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5-26 09:00:30郭帅
经济师 2023年5期

摘 要:一直以来,城镇居民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影响着广大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由于自身抵押物不足和缺乏信用保证,很难从各大商业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获得资金。文章基于此背景以陕西省耀州区为例,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居民融资难 融资需求 需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3)05-047-02

一、前言

本文在参考诸多文献的基础上,收集相关的数据,分别从居民年龄、家庭规模、劳动力人数、受教育程度、年收支、是否有融资行为等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通过所获得的数据建立log回归模型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所获得相关结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本文主要是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具体有以下三点:一是利用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系统详细的描述调查区域居民融资的情况;二是选择合理的变量,运用logistic模型找出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三是针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二、调查区域融资行为情况分析

在样本区域的调查中,有效调查问卷为280份,其中存在融资行为的调查问卷为186份,在询问过程中有94户是完全没有融资行为,在有融资行为的这些居民中,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进行融资的居民比较少,通过私人借贷的有130户,大多都是通过亲戚朋友借钱,而这类借贷一般是没有借款利息和期限。剩余的56户大都选择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贷款,贷款利息为7.6%。

(一)融资金额大小

从融资金额大小来看,1000元及以下的人数为11人,占比为5.9%。1000元至5000元的人数为66人,占比为35.5%。5000元至10000元的人数为33人,占比为17.7%。10000元至30000元的人数为28人,占比为15.1%。30000元至50000元的人数为15人,占比为8.1%,50000元以上的人数为33人,占比为17.7%。从实际调查过程中了解到5000元以下的融资需求大多数都时通过亲朋好友来完成;而50000元以上的借款,因为数额较大,都是依靠金融机构,且这些大额借贷的居民大部分是除了农业生产之外,还有其他副业,且受教育程度较高,年龄也偏小一些。我们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额资本的融资还是得依靠正规的金融机构来完成。

(二)融入资金的用途

从融资用途来说,非生产性用途明显高于生产性用途,其中生产性用途占比33.9%,非生产性用途占比为66.1%。在非生产性用途中子女教育和喜、丧事占比较高,婚丧嫁娶占比为22.6%,子女教育的总占比为25.8%,说明现在该地区也越来越重视对于子女的教育问题。资金用于医疗的占比仅为3.2%,因为目前在我国广大居民实行医疗保险,因而在这一方面的资金用途是比较少的。其次是住房的用途占比为9.1%,以及一些商品购买的占比为5.4%,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普遍地提高,城镇居民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住房坏境的改善以及小轿车、新兴家电的购买等越来越多。

(三)融入资金的期限

一般而言,在正规金融机构融入资金都有明确的借款还款期限,而通过非正规机构融入资金,通过亲戚朋友借贷,此类往往没有一个明确的还款期限,完全出于信任考虑,因而坏账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四)融资趋势

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居民的融资需求在不断扩大,融资金额也有所增加。虽然目前仍然以私人借贷为主,但在正规金融机构融资的意愿不断的加强。此外,还发现居民融资的用途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有利于正规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发展。

综上所述,根据调研所得到数据可知,在居民融资需求与融资渠道方面,66.4%的居民有融资行为,其中大部分的居民通过非正规金融渠道进行借贷资金,在没有任何融资行为的居民中,绝大部分表示有融资意向,但因为缺乏相应的知识,因而融资一直没能完成。

三、融资需求的有效性分析

(一)模型的建立

1.假设。一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融资量越大;二是家庭规模越大,家庭人口越多,融资量越大;三是纯居民的融资需求较小;四是年初流动资金越多,年收入越高,融资量较小;五是年支出较多,融资量较大。

2.建立模型。将居民是否有融资作为因变量,研究各影响因素如何影响居民融资需求。基于居民的需求(有或者没有),选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来分析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模型建立如下:Y=f(xi)+μ  i=1.2……9

Y为居民是否进行融资需求,Xi为影响因素,μ为随机误差项。

(二)变量的选取

(三)相关性检验

由表中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之下,无明显的相关性,可以说明各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性的可能性比较低。

(四)Logistic回归分析

Logistics回归分析主要就是对居民融资需求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卡方值为11.350,检验通过。

通过对模型整体拟合程度的检验,我们进行下一步log回归分析的检验,结果如表3。

其中R^2=0.68  修正R^2=0.83

根据表中结果分析如下:

1.X1(城镇居民年齡)对居民融资需求的有效性缺乏显著的影响。结果显示,变量系数值为-0.418,sig.值为0.117,没有通过显著性的检验。说明年龄的大小对居民融资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是不显著的。

2.X2(居民受教育程度)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变量系数为0.894,sig.值为0.001,在置信度为5%的前提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居民的融资需求就越大。

3.家庭规模(X3)对居民的融资需求缺乏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sig.值为0.14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家庭规模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并不显著。

4.X4劳动力人数对居民的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影响。表十六中表明sig值为0.011,在置信度为5%的前提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就说明劳动力人数对居民的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影响。

5.X5(居民生产方式)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影响,且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而且这种显著影响是正向的。这与我们的预期相一致。

6.年初流动资金(X6)根据sig值可以表明其对居民融资需求的有效性有显著影响,就说明年初流动资金越多,家里的可用资金也就越多,需要融资的金额也就相应地变少。

7.住宅面积(X7)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缺乏显著的影响,一般而言,住宅面积越大代表生产能力越强,则说明融资需求也就越大。

8.年收入(X8)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影响,通过了置信度为10%的检验,且这种影响是反向的。

9.X9年支出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有显著的影响,且这种影响是正向的,同时在置信度为5%的前提下通过了检验。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根据对280份有效调查问卷,从居民融资行为的基本特征方面做了描述性分析,再通过Logistic模型,对居民融资需求有效性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

受教育程度、劳动力人数、收入来源、年支出对居民需求的有效性存在正向的影响。年初流动资金、年收入对居民需求的有效性存在反向影响。

在居民融资需求与融资渠道方面,大部分的居民有融资行为,并且从非正规金融融资的居多,融资大都在20000元以下;居民进行融资基本上用于子女教育、婚丧嫁娶、医疗以及其他非农生产,主要集中在生活领域;城镇居民融资发展趋势良好,融资金额在不断增多,满意度在提高,正规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发展。

(二)建议

1.应该鼓励居民进行消费性质的融资,从结论可以看出居民的支出行为和融资需求的有效性之间有着正向的影响关系,应该适当的放宽城镇居民借款的标准或者是增加小额贷款的类型

2.完善和提高城镇的金融服务,许多受访者想要融资却不了解合适的渠道,导致往往难获得资金,所以需要金融机构也缺乏相应的宣传和培训。

3.不断规范非正规金融的相关运行过程并积极发挥作用。应该将非正规金融规范化,并不断加强非正规金融和正规金融机构的合作,更好地满足农民的融资需求。

参考文献:

[1] 黄国平,孙健.中国居民融资的演进、特征及未来展望[J].财经问题研究,2020(02):56-62.

[2] 何光輝,杜威.住有所居:居民如何为住房而融资?[J].财经问题研究,2019(06):41-49.

[3] 邹蕴涵.政府融资和居民消费:基于分位数回归的探讨[J].南方经济,2013(10):51-63.DOI:10.

[4] 向士虹.襄阳市居民消费融资情况调查报告[D].河北金融学院,2018.

[5] 李应清,唐雅琴,洪浚.县域民间融资规模问题探讨——基于益阳市县域160家企业和200户居民的调查[J].金融经济,2010(08):109-111.

(作者单位: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陕西西安 710000)

[作者简介:郭帅(1993—),男,汉族,陕西铜川人,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会计专硕,研究方向:MPAcc,会计专硕。]

(责编: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