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融合育人路径探析

2023-05-11 15:11:53魏朝举
关键词:劳动育人融合

魏朝举,刘 晓

(河南工业大学 明德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创业技能,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的重要路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的基础起点。以劳动教育为抓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探索科学的育人路径,是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要求[1]。剖析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了解我国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探讨二者融合的可行性、科学性及融合育人的实践路径,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1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1.1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涵

劳动教育是一种教育活动,包含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劳动、生产活动中的劳动及服务性质的劳动等三大类劳动的教育活动。劳动教育可以传播劳动相关的知识技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劳动习惯,在劳动中认识社会、塑造自身,增强社会责任感,获得个人成就感,培养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在当前教育中,应注重引导青少年珍惜劳动成果,积极参加劳动,培养劳动技能,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因此,改革当前教育模式,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组织实施,广泛开展生产实践活动,在劳动教育中培养热爱劳动精神,崇尚劳模精神,铸造大国工匠精神,树立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2 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注重社会实用价值的新型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为基本目标。当前情况下,社会经济亟待实现升级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相较于2022年,2023年我国高等学校毕业学生人数增加了82万人,达到1158万人。如何高效率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实现社会价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促进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尝试在认识高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从嵌入融合的角度,探析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及融合路径。

2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2.1 劳动教育现状

201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充分体现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劳动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极大提升[3]。劳动教育是顺应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党和国家贯彻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念的举措。《意见》指出,劳动教育要因时因地及时更新,顺应资源分布,根据不同学校学生的特点,提高科学性和效能性。自《意见》实施以来,劳动教育逐渐转变为研究热点。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学生正确劳动观念、提升职业技能、拓宽劳动路径等方面。有学者提出,在当前应试升学教育框架中,虽然高校开展了劳动教育及评价,但是考核评价结果不能作为升学评先的参考指标,会直接影响学校、教师、学生对于劳动教育的态度和参与积极性[4]。有高校提出,要明确劳动教育作为独立学科的课程地位,在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考核评价、文化建设中对接社会人才需求,将创新创业意识渗透进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将二者融合起来,提升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业技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5]。

当前高等学校劳动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几个方面:一是劳动教育观念窄化,劳动教育仅体现在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或社会志愿服务方面,与专业技能提升脱钩;二是劳动教育理论薄弱,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劳动、轻教育,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无法形成可供复制的科学指导性理论;三是劳动教育条件缺失,缺少专业对口的劳动实践场所,师资队伍建设滞后,经费投入不足,安全保障不够完善;四是劳动教育激励不足,激励指标不完备,激励措施不稳定。

2.2 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创新创业意见》)指出,进一步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双创”教育发展,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高校毕业生低就业、慢就业、不就业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大学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重要路径[6]。自国家提出高等学校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理念以来,全国各地高校不断深化推进“双创”教育,但是受原有教育模式固化、培养方案老旧、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场所缺失、师资队伍不完备及对应经费拨付不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在当前培养“德智体美劳”五美人才的时代要求下,相对于其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研究还较为薄弱,还没有发展出系统化、完整性的科学指导、理论支撑。《创新创业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围绕创新创业,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解决就业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催化剂。解决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在融合过程中到底该如何具体实施、需要投入哪些资源、如何科学设置评价指标等问题,对于当前高校因地制宜地实施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3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科学性

探讨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育人路径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是验证二者融合的可行性。下面,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方面阐述二者融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3.1 教育目标内在相通

从宏观上看,国家强调在高校实施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消除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现象,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输出适配性更高的人才,解决关系民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促进高校学生在劳动中塑造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职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上的内在相通性还表现在劳动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深化了劳动教育内涵,二者是相通相促的。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勤劳、守信、敬业、求实等品质。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以及企业家精神的养成。

3.2 教育内容内在融合

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二者具有内在的融合性。劳动教育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劳动品格、劳动精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使学生勇于尝试挑战性劳动,创新劳动方法,改进劳动方式。当代高校强调创业教育,并非要求人人成为创业者,而是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和技能,在未来的职业劳动中,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规划,拥有更多选择劳动内容的机会。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二者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二者在内容上具有内在融合性。

3.3 教育方法内在关联

在教育方法方面,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具有内在关联性。二者均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践出认知”,强调在实践中锻炼品质,在实践中发展理论,理论与实践相互建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在劳动实践中,并非一定强调实现功利化目标,思想定位高于实践,而是更加注重促进个人品质的塑造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提升;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则通过对实践知识技能的培养,注重塑造高校学生诚实、守信、担当、协作意识。无论是劳动教育,还是创新创业教育,均注重从实践中对正确劳动精神、劳动观念及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和提升,二者在教育方法方面具有内在的关联性。

4 高校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

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等方面,具有内在融合的科学性,强化二者融合的实践路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构建融合课程体系,深化融合育人理念;建设融合师资队伍,提升融合育人效果;加大融合资源投入,改善融合育人条件;实施融合平台建设,提供融合育人设施,多措并举,共同实现二者融合育人的目标。

4.1 构建“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融合育人理念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印发〈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指出,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紧密结合,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升级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7]。《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培养效能,将其纳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依据开设专业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通过构建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培养方案,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育人实效。

4.1.1 开设通识基础教育课程

课程是育人活动的核心载体,因此,可以开发课程资源,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公选课、选修课、必修课,增设相关课程模块。例如,河南工业大学面向全体本专科在校生,均开设了不少于18个学时的劳动教育、创业教育、就业教育必修课,并设置了不少于6个学时的相关实践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注意将二者融合,保障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大众性。面对培养全面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要引导学生掌握劳动理论和劳动技能知识,提升劳动素养,使他们明确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意识,在劳动中创新,在实干中创业,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联系起来,为实现新时代中国梦而奋斗。同时,可以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在通识课程中设置不同模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创新观、创业观。

4.1.2 构建专业整合教育课程

面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树立面向整体、分类指导的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层次分类,设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河南工业大学颁布的《河南工业大学2021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大专业课程整合力度,建设能力拓展课程,坚持课内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例如对于会计类专业,可设置会计实训类教育课程;对于新闻类专业,可设置实地采访类课程;对于电气工程类专业,开设实用电工技术课程。面对学习兴趣浓厚、创新能力较强的学生,对其开放相关科研实验室,引导该类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激发其科学研究兴趣,发挥其创新特长,奖励其创新成果,促进其自身发展。对于有创业需求的学生,开设SYB(创办你的企业)创业培训课程,设立创业园、创客空间,为该类学生提供创业理论指导和实践基地,多维度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根据专业开设不同课程,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因材施教,既可以节约教育资源,又可以提升教育效果。

4.1.3 增加职业发展教育课程

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对专业认知往往不够清晰,对学成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没有合理的规划,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入职业发展教育内容,深化学生对自身专业的理解,加强与专业相关企业的联系,将劳动教育与实际工作需求对接,增加学生劳动实践课程的指向性。河南工业大学面向本专科层次在校生开设了不少于8个学时的《职业发展教育》理论课程,120学时的实践课程,并要求学生完成《职业发展教育》手册中专业性社会实践报告,指导学生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书》、《创新创意策划书》等课程设计。对于有创业规划的学生,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强化创业实践训练,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科技社团活动,参加技能培训、创业训练、创业孵化、社会实践等活动,不断提升创业能力。在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普及基本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增加创新规律的方法论教育,提升课程的实用性、时效性,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课程兴趣。

4.2 建设“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提升融合育人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要求师资队伍既要有博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经验。所以,师资队伍的建设需要丰富教师类型,多维度匹配专业教师、社会导师、“双师型”导师[8]。

4.2.1 强化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普通高等学校往往将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一起放在公共基础课程中,通常由思政辅导员兼任课程教师。随着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的增加,匹配专业教师成为发展的主流趋势。河南工业大学注重从校内教师中挑选具备相关教育教学背景、知识储备丰富、学术素养高、实践经验多的教师充当专业教师,设置相关教学研究室,为专业的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提供条件。同时,还应设置专业教师晋升专项渠道,免除专业老师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通过举办学术论坛、学术会议,开展学术交流,优化教师知识储备,从而提高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4.2.2 促进社会教师队伍建设

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趋势下,二者均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向性,需要匹配实践经验丰富的社会型导师。河南工业大学通过邀请行业领域内成功的创业者、实操技能丰富的专业人士、优秀企业家、杰出校友等作为学校聘任的课程教师,向学生传授创新创业经验和专业实操技能,将课堂延伸至具体社会实践中[9]。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将课堂内容与具体的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将企业的用人规律和用人需求结合到培养目标中。为保证教学质量,需要对社会型导师给予教育教学相关技能培训,使其掌握学生情况及课堂授课规律,以提高学生的接受度和积极性。通过提高社会兼职老师相关待遇、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聘任证书、增强荣誉感、丰富晋升渠道等多样化方式,减少社会导师的流动性,建立一支稳定的社会导师队伍。

4.2.3 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重视产学研一体化建设,鼓励高校教师深入社会企业中,了解社会需求,促进人才培养由供给侧向需求侧方向转变,其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10]。双师型教师能够将专业知识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使专业学习变得更加实用。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丰富师资构成,鼓励教师发展横向项目,将科学研究、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社会需求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要建设社会,实现个人价值,无论是劳动教育,抑或是创新创业教育,最终是要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适应社会需求,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是促进学生就业、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4.3 加大“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投入,改善融合育人条件

4.3.1 扩大经费投入

《创新创业意见》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科学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在经费分配上支持创新创业教学,扶持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多渠道统筹经费,用于支持具备科研创新能力的学生投入科研创新工作。有了政策支持,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时,要研究优化经费使用结构,在顶层设计、实际组织、具体实施过程中向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倾斜。学校可以通过为学生提供创业补贴和奖励,设立创新专项补助,研发创业项目,资助社会实践等,多渠道为学生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学生创新创业顺利进行。

4.3.2 提供社会支持

在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开展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高校等提供支持。在政府层面,应加强相关顶层政策设计,为相关教育实施提供政策支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多样化绿色通道;在社会层面,应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实践场所,在教学中开展跟岗实习、专业培训,提升学生劳动技能,在税务、金融等方面给大学生创新创业以支持,改善创新创业社会环境;在学校层面,改革培养方案,增设劳动课程及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依托创业园、创客空间,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精神,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同时做好资源支持[11]。

4.3.3 增加技术支持

为实现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融合育人的教育目标,可以尝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突破。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目标,在劳动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中,应融合企业需求,加强针对性技术研究。技术研究成果可以服务于企业,同时也促进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为实现教学过程的时效性、实用性,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可以将技术创新过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教学与技术创新的相互促进,营造校企合作的良好氛围。

4.4 实施“劳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设,提供融合育人设施

4.4.1 搭建网络云教育平台

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网络媒介,挖掘网络课程资源,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近年来,网络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大量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教育发展势头较好。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环境、社会需求、社会热点及创新创业风口,促进学生成长。学校也可以通过整合网络资源,搭建适合于各专业学生的云课堂、学习通、慕课等网络课程资源库,通过微博、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网络平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鼓励在校大学生俯身于劳动,致力于创业创新,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技能的培养。

4.4.2 拓宽以赛促学平台

近年来,国家、高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希望通过创新创业促进高等学校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解决民生问题的同时促进社会经济提质增效、快速发展。在学生中,通过开展诸如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论坛、创新创业训练营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活动,通过广泛参与、层层选拔的方式,推选学生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已经形成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反哺于教学过程,形成了良性循环。注重对获奖学生的奖励,在学生评优评先过程中给予体现,在学生中形成积极正向的引导。各学院设立创业园,为有创业想法的学生提供创业指导以及免费的创业场地,并提供创业补助,对创业成功的学生进行奖励,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一切有力的支持。

5 结语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改革发展的重要指示,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将大学生转化为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持是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在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中,强化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注重在基础通识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在融合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践劳动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12]。将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在二者融合过程中培养大学生劳动素养、工匠精神、企业家精神,对于高校实现全面综合改革,解决大学生就业等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劳动育人融合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6:36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现代出版(2020年3期)2020-06-20 07:10:34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