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理健康在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2023-05-22 06:48于澄阎美英吴欣旎王倩倩林华杰田美慧刘海汀汤勇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3年2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听力障碍

于澄 阎美英 吴欣旎 王倩倩 林华杰 田美慧 刘海汀 汤勇*

1 长春中医药大学健康管理学院(长春 130000)

2 长春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长春 130000)

老年性听力障碍是人体衰老过程在听觉生理功能上的表现,其原因为内耳听觉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改变[1]。WHO指出,2017年全球听力障碍人口达3.6 亿,其中65 岁及以上听力障碍人口规模为1.8 亿,全球约三分之一65 岁以上老年人存在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听力障碍仅次于关节炎、高血压,是全球发病率第三高的慢性病[2]。

老年性听力障碍已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个人健康、生活质量、情感交流等的主要疾病之一。老年听力障碍者除了存在听力问题之外,还会产生孤独、沮丧、焦虑、自我封闭等心理,有研究表明,耳聋患者焦虑抑郁程度高于正常人群,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干预,不仅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产生影响,而且会出现抑郁症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护理负担[3]。因此,从心理健康角度出发,探讨其作为影响因素在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对提高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既往研究证实,老年人的听力障碍可以分别影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多是研究听力障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三大变量之间任意二者的关系,但是对三大变量间关系的进一步探索还尚缺乏。由此,本研究提出假设:老年听力障碍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以通过心理健康作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长春市老年人的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等有关因素,探究三者之间的关联,深入分析影响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以期为提高听力障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4]。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8~9月间在吉林省长春市6 个区内,每个区内随机抽取一个社区,以社区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遵循自愿和保密原则,在取得老年人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 份,回收有效问卷583份,有效回收率为97.2%。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情况调查表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退休前职业等。

1.2.2 HHIE-S量表

老年听力障碍筛查量表(Hearing Handicap Inwentory for the Elderly-Screening,HHIE-S)[5],用以反应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环境下对实际听力障碍的反应,有10 个项目,得分越高,听力障碍程度越严重。

1.2.3 CHQ-12问卷

一般心理健康问卷-12(12-item 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GHQ-12)[6],反应了被调查者存在精神及心理障碍的危险程度,有12 个项目,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1.2.4 SF-12量表

简明健康测量调查表(The 12-items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12)[7],用于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有12 个条目,分值为0~100 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3 统计学分析

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录入EpiData数据库;采用SPSS 25.0 进行数据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探究老年人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ROCESS v3.3 软件建构中介效应模型,采用百分位Bootstrap 法检验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计算可信区间,重复抽样5000 次,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583 人纳入分析,年龄范围60~99岁,平均年龄79.5 岁,其中男性226 人(38.8%),女性357 人(61.2%);小学及以下154 人(26.4%),初中166 人(28.5%),高中134 人(23%),本科及以上129 人(22.1%);在婚281 人(48.2%),非在婚302 人(51.8%);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 元144 人(24.7%),3000~5000 元201 人(34.5%),5000~10000 元159 人(27.3%),>10000 元18 人(3.1%);退休前职业:农民26 人(4.5%),工人145 人(24.9%),商人117 人(20.1%),事业单位111 人(19%),办事人员95 人(16.3%),专业技术95 人(16.3%),军人6人(1%),未就业16人(2.7)%,其他劳动者2人(0.3%)。

2.2 老年人听力障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长春市社区老年听力障碍HHIE-S 总分范围0~30 分,平均分(15.47±6.19)分,心理健康总分范围0~12 分,平均分(1.79±2.72)分,生活质量总分范围21~36 分,平均分(28.2±2.59)分。年龄、职业、有耳科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与听力障碍程度有关,年龄越大、其他劳动者、有耳科疾病、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老年人HHIE-S 评分较高(P<0.05);年龄、婚姻、收入、职业、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关,年龄>75、非在婚、低收入、未就业、患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老年人心理健康(GHQ-12)得分较高(P<0.05);年龄、职业、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听力障碍程度、心理健康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关,年龄越大、未就业、患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听力障碍程度越重、心理健康状况越差的老年人SF-12 评分越低(P<0.05)(见附表1)。

附表 老年人听力障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n=583)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hearing impairment,mental 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n=583)

2.3 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生活质量SF-12 总分作为因变量,年龄、职业、是否合并其他慢性病、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等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听力障碍和心理健康均与生活质量有关(P<0.05),年龄>75岁、患糖尿病、听力障碍程度越重、心理健康状况差是主要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关因素。该模型的多元相关系数R=0.588,决定系数R2=0.345,调整R2=0.333,模型经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332,P<0.001)。(见表1)。

表1 老年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n=583)Table 1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elderly(n=583)

2.4 听力障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进一步运用Pearson 相关检验分析听力障碍、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如表2,老年人听力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正相关(r=0.409,P<0.01),听力障碍严重程度越高,心理障碍危险程度越高;听力障碍和生活质量呈负相关(r=-0.368,P<0.01),听力障碍严重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低;心理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亦呈负相关r=-0.493,P<0.01),心理障碍危险程度越高,生活质量越低。

表2 相关性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结果(n=583)Table 2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Results(n=583)

2.5 回归分析

以老年人听力障碍为自变量,生活质量为因变量,心理健康为中介变量,采用PROCESS 软件通过中介效应对变量心理健康进行回归分析,结合表3和表4:模型1 为听力障碍预测生活质量;模型2 为听力障碍预测心理健康;模型3 为听力障碍和心理健康共同预测生活质量。据表3可知,自变量听力障碍可以预测因变量生活质量13.5%的变异,预测心理健康16.7%的变异;听力障碍和心理健康两个自变量可以联合预测因变量生活质量27.6%的变异。综上,听力障碍在引入中介变量心理健康之后,对生活质量的解释量由原来的13.5%增加到27.6%,增幅达14.1%。由此,心理健康在老年人的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之间可以作为中介影响因素。

表3 心理健康中介作用模型的回归分析(n=583)Table 3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ental health mediation model(n=583)

表4 心理健康的中介模型检验结果(n=583)Table 4 Test results of intermediary model of mental health(n=583)

2.6 中介效应检验

利用温忠麟等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验证本研究的假设[8],采用PROCESSv3.3 对心理健康在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中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步骤为:将模型数字设定为4;Bootstrap 置信水平为95%;样本量5000,若95%的置信区间不包含0,提示存在统计学意义[9],说明中介效应显著。在中介模型中,自变量X是老年人听力障碍,因变量Y是生活质量,中介变量M为心理健康,X对Y的总效应c可分解为直接效应c'和间接效应ab,c'则为控制中介变量M后X对Y的效应,a为X对M的效应,b为控制自变量X后M对Y的效应,e1、e2、e3为回归残差。如图1。

图1 心理健康作用于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之间关系的中介模型Fig.1 Mediation mod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hearing impairment and quality of life

运行程序后结果如表5,心理健康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置信区间为[-0.091,-0.053],不包含0,表明听力障碍不仅能够直接预测生活质量,而且能够通过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预测生活质量。该直接效应(-0.083)和中介效应(-0.071)分别占总效应(-0.154)的54%和46%。因此,以心理健康作为中介建立联系的模型具有中介效应。

表5 总效应、中介效应及直接效应分解表(n=583)Table 5 Decomposition of total effect,intermediary effect and direct effect(n=583)

3 讨论

3.1 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与年龄,患有糖尿病,听力障碍、心理健康等因素有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听力障碍程度越严重,患各种慢性病的概率越大、导致心理健康状况越差,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越差。有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生理功能及社会功能的下降,可能是随着年龄增加,机体免疫力降低,对内外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减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生理功能减退伴随听力下降与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增加了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带给个人和家庭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影响了日常生活,最终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0,1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会对人体正常的组织和功能造成损伤,是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许晔等的研究表明,社区2 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够理想,且抑郁发生率比正常人高,抑郁程度越严重,生活质量就越低[12,13];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中有75%有焦虑情绪,84%有抑郁情绪[14]。由此可见,糖尿病是一种身心疾病,糖尿病患者的负面情绪可加重糖尿病的躯体疾病症状。因此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要积极预防和控制这些慢性病及并发心理障碍带来的影响。

3.2 听力障碍、心理健康与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

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因素发现,老年人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可能是有听力障碍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和言语沟通能力下降,影响其与外界社会的交流和沟通,使生活不能达到与正常人同步。国外研究中,听力障碍可导致老年人认知能力下降和老年性痴呆而影响正常生活[15]。提示应采取措施及时预防和干预听力障碍,在听力完好时,就要远离噪音,戒烟戒酒,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等,保持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达到预防的效果,干预的主要方式为佩戴助听器,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老年人听力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这与黄河银等人的研究一致[16]。一方面可能是在病情发展中,听力障碍和其他肢体障碍不同,不易觉察,使得老年人因听力问题沟通交流减少,性格可能会变得急躁、孤僻而古怪,不能及时得到理解和帮助,导致社会适应性障碍,从而引发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从神经生物学机制上分析,听觉下降可能会减少中枢听觉通路的刺激,导致额叶脑区萎缩,出现认知或执行功能障碍,出现抑郁的风险[17]。景玉敏等采用了常见的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森田疗法,发现试验组相比对照组焦虑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18]。提示社区应加强听力障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干预和疏导,向老年人普及听力障碍的相关知识,使老年人对自身的听力问题有一定了解,积极进行定期体检和药物辅助治疗,有助于消除听力障碍引起的心理问题,同时,子女要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与照顾,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生活的乐趣,让他们获得价值感与成就感,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

本研究中,所有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中,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最强(r=-0.493,P<0.01),呈显著负相关,这也是本研究更加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所在。长期陷于负面情绪中,会增加个体消极情绪的易感性,使得老年人人际关系敏感、躯体不适和社会适应不良,从而降低生活质量,导致疾病的发生[19]。提示老年人不仅要关注身体疾病,同时更应关注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和家庭应给予更多心理疏导,鼓励老年人多参加有益活动,分散注意力,淡化对不良情绪的关注,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3.3 心理健康在听力障碍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

老年人听力障碍不仅对生活质量有直接的负向预测作用,且心理健康在其间有着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46%,即老年人的听力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心理健康而起作用。听力障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交流和认知能力,可能会产生抑郁、焦虑和精神分裂症在内的精神障碍,增加心理负担,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阻碍信息交流和社会参与,进而影响身体活动,造成生活质量下降[3]。同时,有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因素会改变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引起血管收缩障碍,改变血液流变学,引起内耳供血不足,缺血缺氧导致内耳毛细胞功能障碍,同时,血液黏度的增高也会形成内耳血循环障碍,从而造成听力障碍[20,21],即听力障碍不仅会引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消极情绪也会成为听力障碍的诱因,而听力下降后又会加重消极症状,长久以来,形成恶性循环,严重损害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听力障碍被认为是与年龄相关衰老的正常状态,目前临床上没有药物可以制止和逆转这个结果,提示在提高听力障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时,早期预防和干预听力问题十分重要,且听力障碍和心理障碍互为因果,可以把心理治疗作为重点,以减少心理问题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

4 结论

心理健康状况不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且其在老年听力障碍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即老年人的听力障碍既可以直接影响生活质量,也可通过调节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生活质量。提示可通过提高听力障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的产生以缓解老年人因听力问题带来的不适体验。同时,还应积极预防和控制各种慢性病的发生及其并发心理障碍带来的影响,以期全面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附表(续)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听力障碍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