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主要包括“悲情式”情感鼓动、“抗争式”情感激发、“闹大式”情感渲染、“狂欢式”情感宣泄等主要模式。通过“苦难”叙事激发普遍同情和愤怒,形塑“人民—他者”二元对立的话语空间,借题造势制造“民意至上”舆论审判,戏谑化表达煽动象征性“大众反叛”,是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惯用手法。面对网络民粹主义多元化的情感动员及其潜在威胁,应该采取系统化、制度化、差异化、协同化的疏导策略,以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负面情感,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话语热情,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进行针对性情感导引,建构“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关键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情感逻辑;情感动员;情感疏导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5-0079-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治理研究”(21CKS058)。
作者简介:张林(1989—),男,四川富顺人,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电子科技大学)研究人员,法学博士,研究方向: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作为世界范围内一种具有较大政治势能的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对国家政治生态和社会权力结构带来的冲击不容小觑。民粹主义崇拜同质化、整体性的“人民”,对社会精英及其背后的社会体制总是报以质疑和批判态度。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民粹主义开始向网络空间迁移并衍生出新的文化特征。与西方民粹主义具有清晰的政治目标和政治规划不同,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在整体上呈现出一定的弥散化、潜隐化和碎片化特征。在常态的舆论场景中,民粹主义就像幽灵一样潜隐于各种网络新闻和网络评论之中。而一旦出现特定议题触动民粹主义神经,再加上某些意见领袖的推波助澜,民粹主义马上就会竖起“仇视精英”“美化草根”的大旗,可以瞬间发酵并迅速蔓延至整个网络,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舆论力量。从社会动员的视角来看,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蕴藏着巨大的社会动员能量,情感动员是贯穿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整个动员过程的主要逻辑线索。作为人的主观感受和心理反应,情感不仅是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一种资源或工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已然成为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底层动力。特别是在“后真相”時代,个人情感在舆论动员中的地位愈加凸显,群体之间的情感能量愈发强大。在这一背景下探究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情感逻辑,厘清情感在网络民粹主义动员中的运作机制,对于新时代网络民粹主义的有效治理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情感逻辑
对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认识和阐释必须跳出西方民粹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西方政治学界对民粹主义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观念的、策略的、话语的、风格的四种范式”[1]。如果只是简单套用西方政治学界的民粹主义理论,无论是“意识形态说”“社会行动说”“政治策略说”,还是“政治话语说”,其实都很难解释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诸多现象。当然,这种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水土不服”,主要还是源于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自身的复杂性境遇和独特性逻辑。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是社会转型、阶层分化、利益冲突、技术赋权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西方民粹主义具有清晰的政治规划和鲜明的政治导向不同,中国网络民粹主义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自组织”特征,围绕具体社会议题展开而呈现出间歇性、反复性舆论症候。一般没有明确的政治规划和政治领导,民生利益诉求大于政治利益诉求,短期微观目标多于长期宏观目标,“网民的参与动机往往是道德的对错和情感的共鸣,而不是输赢的策略算计”[2]。激进的民粹话语与反权威、反精英、反体制的社会情感交织,具有明显的情绪宣泄和大众狂欢特质。简言之,与西方民粹主义明显的政治逻辑相异,中国网络民粹主义呈现出鲜明的情感逻辑。
(一)社会转型带来的群体性焦虑: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情感土壤
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当前中国正处于挤压式、多层次的社会转型过程之中。社会经济利益结构的大幅度调整在带来贫富分化、阶层分化、思想分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群体性焦虑。这种群体性焦虑主要表现为焦虑情绪在跨阶层范围内的广泛蔓延,多数社会成员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普遍的心神不定和紧张心理。一方面,在现代化浪潮的激流勇进中,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现实中的“就业焦虑”“住房焦虑”“教育焦虑”“健康焦虑”“内卷焦虑”“环境焦虑”等就是这种社会压力聚集的具体性展现。而缓解这种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与经济建设取得的瞩目成就相比,我们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积压的问题相对较多,部分民众在改革发展过程中的获得感相对不足。特别是中下层群体在这种社会保障不足的切实感受中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发展的不可预期不可避免地会在不同程度激发人们的焦虑情绪。 另一方面,除了大面积的生存性焦虑以外,社会阶层分化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身份焦虑。不同的身份意味着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机会资源,身份地位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就代表了资源分配和机会分配的差异,这种差异在纵向对比过程中激发了社会群体之间对身份的追逐、担忧和焦虑。当然,广泛的群体性焦虑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道德焦虑,社会信任的破坏、人际关系的紧张,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社会思潮的泛滥都不同程度催生着人们的道德焦虑。随着生存焦虑、身份焦虑、道德焦虑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蔓延,“弱者心态”就会呈现出一定的泛化趋势,不论何种职业、何种岗位,多数群体都会在主观上认为自己是“弱势群体”。借助互联网技术的风险和情绪放大功能,焦虑情绪和弱者心态会在相互纠缠和相互影响中不断得到强化,一旦遇到相关议题的刺激,就会爆发出强大的舆论动员力量,进而成为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深厚情感土壤。
(二)“相对剥夺感”催生的社会怨恨: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情感动能
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在带来社会分层和利益分化的同时也加剧了社会的“结构性紧张”。所谓社会的“结构性紧张”是指“社会结构的不协调,社会群体之间处于一种对立、冲突或矛盾的关系状态之中”[3]。在这种紧张的社会关系中,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往往比较容易发生,社会矛盾也常常更容易激化。这种社会的“结构性紧张”带来的是整个社会的系统性信任下降和“相对剥夺感”增强。从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视域来看,“相对剥夺感”源于社会结构性失衡,是社会个体或社会群体在特定参照标准或参照群体的对比过程中对自己不利地位的一种主观感知。这种不利的主观感知不是因为现实条件的绝对劣势,而主要是源于对比。
有学者研究发现,“传统意义上民粹主义‘低年龄、低收入、低学历的‘三低群体结构正在逐步改变”[4]。网络民粹主义所涉群体正呈现出年轻化、精英化特点。所以,“相对剥夺感”其实是社会比较的结果,是一种主观上的弱势想象,这种弱势想象长期得不到纾解就会催生社会怨恨。当前,网络社会中盛行的“仇官”“仇富”“仇专家”等负面情感其实就是社会怨恨情绪淤积的一种主要表现。“仇官”反映的是干群关系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中官员腐败、权力不作为、权力乱作为以及权力傲慢等政治异化现象极度不满的一种综合性情绪反映。“仇官”情绪的长期堆积和不断蔓延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剧民众对政府的对抗性倾向,进而成为网络民粹主义“反体制”的情感燃料。而“仇富”情绪反映的则是贫富差距加大背景下普通民众对“富人”群体的某种集体性不满和敌视。导致这种不满和敌视的原因很多,既有社会收入分配体制的原因,也有市场政策的因素,当然还有部分“富人”群体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为富不仁”。从本质上看,“仇富”心理敌视的其实并不是财富或“富人”本身,不满的也不仅仅是收入差距。“仇富”心理本质上是对社会公平公正缺失的一种不满,是对不公平致富的一种强烈控诉。这种心理的蔓延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穷人有理”“富人有罪”的民粹主义思潮扩张。“仇专家”反映的则是知识系统信任弱化背景下民众对知识分子群体的一种不满和敌意,是对文化资本与权力资本相勾连的一种情绪性反叛,这种情绪的不断聚集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网络空间中的“反智”氛围。当然,除了“仇官”“仇富”“仇专家”等典型形式以外,社会泄愤其实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怨恨形态。一旦各种形态的社会怨恨情绪在网络空间发酵和蔓延,就会为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提供重要的情感动能。
(三)互联网技术赋权带来的“话语平权”:网络民粹主义生成的情感燃剂
作为一种重塑世界的全新性技术力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整个社会的交往模式和舆论场景。传统信息资源的垄断格局正逐渐消解,“信息权力开始向普通个人转移”[5]。可以说,新兴互联网技术带来的技术赋权在某种程度上为广大网民群体形塑了一个“话语平权”的世界。一方面,普通网民群体话语表达的欲望和话语生产的热情被空前激活。在原来组织化、层级化的大众传播系统中,专业化的组织或个人会对信息话语选择和信息话语生产进行严格把关,大众媒体在社会舆论引导中具有绝对的话语主导权优势,自上而下的层级传播模式让话语议题很容易聚焦,主流媒体的议题设置仿佛就是黑夜里的探照灯,灯照在哪里,受众的目光就会望向哪里。这种单向的信息环境淹没了个体的话语需求,压制了个体的话语表达欲望,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瓦解了这种层级结构,改变了媒介与大众之间的权力关系,使得信息权力开始呈现出平权趋势。在鼓励参与和互动的信息环境中,个人的话语表达欲望和话语生产热情被彻底激活,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个人的情感和体验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动和链接与他人分享。另一方面,网民群体的话语表达呈现出明显的感性化特征。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每个人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发布、评论和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不断的信息交互和思想碰撞中,个人的主体性意识显著增强,自我表达、自我展示、自我体验成为人们网络活动参与的重要诉求。相对于客观事实和理性判断,个体的私人情感和主观感受逐渐成为网络空间流行的叙事法则,事实和真相的光环正在被价值和情感所取代,整个网络社会也呈现出一种感性化趋势。“关注具体的表象化思维、彰显差异的符号化追求和延续传统的网络化群体,是网络社会感性化趋势的明显表现。”[6]在这种信息情景中,个人的立场、感觉、情绪、偏好等情感因素在网络话语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人们更加偏向于具象化、差异化、符号化、感性化的个体叙事。网络空间澎湃的话语热情和感性化的话语风格为分散化的社会个体创造了广阔舞台,象征性的“在场感”和圈群化的身份认同助推和放大了社会焦虑、社会怨恨等负面情绪的扩散和蔓延,这就为网络民粹主义的生成提供了充沛的情感燃剂。
二、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模式
鲜明的情感逻辑决定了中国网络民粹主义具有强大的情感动员潜能。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动员”就是通过资源调配唤起特定个人或群体一切能量而实现特定目的的行为过程。情感动员就是“个体或群体通过情感运作,以唤起、激发或者改变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评价的过程”[7]。作为一种社会结构的精神分泌物,情感不仅可以为网络民粹主义动员营造特定氛圍,而且还可以成为网络民粹主义动员的精神能量和精神资源。在“后真相”的互联网时代,网络民粹主义如果不能充分激发网民群体的情感能量,唤起“弱者”与“弱者”之间的情感想象,那么就不能引发舆论风暴。从现实情境来看,中国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主要包括“悲情式”情感鼓动、“抗争式”情感激发、“闹大式”情感渲染、“狂欢式”情感宣泄等主要模式。通过“苦难”叙事激发普遍同情和愤怒,形塑“人民—他者”二元对立的话语空间,借题造势制造“民意至上”舆论审判,戏谑化表达煽动象征性“大众反叛”,是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惯用手法。
(一)“悲情式”情感鼓动:以“苦难”叙事激发普遍同情和愤怒
作为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典型模式,“悲情式”情感鼓动就是以“悲情”作为网络动员的情感基调,通过“苦难”叙事和悲情文本的多维度呈现来激发民众的普遍同情和“正义性”愤怒。从道德心理学视域来看,“同情”是人类的天性,“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人天然具有的情感本能,人们对悲情色彩的“苦难”叙事会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移情想象和情感勾连。网络民粹主义的悲情动员往往以主体角色的悲剧性遭遇作为叙事底色,着力刻画主体角色的弱者形象,并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元素注入促使民众去感知和想象一个似乎就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活生生存在的悲剧性实体,进而唤醒和激发人民的普遍同情。当然,这还只是悲情式动员的第一阶段,即为公众营造一个个体性苦难样本,让公众产生一定的情感共鸣。
在此基础上,网络民粹主义还会对这个个体性悲剧样本进行刻意的价值解读,回避悲剧产生的复杂性动因,把悲剧产生的原因简单化地归结为强势群体的压迫或者社会体制的迫害。在这样极端化的悲情叙事框架中,主体角色的苦难形象被无限虚化,正义与非正义的道德拷问将强势与弱势、个人与体制之间的矛盾无限放大,进一步强化社会悲情。而受这种悲情情绪的影响,普通民众在同情弱者的基础上往往会产生一种反抗强者或体制的“正义性”愤怒。一般而言,主体角色的“悲情故事”讲得越凄惨,普通民众投入的“同情”也就会越多,对强势群体或社会体制的“愤怒”也就越强。比如,在关于一则“大学生偷外卖被刑拘”的话题讨论中,民粹主义“悲情式”的情感鼓动就表现的十分明显。“名牌大学生”“复习考研”“家庭贫困”“三兄妹辍学供他读书”“偷外卖”等悲情元素被大肆渲染,有网友甚至高呼“请放他一码,在‘偷饭大学生面前,我们都有罪”,也有网友认为“一个人为钱犯罪,是这个人有罪;一个人为面包犯罪,则是这个社会有罪”。在这种具有强烈悲情色彩和泛道德化的叙事情境中,网民的理性呼声被“同情”“愤怒”所淹没,事件本身的真相变得无关紧要,法律法规的权威性受到严重质疑,“弱者”成了不能被批评的敏感词汇,“天理”“公道”成为了网络民粹主义“反精英”“反权威”“反体制”的道德“挡箭牌”。
(二)“抗爭式”情感激发:形塑“人民—他者”二元对立的话语空间
在一定程度上,“网络民粹主义无疑是底层社会对社会利益结构失衡、自身利益遭受损害的一种‘反抗”[8]。网络民粹主义“抗争式”情感动员特别注重身份标签的区分和话语情境的塑造。在这种对抗式的叙事情境中,“人民与他者”“朋友与敌人”“善与恶”之间的界限泾渭分明,一旦身份区隔完成,在舆论事件爆发之时这种敌我之间的二元对立就会被无限放大。网络民粹主义会将对立双方进行简要归类并做标签化处理,穷人和富人、百姓与权贵、小贩和城管、强者与弱者、好人与坏人会被分别贴上不同的价值标签而划入不同的群体阵营。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非此即彼的群体归类,是因为社会成员之间常常存在一种“对立认同”的群体心理。所谓“对立认同”可以简单理解为群体双方因为某种共同的对立面而生成的一种联合。这种认同或者联合能够产生,是因为大家觉得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虽然很多时候这种“敌人”是被人为塑造的,这种“认同”也只不过是同质化人民的一种情感想象而已。但是,这种“对立认同”一旦形成,其产生的情感动员能量就不容忽视。在这种认同想象的基础上,网络群体社会弱者的身份会被不断正义化和道德化,弱者同盟之间的泛正义和泛道德叙事会不断激发和强化普通网民的情感共鸣和对抗意识。官员、富人、警察、城管、专家等群体会被划入对立阵营,凡是牵涉这些对立群体的舆论事件,原子式的网民就会迅速结成情感联盟,他们一般不会去考证舆论事件本身的是非对错,而是第一时间以“弱者正义”“弱者有理”为精神旗帜对对立阵营发起围攻,步调一致地抨击他们共同的对立面。“邓玉娇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药家鑫事件”“杭州飙车案”“夏俊峰刀杀城管案”“陈春秀高考被顶替”等热点舆情事件的爆发和演化无不存在着这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逻辑。
网络民粹主义这种情绪化、非理性的对抗式叙事在本质上可以看成一种“表意政治”,是普通民众政治立场和价值诉求的一种抽象性反映,是网络民粹主义对强势群体和社会体制的习惯性怀疑和本能式不信任,最终可能会导致一种极其负面的思维定势。如“凡是官员就一定是腐败分子”“凡是城管就一定是坏人”“凡是专家的话,我们都不能信”“凡是政府辟谣的,就一定是真的”等等观点就是“对抗式”叙事在网络空间的一种极端化表现。这种极端化叙事借助特定情景标签的渲染可以极大激发普通民众的情感想象,从而完成弱者话语向激进控诉话语的转变,将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非对称关系描述为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形塑“人民—他者”之间强烈的话语对立,进而激发网络空间长期积压的群体性愤慨和极端怨恨情绪。
(三)“闹大式”情感渲染:借题造势制造“民意至上”舆论审判
网络民粹主义“闹大式”情感渲染是“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民间策略共识在情感动员中的具体表现。“议程设置是闹大的最终诉求。”[9]一旦特定舆情爆发,网络民粹主义往往就会对特定议题进行添油加醋式的过度解读和情感关联式的想象性阐释,以期通过“闹大”来引发民意的爆炸性释放,并以此与其他社会思潮合流,进而制造“民意至上”的舆论审判和舆论风暴。“穷人无罪”“富人权贵罪加一等”就是这种极端“民意”的情感底色。可以说,民粹主义离不开其他意识形态,它就像是一个形容词,只有依附在其他意识形态身上,才能“以此来填补自己的空洞无物”[10]。通过对诸多网络民粹主义舆情事件的经验总结可以发现,几乎在每一次舆情事件爆发过程中,借题发挥和借题造势都是网络民粹主义“闹大式”情感动员的常用方式。比如,在“重庆保时捷女司机打人”事件爆发之后,马上就有网友开始借题发挥,渲染女司机老公派出所所长的身份,“保时捷豪车”“嚣张贵妇”“扇人耳光”“所长老公”等语词迅速将舆情升温至沸点。同样,当“孙小果案件”引发舆情关注之后,网络空间立即开始流传“孙小果案件”背后的各种黑幕,对孙小果“高官亲生父亲”的各种谣言和夸张揣测极大刺激了网民群体的话语想象和对抗情绪。而在“大学生偷外卖被刑拘”这样的话题讨论中,网络民粹主义又会借机将舆论方向引向留学生政策、社会救济制度和司法不公等领域。“中国大学生偷外卖与留学生补助”“如果他是一名留学生,就不用偷外卖了”这样的帖子引发了网民的极大关注和愤慨,一些网友甚至公开呼吁“必须对偷外卖充饥大学生网开一面”“请对贫困大学生作撤案处理”等。
从这些热点舆情事件发展演化过程可以看出,网络民粹主义“闹大式”情感渲染往往会以具体舆论事件为契机或外壳,然后再以弱势群体的立场和思维来解读和“演绎”舆论事件,通过各种戏剧化、批判性的剧情叙事对舆论事件本身的“真相“内幕”进行夸大、演绎、扩散或延伸,最终将舆论风向引致反权贵、反政策、反体制的轨道上。这种对舆情事件的借题发挥和借题造势不是立足于客观事实,而是依托于一种弱者想象,其中“话语勾连是最关键的一步,将不相干的事件勾连到一块,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是非因果就会发生质的变化”[11]。“闹大”的手段越是具有话题性、冲击力和震撼力,网络民粹主义的动员效果就越显著。在这种“闹大式”的情景氛围中,不管舆情事件最后真相如何,声势浩大的舆论浪潮借助“民意至上”的话语权力都会对社会公共政策的制定或司法审判带来一定程度的干扰。
(四)“狂欢式”情感宣泄:戏谑化表达煽动象征性“大众反叛”
在互联网独特的信息权力结构和舆论话语空间中,那些艰深、严肃、宏大的信息内容往往受到广大网友的天然排斥和抗拒。相反,那些具象的、琐碎的、娱乐的、充满感官刺激的内容往往更能获得人们的青睐。可以说,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为人们打造了一个时空交融的“日不落狂欢”平台,去中心化的“广场式狂欢”势头强劲,泛娱乐化成为网络文化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一抹重要底色。智能算法推荐带来的信息致瘾机制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种泛娱乐化现象向公共领域的蔓延。在这种众声喧哗的娱乐情景中,“人们解构主流、戏谑权威,渴求通过以娱乐的方式来感知自我和释放自我”[12]。“娱乐化生存”成为“后真相”时代数字化生存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一种独特的情感动员模式,网络民粹主义“狂欢式”的情感宣泄融合了娱乐和抗争双重功能。
一方面,在流量为王和商业利益的资本逻辑推动下,网络民粹主义的戏谑化狂欢不可避免地会掺杂文化营销和文化消费的色彩。一些网络平台或意见领袖为了吸引流量和关注,经常打着“为民代言”的旗号,故意生产和制造刺激大众神经的戏谑化和娱乐化内容,少部分意见领袖为了点燃大众情绪,制造“爆款”文章,甚至会不惜制造假新闻和炒作谣言,以此来强势制造众星捧月的媒介奇观。从这个维度上看,意见领袖与网络草根之间已经不再是动员与被动员的关系,而是异化为一种社会交换关系,是市场互惠原则和流通原则在网络平台上的延伸。
另一方面,网络民粹主义的戏谑化狂欢又呈现出明显的抗争、抵制和解构功能。人们既可以用幽默诙谐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也可以用冷嘲热讽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对等级秩序的厌恶。无数的个体利用弹幕、表情包、网络造句、网络围观、网络恶搞等形式上演着一幕幕具有荒诞现实主义风格的喜剧或者闹剧。必须承认,在这些看似荒诞不经的戏谑化娱乐狂欢背后其实蕴藏着网络民粹主义鲜明的仪式化抵抗色彩,娱乐狂欢变成了弱者的一种武器,煽动着普通网民的象征性“大众反叛”。巴赫金就认为人们在某种意义上其实过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一种生活建构在严格的等级秩序基础上,这种生活因为充满了教条、恐惧、崇敬和权威而让人变得严肃和眉头紧蹙;另一种是建构在平等基础上的广场式生活,这种生活“充满了对一切神圣事物的不敬和亵渎,充满了对所有人和事随意不拘的交往”[13]。
网络民粹主义“狂欢式”的情感宣泄就为现实生活中焦虑和压抑的网民群体提供了一个广场式的情感出口。可以说,在网络民粹主义的蔓延和扩张过程中,“相关群体的情绪化价值需求仅靠理性是难以满足的”[14]。通过对舆情事件各式各样的围观、调侃、恶搞和解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人们带来逃脱秩序和颠覆权威的某种快感,进而让人获得一定的情感满足和精神安慰。所以在现实情境中,几乎每一次网络民粹主义舆情事件都可以看到广大网民对社会精英呈现出的戏谑化调侃和狂欢式消费。比如,“我爸是李刚”事件引发的网民造句狂欢,“表哥杨达才”事件带来的网民对其名表的估价狂欢等。在这些“狂欢式”的情感宣泄中,网络民粹主义层出不穷的戏谑化表达激发了广大网民的参与热情和对抗情绪,对主流舆论的价值引导带来严峻挑战。
三、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疏导策略
作为一种潜隐化、弥散化的社会思潮,网络民粹主义很难从根本上真正消除。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是多种因素、多种动机综合作用的结果,面对网络民粹主义多元化的情感动员及其潜在威胁,我们应该积极疏导而不是被动防控。应该采取系统化、制度化、差异化、协同化的疏导策略,以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负面情感,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的话语热情,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进行针对性情感导引,建构“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一)系统化策略:以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负面情感
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生态系统,各个信息要素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动态演化关系。可以说,在互联网中,没有所谓的简单事物,只有被人为简化了的事物。任何事物在互联网空间的信息演化过程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看似简单的事物,其實并不简单。我们应该以一种复杂的系统性思维来审视网络民粹主义多元化的情感动员。从根本上看,网络民粹主义众声喧哗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宣泄其实是现实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紧张在网络空间的一种情景映射。要疏导这种情感,就必须从现实土壤中去寻找答案,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高度全面推进社会改革,争取以最大限度的社会公平正义消弭网络民粹主义的负面情绪。
一方面,要在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议题是引爆网络民粹主义舆情的核心议题,阶层分化、贫富悬殊、社会分配不公等议题是引发弱者情感抗争的主要动因。从宏观上看,这些问题几乎可以说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发展中产生的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发展才能真正解决。因此,应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为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因为“相比政治性诉求,利益诉求才是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话语最主要的一面”[15]。当然,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会直接带来全社会的公平正义。在持续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必须不断通过宏观调控和政策调试来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切实发展好事关老百姓现实利益的住房、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事业,尽可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共同富裕迈出实质性步伐,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减少“相对剥夺感”,让普通老百姓能够更有底气地应对未来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进而消除社会焦虑和社会怨恨。
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不断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作为社会公正的前提,权利公平是普通群众在生存发展、社会地位、社会活动、权利规范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视同仁。网络民粹主义崇拜抽象的“人民”,以“人民”作为其行动合法性的理据和旗帜,这里的“人民”其实具有双重性,“ 既是力量的源泉, 但又是救助的对象”[16]。推进权利公平就是要坚持宪法至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机会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题中之义,推进机会公平就是要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参与社会建设和社会分配的机会和条件,要着力避免权力寻租、阶层分化、资源垄断等带来的机会不平等现象,争取让每一个普通公民都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规则公平则是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推进规则公平就是要让社会成员都公平遵守规则,进而在全社会形塑一种敬畏规制、遵守规则、崇尚规则的良好氛围。只有在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消弭网络民粹主义“仇官”“仇富”“仇体制”“仇专家”等负面情感。
(二)制度化策略: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话语热情
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疏导不能一味地依赖于信息删帖和信息管控。说到底,信息管控只是一种被动型的应急治理措施,其效果最多是防止舆论事态升级,而不能达到对热点舆情的积极疏导。从当前的网络实践来看,普通民众日益高涨的话语热情和表达诉求与亟待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之间存在明显落差,这是导致网络民粹主义舆情事件间歇性、反复性爆发的重要动因。网络民粹主义反权威、反精英、反体制的情绪宣泄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民意长期积压的一种报复性反弹,是民众的话语热情和表达诉求得不到制度化渠道的吸纳和回应所致。疏导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
一方面,要拓宽网民民意表达的制度化渠道,争取以完善的民意表达机制吸纳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的话语热情和表达冲动。必须尊重每个普通网民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为每个普通网民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提供规范而有序的制度化表达渠道。“构建政治系统与网络民意之间的畅达沟通渠道, 是预防民粹主义动员频发的治本之策。”[17]只有通过多元化的制度性吸纳,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负面效应才有可能降到最低,网络民粹主义自发性的话语热情和政治冲动才有可能成为推动社会良性发展的重要力量。
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政府与民众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政府与民众对话的关键在于形成一种协商基础上的理解与共识,有效的对话机制可以为不同话语主体之间的利益协商提供基本载体。只有真正实现了不同社会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话语互通和交流互动,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积压才能得到真正释放。面对网络民粹主义舆情风暴,传统“捂盖子”的做法往往只能适得其反,不但不能控制事态,反而会进一步削弱政府公信力。要想真正疏导网络民粹主义舆情,就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与各方利益主体展开对话,要第一时间以事实说话,对相关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回应。同时,还必须摒弃官僚主义话语的傲慢与高冷,没有感情的官话、套话和空话只会增加普通民众的厌恶和反感。只有真正站稳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立场,以真诚的态度去了解民间疾苦,想民众之所想,急民众之所急,才有可能真正与普通民众之间建立起情感共鸣和关系认同,进而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纾解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偏激和情感暴戾。
(三)差异化策略:对不同类型和阶段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进行针对性情感导引
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动员掺杂着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多重因素,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疏导必须树立精准化思维,并实行差异化情感导引策略。
一方面,对不同类型的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要采取不同的情感疏导策略。针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悲情式”情感鼓动、“抗争式”情感激发、“闹大式”情感渲染、“狂欢式”情感宣泄等不同类型的情感动员模式应该采取区别化的策略疏导,虽然上述情感动员模式在多数时候是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但在网络民粹主义舆情事件中,不同的情感动员模式还是会呈现出不同的内容侧重和情感指向。“悲情式”情感鼓动往往侧重于“弱者”维权,对于这类情感动员的疏导应该侧重于及时回应诉求,立即解决问题,防止悲情扩散。“抗争式”情感激发往往侧重于把某类社会精英的不当言行形塑为抗争对象,对于这类情感动员的疏导应该第一时间启动问责程序,对相关涉事舆情主体进行真相调查,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调查和处理结果。“闹大式”情感渲染往往是对特定舆情进行解构和再加工的基础上的借题发挥,对这类情感动员的疏导应该采取源头治理的策略,要把特定舆情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有限范围内,尽量压缩网络民粹主义借题造势的时空场域。“狂欢式”情感宣泄往往是资本助推和网民非理性情绪共同形塑的结果,对于那些为了流量故意制造假新聞、传播谣言、抹黑政府、蛊惑民众、煽动民怨的网络推手,必须依法管控和处理,该取缔就取缔,该追责就追责。而对于网民的狂欢式情绪宣泄,应该从社会系统层面对其进行情绪疏导,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空间。
另一方面,对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不同发展阶段也应该采取差异化的导引策略。在网络虚拟空间中,民粹主义大致经历了“民粹生成→民粹传播→民粹聚合→民粹转化四个过程”[18],每个过程中情感动员的特点各不相同。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爆发阶段和回落阶段,应就每个阶段的不同动员特点采取差异化的针对性策略。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初始阶段,应该对引发舆情的相关议题进行密切关注并及时疏导;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发展阶段,应该对引发动员的舆情事件进行全面监测和追踪,争取引导社会情绪往正向发展;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爆发阶段,应该立即启动情感应急机制,直面舆情诉求,正面回应民意和解决问题,争取以实际问题的解决达致情感分流和情感泄洪,切忌堵、躲、拖,不要让沸腾的“民议”变成汹涌的“民怨”;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回落阶段,应该积极进行情感安抚和情感反思,要对引发网络民粹主义情感动员的相关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争取在现实发展中解决民众强烈关注的民生议题、腐败问题、司法公正等问题,进而从根本上消弭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积压和情感淤积。
(四)协同化策略:建构“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网络民粹主义情感疏导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树立整体性思维,采取协同化的疏导策略,将技术监管、法律规制与道德自律三个要素结合起来,争取建构起“技术—法律—道德”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
一方面,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疏导离不开有效的技术支撑,有效的技术监管对于净化网络空间舆论环境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要加大对社交媒体、搜索引擎、短视频APP以及资讯集合平台的技术规制,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等前沿科技在网络民粹主义舆情监测、舆情研判和舆情疏导中的积极作用,争取在前沿科技的基础上建立起数字化、制度化与动态化相结合的网络民粹主义舆情监测、舆情研判和舆情疏导机制。对于那些故意制造谣言、抹黑政府、蛊惑民众、煽动民怨的负面信息要及时予以技术过滤和技术管控。
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信息监管与互联网民众言论自由之间的边界,网络民粹主义极端言论的信息管控不能损害普通网民言论自由,政府的信息过滤和信息监管必须有明確的法律依据,应该争取用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规约网络民粹主义“狂欢式”的情感宣泄。目前,虽然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等法律法规,但是相对于大数据、智能算法、云计算等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空间的法律制度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应该进一步树立互联网舆情收集和舆情治理的法治意识,提升互联网立法效率,强化前置立法,加强专门法与配套法的完善与协同,不断提高互联网法律规约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当然,除了技术层面与法律层面的外在情感规约,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疏导还需依靠广大网络参与主体内在的道德自律。自律是道德发展的一种崇高境界。道德自律是建构在特定伦理基础上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与外在刚性的信息技术管控和法律规制不同,道德自律的自我规范和自我约束作用往往更具持久性和根本性。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疏导既要注重外在刚性的情感规约,也要注重内在软性的情感自律。要从国家层面加大对互联网行业自律组织的培育和扶持,积极发挥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在网络民粹主义情感疏导中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引领作用。同时,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大力提升网民群体的媒介素养,通过多渠道多载体的教育提升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力、判断力和甄别力,让人们养成自主自律、理性文明的上网习惯。总之,只有建立起技术监管、法律规制与道德自律相结合的复合式情感规约体系,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表达和情感动员才能更加节制和有序,“民意”才不至于演变为“民怨”和“狂欢”。
参考文献:
[1] 董经胜.民粹主义: 学术史的考察[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5):184.
[2]郭小安.网络抗争中谣言的情感动员:策略与剧目[J].国际新闻界,2013(12):57.
[3]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和“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2):67.
[4]贾立政,王慧,石晶.对网络民粹主义的感知调查及分析[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24):69.
[5]张林.自媒体时代社会话语生态变迁:生成模式、主体形式与权力结构[J].理论导刊,2019(12):70.
[6]刘少杰.网络社会的感性化趋势[J].天津社会科学,2016(3):64.
[7]白淑英,肖本立.新浪微博中网民的情感动员[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60.
[8]陈尧.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J].学术月刊,2011(6):26.
[9]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对于“闹大”现象的描述性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2):56.
[10]保罗·塔格特.民粹主义[M].袁明旭,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5.
[11]陈龙.“借题发挥”:一种中国特色的网络舆论话语生成模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9(12):72.
[12]张林.智能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其治理[J].探索,2021(1):181.
[13]巴赫金全集:第5卷[M].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170.
[14]彭庆红,刘迪翔.民粹主义的社会心理分析及其启示[J].思想教育研究,2020(12):80.
[15]张爱军,王富田.网络民粹主义:反话语表征与消解策略[J].理论与改革,2020 (1):164.
[16]林红. 论民粹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J].学术界,2006(6):192.
[17]刘小龙.论当前中国的网络民粹主义动员及其治理[J].社会主义研究,2017(4):54.
[18]杨嵘均.网络民粹主义的行动逻辑、滋生情境及其治理[J].学术月刊,2021(8):80.
【责任编辑:张晓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