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谭令 任北大 程发峰 王雪茜
王庆国,第四届国医大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师从于著名伤寒学家刘渡舟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肝、胆、脾、胃疾病方面经验独到,屡起沉疴,现将他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的经典验方简介如下,以飨读者。
胆囊息肉样病变又称胆囊隆起性病变,是指胆囊壁向腔内呈息肉状突起或隆起的一类病变的总称。胆囊息肉样病变归属于中医“胆胀”“胁痛”等范畴。
典型医案
聂某,女,时年26岁,2017年7月9日初诊。患者自诉胆囊区疼痛1周,牵及后背痛,每次疼痛持续时间为10秒左右,压之痛甚,腹部B超示:膽囊息肉0.6厘米×0.8厘米,食后反酸,睡眠差,平素易疲乏,精神不佳,偶发偏头痛,大便溏,舌淡、苔黄白腻,脉沉弱。
诊断:(肝郁脾虚型)胁痛(西医称为胆囊息肉)。
药用四逆散加减:柴胡10克,炒黄芩10克,白芍15克,炒枳壳10克,郁金30克,茵陈30克,凤尾草20克,法半夏15克,黄连10克,鸡内金10克,干姜15克,川芎10克,党参1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0克,钩藤10克,延胡索10克,伏龙肝30克,炒牡蛎15克,木香10克。14服,每日1服,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早晚分服。
7月30日二诊 药后疼痛次数减少,且每次疼痛持续时间减少为2~3秒,手足心汗出,足冷,睡眠好转,但仍梦多,大便较前稍好转,但不成形,晨起口涩,自觉口中有异味,平素腰痛、痛经。上方加白僵蚕10克,乌梅5克,生白术20克,杜仲15克。14服,每日1服,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早晚分服。
8月10日三诊 复查腹部B超示:胆囊息肉0.1厘米×0.2厘米,右胁肋部胆囊区已不痛,食欲佳,但食多后仍易胃胀,月经前后头痛、腰痛,有过敏性鼻炎史,舌淡红,苔白腻。上方去延胡索、伏龙肝、钩藤、炒枳壳、鸡内金,加葛根20克、苍术20克、羌活10克、川续断15克、辛夷10克。14服,两日1服,水煎3次取汁300毫升,分4次,早晚分服。后随访,右胁疼痛已不再发,胃胀明显好转,月经相关诸症亦均减轻。
按:患者素体阳气不足,加之饮食不慎,更伤脾阳,致痰湿内生,或因情志不畅,阳气内郁,郁久化火,而成中焦寒热错杂之势,故以四逆散为基础方,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加柴胡、黄芩、半夏,寓合用小柴胡汤之意,以透达少阳之郁。
(温馨提示:以上方剂均应在医师指导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