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冬枣果品品质提升途径探讨

2023-05-11 17:49李晋江申仲妹
山西林业 2023年5期
关键词:冬枣鲜食坐果

李晋江 申仲妹

(1.运城市盐湖区农业农村局,山西 运城 044000 2.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山西 太原030031)

近年来,运城市鲜食枣以设施冬枣为主要方向发展迅猛,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一大主导产业。随着冬枣产量大幅增长,尤其是栽培的无序快速发展,设施冬枣已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优质水果掌握着市场定价权,枣农需要进一步提升设施冬枣品质,实现由面积产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才能获得较为满意的市场回报。

1 品种多样化与良种化

1.1 品种多样化

目前,运城市设施鲜食枣缺乏早、中、晚熟品种的合理搭配,90%以上都是冬枣,新品种更新速度缓慢。虽然通过不同设施模式差异化了上市期,也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品种单一,仍旧存在着一定的市场局限性。冬枣是目前鲜食枣中公认的、品质最好的品种。但是再好的品种,一成不变,消费者也会产生审美疲劳,消费疲软,会使市场失去发展动力,因此,鲜食枣生产应该实现品种多样化发展。

1.2 品种良种化

只有攥紧冬枣品种权,才能走在产业发展前列。冬枣等优质鲜食枣品种,其种群在自然条件或人工干预条件下,肯定会有更优的变异出现并稳定下来,新的良种会为鲜食枣生产注入新的活力。今后应加强品种选育工作,完善冬枣选优育种体系,开发利用新的种质资源,为鲜食枣品种更新换代打好基础。

2 科学有效施肥

2.1 实施多施有机肥策略

有机质含量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与果实含糖量呈正相关,全磷和全钾与糖酸比呈正相关。较高的土壤有机质可以提升果实风味,并进一步提升品质,提升土壤有机质是提高品质的保障,化肥以增加产量为主。同时,有机质提升对化肥的吸收利用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果园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由于有机肥施用时需要深挖深埋,劳动强度大,严重影响了果农秋施基肥、补充土壤有机质的积极性,加上目前果园生产人员日趋老龄化,施用有机肥受到了人力限制。但是,要注意只施化肥,会引起土壤板结,团粒结构破坏,土壤元素失调,冬枣含糖量降低。有机肥不单是能为树体供应一些可吸收营养,更重要的是它能够为土壤微生物提供足够的底物,为树体吸收矿质营养提供便利条件,为树体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因此,施有机肥是保证树体生长良好和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条件。多施有机肥,会活化土壤微生物,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最大限度地调节树体自身吸收能力。

2.2 正确把握有机肥施入时间和数量

果园全年施肥量,应根据产量确定,稳产的果园每年通过果实采收、叶片落叶、枝条修剪以及地下流失等方式缺失的矿质营养基本是一定的,可以通过施用化肥补回来维持一定的平衡就行。有机肥应通过秋施基肥施入果园,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也可以使用商品有机肥,同时全年的氮肥施用量的50%、磷肥的70%,要随有机肥一并施入土壤。

生长季可以使用施肥枪进行追肥,萌芽期、花期、膨大期、转色期,基本上是前重氮、中平衡、后偏钾,叶面喷肥也是这个原则。另外花期加硼,幼果期加钙,膨大期后重磷钾,转色期应使用纯钾肥。

3 避免滥用激素

枣坐果期需要使用九二〇(激素类药剂)来提高坐果率,目前冬枣生产中还无法保证不使用激素。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多次使用九二〇、将九二〇捧为“冬枣坐果药”的误区。枣坐果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树体营养成份,只有树体健壮,花器官发育良好,喷施17ppM~25ppM 的九二〇作为助力,才能获得较好的坐果率。

生产中部分枣农受冬枣果实大小分级价格有差异的影响,可能还会喷施具有膨果、促退青或促转色等功能的激素类药剂,由于目前该技术还不稳定,经常会出现果形畸形、果肉偏硬等品质下降现象。脱青转色是冬枣成熟开始的标志,负载量大、浇水量多、含氮量高的果园基本成熟都晚,冬枣叶片偏黄绿色更容易生产出好品质,正常成熟;反之,叶片浓绿而大,常常成熟偏晚。最常见的现象就是,日光温室风口下树体叶片深绿(可能是温度偏低、雨水吸收多造成的),果实成熟偏晚。有不少药商推荐具有一定功能的药物,实际上使用后大部分事与愿违,多出现果个确实大了,但品质变差,成熟变晚,效益受损严重;或上色了,但是果实含糖量过低,果肉底色发绿,品质低下,甚至无法出售。冬枣果个并不是越大越值钱,果重应控制在12g~18g,要追求品质,追求精品。

4 构建合理叶幕,控制产量

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叶幕结构

合理的叶幕,具有高光效特性,其中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通风透光;有合理树体结构,才能达到足够的光合面积,形成合理的负载,这是提高冬枣产量和品质的前提。负载过多,通常品质就下降了。冬枣常见树形有疏散分层形、开心形、主干形,这些树形适用于不同的株行距或栽培模式,管理标准化都能使树体具有很好的通风透光性。注意做好树体更新复壮。

4.2 合理控制产量

要科学合理控制产量。目前临猗冬枣亩产量偏高,市场上不缺冬枣,缺的是高品质的冬枣,提高枣果品质需要进行产量控制,亩产量应从2 500kg~3 000kg 转为控制在1 500kg 以下。要通过间伐或降低单株产量等措施保证单位面积合理的负载量,使冬枣品质提档升级,进而带动农户提高质量意识———追求高品质的精品理念。高品质价格高,低品质价格低,才能提高农户的质量意识。

5 抹芽、摘心、开甲、疏果

抹芽、摘心、开甲、疏果这些管理措施都是冬枣生产过程中,常采用的技术,在实施这些技术过程中,应注意应用时间及方法:①抹芽:要趁早,但要保留顶部带头枝,一次都抹掉,后期可能会再憋出更多撅芽。②摘心:要仔细,上下里外都要找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坐果率。③开甲:可以2 次进行,盛花初期选晴天,最好是开甲后有3 天以上晴天。开甲实施过程中要区分树势,旺树甲口宽一点,愈合时间30 天~40 天为宜;弱树甲口窄一点,15 天~20 天愈合,愈合3 天~5 天后可以用细绳再次打开,使其总愈合时间在30 天~40 天;弱树中间愈合3 天~5 天,能缓和根系饥饿状态,有利于树势恢复。④疏果:除疏畸形、病果外,还要疏除过早或过晚坐果的,保留大小均匀一致的果个,结果部位在中上部。

6 改善果园环境,提升果面光洁度

采收期树下生草,改善果园小气候,提升果面光洁度,提高好果率。病虫害防控要及时,防治绿盲蝽、桃小食心虫,做好枣锈病、褐斑病预防。一要注意防治关键期用药:二要注意选用优质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三要严格控制使用次数和种类,合理轮换使用,坚决不打无用之药。这是产量和品质的保证。

7 适时采收

冬枣不同采收期品质差异很大,对于我国的消费者,含糖量至少要大于28%,才能说品质较好,如果含糖量高于30%更好;正常成熟后果面着色面积大于1.0cm2时采摘,能达到较好的口感。

果冬枣实转色期,可以通过提高昼夜温差来达到提高含糖量的目的。运城地区8 月之前,夜间温度均很高,可以通过傍晚日落后向枣园地面及墙面喷水的方法,提高温差,促进枣果糖分积累;温差在12℃以上时,果实品质最优。

猜你喜欢
冬枣鲜食坐果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早春种好鲜食玉米有诀窍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超甜糯鲜食玉米育种有了新路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