.钟含春.科技术语翻译例析[J].中国翻译,2003,1:57-59.
[3]Fauconnier G. Mental Spaces[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985].
[4]张辉.杨波.心理空间与概念整合:理论发展及其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1:7-14.
[5]张建科.王博.英汉法律隐喻的认知解读及翻译探析[J].外国语文,2019,6:24-30.
[6]何自然.何雪林. 模因论与社会语用[J].现代外语,2003,,26(2):201-209.
[7]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99.
[8]杨永林.千门万门,同出一门——从美国“水门事件”看文化“模因”现象[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5:385-389.
[9]陈晓莉.文军.英语新闻标题翻译中的模因现象[J].上海翻译,2011,2:51-55.
[10]曹淑萍.汉语公示语英译中的模因论分析[J].学术论坛,2011,11:183-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