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聪
内容提要:我国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中国知网(CNKI)发表论文的整理与研究,从文献学视角,能够探寻1989-2019年之间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发展趋势。而标准文献和资料库的建立,将为中国学者的俄罗斯音乐研究提供“经典”与“规范”,为后续研究者作出有益的贡献。
“文献”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八佾》:文,即文章;献,即贤才。贤者的言行、论断被记录下来,成为“文”;“文”流传下来,被后人阅读,几人成为贤者,“文献”逐渐形成于此。从其基本含义可以看出,文献,既是文字的载体,也指人(贤才),“文”与“贤”构成了“文献”。以文献、文献相关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文献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对“文献学”的解释是:“以文献和文献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包括:文献的特点、功能、类型、生产和分布、发展规律、文献整理方法及文献与文献学发展历史等。”①“文献学向来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传统文献学侧重于文献‘整理研究’,现代文献学侧重于文献‘开发利用’”②。由于信息技术、数字化的发展,现代文献变得形式多样,尤其是无纸化观念不断深入,使得电子文献占据了较大比例。利用电子文献的研究从文献学角度看,有了新的特征,不仅便捷、迅速,还可通过设定检索内容、设置文献来源等得到不同研究领域文献的分布特征与研究规律,结合文献计量,在文献分布与研究的基础之上挖掘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达到对文献最大化的“开发利用”。
本文从文献学视角出发,基于传统文献学的“整理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已发表论文,结合文献计量方法,检索俄罗斯音乐、俄罗斯作曲家、作品名称等关键词,对1989-2019年之间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③中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类,从中挖掘这一研究领域文献的分布特征、增长规律以及相关研究与文献发展趋势。
文献数量是衡量知识研究前沿、创新发现的重要尺度之一。不同阶段、不同研究领域文献数量的变化,与社会需求、国家文化事业发展政策有直接关联。通过检索、整理发现,1989-2019年期间,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的与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论文共计645篇,本文将从时序、九所音乐学院文献分布、研究领域文献、作曲家相关研究关键词搜索四个方面整理文献,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献分布特征,并阐明其原因。
根据九所专业音乐学院学刊年发表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论文数量高低排序,表1列出了1989-2019年之间各学刊发表论文数量。如果以20世纪90年代,21世纪10年代,21世纪20年代作为三个研究阶段,我们发现,在1990-1999十年间,共发表182篇;2000-2009十年间,共发表204篇;2010-2019十年间,共发表221篇。这一分布中显示,三个阶段的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而1989年作为本研究的开端,非常高的论文发表数量,也蕴含着重要事件的影响与催化。
表1 九所音乐学院学刊每年刊发论文文献数量汇总(1989-2019)
序号 期刊名称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各刊发表论文总数6 《音乐探索》 5 4 7 3 1 3 3 0 2 1 1 0 0 2 1 62 7 《音乐艺术》 0 1 0 3 2 1 0 1 6 2 1 2 1 0 0 44 8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4 0 1 2 1 1 2 1 2 0 0 0 1 1 2 37 9 《中国音乐》 1 0 0 2 4 3 1 0 0 0 0 3 0 1 0 34年度发表论文总数 21 21 22 30 31 36 35 27 30 30 21 12 9 9 12 645
中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研究与国家发展、两国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这一年的研究文献数量达到30年间的最大值,共计38篇。之后进入平稳期,并在1996年接近最低点,进而平稳。2001年,中俄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发表《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标志着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④。之后几年时间内,中俄关系稳步提升,中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研究逐年上升,并在2009年接近最高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俄罗斯音乐研究文献发表进入又一次高峰阶段。在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两国元首签署《联合声明》,双方都认为,中俄关系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在这一背景之下,论文发表数又一次进入到较高数量的稳定期。从1989-2019年期间的中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研究文献来看,两国关系稳定,交流比较密切,俄罗斯音乐的发展吸引了中国学者的目光。
音乐学院是我国从事音乐表演、音乐创作、音乐研究的专业学府,在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中,音乐学院学刊作出了重要贡献,学刊让从事俄罗斯音乐研究的研究者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创造”的价值得到了展示的平台。表2根据册均发表篇数的多少得出排序,展示1989-2019年期间,九所音乐学院学刊中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研究文献数量、学刊出刊量与册均论文情况。共计645篇论文,出刊1078册,册均发表篇数约0.6篇。其中,沈阳音乐学院期刊《乐府新声》的文献量最多,约有140篇,册均论文约1.17篇,远高于平均值;其次是天津音乐学院学报,约95篇,册均论文约0.82篇,之后是西安音乐学院期刊《交响》,约89篇,册均论文约0.74篇。中国音乐学院期刊《中国音乐》发表论文最少,约34篇,册均论文约0.27篇,远低于平均值。
表2 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论文总数、出刊数与刊均数(1989-2019)
序号 期刊 1989-2019文献总数 1989-2019出刊册数 册均论文数量5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70 120 0.58 6《音乐探索》 62 119 0.52 7《音乐艺术》 44 120 0.37 8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37 112 0.33 9《中国音乐》 34 126 0.27总数 645 1078 0.60
呈现这一分布,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形成:一是地理位置因素。九所音乐学院中,位于东三省的沈阳音乐学院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文献数量最多。东三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与其他学院相比,沈阳音乐学院是距离俄罗斯最近的音乐院校,在学术交流、文艺活动,甚至是实地调研等方面都相对频繁,且交通便利,在研究俄罗斯音乐方面成了最为主动的“阵地”。二是期刊导向性,为文献发表提供选择。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探索》在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方面的文献较多,这一点跟这两所音乐学院的主要关注点有关,天津音乐学院与四川音乐学院是我国较早进行俄罗斯民族乐器——手风琴演奏与教学的学府,教学与研究成果颇丰,随之相关俄罗斯音乐研究不断展开,成为国内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汇集的主要“阵地”之一。
某一领域研究文献资源的丰富程度与该领域研究的成熟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而且是正比性的关系。据统计,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的关于俄罗斯音乐的论文主要集中于七个领域的研究: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音乐表演研究、教育教学研究、音乐学研究、舞蹈音乐研究以及相关的译文(译文内容亦涉及上述领域的翻译与编译)。在各领域研究中,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和译文的论文数量最多。表3根据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排序(由高到低),展示了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俄罗斯音乐七个相关领域研究的论文数量分布。
表3 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的俄罗斯音乐各领域研究论文数量汇总(1989-2019)
序号 期刊 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 译文 音乐表演教育教学音乐学研究舞蹈音乐综述、概述、书评 总数7《音乐艺术》 24 23 6 1 2 0 14 70 8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1 6 7 0 2 0 1 37 9《中国音乐》 9 11 1 6 0 0 7 34总数 306 139 73 45 15 5 62 645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这一分布:一是从七个领域论文各占总数比来看,译文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总文献篇数的21.55%,且多出现于早期学刊之中。除去译文部分,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无疑是最重要的领域,占据总文献篇数的47.44%;其次是音乐表演研究,占据总文献篇数的11.31%;再次是综述式文献,占据总文献篇数的9.61%;音乐教育研究文献数量,占据总文献篇数的6.98%;音乐学研究文献占据总文献篇数的2.32%;舞蹈音乐研究文献最少,只有5篇,占据总文献篇数的0.78%。
二是单从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这一个领域的论文数量情况看,经分析,在各类学刊中,四川音乐学院学刊《音乐探索》中这一领域的发表论文数量最高,占据其所有发表论文总数的60%,其次是上海音乐学院学刊《音乐艺术》,占据其所有发表论文总数的59%,之后是武汉音乐学院学刊《黄钟》,占据其所有发表论文总数的58%。可以看出,在音乐相关问题研究中,音乐作品是被首先考虑的。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分析,作曲技术的挖掘,寻求俄罗斯音乐特征与创作手法,既可学习借鉴又可加深了解。
三是从各学院学刊研究领域的不同关注点来看,有些学刊侧重于译文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论文发表。在《天津音乐学院学报》、西安音乐学院学刊《交响》、《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的俄罗斯音乐研究相关文献中,译文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文献数量较高,据统计,尤其在1989-1999年之内,译文的数量远高于作曲技术理论文献数量。之后,作曲技术理论相关研究逐步提升,从翻译、编译俄罗斯著名音乐家、音乐理论家的名篇著作入手,了解俄罗斯音乐理论与音乐教学,能较为直观地借鉴、学习,这是通过作品分析得不来的、最为直接的宝贵资料。其中,翻译俄罗斯著名音乐理论家霍洛波娃的文献达到13篇,翻译阿萨菲耶夫的翻译文献6篇,霍洛波夫、杰尼索夫都超过了3篇。中国学者从俄罗斯音乐理论对音乐内涵、音乐主题、旋律、节奏等构成要素的翻译,让最初的俄罗斯音乐研究者们得到了指导性的音乐理论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还有些学刊侧重于音乐表演研究论文的发表。音乐表演研究文献是除作曲技术理论、译文之外,数量较多的一类文献。《乐府新声》《黄钟》《音乐探索》较为关注音乐表演研究文献。文献内容以针对作品的演奏与演唱为主,大部分文献是作品分析之后进行表演分析。三部学刊中,《音乐探索》是较早进行演奏研究的,第一篇文献出现于1990年,是关于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分析(刘德庸),《乐府新声》在1999年出现了一篇关于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演奏分析的文献(孙威)。此外,在73篇表演研究文献中,关于器乐作品演奏的文献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约83.04%,其余多为演唱分析。
在众多的作品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中,随着作品的介绍与分析,作曲家也被带入撰写。而随着某一作曲家的作品不断被研究,与该作曲家相关的作品创作风格、特征,以及作品与人背后的音乐美学、史学研究也不断展开。在表4中,展示了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在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中对作曲家与作品研究的关注点与研究范围。其中,各高校顺序(横向)仍是按照发表论文的数量排序,纵向序号表示该学刊中某一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时间按照由远及近排序)。
表4 九所音乐学院学刊发表俄罗斯作曲家相关研究论文篇数汇总(1989-2019)
《音乐探索》《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序号 作曲家 文献篇数作曲家 文献篇数作曲家 文献篇数作曲家 文献篇数1 肖斯塔科维奇 8斯特拉文斯基 4柴可夫斯基 2柴可夫斯基 2 2 普罗科菲耶夫 9普罗科菲耶夫 2肖斯塔科维奇 4齐尔品 3 3 柴可夫斯基 7拉赫玛尼诺夫 1斯特拉文斯基 6斯特拉文斯基 1 4 鲁宾斯坦 1柴可夫斯基 1拉赫玛尼诺夫 5格林卡 1 5 斯特拉文斯基 4什尼特凯 2普罗可菲耶夫 6肖斯塔科维奇 1 6谢德林 2肖斯塔科维契 6格林卡 1施尼特科 2 7 斯克里亚宾 2斯克里亚宾 1斯克里亚宾 2斯克里亚宾 1 8 格拉祖诺夫 2古贝多琳娜 5施尼特凯 2 9 格里埃尔 1谢德林 1梅特涅尼 1 10 拉赫玛尼诺夫 5戈登威捷尔 1 11 穆索尔斯基 3穆索尔斯基 1 12 卡巴列夫斯基 1齐尔品 7 13 格林卡 1 14 古拜杜丽娜 1
我们从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论文分布情况:一是从作曲家作品研究范围来看,经分析显示,《乐府新声》关注了不少于25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成为关注俄罗斯作曲家最多的学刊;其次是《黄钟》,关注了18位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再次,星海音乐学院学报关注了9位作曲家,《中国音乐》的关注对象有7位。二是从最初关注作曲家来看,有四个学刊在1989-2019年期间出现的第一位关注作曲家是柴可夫斯基,两个学刊关注肖斯塔科维奇,一个学刊关注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和施尼特凯。由此可以看出,柴可夫斯基是我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时较为重要的代表作曲家之一。关于他的研究从交响乐、钢琴作品,到歌剧、舞剧音乐都有涉及。
在上述表格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选取了9位(包含一个作曲家团体)各音乐历史发展阶段代表性作曲家进行相关研究论文的数量统计与分析。通过对这些代表性作曲家的研究论文数量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管窥中国研究者对俄罗斯主要音乐历史时期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的关注点。这9位作曲家是:19世纪民族乐派代表强力集团,浪漫主义代表作曲家柴可夫斯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代表作曲家斯克里亚宾、拉赫玛尼诺夫与斯特拉文斯基,20世纪上半叶代表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与普罗科菲耶夫,20世纪下半叶代表作曲家古拜杜丽娜与施尼特凯。表5中,音乐学院按照相关研究发表论文总数多少进行排序(横向坐标),作曲家排序的前后顺序则是按照这一人物相关研究论文发表篇数的高低进行的(纵向序号)。
表5 9位不同音乐历史阶段俄罗斯代表性作曲家相关研究论文数量统计(1989-2019)
号 作曲家 《乐府新声》序《天津音乐学院学报》《交响》《黄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音乐艺术》《星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国音乐》总文献数3 斯特拉文斯基 6 13 5 2 6 4 4 6 1 47 4 柴可夫斯基 14 3 3 5 4 7 1 2 2 41 5 拉赫玛尼诺夫 13 3 2 9 1 5 1 5 0 39 6 斯克里亚宾 7 3 6 5 4 2 1 2 1 31 7 施尼特凯 12 6 0 3 2 0 2 2 2 29 8 强力集团 6 0 3 4 1 4 1 1 1 21 9 古拜杜丽娜 4 2 2 2 1 1 5 0 0 17
经过分析可以看出,最受关注的作曲家及其作品研究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两位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和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的交响乐、指挥法、24首前奏曲、赋格研究以及教学和协奏曲研究都是中国研究者的重点研究对象。对普罗科菲耶夫的主要研究点集中于交响乐、歌剧、协奏曲、奏鸣曲等。两位作曲家处于同一阶段,在苏联历史上的特殊时期都遭遇了批判,2014年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发表了1篇翻译文献(《不为人知的苏联音乐史》),对这两位作曲家的创作与所处历史研究进行了翻译,给后期研究者提供了参考。
前文从时序、九所音乐学院文献分布、研究领域文献、作曲家相关研究关键词搜索四个方面对九所音乐学院学刊1989-2019年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与分类,并对出现的分布现象与特征进行了论证。从文献学角度看,科学文献的数量是衡量科学知识量的重要尺度之一,是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在中国知网搜索“俄罗斯音乐”为主题的论文,结合前文文献的整理与分布,我们认为:中国学者关于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文献量表现出我国当前对俄罗斯音乐知识的掌握是有相当程度的,这从文献增长在指数与逻辑两方面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指数增长规律分析方面,普赖斯曲线是重要的依据。情报学家普赖斯注意到科学文献增长与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且普赖斯得出结论:“似乎没有理由怀疑任何正常的、日益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按指数增加的,每隔10-15年时间增加一倍,每年增长5%-7%。”⑤但当研究对象是1989-2019年之间九所音乐学院学刊文献时,文献指数增长是否符合指数增长规律呢?
图1是1989-2019年九所音乐学院学刊每年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数量汇总柱状图。我们能够很清晰地看到,这期间,文献数量变化没有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并不符合普赖斯曲线增长规律。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指定时间与刊物不符合普赖斯曲线形成原因。运用普赖斯曲线,需要统计某年的科学期刊累计总数,而我们只选择了特定时间内的指定学刊,因此无法直接运用普赖斯函数进行计算;二是没有相对持续的增长常数值,无法得到准确的提升百分比,因此,文献并不总是按指数增长的,这是普赖斯函数在文献指数增长规律中存在的局限性;三是客观影响因素无法预估。普赖斯函数是一个数学公式,具有客观存在的规律性。这使得文献增长各种因素的综合考量变得不能实现,很难做到全面衡量。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从1989年开始进入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阶段,涉及本专业研究领域日益增多。1989-2019年之间的研究中,国家政策、社会需要、学科发展等因素都对文献数量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使得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的发展曲线是起伏的、并没有规律性的激增。但不能否认的是,我们在1990-1999年十年间、2000-2009年十年间、2010-2019年十年间的整体趋势是上升的,而1989年作为本研究的开端之年,38篇的高产量发表论文,很好地诠释了我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研究的兴趣与趋势。因此,上述三个阶段性论文数量的增长也可“隐含式”地表达了普赖斯指数曲线的上升规律。
图1 九所音乐学院学刊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论文数量汇总柱状图(1989-2019)
在逻辑增长规律分析方面,根据苏联科学学家纳里莫夫和弗莱杜茨提出的“文献逻辑曲线增长的理论和模型”可以看出,科学文献增长的初级阶段是与指数增长规律相关的,但随着时间的变化,相对速率会发生改变,因而将不能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从逻辑增长来看,文献的增长率并不会持续提升,或是一直保持同一频率,而是在错综复杂的起伏中呈现出增长趋势。而有一种情况,文献数量不再增加,那就是勒希尔的观点:“科学发展过程并不是追加的,而是一个递减的过程。”⑥但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呈饱和状态,同时没有新的研究领域出现,文献数量将不再增加。
在本文的研究中,从图1可以看出,1989年和2010年是两个文献数量的高峰点,2001年是文献数量的最低点。在这里,1989年不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开始之年,而是本文研究的起点,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历了前期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消沉”之后,1989-1991年呈现出高数量的文献,之后近十年在研究领域没有突破的状态中,文献数量呈现起伏递减,这既是一个“蛰伏”期,也是一个“预示”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高数量文献期,这是符合文献逻辑增长规律的。在2001年达到最低点之后,文献数量呈起伏上升阶段,直到2010年,达到第二个高峰点。如同上一过程一样,2019年也不是中国学者研究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的结束之年,我们看到的文献数量的降低和增长速度的减缓,并不完全意味着对俄罗斯音乐研究关注度降低,而是这一领域的研究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研究者正在面临新的研究领域的突破。邱均平在《文献计量学》中提到:“统计表明,当学科处于诞生和发展时期时,科学文献呈现指数增长……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进入相对成熟时期,科学文献的增长就不能总保持原有的指数速率,增长率变小,曲线变得平缓……但是,这里文献增长率变小,绝不意味着科学发展的停滞,而被认为是某一知识领域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后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⑦由此可以看出,在没有获得新的研究领域之前,文献数量将继续呈现小起伏的平缓发展。结合表格3可以看出,1989-2019年期间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主要领域仍属于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范围之内,且达到高峰值后进入相对成熟的状态,当前处于较小起伏的平稳阶段。只有在研究领域有了新的突破之后,例如利用学科交叉进行研究等,相关研究由此增长,文献数量亦会随之增长。从这一角度来说,1989-2019年中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文献增长趋势是符合逻辑增长规律的。
通过论证本研究文献的整理与分布,分析文献增长规律,从文献学视角,我们能够管窥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与文献发展趋势,在分析现状的同时提出发展对策。
我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的相关研究从民族乐派到近现代作曲家相关作品研究文献较多,有音乐分析、演奏分析、教学分析,还有相关的创作特征、作曲技术理论研究,而对当代作曲家相关研究文献较少。2016-2018年《音乐生活》连载了彭程的《俄罗斯当代作曲家全景》,简要介绍了23位当代俄罗斯代表性作曲家,开启了俄罗斯当代作曲家研究的“大门”,但相关作曲家作品的研究还不深入,也不系统,尚需进一步挖掘。除此之外,音乐学其他领域的研究文献较少,且多为翻译性文献,例如俄罗斯音乐历史研究、美学等。可见,我们从音乐符号(五线谱作品)了解音乐相关问题,是最为常见的着手点之一。而通过文字挖掘音乐现象与音乐理论,是较为困难的研究点。通过文献增长规律可以看出,新的研究领域出现,会扩展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关注面,文献数量也会随之增长。因此,结合本研究范围内与俄罗斯音乐相关的已研究内容,借鉴其他领域的研究,本文认为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趋势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充实音乐学相关研究,深入当代作曲家与作品的系统分析。作为具有深厚音乐传统的大国,俄罗斯音乐理论影响了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音乐理论建设,为这些国家培养了大批音乐理论人才。深入研究俄罗斯音乐理论与当代音乐创作,结合音乐教育研究,是寻其音乐根源、探其音乐发展的重要领域。除此之外,俄罗斯舞剧音乐的相关研究文献也较为欠缺。作为芭蕾舞的兴盛国家,与之相关的芭蕾舞剧创作也成为各时期作曲家的涉猎领域。当前研究文献多集中于柴可夫斯基、斯特拉文斯基的舞剧音乐创作,这一领域的创作脉络、舞剧音乐独特的功能性、各时期舞剧音乐创作的共性与个性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挖。这些研究领域打开之后,其文献数量预计会带来新一轮的激增。
二是利用学科交叉,将修辞学、心理学、文献学、统计学、美术学、传播学等理论与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本质上是与音乐与舞蹈学研究)相结合,在音乐表演、创作手法运用其他学科进行学理分析。例如,从心理学角度探究音乐表演的心理、从物理学角度深挖声音形成与频率的特征、从文献学角度管窥当前音乐文献的分布与发展、从修辞学角度探索音乐创作的文学表达等,将这些学科理论运用于音乐现象的分析,能够探寻出不同的音乐现象,给音乐与舞蹈学以不同的学科解释。纵观2020年至今的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研究文献,学科交叉已经逐步开始融入相关研究之中。而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对研究者在学科、学理方面的要求较为全面,预计这一领域研究文献的增长不会很快呈现。
三是结合我国当前时代背景,以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为媒介,进行音乐文化交流、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等方面问题的研究,亦可扩展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影响文献的数量变化。
以文献学的视角来说,文献学的研究任务主要是“以学术分类为先导,重视解题工作,疏通古今源流,中古史料价值”⑧。我们将本研究范围的期刊文献从四个角度进行分析,目的是疏通古今,寻求其文献价值。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可以看到:文献数量的改变是表象,通过增长规律的分析能够预测文献发展的趋势。因此,在两者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指出两大趋势。
第一,在未来几年之内,俄罗斯音乐相关问题研究将继续保持较低数量的起伏发展,并带有小幅度的上升。直至出现新的研究领域的突破,将会带来又一次的文献数量的增长,同时形成逻辑增长。事实证明,2020年至今,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确实没有较大的增长趋势,而是保持着2019年的数量小幅度起伏,符合文献增长的基本规律。因为,已研究领域的文献已经达到了我国学者对俄罗斯音乐关注度的高峰值,而新的研究领域还未真正打开,新的学理分析还未成熟。如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再次出现高峰值,除了上述影响因素之外,科研人员数量的增加、高效率的成果产出、研究的国际化合作等,在今后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中都会成为不可避免的影响因素。
第二,这一研究领域“标准文献”的建立将成为必然。当前我们研究的文献只是九所音乐学院学刊的相关内容,这些高等专业音乐学府为俄罗斯音乐研究提供了展示平台,而论文发表受到论文质量、版面、期刊主导、编辑专业方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然而,如何衡量文献的价值,使文献整理系统化,充实俄罗斯音乐的文献学研究,标准的制定与建立是必不可少的。周宪教授对“标准文献”的解释是这样的:“这里的‘标准’二字在我看来有两个基本含义,其一是经典性,其二是规范性。经典性是指古往今来有关艺术一般原理和问题讨论中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文献……规范性则是对专业知识学理性和专门性的规定,它涉及一门特定知识系统的基本观念、学理逻辑、方法论、价值判断和研究技术等等。正是通过规范性,这些文献以学术共同体的共识形式,具体规定了学科的边界、对象和研究方法。”⑨根据周宪教授关于“标准文献”中经典性与规范性的阐述,结合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我们认为:如果俄罗斯音乐研究在中国知网的标准文献库建立,首先能够为后人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可研、可读、可学的范本,其次能够规范本研究领域文献的专业性,并使研究者清晰地了解俄罗斯音乐研究的学理与价值。即使在学刊论文这样篇幅较小的文献中,标准文献库亦可为今后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提供典范式的参照,并为建立俄罗斯音乐研究资料库,形成中国学者在这一研究领域的话语体系提供规范式的文献案例。因此,在文献发展趋势方面,我们应尽快建立“标准文献”,形成“资料库”,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经典”与“规范”。
本文的研究范围是1989-2019年30年间九所音乐学院的学刊,这只是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文献工作的开始。这类文献受到篇幅的限制,研究内容与价值表达还不够充分。在后续研究中,将继续关注此30年内中国研究者对俄罗斯音乐相关研究的硕博论文、课题与专著文献的论证分析,从中探寻俄罗斯音乐文献的特征与发展。张舜徽在《中国文献学》中说过:“给研究工作者们提供方便、节省时间,在研究整理历史文献方面,作出有益的贡献,这是文献学的基本要求和任务。”⑩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
注释:
①周文骏:《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465页。
②司马朝军:《文献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第13页。
③目前我国共有11所音乐学院,分别是: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与哈尔滨音乐学院。本研究的时间节点为1989-2019,这一时间范围内,2016 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哈尔滨音乐学院尚未有学刊,同年由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浙江音乐学院学刊《音乐文化研究》截至2019 年,未见相关俄罗斯音乐研究论文发表。故本研究以当前9所音乐学院学刊的CNKI文献为研究对象。
④陆南泉:《中俄关系现状与前景》,载《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22页。
⑤邱均平:《文献计量学》,科学出版社,2019,第45-46页。
⑥同⑤,第59页。
⑦同⑤,第51页。
⑧同②,第14页。
⑨周宪:《关于艺术学理论学科的文献学基础》,载《学术月刊》,2021年第7期,第162页。
⑩张舜徽:《中国文献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