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可曼 胡 伟
内容提要: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运行模式,是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创新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透过其内在模块化特性和多样的实践样态,探察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模式创新机制,推进知识与技术创新资源在舞台艺术实践系统内部不断流动和交换,实现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模式,充分融入高校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并能最大化分享创新效益。
模块化舞台艺术实践组织模式是为满足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需要、适应多样变化的需求结构和文化艺术发展趋向而形成的一种艺术生产组织形式与实践管理模式。它能为高校音乐专业学生在共同的舞台艺术实践系统设计规则基础上协调合作提供一个高效运行平台,使每一位学生能够凭借自己的核心实力实现个性化发展,从而满足文化艺术市场多元化人才需求。与此同时,通过知识与技能在舞台艺术实践系统内部交流和整合,能不断增强系统整体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而促使高校音乐专业保持可持续发展优势。
“模块”概念是由美国感知神经学家迈克尔·加扎尼加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美国认知心理学家J.A.福多建立心理学领域的“模块理论”,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在《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一书中提出模块化概念及其运行理论。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模块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命题,“模块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心理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领域。模块化组织结构是一种组织内部成员跨越各自边界来共同完成任务的松散组织形式①,各模块按照一定规则相互联系,通过标准化接口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整合配置②。由知识和技术等能力要素所决定的舞台艺术实践展示方式越来越成为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教学的主导,其组织结构具有模块化组织结构特征。多个实践主体同时聚集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与空间里,围绕实践主题构建明确的项目导向的团队合作模块化艺术实践组织模式,内部结构既紧密又松散,彼此之间建立非固定的短期合作关系,按照目标导向统筹规划,评估筛选演出方案,人员和音乐作品进入与之相适应的联结通道中。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能级定位开展纵向柔性分工:策划人员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方向和艺术人才培养需求变化不断改变和调整艺术实践的创作组合与过程,不断转变各实践主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促使艺术实践成果能够满足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个性化需求和文化艺术市场的多样化要求;编创人员进行整个艺术实践设计,包括节目编排、舞台创意构思等;表演者负责舞台艺术实践的具体实施,承担演唱和演奏的舞台表演任务,将作曲家的作品文本进行艺术化的二次加工和创作;舞台监督人员负责舞台演出的节目调度,维持和协调所有人员和演出节目在预定轨道中行进,保证整场演出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无失误和达到预期的演出效果。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舞台艺术实践是一个开放交互式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与之产生能量和信息交换,其在特定时空产生的群集效应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界限,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在更加广阔的时空环境中实现和传递价值流。
根据霍兰(John Holland)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一个包含有若干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其行为主体具有自组织、学习和适应能力,彼此互动,并在连续不断地与环境以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改进自身结构和行为模式,实现自身适应度的提升,同时推动整个系统发展和进化③。高校音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具有复杂适应系统的特点,它由相互作用的舞台艺术实践设计者、音乐作品编排者、舞台音乐表演者、舞台艺术制作评价者等多个行为主体构成。这些实践主体构成舞台艺术实践的子系统,他们各自拥有不同知识技术水平和创新创造能力,有着不同的运行模式。实践主体根据舞台艺术实践规格要求,在课程、实践、编创、表演等各个环节建立非线性的、多层次多功能的、松散的耦合关系,其流程紧密联系,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实现专业灵活的分工。实践主体的胜任能力嵌入在舞台艺术实践特定的协调与组合方式中,在实施的不同层级表现出高度一致性和独特性,他们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仅能够加深彼此对于舞台艺术实践目标与规则的理解和认知,而且有利于相互之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换④。与此同时,实践主体与所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着不断适应的关系,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而进行资讯交流、学习沟通和经验积累,不断调整和改变舞台艺术实践的内容与形式。舞台艺术实践各子系统不仅能够利用自身循环反馈机制进行自发优化,并抵御外部不良干扰和影响,而且也使得模块化舞台艺术实践系统成为一个内部可以适时组合配置的有机整体,能够保证在实现舞台艺术实践整体绩效的基础上提高整个系统的灵活性与可扩充性。模块化的舞台艺术实践系统不是简单的模块相加或堆砌,而是呈现出不同于线性叠加的增益,从而有效地达到舞台艺术实践系统的模块整体协同运作的总体目标,通过内部子系统不断进行重整、组合、调适与重构,促使舞台艺术实践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持续演变。
舞台艺术实践的培育和实施是一个持续分解、整合、发展变化的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动态特征。首先,舞台艺术实践的模块化设计规则呈现动态性,基于实践角度提出的舞台艺术实践设计是明确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主旨、反映实践课程体系结构、实现高校音乐专业实践机制和传递音乐艺术创造价值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战略决策。舞台艺术实践既要适合现有音乐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也要克服因路径依赖产生的经验惯性,对实践主体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更新,与外部知识和能力建立沟通联系,并发生碰撞和演化。音乐表演技术变化与音乐编创结构形式调整为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设计规则提供更多动因。原有技术和结构形式的突破不断改变舞台艺术子系统的选择、组合和应用,影响子系统的功能设计、结构搭建以及交口衔接。动态环境下舞台艺术实践某个部分流程的变化必然引起连锁变化反应。其次,舞台艺术实践组成人员之间的互动关系表现为动态合作关系。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内的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使得各个模块子系统之间既各自独立运行又相互统一协作:一方面每一个舞台艺术实践参与者都保持较高的独立性,独自实践个人的艺术设计和表演技术;另一方面模块组成人员之间又必须建立某种形式的耦合,为了适应不同的目标导向和技术要求,必须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和相互适应,以便共同完成舞台艺术实践的表现目的。再次,舞台艺术实践的参与者数量显示出动态变化。高校音乐专业的舞台艺术实践复杂多样,参与者基于目标任务的合作是有时间性和暂时性的⑤,每一次对舞台艺术实践的资源和组织进行构建、整合与配置都有明确的主题任务和目标导向,其中人及其表演技术是舞台艺术实践动态构成的核心基础,不同的艺术实践内容要求不同的人员配置和技术支持。参与者的学习轨迹、知识结构、技术水平、舞台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差异,造成舞台艺术实践组成团队的异质构成,对应不同的舞台艺术实践内容,按照一定规则细分和组合参加人员。
根据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实践主题要求,在按照音乐艺术情境来策划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的过程中,舞台艺术实践与课堂教学相互衔接且形成共鸣,呈现出多视角、多维度、多层面的实践样态,主要有规范调节型、目标指向型和交流推广型。
规范调节型舞台艺术实践主要有舞台实训和专业考核,着重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规范掌握,以及舞台艺术实践能力与经验的规范习得。其评价标准亦是以合规范性为基本要求,舞台艺术实践的专业化、规范化与程序化是其顺利实施的核心要求。高校音乐专业的实训课程经过师生课堂专业技能教学和课下学生自我训练之后,必然延展至舞台实训。舞台实训包括专业实践练习、专业音乐会和专场音乐会,让学生置于真正的舞台上进行技能训练,熟悉舞台环境,了解舞台演出各个环节和步骤,置身于仿真职业岗位,体验舞台艺术的魅力与艰辛,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绝大部分学生通过磨炼可以获得基本舞台实践经验,为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基石。专业考核包括声乐演唱和器乐演奏的平时专业考查、期中专业考核、期末专业考核和毕业考核,以舞台实践形式呈现,从演出曲目选择、音乐表演技术训练、舞台表现力到服装、化妆,乃至舞台站位,都经过仔细准备,对学生各个学习阶段以及整个大学期间专业学习进行专业评价,为学生未来职业方向的定位和抉择提供关键性评估意见。
目标指向型舞台艺术实践主要有就业展示和音乐赛事,具有明确的实践指向,体现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教育教学水平,反映高校确立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前瞻性。音乐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有效性,以及能否符合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音乐人才储备的要求,是否具有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适时作出必要调整,并在变化环境中持续生存发展的能力。就业展示是为符合职业岗位要求而精心打造的“竞技演出”,其构成包括专业技能展示、岗位技能展示和个人才艺展示,集中展现毕业生的专业能力、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高校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植入音乐赛事,旨在打破音乐专业教育教学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得整个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不断处于动态活跃状态,这种非平衡状态能够促使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发展。根据国内外、省内外和校内外各种不同层级赛事的评价标准和要求,高校音乐专业从起初的节目编创到过程中的反复研试和排练直至最终的舞台呈现,对实践组织模式和组织成员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非线性互动同步发展到一个新的有序平衡状态,进而形成更加具有活力的新系统,达到培养符合期望值的音乐专业人才的目的。
交流推广型舞台艺术实践主要有艺术交流和社会艺术服务,通过音乐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与分享进一步推进和完善艺术创意,为音乐艺术传承与发展提供实施媒介和开放共享平台,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更新和价值交换。高校音乐专业开展的艺术交流包括校际、省际和国际艺术交流,在外部环境与前沿信息作用下,高校音乐专业不断开掘新的知识和技能,这些被吸收进来的知识与技能在高校和组织成员之间多路径传播和扩散,多向持续性地共享和吸收,同时又被重新进行排列组合,交叉整合后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技能,反哺式地应用于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中,促进模块化系统的良性运行和创新发展。社会艺术服务是高校发挥艺术社会功能、体现高等艺术教育价值、引领社会音乐艺术创新的一个特色样态,通过整合利用自身优质资源和系统完备的组织机制,从音乐人才培养、音乐技术创新、艺术信息智选等方面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提供多层次多样化服务。在社会艺术服务过程中,舞台艺术实践以其直观而富于感染力的表现形式发挥着文化传播、推广和创新作用,在为自身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同时,充分激发内在文化自觉性,形成主动服务社会、促进音乐艺术发展的可持续动力。
高校音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系统是一个不断推出创意、创作和创新的复杂生产系统(图1),由主导模块和职能模块构成。主导模块的基础构成是舞台艺术策划模块、舞台艺术编导模块和舞台设计模块。对舞台艺术实践进行整体创造性构思和设计,形成差异化舞台艺术实践设计方案,组织和推广具有显著特色和个性风格的舞台音乐艺术。职能模块主要有音乐演唱模块、音乐演奏模块、音乐指挥模块、艺术指导模块、舞台艺术制作模块和舞台艺术实践评价模块。其中,音乐演唱模块、音乐演奏模块、音乐指挥模块和艺术指导模块属于舞台艺术表演实施模块,负责将音乐文本以及舞台艺术实践设计方案进行创意加工和艺术呈现;舞台艺术制作模块是将审美和技术相结合,运用操作技巧充分揭示音乐作品的内涵,延展音乐艺术交流空间,实现音乐作品的完美展示。舞台艺术实践评价模块包括实践方案评价、音乐表演评价和舞台效果评价,按照舞台艺术实践要求和评价标准对多样化的模块成员和舞台艺术实践成果进行评估、筛选和选择,使得舞台艺术实践最终达到展示的预期效果。在主导模块和职能模块中集聚着很多专业门类和个性风格具有明显差异的艺术实践演职员,他们在其专业领域内提供专业化的、不同类型风格和不同水平质量的艺术实践知识和技能,根据不同的舞台艺术实践样态对模块性能与作用的规格要求,通过评价、筛查、发现和选择,模块成员进行横向分组,各个功能模块实行合理调配与整合。这些处于横向水平专业化分工和链状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各个模块独立完成自身一系列知识、技能和素质建设,分别提供各自功能与特性互补的音乐艺术创作和技能,每个模块各自进行“自律”运动,自主发展,却彼此密切配合、相互交流,依靠有秩序的结构化达到模块之间畅通连接的目的⑥,并依据舞台艺术实践样态的主题设计规格整合构建成最终的完整的舞台艺术,由此实现舞台艺术实践系统组织内部的模块化运行。
图1 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模式
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设计是一种能够使艺术实践各个部分组成复杂的实践体系的设计技术,这些部分具有明确独立的具体功能和对接口径,且组合在一起能够支持整个系统的机制运行。舞台艺术实践内部系统高度结构化,由相互独立的功能模块组成,每种功能模块致力于特定的认知任务,通过不断协作沟通逐渐缩小彼此对系统整体设计运行的认识差异。这种相对独立的模块化系统拥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统一的规格标准,系统内部达成一种潜在的、默契的约定,规范着彼此的决策与行动,成员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协商、知识资源共享和设计决策互助来达到合作目的,面对内外部环境机制的变动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对舞台艺术实践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动态调配与整合。舞台艺术实践系统既注重各模块内部主体的组织分工,建立明确的实践角色定位,强化模块主体的创意思维、创新动力以及实践能力,使得实践主体处于动态开放而非单一封闭的系统环境中;同时又关注外在功能与性状的契合,围绕舞台艺术实践的共同目标协同合作、实时交互,形成相互支持的关系,由模块之间产生的互动融合关系所形成的动力能够在不同模块间转换与传递,从而保证舞台艺术实践整个系统的良序运转。
知识技术在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系统内部的流动过程是实践主体互相学习和进行价值交换的动态过程。每一次舞台艺术实践的实施都是根据艺术实践设计方案的变化而采用相应的节目编排、舞台布置和人员调配,进行优质资源的匹配和联结,并及时调控纠偏,形成暂时的封闭系统,为成员之间知识、技能和信息的交叉、组合与创新创造条件,促使舞台艺术实践知识和技能融通顺变。实践主体通过获得社会市场信息和外部环境作用而不断发展和创造新知识新技术,并在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系统内持续多向传播,实践主体在共享知识技术的同时,对吸纳的新知识、新技术进行重新整理、组合、扩散,使得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系统形成知识技术传播、共享、整合、创造的创新系统⑦。舞台艺术实践知识技术创新不仅仅是音乐创作表演知识技术本身的演进,更多的是音乐创作表演知识技术适应市场需求以及社会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演化过程。高校音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内含高校教育教学主体以及服务保障组织,外联政府和文化艺术产业,受到内外部因素的制约和驱动,模块化系统组织协作是一系列互相关联、同步协调的组合在时空与顺序中齐同并进的过程⑧。以模块化组织模式运行的高校舞台艺术实践以职业岗位真实工作样态为模板,高度仿真实际舞台艺术表演,根据企业对文化艺术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不断进行知识拓展和技术创新,保持舞台艺术实践系统的战略灵活性,强化课堂与舞台、专业与职业的无缝对接,使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专业学习与职业规划形成互动链,开展跨专业、跨领域、跨组织的灵活开放的协调合作,通过多层次、多路径、多元化的反馈式舞台艺术实践,改善舞台艺术实践主体的创新效率。知识技术的创新发展推进舞台艺术实践系统整体运行效率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更好地发挥互补性知识和技能所产生的协同效应,使得整个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呈现聚合有序的运行趋势,进一步推进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发展。
模块化舞台艺术实践组织模式运行机制对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构成项目驱动,形成更加开放的实践机制,整个艺术实践流程更加通畅。首先,通过对舞台艺术实践样态进行精准评估,明确实践方向和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围绕既定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和推进舞台艺术实践的编排、演练和展示,以专业标准规范到位,规划合理,设计缜密,保证舞台艺术实践质量。其次,增强多方专业力量关联度。模块化舞台艺术实践参与者因音乐艺术创作、技术开发、舞台设计、排练、演出等创造性活动而有选择地建立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包括基于人才培养的合作、基于音乐艺术交流的合作、基于就业岗位需要的合作等多层级、多样化的合作关系,人员配置和资源整合以舞台艺术实践具体目标为导向,由传统的事务型舞台艺术实践模式向关联型舞台艺术实践模式转变,在活态管理运行过程中项目导向的任务型实践机制构建进一步强化。节目编排演练、人员整合调度、舞台设计规划等基于舞台艺术实践需要进行任务分解,筛选和评估内外部合作伙伴资源,及时淘汰不合适的合作资源,保留适应性匹配度较高的优质合作资源。学生与教师、艺术团体、就业单位等群体资源之间关系密切而机动,人员组合与资源重组处于动态调整中。再次,适时调整专业技术耦合度。无论是以展示个体知识和技能水平为主的独唱、独奏形式舞台艺术实践,还是由组成人员共同完成音乐作品和舞台表演的合唱、合奏形式舞台艺术实践,实际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专业技术耦合关系。模块化舞台艺术实践从整体性思维强调音乐专业技术耦合度,每个模块成员从自身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出发,通过自我管理、自我优化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内外部各个环节的技术传递与反馈过程来获取技术信息,实现技术衔接与技术水平突破。彼此之间拥有更加弹性的技术联系选择空间,既充分体现个体的作用与价值,又能够互补相容有效协同,保证整个舞台艺术实践系统的动力机制。对因知识转移和信息流动而造成的舞台艺术实践变化作出快速反应,从而提高舞台艺术实践机制整体能效,产生更好的舞台艺术实践专业效果。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作为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中发挥主体作用的模块要素,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生力军。中华民族共同的宏观文化体系为当代中国高校舞台艺术建构起潜在的、默契的文化艺术场域,源自悠久历史传统的精神气质使得艺术作品创作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其中所形成的意念图景让艺术实践主体能够产生深刻的文化认同,强化相互之间团结协作的目标基础和角色意识。舞台艺术实践系统各个模块之间不断的动态调配与整合能够更好地进行优质资源的匹配和联结,以丰富的艺术实践赋予中华优秀文化“活”的表现形态。随着当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原本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中国传统音乐艺术的创作与表现形式也逐渐趋同。因此在作品的创意、编排、表演以及舞台布置及其调度中,更需要充分挖掘和凸显中华文化艺术的优秀基因,结合当代社会文化艺术价值观念,体现各地区约定俗成的象征以及时代精神风貌,重构音乐传统理念,发展新的乐思语汇以及创作与表演技术,使中华文化艺术不仅在技术中呈现,而且在思想观念中流动。然而脱离了文化语境的音乐是不容易被人理解的⑨,音乐受众自身的欣赏习惯、审美经验以及固有的文化接受壁垒决定了他们参与音乐艺术审美再造和意义补充的程度,造成对舞台音乐表演的理解和判断的差异。为了在更加广阔的时空环境中实现和传递中华文化艺术价值,在多元文化观下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⑩的理想,高校音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在创作、编排以及表演中灵活适时地运用模块配置,通过资源整合、文化阐释而开展跨文化音乐艺术交流的直接传播,促进国内外音乐艺术相互交流融合、相互理解包容,丰富彼此之间音乐物质材料和音响结构的知识储备。在受众与舞台表演之间建立人性化情感表达和审美情趣的共通语境。为舞台音乐表演的内在文化意蕴提供情境引导,透过听觉、感知、想象、联觉等方式将音乐中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力量传递出去。
模块化运行方式是舞台艺术实践创新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实施途径,在知识和技能转移过程中创新要素得到进一步激发和优化,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系统内部持续不断的知识创新资源与技术创新资源的流动和交换推进了系统各组织层面的价值创新。利用这种灵活高效的艺术实践组织模式,在实现时空范围内舞台艺术实践创新发展的同时充分融入高校音乐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最大化分享创新效益。
舞台艺术实践模块化组织运行模式更加适应高校音乐专业舞台艺术实践复杂不确定的实践主体结构,同时顺应音乐艺术发展方向和变化多样的人才市场需要,这种高效的艺术生产组织模式促使整个舞台艺术实践系统保持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注释:
①芮明杰、张琰:《模块化组织理论研究综述》,载《当代财经》,2008年第3期,第122页。
②[日]青木昌彦、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第23页。
③张旺君:《系统适应性层级进化思想研究》,载《系统科学学报》,2021年第5期,第12页。
④李靖华:《模块化的多学科方法论思考》,载《科研管理》,2007年第3期,第126页。
⑤李杰义、来碧波:《学习导向、技术导向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基于组织均衡的视角》,载《科技管理研究》,2019年第16期,第159-166页。
⑥徐宏玲:《模块化组织形成及运行机理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6,第18页。
⑦余晓泓:《基于模块化理论的创意产业集群组织模式和创新研究》,载《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第8期,第52页。
⑧黄春萍、赵晓静、陈冰:《国外组织间协作研究评述与展望》,载《管理现代化》,2019年第1期,第120页。
⑨[美]保罗·亨利·朗:《音乐学与音乐表演》,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第261页。
⑩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第4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