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赵 龙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央十八届五次会议响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是对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又一次深化。发达的林业、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标志着国家文明、民族繁荣、人类社会进步。保护森林,发展林业是我们刻不容缓的重要责任。森林火灾严重危害森林资源,一旦发生,百年成果将付之一炬,它不只是烧毁森林,破坏森林涵养水源,还会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贫瘠,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攀枝花地处干热河谷地带,又是国家一级火险区,干湿分明的气候特点,使森林防火期长达7个月,也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多发地。森林防火就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里根据本人在攀枝花市多年从事森林防火工作中的经验和思考,对森林防火工作,谈谈个人观点。
攀枝花属于南亚热带干热河谷立体气候,河谷幽深,山势陡峭,境内有金沙江、雅砻江两条主干河流,交汇流入长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的发挥地带。国土面积为74404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558931公顷,占土地面积的 75%,其中有林地面积为423902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为4045.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0.5%。最高海拔4195.5米,最低海拔937米,河谷地区全年无冬季。夏温偏低而冬温偏高,形成了冬暖夏凉,易出现了冬、春、夏季干旱少雨,秋季多雨的气象。年平均降雨量1101.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2397.5小时,年平均蒸发量2178.5毫米。主要气象灾害高温、干旱,时有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
森林防火宣传及防范。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大力开展对群众宣传教育的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火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防火防治效果。加强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在森林防火期(每年12月1日—次年的6月30日)到来之前,用《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广泛开展火灾案件的实例,对人民群众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加强有关森林防火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制度,是依法管理火源的主要依据,是依法治火的核心力量。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是居住在林区附近的人群。森林火灾的防治,更要广集人民群众的力量,要形成合力、齐抓共管,在防火期全力打好森林防火攻坚战。
有计划地进行烧除。攀枝花是干热河谷地带和中高山地带。河谷地带,主要植被类型是树稀草坡型,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米以下,木本植物稀疏,生态环境相当脆弱。夏秋季雨量充沛,杂草长势茂盛,冬春季全部枯死形成大量可燃物,是森林防火难点地段。中高山地带,云南松纯林或松栎混交林型,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2600米,主要为云南松纯林或松栎混交林,分布面积广,资源量大,云南松含油脂多,属于易燃树种,是森林防火重点地段。到了冬季草木干枯,云南松或松栎类混交林的枯死枝丫、球果、松针开始脱落。这时的枝丫、球果、松针、枯草等还有一定含水量,属于Ⅲ级中级火险,森林可燃物容易燃烧,蔓延速度不快,也较容易控制,这时为进行计划烧除最佳时段,选择好正确的点烧技术,有时间、有地点、有计划地进行烧除。每年从12月中旬到次年元月中旬开始计划烧除是比较恰当的,因确定这一时段的好处是,河谷地带草本植物开始枯死,有害可燃物的含水量、气温、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天气的稳定性都适应于计划烧除。特别是此时烧除林下有害可燃物,正好赶在森林火灾的高发季节(2-4月)之前,以降低了森林火灾潜在的危险性。同时在重点林区、重点地段进行铲烧防火隔离带;对未燃烧的部分阴坡或半阴坡难燃烧地段,可以在山上进行点烧块状形、零星块状形等多样式的计划烧除。计划烧除是为了清除林内危险可燃物,也是烧除地面凋落物和枯死杂草的有效措施,预防森林火灾,起到了防火、隔火的双重作用。
自然因素方面。一是林区的地形复杂,主要是山区,又是干热河谷地区,森林火情发生难有预见性。发现火情都有一定困难,森林火灾扑救难度大。因此会对森林和环境,生态系统造成很大危害。二是气温高、气候干燥对森林防火影响大。防火期内气温一直维持在30-41.2℃之间,几乎长时间气象监测预报有森林火险等级均达到黄色、橙色、红色预警天气,从而增加了地面的可燃物,也就加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率。
人为因素方面。一是基层管理不到位,群众对森林防火意识淡薄。对森林火灾的危害及防护缺乏认识,导致森林火灾频发,没有森林防火的责任感和责任心。即使看到了森林火灾的发生,不能及时组织到位进行扑救。二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滞后。由于森林绝大多处在偏远山区,有的是深山峡谷地段,沟壑纵横,周围防火设备缺乏;森林附近的交通、通讯设备滞后不够健全;高点暸望台较少,不利于及时发现火情;防火隔离带建设不够完善,不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防火机具数量少,还是原始的扑救方式进行扑救,给救援工作造成困难。三是在偏远山区,存在着刀耕火种、炼山烧地、烧草积肥等传统恶习,造成了森林火灾的多发、频发原因之一,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资源。
落实预防森林火灾责任制。森林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它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主体。因此,森林在遭受的各种自然灾害中,尤以森林火灾最为严重。所以,保护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是生态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长期性、艰巨性重要任务。提高预防森林火灾,加强对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认识是十分必要的。首先预防森林火灾,把责任制层层落实到位、认识到位、措施到位、部署到位、检查到位的督促预防机制。二是由于森林火灾的发生给树木、生态环境等造成很大损失,加强人民群众对森林防火的责任感,让村、社重视森林防火的群防群治工作机制,防患于未然,将森林火灾的发生几率降到最低,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三是在高火险期和火灾集中频发期,建立公开约谈、问责制度。为保护森林资源,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提高森林防火综合预防能力。要全力地投入抓好各项森林防火措施的落实,深入森林防火一线,分片包干,责任落实到人,做到村村包落实,户户包责任,做到山山有人巡,处处有人管,做到可防可控的严防机制。在重点地段,巡护人员全员到岗到位,认真检查督导森林防火工作。四是市森林防火指挥部管理职能部门要把森林防火工作安排落实到各县(区);由乡(镇)成立联防机构,再由村落实到山头地块,社落实到个人,把森林防火工作层层落实到位,不失位,不缺位的管理机制,保证每个山头、地块都有人看管,做到责任到人,不留死角。县区要认真做好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进行扑救防火演练,有效地保护好森林资源。
建立完善火源管理机制。一是森林火灾的发生有一部分是由于野外火源,严格控制野外火源管理,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只要火源不进山,就很难发生森林火灾,因此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好野外火源,在容易发生森林火灾的高危天气,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二是对用于生产用火的火源管理,森林防火部门要做好严格的用火监督管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建立健全完善的用火管理机制,严格考核、考查制度,确保生产用火的安全性。三是对于农村的农事用火,也要加以严格的监控管理。森林防火部门安排人员按时巡查督导,如果出现不安全的森林防火因素,要及时进行控制。同时在农村农事用火的高峰期,如需焚烧秸秆杂草时,应安排专人看守,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
完善森林防火运行机制。巡山护林队伍的建设,在明确巡山护林人员责权利的同时,从他们的利益出发,提高他们的工资待遇,保障他们各方面的利益,使他们积极投入工作,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护林人员进行有效的科学扑救培训,以提高防火方面的工作技能,在森林火灾发生时,能快速到达火场展开扑救。要坚持扑救专业队伍方向发展,在县(区)、乡(镇)设立的专业扑火队或半专业扑火队,加强森林消防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