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新
学写书法,让我亲近了笔。一支支笔从记忆的深海中旋转而来,荡起的涟漪扩散着旧时光的踪迹。
最早看见笔,大约是在我五六岁时,奶奶送走在她家吃饭的人,站在门口转身对我们几个小孩说:“瞧瞧!瞧瞧人家吃派饭的‘大人物,穿着带兜袄,口袋里插着笔,多神气!要是你们长大后也能这样就好了!”奶奶说完又望了望那人的背影。那时,我不知道兜袄的意思,但奶奶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天后,我常常盼着有“大人物”来奶奶家吃派饭,想再看看他们口袋里的笔。
终于,又有人到奶奶家吃饭了,我和堂兄弟趴在门缝往里瞅,使劲看吃饭人的口袋。他的上衣口袋露出有烟卷粗、黑乎乎闪着光的小棍子——那好像就是奶奶说的插在口袋里的笔。那人瞥见我们,便招呼我们进屋一起吃饭。我进屋后又仔细观察他的上衣口袋——那里有个小盖,盖上留个小口——正好让笔露出来。那天在奶奶家吃的什么饭我早已忘了,但那位“大人物”上衣口袋里的笔,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
后来,在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时,有人提到上衣口袋里插笔的事,大几岁的姐姐便说,到她家吃派饭的人上衣口袋里插着两支笔呢,一高一低。她还听大人说:“官儿大不大,看他口袋的笔就知道啦。”于是,我又盼着插两支或者更多笔的“大人物”到奶奶家吃饭。然而,一直盼到我上学也没有盼到。我下意识地看爷爷、父亲他们穿的对襟袄,他们的袄子上没有插笔的口袋;再看左邻右舍的人,他们也没有人在口袋里插笔。懵懂年幼的我,感觉到那支笔不一般,它像过年时才能吃到的猪肉、穿到的新衣服一样,闪着光亮投射在我童年的天空中。
长大后,我才明白小时候奶奶口中的“大人物”是下乡干部,他们穿的衣服是中山装或者制服,上衣口袋盖专留插笔的口儿。那时候,上衣口袋插笔是一种时尚,暗示身份,这是那个年代特定的标志。
我上小学时,用两分钱一支的铅笔写着汉语拼音、做着算术题。尽管不是那么贵重的笔,我也依然十分珍惜,就算铅笔用到小手指一般短,我也还是舍不得扔掉。班里的同学也一样节俭,有名同学用从兵工厂捡回的子弹壳套在铅笔头上,引得大家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他“改装”后的铅笔,围着他挨个去体验写字的感受……在握着冰凉发光黑黄色子弹壳的笔套时,我想起了在奶奶家吃饭的“大人物”口袋里插的笔,这感觉很奇妙。
小学三年级时,我花五毛钱买了一支钢笔。挑选时,我特意看了看这支钢笔有没有笔夹,能不能插在上衣的口袋里。尽管我的上衣并没有口袋,但用这支鋼笔写字依然使我很满足——老师的红笔勾在一片片蓝黑色的字迹下显得格外鲜艳。后来,我又买了能拔帽的钢笔,还有经常哈口气才能出油的圆珠笔,一支又一支笔,陪伴着我的每段学习历程,直到师范毕业。
我教书的时候,用粉笔板书。教室里的黑板已经旧了,灰白中夹杂着点点黑色,粗糙不平。写字的时候,粉笔末像雪屑一样飘落在我的头发上、手上、衣服上,也随着窗外吹进来的微风飘落到学生们的周围。
课余给学生制作测验练习卷之时,需用铁笔刻蜡纸,再用油墨机将练习卷印出来。铁笔比钢笔长,笔头是钢制的,又细又尖。刻蜡纸比较简单,但在刚开始我也花费了一番功夫才上手。刻字比写字慢,我掌握不住手劲——有的字“蜻蜓点水”,用油墨滚子滚那些字,蜡纸漏不下墨而成空白;有的字又用力过猛,划得蜡纸“伤痕累累”,漏墨过多而成黑乎乎的点子,无法使用。经历过几次失败后,我终于找到手感,用铁笔写楷书或仿宋体,一笔一画,笔笔到位。刻写时,我宛如一名在田园中劳作的农夫,他们栽种树木,我则在播撒一个教师的希望,别有一番韵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20世纪90年代,无尘粉笔、无毒粉笔进入课堂,师生不必再遭受粉笔末的侵扰。尤其到了新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教育时代的来临,电子白板、网络平台等现代设备也纷纷进入课堂。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PPT文稿演示、文件传输、实物展示,我手中的传统粉笔,已变成了感应笔。似乎具有魔力的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既能写字,又能像计算机鼠标一样打开按钮,根据教学需要找到辅助内容。感应笔好像能打开万花筒,各种各样的图形、五彩缤纷的色彩……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直观的、斑斓的世界。我也能够借助这支感应笔把学生巧妙地带入课堂,帮助他们汲取知识的甘露。
工作之余,我也爱写点文字。或敲打电脑的键盘,或点击手机上的字符,一行行字出现在屏幕上,比路边修剪的隔离带更整齐划一。然而环顾周遭,在我学习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手写笔,使用却越来越少,只有偶尔需要签名的时候才会使用。大多数成年人好像都没有握笔书写的习惯了。
余秋雨曾经说:毛笔是“点化了整体生活的美的精灵”。此刻,我又像学生一样手执毛笔,一笔一画地书写文字,品味着古代“尖、齐、圆、健”的四德内涵。我努力去捕捉“美的精灵”,让它化成尖尖的小荷,在岁月的池塘摇曳生姿。
(作者系北京市延庆区教育宣传中心退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