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蓝月 摄/宿东
4月24日,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当天,以“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为主题的2023 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在安徽省合肥市开幕。
活动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航天局、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合肥市人民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实验室承办。国家有关部委和安徽省领导、航天单位领导和院士专家,高校、企业界及有关方面代表,以及国外航天机构、国际组织、驻华使馆和高校科研机构的外宾出席活动。
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包括按照制图标准分别制作的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鲁宾逊投影图和墨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三种图像,空间分辨率为76 米,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质量更高的基础底图。科学家通过对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一手科学数据开展研究,还获得了一批原创性科学成果。
至2021 年8 月15 日,火星车完成90 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 个火星日,行驶1921 米,目前仍处于休眠期;至2022 年6 月29 日,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 天,状态良好。
▲ 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举行揭牌仪式
▲ 2023 年“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开幕式现场
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联合研究科学成果公布。自国家航天局2021 年发放首批月球样品以来,共发布嫦娥五号玄武岩的形成年代、发现嫦娥石等60 余项科研成果。此前,中国向俄罗斯、法国赠送月球样品,鼓励开展月球样品研究,促进科学成果共享。
会上颁发了2022 年度中国航天基金会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获“钱学森最高成就奖”,10 名航天工作者获得“钱学森杰出贡献奖”,3 支团队获得“航天创新团队奖”,290 名优秀个人获得“航天贡献奖”。2021 年度“航天国际合作奖”获得者何塞·黑蒙多、2022 年度“航天国际合作奖”获得者卡尔·伯奎斯到场领奖。
活动中,国家航天局向3 位2023年“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颁发聘书,他们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陈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
计划搭载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发射的两颗鹊桥通导技术试验卫星分别正式命名为“天都一号”“天都二号”,命名源自安徽黄山主峰“天都峰”。深空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空探测学院举行揭牌仪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被授予“中国航天日”旗帜。
合肥市空天信息产业项目集中签约,并发布了深空探测实验室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深空科学城规划位于合肥“未来大科学城”核心区,将打造世界一流的深空探测综合性研究基地,围绕深空技术、深空科学、深空资源、深空安全四大领域12 个研究方向,支撑和实施国家重大科技工程。
▲ “航天创新团队奖”“钱学森杰出贡献奖”颁奖
▲ 深空科学城概念性设计规划宣传片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2023 年“中国航天日”主题宣传片。航天日主场活动主要包括启动仪式、中国航天大会、空天信息产业与商业航天发展研讨会、航天科普系列展览、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论坛等。4 月23 日至26 日,中国航天大会主论坛和30 余场分论坛陆续拉开帷幕,同期举办“中国航天日”科普宣传周暨“走向世界的中国航天”主题展览,全国各地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航天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