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霖
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在其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开篇写下一段文字:“癸丑之三月晦,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从这一天开始,中国最伟大的旅行家诞生了,这一年他22岁。此后30多年,他的足迹遍布各地,须知那是一个没有飞机、火车、汽车的时代,用两条腿行走数十万里,至今仍令人惊叹不已。2011年,国务院把每年的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就是要在徐霞客精神里寻找中国的新旅游精神——“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
徐霞客与云南有着不解之缘,在保存下来的《徐霞客游记》里,几乎半本都是云南的内容。徐霞客把旅行的一生中众多“最”留在了云南:51岁进入云南为期一年零九个月的旅行,是他一生中外出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也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旅行,云南也成为徐霞客除家乡以外生活时间最长的省。《徐霞客游记》里最精彩的华章,是他对云南江河的地理大发现。他的足迹,遍及云南的六大江河水系:在沾益,他成为第一个确定珠江之源的发现者;在丽江,他认定金沙江是长江的真正上游;在腾冲,他寻找到了龙川江与大盈江汇入伊洛瓦底江的证据;在永平,他走过了澜沧江上的霁虹桥;在潞江坝,他记载了怒江大峡谷的雄姿;在建水,他领略了红河的风采。可以说,徐霞客的云南之旅,就是沿着江河的旅行。
“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而论,不知其源之远。”人类逐水而居,云南的胜景、云南的文化都在江河之滨。如果没有了“三江”,沒有了红河、南盘江,云南的旅游还剩下什么?如果没有了长江与黄河,中国的旅游又剩下什么?人类行走的足迹,人类文明的诞生,人类旅行的方向,都是沿着江河前行;人类的历史,都是沿着江河的探索与发现。400多年前,徐霞客的旅行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行走的真正意义不是踏遍千山万水,而是完成从千山万水中的发现。而发现的真谛就在于:“探人所未知,达人所未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