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新品种‘甘露1号’选育研究

2023-05-22 04:02李兰英刘东娜龚雪蛟王迎春胥亚琼
茶叶学报 2023年2期
关键词:福鼎大白鲜叶

李兰英,刘东娜,龚雪蛟,王迎春,尧 渝,胥亚琼,高 远,罗 凡*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66;2. 精制川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6)

0 引言

【研究意义】茶树作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在推动我国宜茶区域“三农”发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茶树良种选育是推动我国茶产业发展、提高茶园单位面积效益和促进茶叶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技术手段[1]。选育优质、高产、高抗、适制性突出的茶树良种,一直是茶树育种的重要目标之一[2]。【前人研究进展】蒙顶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边缘,是久负盛名的古老茶区,自然环境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享有“茶祖故里、世界茶源”之誉,西汉甘露三年(公元前53年),吴理真在蒙顶山移栽驯化野生茶树,开创了人工植茶的先河,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其茶树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为茶树良种选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3]。目前,已从蒙顶山脉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选育出‘天府 1 号’[4]、‘特早 213’[5]、‘蒙山 5 号’[6]等一批种性优良的茶树新品种。【本研究切入点】采摘细嫩芽叶(单芽、一芽一叶初展)加工名优绿茶是四川茶叶生产加工的重要方式,相应名茶产品包括四川竹叶青、峨眉雪芽、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蒲江雀舌、平昌青芽等,均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知名度,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随着茶产业的发展和市场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茶树品种的适制性成为制约我国名优茶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7-9]。因此,选育“优质”“高产芽型”茶树新品种对于提高四川茶产业市场竞争力和提升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甘露1号’是以“优质”和“高产芽型”为目标,从蒙顶山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经单株选择和系统选育育成的茶树新品种;属于特早生种,春季萌芽整齐,芽头肥壮重实,生长势强,内含物丰富,名优绿茶适制性好,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较强。2022年完成农业农村部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茶树(2022)510037。甘露1号茶树新品种的育成为四川茶区卷曲形名优绿茶的品质稳定及提升奠定品种基础。

1 选育过程与试验方法

1.1 选育过程

甘露1号原产于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后山。2008年,在蒙顶后山野生的四川中小叶群体种中发现一株发芽特早、芽头肥大、长势旺盛的茶树单株,并于当年秋季进行无性扦插繁殖,按育种程序进行系统选育。2008-2015年间进行单株鉴定、扩大繁育与遗传稳定性观测,确认该品系种性优良,具有发芽特早、萌芽整齐,芽型肥大,新梢色泽绿黄色,产量高,甘露绿茶适制性好,品质优,抗性好等特点,随即将该品系命名为‘福山早’,后更名为甘露1号。2016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茅河乡实验基地建立茶树品种区试园,进行田间观察、适应性及适制性试验,并在名山、平昌、邛崃、屏山和马边等地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示范。

1.2 试验材料

甘露1号、福鼎大白茶(CK)均为1年生无性系茶苗,用于品比试验和区域适应性试验。

1.3 试验方法

1.3.1 田间布置

2016年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茅河乡实验基地,布置品比试验。试验品种小区设计按照《全国茶树品种区试技术规程(暂行)》要求进行[10]。品比试验小区长9 m,大行距1.5 m,小行距0.4 m,丛距0.33 m,每丛2株。每个品种每小区定植56丛(112株),每个品种小区试验面积13.5 m2,设3次重复,3个区共计168丛(336株)。品种随机排列,两边设保护行,按常规栽培茶园进行管理。

1.3.2 鉴定内容与方法

试验前3年主要对茶树新品种与对照品种的栽种成活率、新梢生长状况及适应性进行观测;后3年观测发芽密度、记载鲜叶产量、进行生化成分和感官品质检测、评价适制性及进行田间抗逆性鉴定等。描述型和数值型性状均按照《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观测和测定[11],对数值型性状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采摘春季一芽二叶鲜叶,进行蒸汽杀青固样后测定其生化成分含量,包括水浸出物、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总量及其组分、游离氨基酸总量等,均按照国标法测定[12-15]。感官审评分别参照《茶叶感官审评方法》[16]和《茶叶感官审评术语》[17]进行定量评价(评分)和定性描述。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形态特征

甘露1号属于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树姿直立到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中等椭圆形,叶长10.1 cm,叶宽4.3 cm,叶面积43.43 cm2,呈绿黄色;叶缘呈微波状,锯齿中等,叶端急尖,叶质较柔软,芽头肥大、茸毛中到密。该品种的年生长期较长,年生长周期内萌发4~6轮。

2.2 茶苗栽种后成活率

定植后前3年,每年对定植成活率进行1次调查,结果见表1。甘露1号的株成活率平均为96.02%,丛成活率平均为99.20%。前3年的株成活率略低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97.88%),丛成活率略高于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99.19%),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

表1 茶苗成活率Table 1 Seedling survival rate(单位:%)

2.3 营养芽物候期

从栽种后的第4年(2019年)开始连续3年观测物候期,观测结果见表2。2019-2021年甘露1号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4 d;一芽一叶初展期比福鼎大白茶早4~6 d;一芽二叶初展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 d;一芽三叶初展期比福鼎大白茶晚3~4 d。甘露1号属特早生茶树新品种。

表2 新梢生长发育物候期Table 2 Phenological periods of new shoots

2.4 茶苗栽种后生长势

2.4.1 新梢发芽密度

甘露1号栽种后的第4年开始,于2019-2021年,连续3年对茶树的春梢发芽密度进行调查,结果见表3。栽种后第4年(2019年)甘露1号的发芽密度低于福鼎大白茶,第5年(2020年)和第6年(2021年)的发芽密度均高于福鼎大白茶,是一个高发芽密度茶树品种。

表3 发芽密度Table 3 Bud density on tea bush(单位:个/m2)

2.4.2 新梢百芽重

从第一轮春梢的鱼叶处随机采摘一芽三叶100个,连续3年测定百芽重,甘露1号平均百芽重为93.22 g,比对照品种高64.80%(表4)。表明甘露1号的茶芽肥壮、重实,适合采摘单芽。同时,芽头重实是适宜采制芽形名茶品种的重要特征,也是品种名优茶高产的基础,说明该品种具有较好的芽形名茶高产特性。

表4 新梢百芽重Table 4 Hundred-bud weight of new shoots(单位:g)

2.4.3 新梢长度

从第一轮春梢的鱼叶处随机采摘一芽三叶30个,测量从基部至芽顶部的长度,结果见表5。甘露1号一芽三叶新梢长度(8.60 cm)比对照福鼎大白茶(8.20 cm)略长。新梢长度与新梢生长的强弱及产量高低密切相关,新梢越长,更易高产,可见甘露1号具有较好的丰产性。

表5 新梢长度Table 5 Length of individual new shoots(单位:cm)

2.5 鲜叶产量

2019年起连续3年测定了甘露1号鲜叶产量,按照一芽二叶标准采摘,全年采摘春夏秋三季11次,总产量见表6。从表6看出,2019-2021年甘露1号全年鲜叶产量均高于对照,较对照品种三年平均高产幅度达22.13%,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特性,是一个高产型茶树新品种。

表6 鲜叶产量Table 6 Yield of fresh leaves

2.6 制茶品质鉴定

对甘露1号的制茶品质进行研究,以一芽二叶为原料制作烘青绿茶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见表7。所制的烘青绿茶感官品质特点表现为条索壮实、紧结、有锋苗,色泽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高鲜有栗香,滋味浓醇甘鲜。总得分92.10分,与福鼎大白茶(92.00分)得分相当,在香气方面评分高于福鼎大白茶。

表7 烘青绿茶感官品质审评Table 7 Sensory evaluation on roasted green tea

甘露茶是四川省蒙顶山一带生产的卷曲型名优绿茶,也是传统历史名茶,以其外形紧卷多毫、色泽嫩绿润泽、汤碧而黄、香气浓郁、滋味鲜爽、叶底嫩绿、秀丽匀整的品质特征闻名遐迩,是极具代表性的四川名优绿茶[18]。将甘露1号按照蒙顶甘露加工工艺(摊青→杀青→揉捻→提毫→干燥→提香)制作甘露绿茶,其品质特征详见表8。可知,甘露1号加工蒙顶甘露成茶外形紧细尚卷,香气栗香高长,带花香,滋味鲜醇,总评分91.66,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叶玉龙等[19]以蒙顶山茶区种植的35份茶树品种(资源)的一芽一叶初展为原料,按统一工艺加工蒙顶甘露茶样,对成茶主要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露1号为适制蒙顶甘露茶树品种。可见,甘露1号茶树新品种可为稳定和提升蒙顶甘露品质特征提供品种保障,且适宜于生产卷曲型绿茶茶区推广种植。

表8 蒙顶甘露感官品质审评Table 8 Sensory evaluation on Mengding Ganlu Tea

2.7 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2.7.1 常规生化成分分析

将甘露1号和对照品种福鼎大白茶按一芽二叶标准采摘,蒸汽杀青固样后检测其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见表9。从表9可以看出,甘露1号的茶多酚(21.70%)、咖啡碱(4.10%)、水浸出物(50.40%)、儿茶素(14.27%)含量比对照福鼎大白茶高,仅氨基酸含量(4.20%)略低于对照,酚氨比值为5.17,高于对照,可兼制红茶。甘露1号茶树鲜叶生化成分含量及组成较均衡,有利于形成茶汤滋味醇厚、回甘的感官品质。

表9 甘露1号生化成分含量Table 9 Biochemicals in Ganlu No. 1 tea

2.7.2 儿茶素组分分析

对甘露1号儿茶素组成及其含量进行测定分析(表10),结果表明,该品种EGCG、ECG等酯型儿茶素含量高于对照品种,EGC和EC的含量低于对照品种,儿茶素品质指数(1 390)高于福鼎大白茶(929.90)。儿茶素品质指数综合了3种主要的儿茶素组分来评价茶叶的品质,优于单一儿茶素成分对品质的评定,对评价绿茶品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0]。其数值越大,说明茶树叶片嫩度和品质越好,制成的绿茶质量越高,因此甘露1号具有较好的绿茶适制性。

表10 甘露1号儿茶素组成及其含量Table 10 Catechin content in Ganlu No. 1 tea(单位:%)

2.8 抗性

2.8.1 生态适应性

甘露1号新品种选育自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四川茶区栽培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根据全省范围内的推广示范结果显示,该品种具备较强的耐湿、耐旱、耐寒性,且在弱酸偏中性土壤中较蒙山9号等本地区其他品种适应性更强。

2.8.2 抗病虫性

区试所在地茶园虫害以趋嫩性、小虫类害虫为害为主,主要包括小绿叶蝉、茶跗线螨等[21],田间调查表明,甘露1号具有较强的抗螨、抗蚜和抗小绿叶蝉等虫害能力。茶园常规管理条件下,无明显病害发生。在当地茶炭疽病、茶饼病发生盛期对甘露1号和对照品种统一进行田间调查发病情况,并分别计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显示甘露1号病情指数与福鼎大白茶相当,均表现为抗茶炭疽病和抗茶饼病。

3 讨论与结论

特色优异茶树品种选育是提高茶叶品质的关键。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茶树遗传育种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现有国家级茶树良种134个,其中,无性系品种117个,有性系群体品种17个;省级茶树良种200余个;2015年,茶树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范畴后,取得登记证书的茶树品种128个[1],获得植物品种权的新品种98个[1,7]。然而,我国茶树育种仍然以传统的系统选种方法为主,辅以人工杂交和诱变育种,生物技术育种尚处于起步阶段[1,7]。甘露1号是经系统选种方法育成,耗费较多的时间、人力与物力;其芽头肥壮,发芽特早,叶色绿黄,生长势强,产量高,名优绿茶适制性强,抗逆性较好等,可为进一步选育特色优质茶树新品种提供优异亲本。此外,甘露1号春季萌芽整齐,芽头肥大,在四川等以“芽茶采摘”为主的茶区,发展潜力较大,同时为芽茶的机械化采摘提供品种基础。

甘露1号茶树品种选育自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是经过单株选择,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该品种属灌木型、中叶类、特早生种,芽头肥大、茸毛中到密,叶色黄绿,叶质较柔软。该品种的年生长期较长,年生长周期内萌发4~6轮;生长势强,芽头肥壮重实,百芽重超过对照品种,鲜叶亩产量(484.15 kg)比对照品种(396.41 kg)高22.13%,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高产新品种。

甘露1号一芽二叶茶多酚(21.70%)、咖啡碱(4.10%)、水浸出物(50.40%)、儿茶素(14.27%)、氨基酸含量(4.20%)、酚氨比值(5.17),其内含生化成分含量及组成较均衡,所制的烘青绿茶感官审评总得分与福鼎大白茶相当,表现为色泽绿润,条索壮实、紧结、有锋苗,汤色嫩绿明亮。甘露1号茶树一芽一叶初展鲜叶加工蒙顶甘露成茶外形紧细尚卷,香气栗香高长、带花香,滋味鲜醇,卷曲型名优绿茶适制性强;但其一芽二叶鲜叶茶梗较粗,揉捻工艺参数需适当调整,避免所制毛峰形绿茶条索粗壮。此外,甘露1号芽头肥大,适合制作雪芽、竹叶青、蒙顶石花、雀舌等芽型名优绿茶,其所制雪芽绿茶外形肥嫩匀齐、满披白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带毫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肥厚明亮;所制竹叶青、蒙顶石花、蒲江雀舌等扁形芽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汤色清澈明亮,香气嫩栗香带花香,滋味鲜爽回甘,叶底肥厚完整;制作竹叶青、蒙顶石花等需要脱毫的扁形芽茶时,因芽头茸毛中等偏密,理条和整形工序需适当调整工艺参数,以形成“扁平光滑、挺直”的产品特征。

综上所述,甘露1号的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等主要测试性状稳定,种性优良,抗寒、抗旱、抗病虫性较强,在四川省茶区种植生长良好,适宜在四川茶区及其相同生态环境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福鼎大白鲜叶
大白
虎头虎脑的“大白”
福鼎茗洋村:红是我们的底色
永顺園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永顺园名茶 福鼎白茶 政和白茶
不同嫩度茶鲜叶原料稀土元素含量的变化
大白诞生记
气温对日照茶鲜叶适制性的研究
摊放对茶鲜叶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福鼎-电镀加工厂非法排放超标废水被立案侦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