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良
(山西宇达青铜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夏县 044402)
陕西出土的青铜器在中国青铜器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青铜器多出土于窖藏,数量多,精品多,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斑斓画卷。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 号,大雁塔西北侧。170 余万件(组)藏品,其中一级文物762 件(组),国宝级文物18 件(组),其中2 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特别是其中馆藏的青铜器,囊括了中国青铜器发展各个时期的精品,本文谨选取部分予以介绍。
1981 年陕西省城固县龙头镇出土的青铜器兽面纹四足鬲(如图1 所示),是商文化与巴蜀文化风格融合的青铜重器,而且是四足青铜鬲的孤品。
图1 兽面纹四足鬲
时代:商代中期。
规格:高22.8 cm,口径21 cm,腹深18 cm,重4.74 kg.
形制:宽沿外折,口沿内有一周凹槽,直颈较高,深腹袋状,下有四个圆袋状空足,足尖呈柱形。颈部装饰勾连雷纹,有对称的两个高出器体表面的长条形铜补块。每个袋足装饰一有目有鼻的兽面纹,兽目高凸,“臣”字形眼睛,内侧眼角扩展延长到极限,眼角的前端下垂弯曲成钩形,兽目的目纹与高凸而大的圆睛连成一体,非常夸张,腹身填以阴线变形夔纹和云纹。纹饰雕刻宽深,线条极其峻深。阴刻线内填黑色颜料,使纹饰更为突出,增强了花纹的装饰性。
文化特征:鬲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一种炊煮器,一般为圆囗,三空心足。最早为陶制,到了商周时期出现了许多青铜铸造的鬲,在考古发现中多有出土。三足是鬲的基本特征,而城固龙头镇出土的四足鬲是鬲中的特例,有目前出土的青铜器中仅此一件,所以弥足珍贵。汉中是商文化和巴蜀文化的交汇处,这件精美的青铜鬲就是地域文化特色的产物。
1972 年陕西省华县桃下村出土的兽面纹分裆鼎(如图2 所示),是商代分裆鼎的典型器物。是商代晚期殷商民族使用的器物,也是商人在关中地区活动的重要遗物。
图2 兽面纹分裆鼎
时代:商代晚期。
规格:通高35.5 cm,囗径22.5 cm,腹深16.7 cm,重6.5 kg.
形制:囗沿外侈,立耳高耸,束颈,底部分裆,三柱足微外撇。口沿下装饰一周六组细线变形饕餮纹,圆目与鼻扉微凸起,图案抽象。腹部装饰三组大兽面纹,硕目圆凸,兽角状粗眉,鼻部高扉棱,形象极为狰狞恐怖。
艺术特征: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分裆鼎,在造型及纹饰装饰上极具魅力,匠心匠造。在造型上,分裆很高,器腹直如鬲的袋足,这在鬲鼎中非常罕见;粗壮而略外撇的柱足,有一种沉稳的感觉。在装饰上,腹部的三组大饕餮面,勾画细致,尤其是“臣”字眼中的大圆目及目上部兽角状眼眉的刻画,使得饕餮纹凶猛、狞厉的特性得到了绝佳的表现,极具艺术震撼。
1952 年陕西岐山县清华镇丁童家出土的外叔鼎(如图3 所示),形体巨大,气势雄伟,是解放后出土的第一件西周青铜重器。其铭文价值弥足珍贵。
时代:西周早期。
规格:高89.5 cm,口径65.5 cm,腹深44.2 cm,重量99.25kg.
形制:敛口,耳厚大微外撇,腹部横向宽大、外张而下垂。器身下承三柱足,上粗下略细,上部有短扉。双耳饰有对称虎纹,虎尾上卷,以云雷纹衬底。颈部饰浮雕垂冠回首龙纹四组,每组纹饰中有夔龙两条,一条身长而斜直,尾下卷,体呈“∽”形,长角状冠下垂,末端上卷,无足。另一条夔龙位于前一条龙尾后,头朝下,身体方折上扬,尾部卷曲至前一条龙吻部。四组纹饰以高扉棱间隔,不施地纹,采用浮雕技法,简练明快。在三足上部饰巨目咧嘴的饕餮纹面,下连三道弦纹。
铭文:器腹内壁铸铭文6 字(如图4 所示):外弔(叔)乍(作)宝(尊)彝。根据铭文可知,此青铜器为“外叔”所做。铭文字体浑厚隽美,结构严谨,笔势圆中带方,外柔内刚,表现出一种成熟文字的风韵,是西周金文杰出的典范。
上世纪50 年代初出土于陕西省永寿县店头乡好緡河村的善夫山鼎(如图5 所示),20 世纪60 年代由乾县农民李培乾捐献给陕西省博物馆(即现在的陕西历史博物馆)。
图5 善夫山鼎
时代: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45 cm,口径42 cm,腹深21 cm,重28.1 kg.
形制:圆形,折沿,立耳,鼓腹,圜底,蹄足,口沿下饰重环纹及弦纹一道。
铭文(如图6 所示):内底铸有铭文121 字(其中重文2):
图6 善夫山鼎铭文
隹(唯)卅又(有)七年正月初吉庚戌,王才(在)周,各(格)图室。南宫乎入右譱(佑膳)夫山,入门立中廷,北卿(向)。王乎(呼)史□□令(命)山,王曰:“山,令女(命汝)官□□(司饮)献人于□,用乍□(作宪)司贮,母□(毋敢)不善;易女(锡汝)玄衣、黹屯(纯)、赤巿(齻)、朱黄(衡)、□(銮)旗。”山□□(拜稽)首,受册,佩□(以)出,反入堇章(返纳瑾璋)。山□(敢)对□(扬)天子休令(命),用乍□(作朕)皇考吊(叔)硕父□(尊)鼎,用□(祈)匃□□(眉寿),□□(绰绾)永令(命)麨冬(灵终),子子孙孙永宝用。
这是一篇册命铭文。铭文对西周册命时的仪式、册命内容及赏赐物品进行了较为完整的记录。首先是册命的仪式,王三十七年正月庚戌这一天,周王在周的一座宫室册命善夫山,由南宫乎引领善夫山进门,善夫山面北立于中廷。周王令史奉宣读命辞。接着就是册命的内容,命善夫山为“饮献人”,并且赏赐善夫山玄衣黹屯、赤巿朱黄、銮旗等物。最后是善夫山稽首谢恩,祈福子孙的内容。善夫山鼎铭辞开首年、月、月相、日期千支等“四要素”齐全,因此这件器物在铜器断代的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方鼎是商周青铜鼎中特殊的品类,始见于商代早期,流行至西周中期。1976 年陕西省宝鸡市竹园沟西周墓葬出土的伯方鼎(如图7 所示)就是西周方鼎的典型器物。
图7 伯方鼎
时代:西周早期。
规格:通高20.3 cm,口横15 cm,口纵12 cm,腹深5.9 cm,重1.65 kg.
这种适应新形势的预制装配式住宅项目时项目在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既能缩短工期时间,又能减少资源的消耗,减少企业的成本同时还保证了项目健康有序地进行,契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形制:器体呈长方形槽状。敞口,平折沿,方唇,口沿上有较高的立耳,器腹较浅,平底。在器底四角有四个以仰头凤鸟形象制成的扁足,凤鸟圆睛,钩喙,长尾如钩状,形象生动。腹壁四角及中部各有一条扉棱。四周以云雷纹为地,中部以扉棱为鼻各饰大饕餮纹面一组。在宽壁一面的饕餮纹之两侧身下探的夔龙纹,龙身短粗,裂口圆目。
铭文:器腹内壁内有三字铭文:“白(伯)乍(作)彝”(如图8 所示)。这里的“白”指(弓鱼)伯,说明是(弓鱼)国国君所铸之器。
图8 伯方鼎铭文
伯方鼎在肃穆、庄重的青铜鼎的鼎身下,配以灵动活泼的鸟兽形象的设计风格,构思极为巧妙,反映出古人丰富的艺术想象。
陕西历史博物馆旧藏器物的环带纹鼎(如图9 所示),是西周晚期鼎最为典型的形制之一。
图9 环带纹鼎
时代:西周晚期。
规格:高66.5 cm,口径56.2 cm,腹深29.3 cm,重69.9 kg.
形制:敛口,方形立耳微外撇,下腹向外倾垂,阔圜底,三蹄状足。立耳外侧有两道弦纹。口沿下饰窃曲纹一周,以六条扉棱将纹饰分成六组。腹部饰环带纹一周,环带中填以口、鼻、眉等形图案。蹄足上装饰兽面纹。
1978 年陕西省宝鸡县高泉村春秋墓葬出土的周生豆(如图10 所示),是一件独特的青铜器,是西周中晚期豆的标准器形,提供了西周礼制的独特信息。
图10 周生豆
时代:西周中晚期。
规格:通高19.5 cm,盘径14.8 cm,盘深4 cm,重3.275 kg.
形制:是典型的高柄浅腹豆,假腹,豆柄很高,束腰。盘壁饰涡纹,突出器表,中间以四个小涡纹间隔。柄饰垂鳞纹,束腰部分有箍棱一周。
铭文:盘底部铸有铭文:“周生(乍)作尊豆,用享于宗室。”此青铜器自名为“豆”,这种情况在商周同类青铜器物中不甚多见。
1974 年陕西蓝田县辋川乡指甲湾出土的宗仲盘(如图11 所示),带有流,而且铭文中自命为“盘”,在青铜器中是十分罕见的。
时代:为西周晚期。
规格:通高15 cm,口径35.5 cm,腹深6.8 cm,重5.04 kg.
形制:平沿,圈足。前有敞口流,后有夔龙探水单魞。口沿下与圈足饰重环纹,腹部装饰瓦楞纹。
铭文:铸刻在器的底部,一共两行六字:“宗中(仲)乍(作)尹姞般(盘)”(如图12 所示)。说明此青铜盘是宗仲为尹姞所物的器物。
图12 宗仲盘铭文
铭文中的“宗仲”是作器者的工匠名,而“尹姞”则很可能指的是西周望族尹氏,其为尹姓贵族妇女。周文王即位后“访于辛、尹”,其中与“辛”并列 的“尹”是指尹佚。尹佚在其他文献中又被称为作册逸或史佚、史逸。作册即作册内史,所以尹佚的职位不是大史,而应该是内史或内史尹。与辛氏相似,尹氏最早也在商朝任职。商代晚期铜器有尹光鼎,铭文记载商王征伐井方之年,尹光因侍宴敬格无怠受到商王赏赐。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