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巧英
摘 要:随着生产力发展,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愈发广泛,农业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占据重要地位,以新技术促进农业生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文章探讨了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内容及其价值,基于現阶段农业种植业中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种植业;新品种
文章编号:1005-2690(2023)07-013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F326.1 文献标志码:A
发展农业是现阶段建设农村、缩小城乡差距的主要手段之一,强调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种植业始于新石器时代,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
农业涵盖范围较广,种植业作为其主要组成部分,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包括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经济作物等,完成从种子到农作物生产收获全过程,在满足生产者生活生产需要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业生产者生活质量[1]。
现阶段,以农业种植业为基础的经济改革进入新时期,传统农作物种植技术弊端逐渐显露,农业技术推广迫在眉睫。各级农业部门不断提高对农业技术的重视程度,以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基础,调查当地土壤环境、气候、湿度、水资源等,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等服务,在农业种植业生产全过程普及推广新技术与新成果,进一步促进农业种植业发展。
1 农业技术推广的内涵与价值
1.1 内涵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传统农业种植技术弊端逐渐显露,主要表现为传统农业种植生产效益无法满足现阶段农民高质量生活需求。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我国逐步完善了农业新技术创新、研发与推广体系,以科技为农业种植业发展提供推力。
《农业技术推广法》对农业技术推广作出概念性解释,明确农业技术推广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咨询等服务,在农业生产前、中、后的全过程普及并应用一系列可促进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发展的实用性技术与科技成果。
1.2 价值
1.2.1 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耕地面积广阔,占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水稻产量居世界第1位,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关乎农民实际收益。农业技术推广可增强农民对先进种植方法、种植理念的认知,通过在农业种植、生产加工过程加以应用,实现农作物的细化栽培与科学管理,增产增收,切实提高农作物经济效益。
1.2.2 提高农民认知水平
目前,农村留守人群老龄化严重,农民受教育程度、知识素养、专业素养较低,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以个人经验为主,缺乏正确认知,进而影响农作物产量。农业技术推广包括对技术、成果、栽培方法、管理方法等内容的推广,可有效提高农民认知水平,使农民切身体会农业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强化个人认知,以专业栽培技术实现增产增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1.2.3 实现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增加了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要求,强调既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保护自然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共生。但传统农作物种植中过度使用农药、化肥等,对土壤、水资源产生了不良影响,导致土壤板结、湖泊富营养化等[2]。农业技术推广中新农药、新肥料、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及“科学用药,精准施肥”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种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2 农业技术推广内容
2.1 新品种
新品种的繁育与推广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工作之一,一般由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试验研究,通过选择试验基地、播种前准备工作、田间试验管理与记录、收获等,确定适合当地种植的新品种。
2.2 新农药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明确指出,在农业种植业中,应防止或控制农药对农产品及种植环境产生污染,切实保障人体健康,减少农药带来的食源性疾病。该标准规定了常规农药的一般用量、最高用量、施用方法与次数、安全间隔期等,明确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范围与注意事项。在推广新农药时,需明确农药适用作物范围,确保农民掌握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安全规范使用农药,降低农药危害。可进行多站点推广,以互联网为媒介,与农药经销商合作,拓宽新农药销售渠道,促进新农药推广。
2.3 新肥料
在农业种植业中,植物生长过程所需的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镁、钾等,营养元素缺失会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降低产量。应用肥料可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作物经济效益。1949年以来,我国化肥产业发展迅速,以氮肥、磷肥、钾肥、复合肥等常规化肥为主,但在实际种植中,化肥有效利用率不足30%,土壤受重金属污染严重。基于此,兼具传统肥料功能与增产作用的新型肥料应运而生,包括复合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与微生物肥料,可改善传统肥料利用率低的问题,节约成本,减量降污,实现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
2.4 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在农业种植业中,人为采取的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害虫为害农作物的手段。其中,农业防治法指调整栽培技术,增强作物抵抗力与恢复能力,达到预防效果。化学防治法以喷洒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菌剂)为主要措施,方便快捷,可在短期内有效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法利用物理因素或器械针对性诱捕、隔绝病虫害,如灯光诱杀、壁障隔绝等。生物防治法利用益虫捕食害虫的天性防治病虫害,常见的害虫天敌有螳螂、步行虫、瓢虫等[3]。
目前,农村地区病虫害防治方法以化学防治法为主。推广病虫害防治技术可结合当地主要农作物、生物种类等进行针对性试验与普及,包括农作物常见病虫害及其预防措施,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的正确使用及注意事项等,明确化学防治法存在的弊端,推广物理防治法与生物防治法,提高农民认知水平,促进其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3 农业技术推广的现存问题
3.1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完善
推广农业技术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我国土地面积广阔,包括盆地、平原、山川等,地区间土壤结构、温度、湿度、气候、水资源分布等差异较大,各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产品不同。现阶段,農业技术推广体系尚未搭建完成,各地区落实不到位,导致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及病虫防治技术推广力度不足,农业技术应用效率较低。
3.2 政府扶持不到位,资金欠缺
农业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离不开政府政策与资金支持。虽然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重要性,并予以一定的资金支持,但数据显示,我国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农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与农业种植业关联性较弱,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机械化应用范围较小。
3.3 农民认知水平较低
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部分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较低,认知水平较低,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部分农民虽已认识到新技术对农业生产的积极影响,但受个人能力限制,对新技术的掌握不到位,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问题,无法在种植过程中实现有效利用。
3.4 专业性人才欠缺
农业技术的推广需要专业性人才,相关人员需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确保农民在实践过程中可正确操作,切实提高农民应用新技术的能力。现阶段,专业性人才较为欠缺。据统计,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文化程度以高中及以下学历居多,专科及以上学历较少,在职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对新技术的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较弱,严重影响后续工作顺利进行。
4 农业技术推广的应用探究
4.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认知水平
农民对农业技术的正确认知可有效促进其转变生产意识,减少滥用农药与肥料的现象,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提高肥料转化率。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整体认知水平。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发展迅速。相关部门应以互联网为载体,宣传农业新技术,包括理论性指导、直观的农产品栽培与管理视频、政策性宣传等,深化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知[4]。同时,可在农作物种植、病虫害频发时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导,明确具体管理办法与有效措施,提高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认知水平。除此之外,各地农作物生产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种植阶段存在的问题多样化,农民的种植技术不一,因此在推广农业技术前需找准主体,充分掌握农民基础种植水平、具体问题,针对性给出解决措施。
4.2 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强调在种植过程中,结合农作物特性,综合考虑自然条件与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农作物或种植业类型,加快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应遵循农民自主自愿原则,调动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避免出现强制性种植。针对当地气候,适时调整农业种植业结构,以增产增收、提高农民经济水平为目的,实现农民对农业技术的自主学习与应用。在此基础上,各地区可发展特色种植业,突出特色,引资招商,解决部分地区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资金不到位的问题。除此之外,推广农业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缓解农业种植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3 发挥政府带头作用,落实地方推广工作
相关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需发挥带头作用,提供政策与经济支持,落实推广工作。结合当地农业种植业现状与发展方向,制订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明确目标与具体实施方案,建立质量评估与相关奖惩制度,提高推广人员执行能力,把推广工作与实践应用落到实处,提高新技术推广与应用效率,促进农业种植业产量与质量双向提升。同时,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鼓励地方企业就当地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予以资金支持,促进人员培训、新技术试验和推广等工作顺利进行。明确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种植业生产水平,强化农民对新品种、新农药、新肥料与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致力于在田间地头推广,带领相关人员定期查看试验田、农民生产状况,给出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发挥农业技术的优势。
4.4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队伍
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队伍可有效促进相关工作顺利进行。现阶段,推广人员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专业技能匮乏等问题,相关部门需做好专业人才培育与引进工作,建设专业队伍,协调好新技术、推广人员与农业生产者的关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可定期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具体内容包括理论知识、注意事项等,确保工作人员掌握到位,为后续技术推广与咨询工作奠定基础。同时,需落实个人评估与激励制度,对表现良好的人员予以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培养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与良好品质,鼓励推广人员下乡投身农田试验工作,确保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性。
专业人才主要包括经验丰富的技术型人才与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相关部门可加强与地方农科院校的合作,以政策、福利吸引大学生积极投入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扎根农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同时,可在本地农民中挑选人才进行培养,根据岗位需求优化培养、合理分配,重点培养表现突出的人员,构建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的中坚力量。
4.5 产学研融合,健全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产学研融合,即科研、教育与生产融合发展,实现科研技术的上、中、下游有效对接。一般由政府搭建互动平台,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健全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强调在新技术研发过程中与农业种植业前端相结合,避免农业技术的研发创新与实际农业种植业关联性较弱,提高新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相关部门可与学校达成合作协议,协力促进农业技术推广,强化专业学生与相关人员认知,促进共同发展;根据生产需求进行人才招聘,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促进机构内专业人才体系构建。
5 结束语
随着现代化技术发展,农业种植业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受到重视,打破了传统农业种植业技术桎梏,切实提高了农产品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政府及当地农业技术推广站应加大宣传力度,发挥互联网信息传播优势,提高农民认知水平。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培育或引进专业人才,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队伍,产学研融合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参考文献:
[1]丁桂英,管青云,薛涛.试析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J].种子科技,2021,39(17):131-132.
[2]王丽.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中的应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2(11):86-88.
[3]王连红.农业技术推广促进农村农业种植业生产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0):38-40.
[4]朱玺.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种植业发展中的价值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6):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