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师宁原:会“魔法”的科普达人

2023-05-22 00:00刘苏雅张冰晶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蚊子魔法科普

刘苏雅 张冰晶

一副“大眼睛”眼镜,一件工装肚兜,短视频博主“模型师老原儿”把略显晦涩的科学知识,用一个个生动的科普模型讲得清晰直观。

“决定要做科普这件事的时候,我觉得大家应该会喜欢,但没想到会这么火。”“模型师老原儿”本名宁原,走进他的工作室,就像是进入了一个“科普模型王国”,从事短视频科普三年来所制作的上千件纯手工模型都存放在这里。通过200余条短视频,他已经收获了全网一千余万粉丝的喜爱,并期待继续用有趣的科普内容陪伴孩子们成长。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打开孩子的好奇心,为他们认识世界开启新的视角。

“做更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一个孩子走进宁原的工作室,他或许很难抑制住雀跃的心情。这个数百平方米的空间,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异世界”。一米多长的螃蟹趴在工作台上,通体雪白的雪鸮顶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站在柜顶,人体的口腔、皮肤经过夸张地放大后呈现在眼前……视线所及之处,摆满了五颜六色又设计精巧的模型。

模型师是一个极为小众的职业,谈起与这个身份结缘的过程,还要从宁原小时候说起:他家里的老一辈人都喜欢做手工,家中有小刀、电钻、手钻等工具。他的童年许多时间是在姥姥姥爷身边度过的,姥爷曾是一位工程师,特别喜欢琢磨技术。这一点也深深影响了宁原,他从小就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工具,养成了爱动手的好习惯。

“姥姥行动不便,姥爷曾经为姥姥改装了一辆偏三轮摩托车。你很难想象,现在摩托车没有的很多功能,那辆车都有。拉一下拉杆,遮雨的帘子唰地就升起来了,按一个按钮,挎斗就降低了。”回忆起那个场景,宁原依然难掩激动。“那时候我还是个小男孩,看到这样的作品,脑子里就一个想法——太酷了!”在长辈的影响下,宁原有了一颗好奇心,开始拿工具和材料做自己喜欢的东西。

2005年,宁原到北京学习画画,并参加艺术类高考,成功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广告艺术设计专业。2009年,他大学还没毕业便到一家传统电视台科教频道实习,毕业后顺利入职。此后的十多年,他基本上都在这家电视台的科教频道。在这里,宁原有了实现自己梦想的舞台。他最初从事科普视觉的呈现工作,制作科普模型、撰写科普节目中的讲解内容,后来开始出镜讲解。他在栏目里待了十多年,还认识了妻子小昭,他们把一线创作岗位都干了一遍。

在30岁的人生节点上,宁原选择要“做更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在2019年辞去了工作,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辞职此前的十余年间,宁原都在参与制作科普节目,当时为节目制作模型就是他的工作之一。“我大学的专业是艺术设计的视觉传达方向,在科普领域,当时很少有人注重视觉化的呈现。从我自己来说,也很喜欢把学到的各种知识融合在一起,模型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刚开始发展得不错,当年9月,他还把工作室搬到了一间一百二十多平方米的新家,但不久后碰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他说:“我当时存了一堆材料,没有事做,觉得浪费时间不好,就尝试涉足短视频,用手头剩下的材料,结合十多年电视节目的制作经验创作短视频。”

回忆起最初做短視频的经历,宁原记忆深刻。“当时的生活非常忙碌,我和老婆都是连轴转。老婆还没有离职,我白天做模型,等她下班后帮我拍视频。两人从早上8点,一直干到凌晨三四点,一连两个月都是这样的节奏。”宁原说,“戴眼镜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因为拍摄都是凌晨,状态实在太差了,是为了遮住我疲惫的状态。”

他直面市场,把点点滴滴的经验都融合在了模型制作中,随后又全身心投入科普短视频创作。不久后,妻子也选择与他一同创业。

模型变成了科普视频里的“主角”

传统科普节目制作也会用到道具,但更多是作为静态的摆设或舞台装饰,而在“模型师老原儿”的视频中,模型成了镜头中的主角。

目前,宁原创作了240余期科普视频节目,主题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

蚊子为什么爱叮你?是因为血型、性别、味道,还是颜色?科普模型视频《蚊子到底爱叮谁?》在某短视频平台获赞超200万,全网播放量达数亿,这是宁原目前最火的一条视频。

蚊子到底爱叮什么样的人?其实是母蚊子为了生宝宝必须吸血以获取营养,它们往往选择最优质的血源。“什么样的血源对于蚊子来说是优质的呢?其实就是血液新鲜,有营养,以及容易获取。这个逻辑有点像我们点外卖,血液新鲜相当于食材新鲜,容易获取相当于我们取餐方便。”那蚊子是如何做到还没有叮到你,就知道你的血液“好吃”呢?宁原进一步解释,“蚊子的眼睛视力特别差,但在蚊子的头上和腿上分布着大量的感受器,这些感受器可以感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热量,通过感受器进一步锁定人群中二氧化碳和热量释放最旺盛、新陈代谢最快的那个人,所以新陈代谢旺盛的人招蚊子的概率更高。”这些有趣的科普,让网友们纷纷评论:奇奇怪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宁原坦言,制作科普模型的材料多是身边常见的东西,比如做拖鞋的EVA泡沫材料,还有粘拖鞋的502胶等。宁原表示,虽然制作科普模型的物料成本比较低,但如果算上房租、人工等成本,拍摄一集科普短视频要花费数万元。

宁原的工作室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制作和研发的区域大概占了将近一半,剩下的区域都用来存放各种各样的模型了。宁原说:“我们的模型有主角和配角之分,我们把这些模型都留下来了。每个模型都有编号,主模型大概有三四百个,辅模型有上千个。”

在做巨蟒科普视频的时候,宁原经过多方查找资料,一条数米长的巨蟒模型盘踞在镜头前,头部骨骼的结构被还原,嘴部角度可轻松张开至130度。操作着精心设计的机关和结构,宁原清晰地讲出蟒蛇捕猎的步骤。“我觉得这是模型从‘死到‘活的转变。它是一位很好的‘翻译,能把很多看不见、说不出、摸不到的知识直观呈现出来。”

一个模型从构思到成型,常常要花上两三天,宁原将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怎样让模型的呈现既精准又有趣上。塑料板、拖鞋底、废纸箱都能成为模型制作的原材料,用凸透镜做成的眼睛则更加有神,经过反复的试验,巧妙的传动结构设计让模型能顺畅地动起来……有观众留言询问他为何了解这么多的制作方法,宁原回复道:“点点繁星,汇成银河。”

三年来,宁原和工作室的小团队前后已经制作完成了千余件科普模型。这些大大小小的模型是视频的“主角”,出镜过后,便被一一收藏在工作室里,有时还会“换装”。在一条讲解雪鸮捕猎过程的视频中,不少观众都发现,这只雪鸮曾经作为猫头鹰出过镜,经历“回炉再造”后顺利变身。

发掘藏在身边的科学知识

“身边的知识,我用模型做给你看”,这是“模型师老原儿”视频中的“口头禅”。从放大千倍的头发到长度达半米的小龙虾,从感冒为何会鼻塞到蛀牙到底为什么这么疼,在宁原制作的科普短视频中,一个个来自身边的科学问题通过模型被清晰地展示出来,把观众快速带进科学的世界。

不过,哪怕是一条长度不过三两分钟的视频,制作起来却颇费脑筋。七八百字的文案要改上七八个版本,精确到每一句话、每一个词,拍摄也需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再加上前期模型的设计制作,以及后期的剪辑、特效,工作量巨大。在电视台,这套流程可能需要十几个工种花上半个月。“想不牺牲品质,只能牺牲自己,现在大家看我们粉丝多了,但刚开始的时候,我和妻子两个人过的是每天工作将近20个小时、全年无休的日子,这才把账号一点点做起来。”

“模型师老原儿”账号的第一条视频发布于2020年4月,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他便围绕负压救护车制作了科普模型。

观众的反馈也是宁原制作视频的动力来源。七夕节时,宁原发布了一期萤火虫求偶的视频,在视频中,他埋了一个小“彩蛋”——螢火虫求偶时传递爱意的光,模拟成一串摩斯密码的配音,传达的信息是“我爱你”。没想到,这个细节很快就被一位观众发现,他在视频下面评论称自己曾是通讯兵。“我们每一个用心的小设计,观众都能很快看到,弹幕卡着点就飘过来了。这是最直接的反馈和鼓励,让我觉得这些付出是完全值得的。”宁原感慨道。

宁原对自己作品的期待,便是能让观众在共鸣中感受知识带来的快乐。科普的话题来自生活,解读看似熟悉却有盲区的问题,他的目标就是做出的视频让小朋友看得懂、大人觉得有意思。现在遇到有趣的科学问题,粉丝也会留言求助,许多选题都在“排队等待制作”。

用不起眼的原材料做出令人着迷的模型,宁原把枯燥的书本知识“翻译”成有趣的科普视频,让网友看后直呼“原来是这样”,也激发了很多小观众对科学的喜爱。在小观众的眼中,宁原仿佛是一位“魔法师”,甚至有些孩子能一字不落地背下他视频的文案。

有一次,宁原照常一早就来到工作室,没想到在门口,他看到了一束用气球扎成的花——这是一位小朋友送来的小礼物。“这朵花花是给你的,什么时候你才来呀?”家长把小朋友的话写成留言,将纸条贴在了工作室的门外。

这样的互动,在短视频平台上更是常见。家长们纷纷为他点赞,“要是我的童年有这个视频就好了”“孩子们能刷的最好抖音视频之一”;孩子们也不吝表达喜爱之情,“我把你的词抄来,写到作文本里了”。不过也有家长因此添了“烦恼”,“孩子看了老师的视频非要买个模型”,并配上了他为孩子购买的昆虫模型图片。

怎样能更好地为孩子们做科普?宁原有着一肚子的想法,用有趣的方式与孩子们一起成长,是他的初衷。

猜你喜欢
蚊子魔法科普
松软魔法
魔法笔
科普达人养成记
神奇的魔法
蚊子叮人
蚊子爱叮哪些人
熏蚊子
我的魔法棒
肚有蚊子等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