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都需要思考,没有“想”,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得不到提升。“想”是作文的关键,是知事明理的路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人的“想”,如果没有“想”,人类文明不可能发展到当今的高度。
现代人研制的人工智能,已经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人们不再怀疑可以用人工智能来替代一些人的劳动。但根据常识可以推想,人的喜怒哀乐,人的情感,不可能被电子程序替代。机器不太可能替人写出一首充分表达个人情感的诗;即使机器能写应用文,估计读者除了好奇,未必会当作享受。
我们面临的世界无比丰富,人们对美的认识各不相同,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因为人们有不同的性格和表达方式,才让世界异彩纷呈——世界需要人们有不同的“想法”。面对那么丰富的世界,为什么一些学生的作文中没有“自己的想法”?
对学生的作文,老师总会有一些期待,批改作文时,他像是在读学生的心里话,他会想到要和学生对话。可是,如果老师从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的作文中读到的是“同样的观点”,看到的是一模一样的“想法”,甚至看到大同小异的表达,对他而言,作文批改就是一种苦不堪言的精神折磨。一些同学以摘抄报纸观点来替代“我认为”,这不只是懒惰,还很荒唐。为什么没有自己的“想法”呢?如果用别人的观点替代个人思想,那为什么还要学习?不愿意“想”,学习便成为徒劳。
只要受过教育,有个人的阅读,有自己的思考,就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只是有些同学由于性格因素,不太重视个人意志,常认为“大家都这么说”“老师说过的”“我家里人认为”……他就是无法从内心发出一个“我是这样想的”的声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是基本的能力。
有些同學的作文,特别爱引用名人贤人的话——不是不能引用,过多引用而没有自己的认识,思想含量就显得不足了。那些名言、格言固然有道理,毕竟是“别人的想法”,未必能照搬。有时一个班的作文中,同时有几个同学引用拿破仑的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可能是拿破仑在某个特定情境下激励他某个部下时说的话,未必是至理名言。对此为什么不能有个人的想法呢?比如,有同学认为“爱好和平的士兵才是好士兵”,很多人去当兵根本不是为了“当将军”,而是有高尚的追求(这一点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很多例证)。如果仅仅为了“想当将军”而去杀戮,人会变得凶残,丧失人性。
20世纪80年代,流行 “知识改变命运”,不仅学校教室里有标语,媒体也大谈特谈,几乎成了社会口号。知识的普及和应用的确在转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文明发展,但是,知识能否改变人的命运?在一个时代,很多有知识(甚至是先知先觉)的人不但连最基本的生存待遇也没有,甚至适得其反,命途多舛。同样,有些很有知识的人为了一己之私,却在制造苦难,毁灭别人的生活,历史上有无数这种“有知识的罪人”。
如果同学们能有自己的思考,疑问就会出现。如果读书学习的目的是改变命运,那我们原先的命运又是什么?读书学习之后,被“改变”了什么?这就是问题。世世代代,那些并没有读过书的劳动者,他们安于自己的生活,靠诚实劳动安身立命,养育后代,他们的生存同样有价值,同样值得人们尊敬。这么看来,知识能改变的,可能只是人的精神追求。在这个问题上,“想”变得复杂,是因为事实本身不那么简单,因此,很多事,不可能一言以蔽之。于是我们可能应当想到,“改变命运”涉及多种因素,“占有知识”不过是其中之一。
同学们可以轻易地找到更多可以讨论的问题,只要你能重视自己的思考,只要你不再把别人的话奉为金科玉律。“我的作文”表现的应当是“我的思想”和“我的情感”,用的是“我的语言方式”,否则,没有必要写作文。
是的,你很年轻,你的知识是有限的,你经历不够丰富,你没吃过什么苦,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但是你对世界有好奇心,你有学习的意识;也正因为年轻,你有一颗美好而无所畏惧的心,你为什么不去探索自己向往的世界?你为什么不去思考一些大的问题,并让那些问题长时间伴随自己?
不要担心被人嘲讽幼稚,能独立思考,有属于自己的观点,你就有了“立起来”的资格。
王栋生
别名吴非,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著有《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照亮校园的常识》等,参加统编本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