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郑 李银兵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①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页。这一重要表述不仅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属性,也廓清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他一切现代化的内在区别。 “从根本意义上讲,中国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命线。”②虞崇胜:《中国式现代化的三重属性:现代性、中国性、世界性》,《探索》2023年第4期。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从 “后发现代化之困、外铄现代化之困、被迫现代化之困和精英现代化之困”③张新平、荆玉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审视:困境、生成与启示》,《兰州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中脱颖而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累起来的文化基底为其提供了深厚的精神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诞生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接续探索中,在全面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力量、中国道路、中国方案。文化根基、实践意指和价值指向的 “三位一体” ,充分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的中国性意蕴。习近平指出: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④习近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求是》2022年第17期。因此,立足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伟大实践,着重探析中国式现代化内蕴着的中国性文化、中国性实践、中国性价值,最大限度地去彰显中国式现代化潜存的文化根基、实践意指和价值意蕴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从无数艰难困苦挺过来、走过来,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第2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亦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的关键支点。内涵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昂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有机统一,既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地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滋养,也为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增添了 “中国特色” 。因此,科学阐释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 “中国性” 文化,是理解、坚持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5日,第2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唯一延续五千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具有横跨时空的持久魅力。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蕴 “民惟邦本” “富民为始” 的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坚守人民立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铸就了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贫困问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固提升。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倡 “以和为贵” “天人合一” ,为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价值指引。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传承和追求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在带领中国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坚持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积极将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为人类探索现代化新道路、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提供了中国智慧。
最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达着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的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双协调指明了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在追求物质财富丰富的同时也强调精神财富的充实,力求实现国家物质精神力量相促进,人民物质财富和精神生活相协调,成功规避了陷入物质主义的窠臼。中国式现代化透射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因此,我们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围绕 “第二个结合” 的丰富内涵和生动实践,继承和发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蹚出人类走向美好未来的新道路。
革命文化源于中华民族的革命斗争史,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实践性、民族性。革命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同频共振,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以现代性的理论基础、实践指向、价值观念深化了革命文化的理论自觉,赋予了革命文化新的时代内涵。革命文化以高尚的革命道德、伟大的革命精神、坚定的革命理想、优良的革命作风为主要内容,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政治滋养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必须大力弘扬革命文化,坚持把革命文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指引,在继承中不断丰富发展革命文化,以革命文化中内蕴的精神力量、政治保障和文化支撑滋养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③参见范希春:《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大力弘扬革命文化》,《红旗文稿》2023年第6期。
首先,以国家利益至上、谦虚谨慎、崇尚劳动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道德。一方面塑造出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掌舵领航的领导根基。另一方面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社会风尚,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了推波助澜的群众基础。
其次,以自强不息、不怕牺牲、不屈不挠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精神,为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克服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重阻挠、跨过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层层险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以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革命理想,不仅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同时也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保持自主性和独立性。
最后,以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主要内容的革命作风,不仅在中国共产党的队伍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凝聚作用,同时也加深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汇聚起强大合力。革命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饱含着鲜血与汗水,为中国式现代化输送着不竭的精神支撑。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不是舶来品,也不是仿制品,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产物,充分体现出 “中国智慧” 。因此,新时代条件下必须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从而彰显中华文明的独特优势,同时赋予中国式现代化强大的文化力量。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辩证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又在改革创新中适应了时代发展,吸收了新鲜事物,逐渐形成一个全新的文化体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科学指导和内在动力。
首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先进性为突出特征,有助于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后进赶超的过程,同时也是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的过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崭新的内驱力。
其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有助于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凝聚价值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诉求,不仅统一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理想信念,同时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价值内涵。
最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人民至上为根本立场,有助于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汇集人民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文明形态的本质内涵。”①宗瑜:《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旨归》,《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习近平指出: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培魂育人的主要内容,培育出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中国式现代化积蓄了接续发展的人才力量。
从被动卷入到主动求变,从工业化、四个 “现代化” 到中国式现代化,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经历的苦难辉煌,同时也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胸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长期探索的实践产物。中国式现代化 “新道路是在中国这个独特的空间场域开辟的,具有典型的‘中国实践’特点。”③李旭华、闫晓蓉:《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建构》,《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2期。追溯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来源与发展历程,有助于激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增强历史自信,唤醒行动自觉,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1840 年以后,面对国家蒙难、人民蒙辱、文明蒙尘的破败局面,中国有识之士开始探索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现代化道路。洋务派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资产阶级革命,各种救国方略轮番出台,但因封建势力的盘剥与持续打压、政治观点的陈旧与不合实际、革命派内部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最终无力推动中国走上现代化道路。在近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剧烈运动中,在中国人民在反抗封建统治和外来侵略的激烈斗争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开始探索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现代化理解为工业化,认为工业是 “最有发展、最富于生命力,足以引起一切变化的力量” ,指出 “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必需有工业;要中国的民族独立、有巩固的保障,就必需工业化” ,强调 “我们共产党是要努力于中国的工业化的”①《毛泽东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46页。历史使命。然而, “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②《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0页。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前提,成立之初便将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立足中国国情,制定了民主革命纲领,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两步走” 战略。经过28 年的浴血奋战,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三座大山” ,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彻底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为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了最根本的先决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革命斗志,但同时也暴露出中国工业化的基础薄弱和经济结构的层次低下。为避免中华民族陷入他国的附庸,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不断深化对现代化道路的认识,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进行 “一化三改造” 的总路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其目标导向主要是举全国之力大力发展重工业,发挥先进技术人才的重要作用,力求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向先进的工业国,促进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1954 年,周恩来首次将 “四个现代化” 明确为我国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强调要想摆脱落后和贫困,达到革命目的,就必须建设起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我国现代化正式步入社会主义时期,开拓出广阔的现实道路和光明的发展前景。1962年,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将过去 “四个现代化” 中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 改为 “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进一步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30 年,虽然现代化探索进程出现了一些失误,但总体来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消灭了一切剥削制度,实现了社会变革,构建了一个融独立性、完整性、先进性于一体的现代化战略目标体系,使我国现代化成功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准备与坚实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现代化事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围绕我国现代化进行战略布局,开辟出一条崭新的现代化道路。1982年,中共十二大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要建立现代化事业 “两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即 “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3页。1987年,中共十三大将 “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改革开放三十年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477页。确立为经济、政治、文化 “三位一体” 建设的总体布局。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开创性地将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整合到一起,深化了对 “三位一体” 总体布局的认识,促进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005 年,胡锦涛同志曾指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从此,我国现代化事业总体布局由 “三位一体” 向 “四位一体” 迈进。2008年9月,胡锦涛同志强调想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就 “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570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正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标志着 “五位一体” 的总体布局最终确立,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现代化事业的战略布局。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时代特点统筹现代化事业的战略布局,规划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促进了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科学分析现代化的建设规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理论、实践、战略层面实现了创新突破。首先,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层面的创新突破。在性质和方向上,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方向,打破了传统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固化思想;在内容和特征上,突出中国式现代化的 “五大基本特征” ,彰显 “中国特色” 的同时实现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新概括;在原则和要求上,整合了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发扬斗争精神等多方面内容,助推我国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
其次,中国式现代化在实践层面的创新突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提出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等战略构想,实现了我国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的重大突破。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采取 “并联式” 的发展路线,成功克服了传统 “串联式” 现代化的发展弊端。
最后,中国式现代化在战略层面的创新突破。中共十九大报告在新 “三步走” 战略部署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化建设新 “两步走” 的战略安排,为中国式现代化明晰了新阶段的战略目标。此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开创性地将教育科技人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安全三个方面单独列出,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打基础、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了理论指导。
新时代的十年,以极不平凡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成就,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多维度的创新突破,并以此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遵循,从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继续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正确处理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若干重大关系,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实践征程。
一种现代化模式行稳致远的前提就是其产生的价值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顺应人民对文明进步的渴望。①参见艾四林、徐若非:《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年第6期。“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第164页。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其目标所指和力量所依。中国式现代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为聚焦点和着力点,不断突破发展道路上的现实瓶颈,逐步化解社会主要矛盾,走出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道路。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弘扬其背后蕴含的 “中国性” 价值。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现代化事业的价值追求,把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现代化事业的最终目标,进一步表明人民群众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在中国式现代化经济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在中国式现代化政治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始终贯彻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针,充分体现人民意志,全力保障人民权益,做到了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在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及其首创精神,聚焦人民精神文化需要,不断提升人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逐步实现人的发展与文化建设同频共振。在中国式现代化社会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将人民作为社会建设的立足点,全方位多层次促进社会建设,实现高水平社会建设和高质量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构建了稳定有序且充满活力的社会新局面。在中国式现代化生态建设中,中国共产党坚决划清 “生态红线” ,努力消除危害人民健康的生态威胁,推动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开辟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境界。
在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对利益追逐成为其根本的价值选择。正如马克思所指出,资本往往为了 “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65页。资产阶级把资本主义世界的一切关系简单化为金钱关系,打着 “民主” 的口号却不断加深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举着 “生态保护” 的旗帜却频频为了利益最大化损害生态平衡,以物的逻辑掩盖人的逻辑。在商品逐利中把人变成 “单向度的人” ,无力克服价值冲突和社会对抗等复杂问题,最终陷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循环之中。中国式现代化以经济现代化为基础、政治现代化为保证、文化现代化为支撑、社会现代化为条件及生态现代化为保障,不断促进和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当前,世界现代化进程正处于加速推进期,但地区争端、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严重阻碍了世界现代化进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人类共同利益高度,提出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522页。全人类共同价值一方面强调全人类具有的共性,因而有某些相同的需要和价值诉求;另一方面也突出人异于人的个性,强调虽然全人类有共同的价值追求,但因为时代、地域、阶级等的不同,所以具体到某一个民族国家、社会阶层又有着不同的核心利益和价值追求。②参见张夏、雷骥:《全人类 “共同价值” 的基本内涵和时代价值:兼论与西方 “普世价值” 的区别》,《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16年第7期。中国式现代化始终秉承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 “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63页。不仅努力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关心关注全人类的命运,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超越。
在西式现代化理论中所极力倡导的 “普世价值” ,认为这种价值观既不会因民族、种族、阶级、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也不会因时代变迁、社会形态更替而有任何改变。④参见汪亭友:《 “共同价值” 不是西方所谓 “普世价值” 》,《红旗文稿》2016年第4期。“普世价值” 站在辩证法的对立面,凌驾于全人类以及所有时代之上,是思想方法上的唯心主义。冷战结束后,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打着 “人道主义干预” 和 “保护的责任” 等各种旗号,宣扬 “自由、民主” 的 “普世价值” ,然而却在其他国家策动 “颜色革命” ,甚至不惜发动一系列战争,严重影响了世界的和平发展。全人类共同价值既是应对各种风险性变革、克服各种全球性挑战的理论指引,也是推进现代化进程永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秉承全人类共同价值,才能有效应对复杂的全球性挑战,才能形成促进稳定的世界秩序,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一以贯之的天下情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同时,也在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⑤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将视野从国内拓展到国际,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众多全球性问题作出了卓越贡献。从历史、现实、自身三个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文明倡导文明 “各美其美” 的价值观念,推广文明 “美人之美” 的世界情怀,助力文明 “天下大同” 的繁荣景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着眼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回答和解决当今面临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中国答案。
在西式现代化理论中, “西方共同体” 思想表面上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相一致,都倡导和平发展、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以及追求全人类共同的价值。但实质上, “西方共同体” 思想陷入一元价值预设导致 “精神自闭” ,而且往往存在国际交往失范、机会主义盛行等现象,导致公意沉默,让世界性的共同体在观念和现实中都难以为继,共同体主义最终只能成为不少西方国家的奢望。⑥参见赵琦:《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西方共同体传统的革新》,《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不难看出, “西方共同体” 思想是推崇西方文明的价值系统,宣扬 “西方中心主义” “文明优胜论” 等错误思潮,而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力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475页。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响应各国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要进步的真诚愿望,是新时代走稳、走好、走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一般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又具有中国属性的原创性现代化内在特点。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滋养下生根发芽,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发展壮大,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同时又促进了世界的繁荣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打破了现代化就是西方化的刻板印象,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化道路的理论体系,为其他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考。理论、实践与价值的 “三位一体” ,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模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创新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实现中国人民美好生活中定能推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