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燕燕
无限增长的文献资源和有限的馆藏空间一直是图书馆面临的难题。19世纪末,美国图书馆学家意识到了这一主要矛盾,尤其是馆藏文献不断增长的同时,低利用率文献越来越多,于是储存图书馆出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建立了合作储存图书馆,其成功的实践被图书馆界公认为“哈佛模式”。此后,芬兰、英国、挪威、法国等国家都建立了国家性的储存图书馆。1982年,武汉大学的郭星寿引进了“寄存图书馆”的概念,国内由此展开了对储存图书馆的研究。2015年,张云对21世纪我国储存图书馆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文章剖析了国内诸多学者对储存图书馆的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对我国储存图书馆建设的思考。近十年来,我国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和发展又发生了一些变化,笔者希望通过对近十年我国储存图书馆建设内容的研究,为我国储存图书馆的长足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本文主要以CNKI、国家图书馆OPAC检索系统为数据来源,分别对2014—2023年的以“寄存图书馆”“贮存图书馆”“储存图书馆”以及“低利用率文献”为主题的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以及专著进行了检索,经逐个筛查,最终得到36篇有效期刊论文、2篇硕博论文以及1部专著,其年代分布详见表1。
表1 近十年储存图书馆研究文献列表
由上图可知,自2014年以来储存图书馆的研究热度持续下降,近年来关于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几乎没有。但这并不意味着储存图书馆的研究毫无意义或者储存图书馆已经发展健全,事实上,储存图书馆在我国仍处于初步的探索和建设阶段,此议题依然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
通过对以上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近十年我国对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对国内图书馆合作储存模式的研究,已有技术在图书馆合作储存方面的应用,以及国外典型案例介绍。以下笔者将通过各个方向的研究比重和研究内容进行阐述。
1.对国内图书馆合作储存模式的研究
经过筛查发现,国内图书馆合作储存模式研究的论文数量为15篇,占比41.67%,其中高校合作储存模式研究的论文数量为9篇,占比25%。其研究内容主要立足本地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如馆藏空间、馆藏文献、文献破损率以及低利用率文献的现状,提出建设合作储存机制和符合本地图书馆情况的合作发展共生模式,以及针对合作储存馆的建立、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建议,为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和储存图书馆的建立提出了有效参考。相较于十年前的研究文献,近十年的研究更具实质性的指导意义。
2.对已有技术在图书馆合作储存中的应用探讨
已有技术在图书馆合作储存中的应用探讨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话题,36篇期刊论文中有4篇介绍此方面内容,占比11.11%。其中王冰认为建设储存图书馆是有效解决图书馆库容压力的有效途径,而自动化存取系统(ASRA)从经济模式和使用程度来看是高密度储存图书馆增长最快的一种设计方案[1];魏晓萍、李红培以上海大学图书馆RFID密集库建设实践为例,认为应对低利用率RFID图书建立密集库储存,针对RFID图书可以实现财力和人力成本最大化和延续利用[2];苏建华提出了与魏晓萍、李红培相同的观点[3];俞杲扬则基于AHP模型对定位储放、随机储放、分类储放和分类随机储放四种货物储存方式进行了比较,最终借助分类随机储放的特点对股数管的储存方式进行了优化[4]。
3.对国外典型案例的介绍
目前,对储存图书馆的研究仍然少不了对国外案例的介绍,36篇期刊论文中介绍国外经验的论文有10篇,占比27.78%。相比十年前,近十年的研究文献在国外经验介绍方面更侧重于对一个完成体系的介绍,或者是对典型案例的展示。如方向明对英国资源合作储存项目(UKRR)的存储范围、项目阶段、工作流程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发现其在经济、馆藏及空间上取得了巨大的项目效益,为我国图书馆合作储存提供了实践经验[5];郭晓红对美国东部学术资源合作储存项目(EAST)的立项背景、项目概况、目标、管理机制以及运行、服务机制进行了概述,总结其经验,为我国图书馆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的发展提供了参考[6];高雅则以介绍美国芝加哥大学曼索托图书馆的储存图书馆为主,对其创建背景、外观设计、内部结构、自动存取系统等方面进行了介绍,揭示了对我国储存图书馆建设的经验借鉴价值和启示[7]。
1.研究方向和比重发生了积极变化
近十年来,我国储存图书馆研究的方向和比重正在发生变化:首先,研究成果中出现了专著;其次,对国外经验的介绍比重下降,关于国内探索研究的比重大幅增加;再次,新增了已有技术在储存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应用。(见表2)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国内有关储存图书馆的研究从最初的起步摸索阶段逐渐走向了实践应用阶段,这对国内图书馆来说无疑是一个阶段性的成长。
表2 储存图书馆文献研究对比
2.进一步厘清了储存图书馆的概念
在《ISO 2789:2022(en)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International Library Statistics》中,储存图书馆被定义为“主要功能是用来保存从其他管理单位来的低利用率文献资料的图书馆”,并应用了两条注释来说明储存图书馆是独立运营的,馆藏权限和馆藏归属不属于其他任何图书馆[8]。对此,杨丰全认为在国内尚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储存图书馆[9],谢明诠则认为这种定义过于狭隘,不符合实际情况[10]。如果按照国际标准中的储存图书馆定义,不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储存图书馆,很多被业界视为典范的运营模式如“哈佛模式”和“芝加哥模式”,也不符合完整意义上的储存图书馆定义。笔者认为国际标准中对储存图书馆的定义是储存图书馆的理想状态,也是储存图书馆的最终发展目标。而对于现实中储存图书馆的定位,国内很多学者提出要结合本国或地区的情况因地制宜发展,不能一蹴而就地追求国际标准中定义的储存图书馆。
3.国内合作储存机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校,缺乏针对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
根据对近十年相关论文的分析,笔者发现对高校图书馆的低利用率文献合作储存机制的研究在论文数量和占比上远远大于公共图书馆(见表3)。事实上,公共图书馆的低利用率文献、馆藏空间以及馆藏文献之间的矛盾也亟待解决。实践证明发展建立储存图书馆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公共图书馆也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加强储存图书馆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例如,国家图书馆已经对战略储备库做出了部署,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后决定落户承德,用于永久保存的保存本文献自2018年开始装箱外迁至承德周转库,截至目前已经外迁了自1975年至2020年的中文文献,大大缓解了库房压力,且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文献破损率。
表3 两种图书馆在储存图书馆方面的研究比重
4.储存图书馆的建设缺乏政府支持和统筹布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储存图书馆的研究进入实践阶段,但北京大学昌平储存图书馆、清华大学远程书库、中科院成都文献中心储备书库、复旦大学的江湾校区密集书库等储存图书馆都是独自设立、独自管理的,成本投入较高,服务对象和资源来源相对狭窄和单一,各自为政,缺乏统筹管理,没有长远规划,很容易短期内储存空间达到饱和。这势必会增加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如果能有政府的介入支持,将低利用率文献进行析出、储存,并统一规划管理,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运行发展。
5.储存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仍然薄弱
从近十年的研究文献情况来看,我国对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始终不足。一方面是研究文献数量过少,研究文献缺乏多样性。虽然我国在储存图书馆的研究上有了一定实践,但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具备多样性的研究文献能为我们提供更扎实的理论研究基础,为储存图书馆的建设储备更多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是储存图书馆的理论研究缺乏系统性和精细化,现有研究大多着眼于大的理论框架的构建,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侧重点上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每项研究不够细致和透彻,对图书馆现有的资源也没有进行详尽的摸底排查和数据分析。
储存图书馆之所以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是因为它不仅是图书馆解决固有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图书馆获得长远发展的有效保证。因此,我们未来还需要加强公共图书馆领域对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和建设,从政府层面对储存图书馆进行统筹布局,并在储存图书馆理论研究领域展开多样性、系统性和精细化研究,为我国储存图书馆的研究和探索提供有效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