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伊真 高春玲
(河西学院附属张掖人民医院功能科 甘肃张掖 734000)
高血压性心脏病是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长时间的血压控制效果不佳,导致患者的心脏结构、心脏功能发生病变。在病变早期,患者多伴随左室肥厚、左室功能下降等,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发生心肌功能收缩异常,若未能及时予以处理则可能导致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有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有高达80%的心力衰竭患者都是由于高血压所致,同时伴随心房颤动、冠心病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针对此类患者以早诊断、早干预为主,因此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有效诊断方法进行探讨,成为临床上的研究重点。
常规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的一种常见方法,虽说能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完全满足临床诊断需求[2]。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以下简称“彩超心动图”)是近年来应用较广泛的一种诊断方式,其无创、便捷操作、分辨率高等优势,促进了其在临床上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诊断价值已在长期的临床研究中得到证实。本研究通过临床研究,进一步分析彩超心动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希望为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确切诊断方法提供参考。详情汇报如下。
将2019 年12 月~2022 年12 月来我院就诊的92 例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1 例,女性41 例;年龄54~79 岁,平均(68.94±3.10)岁;高血压病程3~20 年,平均(11.83±3.02)年;按照高血压分期标准进行分期:Ⅰ期42 例,Ⅱ期28 例,Ⅲ期22 例。
研究内容上报至医院伦理委员会,经审核认定具备可行性。
纳入标准:(1)本人及家属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入组者;(2)符合WHO 的高血压诊断标准[3],未服降压药情况下血压>140/100毫米汞柱者;(3)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能配合完成各项检查者;(4)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心率不全等疑似高血压性心脏病症状者。
排除标准:(1)合并恶性肿瘤或严重基础疾病者;(2)存在精神疾病史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无法正常沟通、依从性差者;(3)合并免疫自限性疾病者;(4)合并先心病、冠心病等其他心脏疾病者。
所有患者均先后予以心电图、彩超心动图检查。
(1)心电图检查:选用日本光电公司生产的心电图仪进行心电图检查,引导患者取仰卧体位,对心电图导联部位行酒精擦拭后,置于对应部位进行检查。
(2)彩超心动图检查:①选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 公司生产)完成检查,设置探头频率为2.0~4.5 兆赫兹,引导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完成检查,确保在检查前半小时患者未进行剧烈运动。②协助患者取左侧卧体位,由检验医师将探头反向把持,将探头放置于胸骨左边的第4 肋与第3 肋之间,在呼吸末端时嘱患者屏住呼吸,借此创口观察不同切面的心脏结构,同时测量对应心脏功能参数。
(1)参照《实用内科学》以及相关文献进行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彩超心动图诊断:以左室后壁及室间隔舒张厚度不低于12 毫米、左房内径超过40 毫米、E/A<1 为彩超心动图阳性;心电图诊断:以P 波宽且有切迹、R 波或VS 波上移、T 波倒置、ST-T 段下移、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超56 毫米为心电图阳性[5]。
(2)以临床诊断+体格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对比不同诊断方法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性。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检出准确性=(真阳性+真阴性)/总例数×100%。
(3)对比不同分期的心脏功能指标,包括LVEF、IVS、LVDD 及E/A 值。
以统计学软件SPSS19.0 作为本次的数据处理工具,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计算结果表明,彩超心动图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高于常规心电图,两种诊断方式的检测结果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详情见表1、表2。
表1 两种诊断方式与金标准对比情况
表2 两种诊断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检测准确度对比[n(%),n=92]
彩超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Ⅰ、Ⅱ、Ⅲ期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在LVEF、IVS、E/A、LVDD 方面的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彩超心动图检测不同阶段病患的心功能参数对比()
表3 彩超心动图检测不同阶段病患的心功能参数对比()
病情分期 LVEF(%)室间隔厚度(IVS)测量峰值速度(E/A)LVDD(mm)Ⅰ期(n=42)142.84±13.72 9.24±2.10 0.89±0.27 45.07±2.23Ⅱ期(n=28)156.43±10.48 10.36±1.54 0.66±0.22 46.91±2.54Ⅲ期(n=22)167.20±19.05 11.51±1.81 0.51±0.13 48.38±1.04 tⅠ、Ⅱ 4.444 2.419 3.751 3.198PⅠ、Ⅱ 0.000 0.018 0.000 0.002 tⅡ、Ⅲ 2.545 2.426 2.830 2.547PⅡ、Ⅲ 0.014 0.019 0.007 0.014 tⅡ、Ⅲ 5.885 4.299 6.217 6.579 0.000 0.000 0.000
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心内科的发病率较高,属于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心脏并发症。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予以早期诊断,是改善患者预后、确保生命健康的关键。但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发病早期,心电图可见左心脏室壁增厚并不显著,QRS 波并未表现显著改变,患者往往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症状,在心肌增大或心室肥厚方面的表现往往难以通过影像学发现,导致误诊、漏诊现象的发生。经常规心电图确诊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其心肌损伤或左室肥厚症状多已进入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对患者预后有不良影响。
随着医学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彩超心动图逐渐被广泛应用到临床疾病的诊断中,并取得不错效果。应用彩超心动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操作简单,无创且价格相对实惠,在病患接受度和推广度方面效果满意;第二,检查过程中的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心脏结构、舒张与收缩功能以及血流状态,同时也可对心脏断面等进行不同维度的清晰展示,为影像学医师提供更科学准确的评估图像;第三,能够实现对血液信号的清晰获取,并完成血液信号的有效叠加,对心脏以及周边脏器的器官断面亦可清晰显示,有利于临床医师更清晰判定血管分布以及管径情况,进一步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彩超心动图的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均有明显提升,P<0.05。
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病情进展中,左室舒张功能开始下降的时机是早于收缩期的,是在病变早期的特异性症状之一;E/A 值对于左室舒张功能的敏感性较强,若E/A 值<1,则认为左室舒张功能下降,但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其他功能指标作为辅助。本次研究中也发现,不同高血压分期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也表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其LVEF、IVS、LVDD 与E/A 值,随着病情进展有规律性变化,LVEF、IVS、LVDD 与病情进展有正相关,E/A 值则随分期进展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点与目前的研究存在较高相似性。这主要是由于随着高血压病情的进展,血压持续上升,必然会引发左心室承受更大负荷,进而加强心肌收缩,引发心室重塑,心室舒张与收缩功能也随之受到负面影响,心脏供血流速下降,患者面临更大的心衰风险。因此应充分重视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彩超心动图检查,在确诊后及早采取干预措施,以便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另外需要重视的是,虽说彩超心动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更优,但同时也要重视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法的应用。当患者自觉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时应第一时间考虑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实现对心电图ST-T 段的准确监测,据此了解心脏供血及传导情况,以便及时对相关疾病予以准确判定,在此基础上联用彩超心动图,进一步提升早期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临床上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可考虑采取彩超心动图诊断,不仅有较满意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性,且能清晰识别不同高血压分期患者的心功能情况变化,利于病情进程的监测与判断,在临床应用方面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