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没有“灵丹妙药”

2023-05-15 10:03孟晓东
关键词:困难门诊医生

孟晓东

孩子学习没动力、注意力不集中,可能不是调皮捣蛋,而是真的病了。近年来,国内多地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对儿童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和预防,减少相关疾病对儿童学习活动的影响。然而,学习不好就是病了吗?看了门诊就能提高成绩吗?“学习困难”原因复杂,需要家长科学理性看待。

别把“学习困难”门诊当提分神器

胡欣红

据半月谈报道,近年来,国内多地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对儿童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和预防,减少相关疾病对儿童学习活动的影响。如今,开学已有两个多月,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妇幼保健院的儿童学习困难门诊依旧处于就诊高峰。有的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迟迟适应不了学校生活,听课效率差、写作业拖拉;有的学生总念叨不想去学校,甚至一到学校就头痛……

一小部分兒童存在学习困难是一个早已有之的现象,但“学习困难”门诊见诸媒体报道却是近一两年内的事儿。值得一提的是,此事在短时间内就经历过好几轮报道,而且每一次都能引发舆论的高度关注。个中缘由,或许不一而足,但击中一些家长们的“痛点”无疑是关键所在。

比如,在很多家长的印象中,一个智商正常的孩子,如果学习不好,肯定就是没有用心读书,吃不起苦。其实,这种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想偷懒的顽皮孩子确实不少,但也不乏因为生理上的特殊状况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的情况。

此前,媒体曾报道过一桩典型案例。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的教师孙志君做了一个小实验——把试卷放大一倍,让班里的个别学生做放大的试卷,结果发现平时成绩中下的学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此举印证了孙老师的判断:这位平时很努力但总是要“慢一拍”的孩子,很可能是因为视知觉辨析能力较弱,造成读写障碍,这只是生理发育方面的问题,不是懒,更不是笨。

学生的成长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学会尊重这种差异是教育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都缺乏相应的医学、心理学知识,孩子出现学习困难,只会急火攻心,甚至因为气急败坏而横加指责。“学习困难”门诊进入公众视野,对于这些特殊孩子而言,无疑是莫大的福音:倘若孩子们能及时得到专业的检查,情况很可能就会完全不一样。

值得警惕的是,也不乏有家长病急乱投医,连孩子是“不能好好学”还是“不愿好好学”都没搞清楚就带来看门诊。“学习困难”门诊不是提升成绩的,而是减少孩子学习中的不利因素,让孩子发挥出应有的学习水平。家长应该理性分析孩子不爱学习的原因,不能把问题全推给门诊解决。更何况,医疗手段也有局限性,“学习困难”门诊并非万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孩子的“学习困难”是父母不恰当的教育造成的。比如,据报道,一位父亲苦恼地向医生诉说,儿子不愿意写作业,并不多的作业总要拖拖拉拉到晚上十一二点才能完成。医生在和孩子单独聊天后,发现了他的“小秘密”:“我写完了学校的作业,爸爸就会给我留新的作业,写不完学校作业就不会有新作业。”

孩子明明没有学习困难,但却因为家长制造的高压环境导致了“学习困难”,何其讽刺?这样的事例,并非个案,谁该反思?正因如此,在“学习困难”门诊,医生不只对儿童进行问诊,还会和家长聊天,有时候心理辅导也会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学习困难”需全面分析、科学认识,而孩子学习上如果出现了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也需要好好反躬自问。

(选自2023年12月01日《中国青年报》)

写作借鉴

众所周知,只知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大都不可能是真正的名医。分析社会现象也是如此,高手是不会只盯着现象本身的。对于国内多地医院开设“学习困难”门诊,且门诊火爆的现象,本文作者便是一位“高手”,深刻分析了开设“学习困难”门诊的益处,同时也指出了门诊并非万能,家长也应该多反思。看待问题辩证全面、逻辑严谨,体现的是作者的认识水平与实力。

学习困难门诊火爆背后,该思考什么?

邢妍妍

国内一项数据调查显示,表现有学习困难的儿童约占学龄期儿童的13%至17%。这并不算小的比例,或许可以看作是学习困难门诊如此火爆的一个侧切面。而这也意味着,“学习困难”应该成为一个被严肃关注的现象,得到广泛科学的研究,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状态性的描述词汇,只用来形容孩子对自己学业的不上心。

学习困难门诊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呼应了一些家庭的客观需求,也折射出部分家长教育观念的理性转变。面对孩子不佳的学习状态,他们更愿意选择去询问求助更专业的意见,以一个更为科学全面的角度去审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而非一味地责怪辱骂。毕竟能从孩子表面的状态看到他们内心真正的需求,正视他们存在的某些问题,本身就是对孩子成长的尊重,也是必要的教育内省。

但另一方面,大量家长忧心忡忡地涌入学习困难门诊,渴望通过就医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孩子的成绩,也难免不被看作是另一种层面的教育焦虑。曾有医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些被认为“学习困难”的孩子,实际上自身并没有太大的困难,而是在家长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或不合适的学习环境影响下,没有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

因此很多时候,正视孩子的问题并不代表就要轻率地给孩子贴上“学习困难”的标签。家长或许可以以此为契机,更加注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正确地引导和陪伴。卸下自身的焦虑,撇掉一些不必要的比较,让孩子单纯享受习得知识的快乐,或许比一味带着孩子去看医生来得更为重要。

认识到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孩子的成长没有“灵丹妙药”,它是需要家长久久为功,并持续不断去摸索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妨让陪伴再用心一点,让认知再科学理性一些。

不过,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综合性工程,需要多方配合才能使孩子成长的环境更为友好和健康。让孩子们不再被“学习困难”所困扰,我们能做的且必须要做的,还有很多。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猜你喜欢
困难门诊医生
困难中遇见团队
门诊支付之变
困难我不怕
最美医生
医生
望着路,不想走
选择困难症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