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云 陈凡 郑玲
心肌梗死是指在脱落的血栓栓子与斑块的阻塞影响下,回心血量锐减,导致心脏肌肉持续缺血缺氧甚至坏死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此病多发于中老年群体且呈逐年递增趋势,预计2030年发病例数可高达2260万例[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通过对阻塞的血管腔壁进行疏通,促使回心血流恢复正常,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3]。由于术后绝大部分患者易出现缺血及再狭窄风险,因此,术后疾病管控与康复护理十分重要。传统康复护理存在刻板化与笼统性,认为患者术后需长期卧床,并单纯根据护理流程实施护理,忽视了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增加了神经、心功能障碍等应急事件的风险,预后效果不理想[4]。精细化针对性护理是基于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于20世纪初首次提出的以患者为核心的标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提倡将护理制度、流程与环节进行细节优化,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其人性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强化患者健康行为管理,调动患者交感神经兴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5]。本研究通过临床实践,探讨对心肌梗死术后患者采取精细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取医院2019年7月—2022年3月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188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均衡可比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4例。纳入条件:参考《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2019)》,经由心脏标志物检查、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者[6];年龄在>45岁者;心功能分级为Ⅰ~Ⅱ级;首次发病且符合PICC手术指征者;临床资料无残缺,且熟练应用智能移动信息设备。排除条件:合并慢性感染性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者;近3个月内抗生素、激素类药物治疗既往史者;合并凝血功能、脑、肾等功能异常障碍者;近3个月内曾有胸腔、盆腔脏器及颅脑等大型手术既往史者;合并风湿性心肌炎、心力衰竭者。对照组中男50例,女44例;年龄66.39±3.42岁;心功能分级:Ⅰ级37例,Ⅱ级57例;支架植入数量:1个41例,2个及以上53例。观察组中男49例,女45例;年龄66.42±3.41岁;心功能分级:Ⅰ级36例,Ⅱ级58例;支架植入数量:1个42例,2个及以上52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础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认知方面:手术结束后患者意识状态恢复至正常水平,护理人员可将心肌梗死疾病产生原因、临床症状表现、手术治疗流程、重要性及并发症等相关知识,对患者及其陪同家属进行系统疾病健康知识的宣教指导,告知其术后早期规律训练在机体恢复中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对于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积极询问,护理人员进行细心耐心地讲解。
(2)心理方面: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放松与疏导。
(3)行为:护理人员告知患者规律、合理膳食饮食,在避免疾病反复发作中的重要性,饮食摄入多选取维生素富含丰富、营养价值高及易消化等食物,每日新鲜蔬菜与水果、豆制品、瘦肉或鱼类等食物适当进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保证每天3~5餐,限制烟酒的摄入。指导患者养成规律排便的习惯,增加饮水量。
(4)康复运动:护理人员在康复治疗师的协助下,术后绝对卧床24 h后,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式呼吸训练及床上运动操。叮嘱患者跟随护理人员口令,经鼻腔以最大限度将气体吸入肺内,在气体吸入过程中,左手感知上腹部呈逐渐隆起状态,屏气3~5 s后,将口唇成吹哨状,将体内气体以呼吸3~2:1的时间比例呼出,感知腹部在呼气时呈逐渐下移状态,如此循环反复,15~20次为1组,连续2~3组。休息5~8 min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踝关节背屈、上肢伸展等被动活动,每天2次,每次20 min。随着患者肢体肌肉功能的逐渐恢复,鼓励患者进行双肩颈耸肩旋转、屈肘、直腿抬高等床上主动运动操,每个动作15~20次,为1组,每天3组。随着机体运动耐力的不断提升,指导患者进行床旁站立、扶床行走或室内走廊慢步行走等康复训练。需注意在运动过程中,至少有1名家属或护理人员从旁陪伴,避免发生跌倒风险。
(5)定期随访: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间隔1周、2周、3周,对患者进行电话、短信等形式进行随访,对患者日常自我护理行为的完成、病程变化等情况,进行详细询问,根据患者病情程度,对其自我护理措施进行适当调整,于复诊前1 d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提醒患者来院复诊。
1.2.2 观察组 在常规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精细化管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心脏康复护理小组:主要包括心血管科室住院总医师1名、护士长1名、科室责任护士3名、心理科医师1名、持有心脏康复训练培训资格证的康复科医师1名。在开展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前,由护士长统筹策划,组织小组护理人员进行心肌梗死疾病发生发展、治疗措施及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学习培训,为期1周,培训结束后,考核成绩合格者参与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结合医院及患者实际情况,住院总医师建议,心理科及康复科医师协同指导,制订心脏功能康复护理流程。护理人员依据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其居住病室进行区别划分,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切勿与其他患者之间进行本研究内容的交流沟通。
(2)加强护理培训:在常规临床护理培训的同时,将精细化理论原理、目的、开展流程、意义以及护理注意事项等相关内容,对小组护理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结合科室临床实际开展情况,制订可行性价值高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
(3)微信信息交流平台:护理人员创建“心肌梗死术后康复护理交流微信群”,指导初入院患者扫描加入,并由1名专业护理人员,定期在群内推送借助医学学术网站,检索完善的与心肌梗死专理论知识及康复护理等相关知识内容的科普文章,督促患者进行浏览阅读,每周群内发放本周宣教内容问卷,以此对患者疾病知识熟悉程度进行了解与掌握,并对掌握欠缺或不充分的知识,进行细化讲解。
(4)心理疏导:护理人员联合心理科室医师,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引导患者将自身存在的干预正常心理情绪的因素或原因,加以倾诉。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以较为温和的言语,指导患者进行心理放松,适当纠正患者思想上出现的偏差,并借助以往临床术后成功案例,以榜样激励的方式,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5)培养良好习惯:护理人员告知讲解饮食日记书写的内容与格式,将每日晨间血糖、餐后2 h血糖、饮食种类和量等相关内容,进行准确详细记录,并以周汇报的形式,在微信群里进行上报。
(6)心脏康复运动:责任护士对手术结束6 h后患者心功能状态进行综合评估,鼓励指导其进行早期缩唇式呼吸、床上被动、主动、床下活动等康复训练。
(7)实时评价:护理人员告知患者定期在微信群内将自我健康护理行为完成情况,进行汇报。鼓励群内患者,将自身在日常康复护理中的遇到的问题进行提问,组织根据自身掌握内容,进行相互之间的探讨。护理人员结合其以往完成情况与实际病程情况,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对于完成效果较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对于完成进度较慢的患者,进行鼓励,并与其分析原因,加以调整。
(1)健康行为管理: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借助健康护理行为量表,主要包括健康责任、运动锻炼、饮食、心理舒适等4个维度,共28项条目,每项条目为0~4分,总的得分为0~112分,分数越高健康行为越好,Cronbach’sα系数为0.523~0.903[7]。
(2)交感神经、心脏功能情况:于干预前、干预4周后,通过体征及超声心动图等,对患者收缩压、心率等交感神经功能情况,LVEDD 、LVEF心脏功能情况进行比较。
(3)运动耐力:于干预后1周、2周、4周,参考《6分钟步行距离(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试验指南》,对患者进行运动耐力的实验,告知符合试验标准的患者进行往返快走6 min,行走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全程观察并进行详细记录,根据行走距离的长短,对患者运动耐力进行综合评估,划分患者心脏功能等级,重度:<150 m;中度:150~450 m;轻度:>450 m,行走距离越远说明运动耐力水平约高,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7[8]。
采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间各时点的均数比较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行为管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责任、运动锻炼、饮食、心理舒适等自我行为管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明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自我行为管理优于对照组。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管理情况比较(分)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交感神经、心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心率等交感神经功能及LVEDD、LVEF等心脏功能均明显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明观察组患者交感神经、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
在护理干预的三个时点,两组患者的6MWD均呈增加的趋势,时间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时间<0.05);各时点均以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并且随观察时间延长,组间差异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交互<0.05)。见表3。表明观察组患者的运动耐力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表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内运动耐力情况比较(m)
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系统中疾病发展速度快、病死率及致残率相对偏高的疾病之一,临床常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微创治疗干预方式,可有效疏通狭窄堵塞的动脉管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局限心肌坏死范围[9]。然而,单纯采取介入手术和药物治疗干预,并不能对患者预后效果产生持续有效地改善,以运动为主旨的早期心脏功能康复护理,在提高患者预后效果、降低心脏器官功能障碍等方面获益颇多,成为现阶段PCI术后患者机体康复的重要辅助干预手段[10]。常规康复护理中,护理人员只是将疾病相关专业知识,进行笼统灌输式讲解,导致部分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接收较为片面,加之手术应急刺激的影响,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较差,增加了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心功能恢复效果未能达到预期理想状态[11]。因此,采用以精细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较好地创新护理理念、革新护理措施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采取以精细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自我健康行为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因为护理人员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培训,将专业知识运用到临床实际中,制订出临床价值性高的护理干预方案,并将互联网信息技术手段加以合理运用,创建微信交流群,将疾病相关专业知识及个性化饮食等相关内容,以较为直观、全面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展示分享,打破了常规宣教中空间、时间的限制,使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入全面[12]。护理人员定期在微信群内将患者的健康行为完成情况总结汇报让患者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患疾病的特点、健康行为方式、预防再发病措施等,明确其在术后康复中扮演角色的重要性,提高自我护理管理的意识与规范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交感神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究其原因为护理人员在心理评估量表的借助下,对抑郁程度不同的患者给予具体化、个性化的心理放松与引导,联合其亲友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与支持,缓解患者因疾病与手术应激刺激影响产生的焦虑、恐慌等不良心理情绪,明确自身在术后康复护理管理配合中的作用,充分激发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协助其树立正确面对疾病痛苦的人生观,消除疾病带来的不良情绪,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从而提高了患者交感神经的兴奋性[13],同时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有研究显示,随着干预时间的不断推移,患者心功能及运动耐力水平,呈明显提升趋势[1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心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运动耐力指标6MWD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说明,科学合理的针对性饮食摄入联合早期呼吸、心脏康复训练增强了患者的耐力水平,保证患者营养处于均衡状态,增强机体免疫力,增加外周血液的循环与畅通,降低心肌细胞的耗氧量,避免了心肌细胞的炎性损伤,强化了心脏泵血能力与心肌收缩功能,维持了心电活动的稳定性,增强骨骼肌协调性与运动强度,加速患者机体早日恢复[15]。
对心肌梗死介入术后患者,通过采取以精细化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在其术后机体恢复4周内,加强其自身对于自我康复护理管理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脏功能水平,同时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效果验证部分,是将本院规定时间内接收的符合参与临床试验标准的心肌梗死术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开展研究,且医院医疗设备齐全完善,医护工作者自身临床康复护理经验丰富,专业素养水平较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实施以精细化针对性护理干预提供了较为良好舒适的康复环境。本研究由于人力和时间的局限,抽选的样本量较少,未能进行长期的随访与跟踪,导致随访收集的康复效果精准度不足。基于此,后续研究中还需尽可能扩大样本量的纳入与相关康复文献资料的检索范围,并进行不同级别医院、多地区的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