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芷希
“精准脱贫”工作落实到企业,就是要做好企业困难职工的脱困解困工作,目前部分特别困难的职工群体得到了有效帮扶,但还存在相对困难的职工家庭,在困难程度上不具备特殊性,在政策上不能依据现有解困脱困规定纳入帮扶。探索在企业中如何做好相对困难职工家庭的帮扶工作尤为重要,是解决帮扶工作滞后问题,实现事前帮扶的重要环节,为进一步推进“精准脱贫”工作奠定基础。
企业相对困难职工指的是未达到城市困难职工建档标准,但由于家庭就医、就学、生活等支出超过家庭收入构成家庭经济困难的企业在册职工。在管理中,研究、掌握企业相对困难职工群体管理的特点十分必要。
致困原因具有突发性、不可控性。企业相对困难职工的致困原因主要是由于突发性、临时性事件造成的家庭经济支出在一段时期内大幅增长,给职工家庭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主要集中在医疗、就学等方面的经济支出。
界定标准具有区域性、不统一性。随着区域化、全球化公司的发展,根据企业组织机构设置的不同,对于不同区域、不同管理单元的职工群体,对相对困难程度的界定不能一概而论,存在着所处行业、所处地理区域、所在地文化等因素带来的差别。
管理方式具有周期性、不固定性。相对困难职工致困原因的产生和消除存在周期性,同一职工在不同时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致困因素,所以,对于相对困难职工返困的管理和控制,具有较高的难度。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工会设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办理困难职工工作
职工家庭状况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相对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状况的改善,能够为企业适应市场化竞争,拥有稳定可控的人力资本提供有力支撑。
推动构建企业与职工命运共同体。相对困难职工群体的存在具有长期性特点,企业建立长效帮扶管理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员工福利,提升职工幸福指数,赢得职工对企业的认同感。通过差异化管理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将企业愿景与职工信仰有效融合,构建企业与职工生存同频、幸福共振的命运共同体。
保持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性。把帮扶工作的重点前移,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帮扶管理进行早期干预,提前化解困难因素,可以有效控制绝对困难群体的产生;同时,将致困因素控制在最小、最轻微,可以有效减少帮扶资金和降低人力管理成本,实现以最精准的投入收获最大的管理效果,保障企业职工队伍的稳定。
以区域化管理为主线,适应未来帮扶管理的需要,结合区域帮扶对象特质,配套定制化管理策略,构建相对困难职工管理体系,完善企业帮扶管理机制,实现帮扶管理工作转型。
实施三个“下移”,优化管理,健全完善管理机制
一是下移帮扶管理界定标准,调整工作重心,将管理权限充分授权到基层。把相对困难职工困难程度的界定标准下移到基层。由基层管理单位充分考量所属管理对象的致困原因、家庭收入和支出比例等因素,确定困难职工管理范围。按照“一个单位一个标准”的定制化管理原则,增加标准的针对性、准确度,有效解决界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按照“一个单位一个策略”的开放化管理原则,用授权管理赋予自主权的方法定制相对困难职工帮扶政策,提高帮扶管理的时效性、可应对性及灵活度,有效解决管理方式不固定的问题。二是下移帮扶管理政策,优化定制方案,实现管理责任与目标有效配套。下移帮扶管理政策,有效配套基层定制化帮扶管理模式,结合管理责任与目标建立高效精准的帮扶机制,实现上行管理下移。下移帮扶政策实施重心,增加对基层管理政策的支持和倾斜力度,以宽松开放的政策环境、上下联动的运行机制和政策执行的对下倾斜,实现上行措施下移。三是下移帮扶管理资金,增强使用效果,将管理的统筹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把帮扶管理资金依照帮扶项目大小、实施难度等因素量化为具体分配指标,下拨到基层管理单位,用于相对困难职工帮扶,解决帮扶管理资金使用不充分的问题,增强帮扶管理资金的使用效果。把帮扶管理资金依照帮扶项目的使用范围、执行周期等因素细化为具体救助标准,发放给相对困难职工,用于缓解职工家庭生活困难,实现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启动三个“升级”,转变观念,实现帮扶工作转型
一是管理理念由“企业帮扶”升级为“家庭自救”。转变“职工困难等于企业责任”的传统理念,对于相对困难职工及其家庭的管理,帮扶管理责任主体不再只是企业,相对困难职工家庭也要主动承担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家庭成员的力量,依靠努力工作、技能提升、学习创业等实现家庭收入增长。在企业与职工家庭中建立双向帮扶责任通道,明确双方责任,建立“一企一策”健康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二是管理模式由“多级救助”升级为“一户一策”。转变“困难帮扶就是各级帮扶”的原始简单处理方式,根据每一户相对困难职工的根本致困原因及家庭成员情况,结合各方有利政策,制定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个性化解困脱困方案,同时,落实帮扶责任制和责任人,采用闭环工作模式对帮扶效果实施动态监督和管理。在企业构建“一户一策”帮扶管理模式,形成长效化管理机制,最大限度提升帮扶力度。三是管理方式由“普遍惠及”升级为“精准发力”。转变“一有困难就要建档帮扶”的固有低效帮扶处理策略,合理控制准入标准,真正达到帮扶资金花在刀刃上的效果,实现帮扶工作的精准发力。在企业相对困难职工帮扶管理工作中明确“精准发力”的工作要求,推动“一企一策”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障实现管理效果。
坚持三个“原则”,上下联动,逐层确保帮扶效果
一是坚持不忘“服务”初心,解决职工生活难题。以深入推进“一户一策”帮扶工作为主线,细化帮扶措施,加强帮扶力度,巩固帮扶效果。以有效增强“多重资金”的综合使用为抓手,建立有效规则,完善帮扶机制,拓宽帮扶渠道。以广泛推广“复合保险”叠加保障为重点,争取政策支持,满足职工诉求,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二是坚持不忘“教育”初心,促进职工提升素质。以打造“健康服务中心”为平台,净化心灵、增强意志,建立和谐企业之家和幸福职工之家。以提供“技能培训教育”为手段,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提升其业务能力。引导职工树立“收入与能力相匹配”“企业关爱与家庭自救相结合”的思想,通过提升自我能力实现增加收入的目标。三是坚持不忘“关爱”初心,满足职工生活需要。运用新媒体传播平台,适应新时代企业帮扶工作的变化,以“普惠工作”为核心,增强职工参与度,切实提高职工专属福利,让职工感受企业的人文关怀。贯彻“全民健身”理念,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真正让职工参与积极性“高”起来,让企业文化活动“活”起来,让职工健康生活方式“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