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建新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要实现这个宏伟蓝图,需要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共同付出艰苦卓绝、锲而不舍的努力。2023年2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阐明了以斗争求胜利的基本方略。
保持战略清醒,增强斗争意识。一个大国的崛起,绝不可能是轻轻松松、舒舒服服就能如期实现的,也不会像顺水推舟、囊中取物那样轻而易举,必然要经过艰难困苦的不断磨练和艰苦卓绝的不懈斗争。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头脑,增强对斗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知,始终保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昂扬姿态。从我们党一百多年的奋进历程看,在斗争中发展壮大、在斗争中夺取胜利,一直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主旋律。过去这样,现在这样,将来还是这样。尤其是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又面临全球经济增长的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少数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科技、意识形态等领域对我进行疯狂打压和全面遏制,使我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保持战略上的高度清醒,对各种矛盾问题、风险挑战和艰难险阻做到胸中有数、了然于心,不能以为困难和矛盾会自我化解、自动消遁,更不要指望敌对势力会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而必须丢掉幻想、准备斗争,勇于迎接狂风骤雨、惊涛骇浪的考验,敢于经受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磨砺,坚持在斗争中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斗争中追求成功、夺取胜利。
保持战略自信,增强斗争底气。斗争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而这种底气恰恰是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之上的。自信,是实现愿望或预想的一种笃定心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前途命运充满了战略自信。从黑暗中看到光明、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失望中看到希望,始终在充满战略自信的道路上昂首阔步、高歌猛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革命处于低潮时的战略自信;“一定要把黑暗的中国从地球上除掉,建设一个光明的中国”,这是对建立新中国的战略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对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自信。正是有了这样的战略自信和斗争底气,我们党才愈挫愈坚、愈战愈勇,纵然遭遇血与火、生与死、成与败、荣与辱的严峻考验,也决不丧失敢打必胜的信心。可以说,我们党所取得的一切胜利,都是因为有坚定的战略自信作支撑,从自信中迸发出了战无不胜、不可穷尽的力量。今天,我们要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同样需要这样的战略自信。我们应当坚信,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14 亿多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乘风破浪、胜利前进。
保持战略主动,增强斗争本领。我们党依靠斗争赢得过去、走到现在,必然要依靠斗争走向明天、赢得未来。这种斗争本领,归结到一点,就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躲不开、绕不过的深层次积聚性矛盾和顽固性多发性问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凸显。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更具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在这样的时候,越是不会一帆风顺,越会遇到艰难险阻乃至惊涛骇浪。对此,我们必须安不忘危、存不忘亡、乐不忘忧,坚持发扬斗争精神、砥砺斗争意志、增强斗争艺术,勇于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既要敢于斗争,以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的坚定志气、坚强骨气和坚实底气去面对前进道路上的一切拦路虎、绊脚石,以攻难关、防风险、迎挑战的勇敢精神、顽强意志和强大合力去攻克新长征路上的腊子口、娄山关,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敢于战胜任何困难和敌人而决不被困难和敌人所压倒;又要善于斗争,注重讲究斗争艺术,合理选择斗争方式,准确把握斗争火候,适时调整斗争策略,在善于斗争中取得最佳成果,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