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发生灾害事故,最重要的就是抢救人的生命。在应急救援中,核心就是救援和求生。救援,作为专业,已形成科学体系。求生,作为更广泛的课题,同样值得关注、研究,以提高人们面对灾害时的自救能力。
这里说的“求生”,不完全等同于“逃生”。盲目“逃生”,误人多矣!逃,有时不失为上策,但一味强调“逃”这个字,往往让人误会逃生就是被动地脱离现场,这就容易引起逃生过程中的忙乱和盲从;而“求生”,是主动的,有理性主见的行动,并包含一定的技巧,强调的是判断后的选择性行动。
在火灾中,因为脑中只有一个“逃”字,造成仓皇涌向出口而互相踩踏、慌乱中结绳自救坠楼身亡,以及见火就一逃了之,致使小火变成大灾的事,可谓屡见不鲜。对日常所见的“火场逃生指南”类教材,如果不能得到专业的解读;对于逃生技能,如果没有经过切实的演练,那么人们对“逃生”一词的理解可能仅止于“逃”,其宣教效果是很有限的。
诸如湿毛巾捂鼻匍匐前行、借助床单从窗口滑落、将沙发垫和被褥扔下后撑伞跳楼、小孩绝不能救火、火灾中禁用电梯等种种提醒,也只能说是相对正确,是有限范围里的有效方法。
近年,时见小孩在火场中机智表现的报道,而某些大人在面对火灾时的荒诞行为,令人深思。或许是因为孩子们在接受安全教育中更用“心”、认“真”,有些自以为是的大人却惯性思维比较顽固。否则,怎么会出现近年一起火灾在发生初期,某人妄图用嘴去吹灭火焰,同事们冷眼旁观的一幕呢?火势扩散不可收拾时,大家又自顾自溜之大吉,全不管楼上几十名同事的死活。又比如,在近日某地发生的一起伤亡数十人的火灾中,两人眼见大堂里电动自行车着火后愈烧愈烈,却只是拿手机拍小视频转发,全没想到楼上睡着那么多人,应该立即报警,呼喊,扑救,他们竟在拍视频后悄悄离开了。
火灾猛于虎,但其初期并不可怕。如果能在刚起火时,冷静理智地运用消防常识和求生本领,不仅能自保,还能避免更大灾难的发生。火灾中的伤亡,多的是烟熏、踩踏、坠落所致,错误的逃生方法,还有可能让火势蔓延得更快,让火场更为混乱复杂,所以,“求生”,比“逃生”更积极,更有意义。
发现火灾后报警,等消防队赶到,这个时间空当,是最关键的扑救机会,也是最珍贵的求生机会,能不能善加利用,关乎全局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