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边境地区乡村产业振兴路径研究
——以米林县、朗县为例

2023-05-22 05:31阿西绕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1期

刘 玉 阿西绕

(①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长春 130000 ②西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产业振兴,才能使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进而吸引更多资源和人才进入以形成良性循环,联动促进乡村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1],这些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为进一步推动产业振兴指明方向。

中央针对产业振兴的顶层设计,经过地方实践后逐步形成差别化发展模式。西藏边境乡村地区具有特殊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探索符合地方实际、富于本土特点、更具实效性的产业振兴路径,是使乡村各类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要遵循的基本原则。立足新发展阶段,准确把握西藏边境乡村产业振兴在全局工作中的战略价值,在已有产业扶贫经验基础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问题导向,剖析当前产业发展症结所在,并积极探索优化路径,才能使边境乡村产业振兴沿着可持续、高质量方向不断深入。

一、西藏边境县农业发展概况

西藏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接壤,战略地位独特而重要。全区共有21 个边境县,其中,既有农业县,也有牧业县、半农半牧县,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青稞,油料作物主要是油菜,养殖牲畜主要是牛、羊、猪,部分地区养殖鸡。根据自治区统计局数据,各边境县农业发展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西藏21个边境县农业发展主要指标

总体上看,产业格局方面,21 个边境县以农牧业生产为主,洛扎县农林牧渔产值和工业生产总值不相上下,噶尔县、浪卡子县、墨脱县工业生产总值超过农林牧渔业。乡村从业人员结构方面,多数边境县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占比较大,最高达到85.77%,工业、建筑业及其他非农从业人员占比较小。

二、新发展阶段加快西藏边境乡村产业振兴价值逻辑

明确当前所处历史方位,是党治国理政、制定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我国已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的前行基点上,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言具有必要性。西藏21 个边境县乡村地区集合了三种属性:边境、乡村、多民族聚居区,农牧业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三种属性决定了发展壮大边境乡村产业具有三重价值逻辑,事关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和“四个创建”“四个走在前列”,是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藏方略的具体践行,同时也是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必然要求,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

(一)统筹边疆发展与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界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2]。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邻国众多,在维护国家安全实践中,边疆扮演重要角色。从地缘上讲,“边疆是一政治、文化与地理空间体(国家)的边缘地带,经常也是两个或多个国家的边缘、边界交错之处。”[3]在其各种属性中,政治和军事意义上的边疆极其引人注目,边疆安全、稳定与发展,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和根本利益。

以“核心区-边疆区”二元结构划分看,西藏是国家主权疆域的边缘地带。21 个边境县更是“边疆中的边缘”,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功能。正是由于边境县在区位上的特殊性和在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加强边境地区建设,采取特殊支持政策,帮助边境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后顾之忧。”[4]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保障。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边境乡村产业振兴,本身具有发展和安全双重指向。产业兴旺发达,才能提升乡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为边民提供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和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使边民安心守边,进一步夯实边防巩固和边境安全的群众基础。

(二)助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理论性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5]习近平总书记深化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强调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以及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将共同富裕作为发展目标和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公平正义观和经济发展伦理。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进入新时代,各族人民共同富裕、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经济发展要坚决防止两极分化,逐步缩小地区、城乡间发展差距,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既要把蛋糕越做越大,也要把蛋糕分好。“在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中,要有步骤也要有重点。在这一过程中,特别要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6]。西藏边境乡村区位偏远、地质结构复杂、交通不便、人口总量小、发展起点低,相比全国其他农村,共同富裕任务更艰巨、更繁重。以产业振兴为契机,大力解放发展边境乡村生产力,培育富民新业态,加快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是丰富边民收入渠道、增强边民致富本领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偏低问题的关键,更是维护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三)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物质根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重要实践目标。边疆地区更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动员、团结、凝聚各民族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积极力量。同时,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过程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7]。西藏21个边境县有汉族、藏族、门巴族、珞巴族、回族、蒙古族等聚居或杂居,也设置有民族乡。各民族在同一空间构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一方面,加快边境乡村产业振兴,体现了各民族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实现现代化的时代诉求,彰显了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价值意蕴。从本质上讲,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原则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实践。另一方面,乡村产业振兴是开放、合作的过程,有利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基于共同利益基础和互惠发展目的的经济交往是各民族群体间、民族个体成员间最主要和重要的社会性互动和实践行动。”[8]产业振兴中的城乡要素流动和内外资源整合,进一步密切了人才、技术和文化交流,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边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不断提升,才能更直观地感知个体、民族和国家的关联性,自觉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米林县、朗县乡村产业振兴个案分析

(一)米林县、朗县基本概况

米林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念青唐古拉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县政府驻地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80千米,距林芝市政府所在地巴宜区72千米,边境线长180千米。[9]全县下辖8 个乡镇,其中1 个是珞巴民族乡,总人口26176 人,主要有藏族、汉族、珞巴族、门巴族、回族、东乡族、土家族、撒拉族、彝族、壮族、白族、纳西族、柯尔克孜族、羌族等。

朗县位于林芝市西南部,县政府驻地距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420千米,距林芝市政府所在地巴宜区240 千米,下辖6 个乡镇,总人口17648 人,主要有藏族、汉族、白族、土家族、彝族、傣族、回族、门巴族、珞巴族、满族、蒙古族等。

(二)米林县、朗县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探索

1.A村——辣椒种植业

A 村距朗县52 千米,平均海拔3000 米,下辖3个组,共108 户,主要收入来源为虫草、牧业、玉石和庭院经济。受环境和海拔因素影响,农作物只能种植一季。当地具有独特区域小气候,土壤肥力较好、水资源丰富,具备露地种植辣椒条件。农民零散种植辣椒已有一定历史,种植经验不断丰富,并形成带有黑斑、营养价值较高的地方农家特色品种。以前,农民种植辣椒以自用为主,剩余小部分拿来交换其他农牧产品。随着技术改良进步,新型地膜辣椒种植得到大力推广,出产量越来越高,商品化程度相应大幅提高。A 村抓住发展契机推动辣椒种植产业化,积极邀请农技人员下乡指导培训,并成立辣椒种植合作社。村里并未集中划出土地统一种植,而是分散到各家各户。从开始挂果到整个种植期结束,可以收3-4 茬。辣椒上市后,县里或其他地方专门从事辣椒深加工的企业会按照一定标准统一收购,也有部分村民将辣椒运到县里零售。这些辣椒进入加工厂后,被制成辣椒酱、火锅蘸料、辣椒面、零食等,在特产店、超市、菜市场、路边菜摊等地方出售。目前,市场以区内为主。为拓展区外市场,援藏干部以县为单位带队参加广交会推广产品,已有一部分辣椒通过空运方式进入区外市场。辣椒产业规模逐步扩大,近两年为全村群众创收共计80余万元。

2.B村——青稞松茸苹果深加工

B村下辖2个自然村,现有农牧民89户。该村距机场较近,交通条件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两委结合气候和地理条件,积极引进企业到当地开展生产经营。一家农副产品生产加工企业通过招商引资进入B 村,流转土地127 亩并建立加工车间。该企业认为绿色无污染产品符合当前及未来市场消费理念,而当地水质、空气较好,气温适中,对于调味料、饮品加工而言有天然优势。因此,企业充分挖掘青稞、松茸和苹果深加工潜力,配备了青稞清洗系统、皮芯分离设备、研磨系统、糊化系统、蒸馏系统、熟化干燥系统、包装设备以及微生物检验仪器等,建立冷链仓储基地,将青稞、松茸和苹果等开发成调味料和饮品,延长了产业链。

企业与B 村签订青稞收购协议,收购前提出品质标准,村民按要求准备青稞。除了青稞,每家每户也种植李子、桃子、苹果等果树。这些水果糖分含量高、口感较好,结的大果送到市场出售,小果自己吃或喂牲畜。由于家庭自用不了太多,小果也不好售卖,相当一部分自然掉落烂在果树下或被丢进垃圾桶。企业研发人员认为只要苹果营养价值没有流失,外观及个头大小对于深加工而言并无多大影响,完全可以变废为宝。于是,积极开发苹果饮品,以1-1.5 元/斤价格收购小苹果,深加工成苹果醋和苹果原液,提升了附加值,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

目前,企业已注册商标,面向市场推出248ml、350ml、500ml、800ml、1.3L、1.9L、5L 包装的青稞酱油、松茸酱油、味极鲜、青稞醋、生抽酱油、原浆酱油、精选老抽等富有西藏地方特色的、绿色无污染产品,苹果醋和苹果原液也将尽快上市,下一步计划推出凉白开饮品。企业在西藏部分超市、商店、旅游景点销售推广,针对游客推出礼品包装,广受消费者欢迎,销量持续增加。此外,积极拓展区外市场,配备3 台物流挂车将成品运至区外销售点,同时,将生产包装所需部分原材料运回来。企业重视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同西藏农牧学院签订合作协议,部分专业对口学生可到公司实习,从事质检、化验等工作。企业的入驻丰富了全村农牧民收入来源,除了土地流转费用外,出售青稞、短期务工也能够增加家庭收入,未就业大学生也可长期到企业就业。脱贫攻坚期企业为建档立卡户提供岗位并参与分红,如遇重要传统节日,企业也将调味料作为礼品赠送村民,村两委、村民、企业三者形成了互利共赢的良性合作模式。

3.C村——乡村旅游业

C村下辖2个自然村,现有农牧民54户。该村位于交通要道附近,风景秀丽,并有天然形成的沙丘。每年3-4 月,村庄被盛开的桃花包围,成为一处网红打卡地。政府和企业依托天然景观投入资金开发打造,2016年开始建设旅游景点,2018年对外营业,当年年底摊位收益达7万元。景点收益的20%用于设备新增、维护、修缮以及旅游产品服务扩大再生产,剩下的80%由村里和企业分红。脱贫攻坚期,景点专门为贫困户设置摊位出售当地土特产和小商品,旨在提高贫困户家庭收入。此外,分红时也向贫困户倾斜。按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要求,村里坚持脱贫不脱政策,景点后续仍优先给予脱贫人口就业机会。村两委以景点运营急需人才为导向,积极组织返乡未就业大学生和青年劳动力参加技能培训,他们可到景点从事保洁、保安、管理等工作。企业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考核,强化他们的旅游服务意识。游客不断增加,村民与外界人员交流更广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和水平也得到提高。为提高景点知名度,企业充分利用旅行社、网站、抖音快手等不同资源开展旅游推介,效果较好。例如,前期同拉萨8 家旅行社合作,单日游客接待量达400 多人。随着景点热度不断提升,自驾游、跟团游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企业积极探索丰富旅游产品种类,尝试开发具有本村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以期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目前,村庄周边并未完全开发,资源利用率未到50%。政府和企业依据市场需求和趋势,准备追加3000万元投资扩建,整体规划景点和村庄,一体化打造观光、旅游、餐饮服务链,推出农家乐、索道、缆车、靶场、射箭、骑马等项目,并将特色农牧业、手工业同乡村观光旅游有机结合,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工厂,将藏香猪、松茸、灵芝、当归等加工成产品推向市场。除此之外,也积极向其他村庄辐射,力争做到一村分红、全乡受益。

四、西藏边境乡村产业振兴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现代农牧业人才缺乏

传统农牧业较多依赖务农者世代积累的种养殖经验传承,现代农牧业则更强调科学研究支撑下的技术革新;传统农牧业以自给自足为主,现代农牧业市场化程度更高,受供求关系影响更大;传统农牧业分散性明显,现代农牧业则趋向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专业化;传统农牧业相对自成体系,现代农牧业则不断走向产业融合,同旅游观光、加工制造、文创等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关系更加密切;传统农牧业较少要求外部条件配套,现代农牧业则离不开金融、交通、物流、互联网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各类产品服务供给。农牧业的这些转变带来全新挑战,考验着边境农业农村治理者服务者,也同样考验着直接从事生产的农牧民。

一是农业农村治理者服务者专业化水准不高。政府是政策供给主体,作为政策制定者,其专业化程度关系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边境乡村干部队伍专业背景呈现多元化特点,农牧专业较少。特别是一些年轻干部,既非农牧专业毕业,也欠缺农牧业生产经验,直接影响产业项目论证、建设、实施和管理的专业性。二是青壮年农民综合能力同新型农民标准存在较大差距。现代农民需紧跟种养殖技术更新步伐,作物成熟后也要学会利用各种媒介渠道销售。西藏边境青壮年农牧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能力不足,这使得该群体在掌握新知识以专业化精细化务农、利用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营销以及外出交流时处于不利地位。例如,因为识字水平不高,农家书屋的农技类图书难以看懂,学习新技术时较为依赖农技专员;到旅游景点出售自产水果时因不会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而同游客沟通不畅。三是后备力量储备困难,青黄不接问题逐步凸显。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断迁徙、外流,产业振兴人才需求同愿意回乡的大学生供给量存在供需矛盾。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大学生回农村就业创业意愿并不强。农学类专业大学生较少,非农专业学生认为在农村无多少用武之地。除专业因素外,毕业生找工作时更看重地区发展潜力、工作机会、薪酬待遇、生活便捷性、医疗教育资源、政策支持力度等。这些方面西藏边境乡村并无多少优势,人才吸引力非常弱。相比父辈,由于长期在学校、城市生活学习,一部分大学生农业知识和务农技能不断下降,也不喜欢熟人社会的文化环境,乡村变为故乡,而非工作生活的久居之地。

(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能力不强

在土地人力投资两大基础上,知识的更新,尤其是科学的进步,以及把新知识、新发明运用到农业中,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源泉。“拖拉机、现代农业机械、高生产性的牲畜和化肥在很多情况下比土地和土地改良获得更高的收益率。”[10]这意味着,同样的自然资源条件和劳动力投入,因为应用不同种养殖技术和管理方式,生产收益呈现较大差异。正是基于此,边境县乡政府大力推广使用农业机械,按照标准对农民购置收割机、播种机、割草机、脱粒机等农机具和二胺、尿素等化肥给予补贴。这些政策措施有效减轻农民经济投入压力,但也带来一些问题。例如一些农民盲目购置、攀比农机具,导致闲置浪费;或者过于依赖机械和化肥,忽视作物管理,使得土地产能释放不足。养殖业也存在类似问题,仅凭传统养殖经验和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产业化、规模化需要。例如,藏香猪养殖规模扩大后,疫病防治成为重中之重,部分养殖户由于缺少专业知识,导致防护措施达不到防疫标准;或者养殖方式不够科学合理,将不同年龄段的猪混养在一起,导致大猪吃小猪。此外,针对边境乡村开展的农业科学研究较薄弱,成果转化应用率不高,优良品种引进、推广力度不够,研发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很少,产学研一体化水平较低。

(三)多元主体协同程度不高

当前,边境乡村产业振兴以“政府+企业+农户”“政府+合作社+农户”为重要方式。其运作的最大动力是将各主体优势有机结合,发挥1+1+1〉3的功效。农户之外,政府要做好管理服务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企业具备资金技术和市场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比零散农户强。这两者对于激活农业生产力、延长产业链而言具有重要作用,两者配合度如何也能够反映产业振兴中的政府和市场关系。

但在现实多主体运作中,仍然出现合作不顺畅问题。企业方面,经营者投入资金、技术、人力等,规定农产品收购、深加工标准,并按照现代管理标准要求农民,一些农民不适应组织化、标准化企业运作流程。例如,严格的考勤制度和工作管理规定与个体自由务农形成强烈对比,使他们觉得很受约束;由于规则意识不强,一些农民工作时存在随意旷工或不按标准生产的情况,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使得企业一方面想就地雇用当地劳动力,另一方面又担心效率问题,陷入两难境地。农户方面,知识、信息、资金、技术是其短板,他们对外部力量较为依赖。农户和企业参与市场活动时双方权责不对等,分散农户缺少话语权,处于弱势地位。他们既要借助外部力量发展产业,也对外来企业存在不信任。政府方面,其行政逻辑和市场行为之间存在张力,如何找准定位并平衡各方关系和利益是产业振兴的重要问题。部分干部服务者、管理者、监督者、协调者角色扮演不到位,或者政绩观出现偏差错位,重形式、轻内容,项目规划实施和管理过于看重短期效益。同时,一些产业项目内容繁杂,归口不同部门管理,而政府不同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这也直接影响产业推进。

(四)基础设施建设同产业振兴需求不匹配

边境乡村地区地形复杂、高山林立,人口密度小,各乡村之间距离较远。尽管政府采取政策倾斜,持续投入资金、人力改善县乡村基础设施条件,但短板依然明显。城乡发展差距本就存在,边缘区域更因其边缘性而发展滞后。例如,一些区域客运货运有限,运输成本高昂,沿途加油站较少,交通配套设施跟不上。应用电子商务开展农产品销售现已成为趋势,这对物流服务网络提出较高要求,但边境县乡物流体系建设仍然较弱,难以为城乡经济循环提供有力支撑。目前,邮政业务覆盖面最广,其他物流公司极少在乡村开展业务,多到达县一级。快递物流有诸多不便之处,不仅影响农民生产生活,也使招商引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一些偏远乡村出产高品质茶叶,但因物流价格高、周期长而失去客户。此外,仓储冷链设施不健全,也不利于销售市场拓展。特别是蔬菜、水果、土特产等季节性强、保鲜期短、运输损耗率高的农产品,必须具备冷链存储条件才能在集散运输中保持品质。当前边境县冷链仓储设备不足,在山路崎岖、行程遥远的情况下,绿色农产品向外输送时极易损耗、变质、腐烂,难以以高品质高保鲜形态呈现在终端消费者面前。例如,辣椒、李子、桃子、苹果、橘子、猕猴桃等蔬菜水果,从村里运输到县、市或其他地方,周期较长,保鲜困难;松茸广受消费者欢迎,从产地运至区外市场保鲜和物流成本增加,因而售价也相应提高,跟同类产品竞争时无价格优势。

五、西藏边境乡村产业高质量可持续振兴的实现路径

(一)加大农牧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无论是本地干部、农技指导、青年大学生,还是外来企业人员,立足基层、扎根农村、服务农民,才能持续激发乡村产业发展活力。要打破人才发展瓶颈,培育一支真正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弥补产业振兴人才缺口。一是改善干部队伍结构。在基层公务员招考选拔中,优先考虑农牧专业背景人才,提高干部管理农业、服务农业的专业化水准。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民。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结合乡村旅游业、种植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民族传统手工业等产业特点,对青壮年农牧民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分类培训。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使用力度,提高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其更好地融入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三是优化大学生返乡创新创业支持政策,加大涉农专业招生比例。坚持需求导向,瞄准乡村产业振兴紧缺专业和人才,建设应用型农业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实践基地,开展高校定向培养。四是通过制度鼓励农业科技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法律服务人才等定期下乡村,面向农牧民、合作社和农业类企业开展服务工作。五是用好对口支援政策,加大人才援藏力度,引导农业技术、农业研究类援藏人才到边境乡村地区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指导和研究工作。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振兴

科技创新是引领产业振兴的强大动力。培育壮大乡村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坚持走科技兴农之路,不断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发展现代乡村产业,不仅要关注增产,更要利用科技提质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构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提高科技要素供给量。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激励等配套政策体系,鼓励支持生物种业、智慧农业、数字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生态农业等领域不断创新,加大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通过公共政策引导科技资源向乡村地区流动,为乡村产业科技创新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区域之间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结合教学科研单位和农业生产部门、企业优势,加快构建合作共享体系,整合各类专业资源,建设农业试验平台和农产品交易信息平台。鼓励引导农牧业研究人员立足边境乡村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精准对接产业发展急需攻关解决的难题开展应用研究,推动最新农业研究成果在生产经营中的应用、转化、推广。三是加大科技普及力度。拓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科普服务功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简单易懂的农业生产经营文字、视频、图片等资源信息。丰富产业发展所需的技能培训、科普讲座等科技类资源服务,推动科技创新成果惠及边境乡村农民。

(三)优化利益联结机制

如果企业、合作社盈利空间被压缩,就无法支撑长期经营,结果即为撤出乡村;如果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无法惠及农民,产业发展却使农民被边缘化,就背离了产业振兴初衷。因此,在多元主体合作模式下,必须建立权责分明、分工明确的制度体系,在利益联结、利益分配中充分协调平衡各方诉求。其一,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及话语权,最大限度激发农民创业致富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其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挖掘企业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优势,因地制宜开展项目建设,推动资源向产品转化,逐步发展“订单式”农业,优化产供销链条。其三,政府要做好生态规划、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激活各项资源,完善市场运作机制,创新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向乡村地区下沉。对于能带动农户、使农民受益的市场主体,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扶持力度,逐步培育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较大的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政府要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协调好多元主体关系,使企业和农民结成更稳定、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同时,要加强政府上下级和部门间的协作配合,统筹协调人力、项目、资金、资源以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效能。

(四)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优化城乡功能空间布局,发挥城市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边境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产业需求,将公共资源配置和计划优先向边境乡村倾斜。强化交通、电力、通信、网络、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承载产业发展的能力。优化县城、乡镇、农村物流网点建设,统筹物流枢纽设施、骨干线路和区域分拨中心,构建乡村现代物流体系,加快补齐农村物流服务短板,打通“最后一公里”,为农民生产生活和企业经营提供便利。建设冷链仓储基地,重点围绕蔬菜、水果和其他特色农产品,开展冷保鲜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仓储运输保鲜能力。加快“互联网+农业”发展,不断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产业振兴各环节深度融合,畅通人、物、信息连接渠道。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丰富各类平台,为企业、农户、合作社提供更多产品开发、品牌孵化、包装设计、数据分析、市场营销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