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晓晶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蓝天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劳动教育是培育时代新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途径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广大人才爱党报国、敬业奉献、服务人民”。[1]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劳动教育工作,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目前高校的劳动教育工作还面临着诸多的现实问题,影响了劳动育人的功能发挥和实效彰显。书院制和劳动教育之间有着理论逻辑上的相通之处,二者在育人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契合性。因此,探索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现路径,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升高校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书院制和劳动教育均着眼于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致力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将均衡教育统一于高校教育实践活动中。因此,书院制育人和劳动教育之间存在着理论逻辑上的相通之处,具有相互契合、互为助力的内在联系。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普及化的发展阶段,由“规模扩张”向“质量内涵”转轨。新时代呼唤高等教育的转型发展、加快健全育人体系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但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单一性导向、偏好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性需求,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对优质高等教育的日益增长需求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根本困境。书院制是我国高校面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需要,传承中国古代书院文化精神,借鉴英美大学住宿学院制的育人模式,逐步探索建立的一种新型人才培育模式[2]。近年来,书院制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目前,我国高校书院一方面通过改善生活社区环境,优化公共设施,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书院的教育服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建立书院和学院的协同育人机制,可以充分发挥书院在通识教育和学院在专业教育方面的优势,打破专业限制,实现通专融合,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高校的育人实效。书院制育人模式改变了原有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模式,通过挖掘大学生的优势潜力,进一步扩大了学生自我教育、自主发展的育人空间。书院制充分融合全人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使其成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时代呼唤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之间的矛盾,成为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的强劲动力。
作为一种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书院制的实施对高校的原有教育方式、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等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引起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全新变革。同时,围绕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一高校的育人目标,高校书院制也为实施“五育并举”提供了有力抓手。通过书院社区环境作用的发挥和社区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3]。劳动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技能水平,帮助其确立正确价值导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制度的完善以及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有着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劳动这一人类的物质性活动,对此都有相关重要论述。马克思曾明确提出劳动对人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子都知道的”[4]。恩格斯总结道,“劳动创造了人本身”[5],强调了劳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内在本质活动,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劳动的观点作为核心概念,不仅揭示了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而且强调劳动的最终价值旨归是服务于人民、服务于教育。列宁尤为重视劳动者生产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指出了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没有年轻一代的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是不能想象的”[6],同时,他还强调“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还是没有同时进行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水平所要求的高度”[6]。列宁的这一重要论述,对社会主义国家开展劳动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国的教育方针始终秉承着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从而使教育服务于生产、服务于社会。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劳动教育的相关论述,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成为实施劳动教育的科学指南。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7]之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就以立法形式确立为党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十分重视劳动生产对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作用,认为青少年要成长为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就要积极参与到建设祖国的生产劳动之中。进入21世纪,江泽民在原收入分配制度的基础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8],充分彰显了劳动的价值和地位。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形势,胡锦涛充分肯定了劳动模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教育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劳动教育,曾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9]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成为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从思想层面引导大学生树立热爱劳动、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观念和态度,弘扬和培育劳动精神;从价值层面充分肯定劳动的意义,提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发挥劳动凝神聚力、筑梦育人的价值;从保障层面确保劳动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方法论层面积极倡导“五育”并重,强调学校作为劳动教育主力,课程创新是关键,联合社会各主体形成教育合力打破劳动教育薄弱化的桎梏。
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深入挖掘书院制育人与劳动教育在理论逻辑上的契合点,是提升高校劳动育人实效的应然之举。劳动教育是融合思想性、社会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目前,在教育大学生学习系统的劳动知识之外,大多数高校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开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培养宝贵的劳动品质。与以往劳动教育相比,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更加注重全面性、协调性,更注重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育人目标层面,目前高校更加关注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意志、劳动技能等教育的全面融合;在育人方式层面上,高校主要采用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硬约束和校园文化软渗透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大学生认识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书院制育人模式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全面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中,发挥导师引领、通识教育、全人教育、社区文化浸润等方面的育人优势,可以为劳动教育的开展厚植丰沃的土壤。书院制更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个性发展,这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高校书院通过开展通识教育和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社区学习和生活中不断丰富劳动实践体验,从而激发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劳动热情。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中,教育者把增强劳动实践体验作为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载体。通过社区文化活动、劳动通识课程、学生自我服务等方式,让大学生体验艰辛的劳动过程,可以使他们磨炼坚强的劳动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宝贵的劳动品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从而引导他们深刻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的内涵与意义,早日成长为肯奋斗、能吃苦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高校劳动教育开展整体上卓有成效,大学生劳动认知日趋理性,劳动习惯日渐养成,劳动情感日益激发。但是,当前的高校劳动教育仍然面临诸多的现实问题,如劳动教育主体的认知偏差、劳动教育机制不完善、内容指向不明、实施手段单一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极大地影响了高校的育人实效。
目前高校仍存在对劳动教育认知偏差的现象,部分师生的劳动教育理念没有随着时代发展而及时更新,从而忽视和弱化了劳动教育的本质和意义。一是劳动教育被视为调节学生紧张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掩盖了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与学科教育一样,劳动教育也是促进教育对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然而一部分师生没有充分重视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从而将严肃开展的劳动课程当作专业学习之余的调剂。劳动教育的本意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但是一些大学生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中却发生动机偏离,单单将劳动教育看作是完成学校的教学计划,是一项配合教师、学校完成的任务。由于大学生们被动式地接受劳动教育,因而劳动锻炼的过程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走过场、形式化的活动。二是劳动教育被弱化为一些具体技能的训练与提高,忽视了劳动教育的本真意义。相较于技能,劳动教育对于教育对象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心理发展的意义更加重要。部分教育者和大学生在劳动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偏差,简单地将劳动教育等同于体力劳动锻炼。一些高校会组织大学生参与劳动活动,使他们在各种岗位锻炼中体验生活,通过简单的劳动体会付出和收获的关联性,明白劳动过程中投入与专注的重要性。但是,有的教育者认为,劳动教育主要是义务教育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与大学生没有多大关系。虽然一些高校能够制定劳动教育方案以整体推进劳动教育的实施,但是劳动教育课程的授课内容却与劳动实践活动相脱节。原因在于在统筹规划上缺乏一盘棋意识,导致劳动教育与知识教育、思政教育难以有效融合,存在着“两张皮”现象,从而影响劳动育人的实际效果。三是对新时代劳动内涵和需求的认知模糊,导致了劳动教育的内生动力不足。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对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校大学生却没有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劳动的内涵和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观念里较为普遍地存在“以得失论付出”的倾向,从而使劳动教育缺乏内生动力。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众多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方针政策,纷纷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现阶段我国高校劳动教育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问题有待着力解决,如劳动教育的工作机制不完善、教育体系不全面等。虽然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但在决策、运行、反馈与保障机制等方面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一是缺乏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一些高校没有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没有规范的教材,没有合理的课时和学分,没有科学的考核办法,没有配备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那么劳动教育的目的则难以达成。二是缺乏劳动教育的评价反馈机制。近年来,一些高校将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如何开展劳动教育的方面,却忽略了对劳动教育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有的高校即使有了评价和反馈,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运用。因此,有关高校劳动教育评价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短板。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良性发展,需要评价和反馈作为必要的保障手段。只有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和及时反馈机制,才能够动态、精准地把控大学生劳动教育各环节,有效地保证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开展。
一是在课程设置上劳动教育的内容指向不明。由于部分教育者将劳动和劳动教育简单地等同,在实际施教过程中通常以理论教育为主,劳动内容更新不及时,与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调动大学生参与劳动活动的积极性。有的劳动教育课堂教学简单化、片面化,忽视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与中小学阶段的劳动教育的衔接性,没有突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高层次要求,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主义现象。二是劳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许多高校以校园日常生活劳动为主要教育手段,缺乏具有思想性、创新性、技术性的劳动形式,大大地影响了劳动教育开展的质量和效率。例如: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且不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文史类专业实习时间过短,大学生在实习岗位也仅仅从事一些体力劳动并未获得预期的实习成效;高校为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训的机会不多,资源资金支持力度也有待进一步提升。组织社会劳动实践次数少,大多数高校每个学期只集中一周时间组织大学生外出参加对应专业的劳动实践活动,且效果欠佳。三是尚未形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格局。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的协调联动。有些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常常局限于学校自身,没有发挥社会、家庭与高校协同育人的作用,尤其校外劳动教育资源开发较为欠缺。上述现象形成的根源在于,认知上将劳动资源等同于劳动教育资源,忽视了教育的隐性功能,用具体量化的劳动成果衡量劳动育人成效。
当前劳动教育面临的难题和困境,可以通过高校书院制这一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来加以解决。积极探索书院制模式下高校劳动育人的有效路径,对高校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构建全人教育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重大意义。
第一,合理规划书院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根据书院实际和文化特色,个性化制定劳动教育的通识课程方案,统筹开设劳动教育理论课和实践课,有针对性地编制书院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手册,明晰课程目标,其教学设计应贯彻遵循时代性、实践性、科学性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原则。系统地学习劳动知识理论,可以使大学生了解认同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价值和意义,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自觉弘扬和传承劳动精神。
第二,持续强化书院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书院在开展系统的劳动知识学习之外,还可以灵活地安排劳动教育周或劳动教育月,有计划地组织各类劳动项目,让大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更好地认识尊重劳动和劳动创造的重要性。书院可将德育和劳育有机融合,在劳动实践中促使大学生发现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爱好,进一步明晰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进而激发他们实干作为,释放创造潜能,争当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创者建设者,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支点和成长路径,以不懈奋斗唱响新时代的劳动者之歌。
第三,注重培养创新创业能力。通过书院社区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浸润熏陶,进一步强化劳动观念,引导大学生更加积极地弘扬和践行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增强大学生公共服务意识;注重劳动知识更新,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引导大学生创造性思考和创造性实践,组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提升大学生创业创新能力。
第一,发挥劳动主体的积极性。书院积极推行大学生的自我服务,让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中锻炼劳动能力,提高劳动素养;每逢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劳动教育的专题活动,让大学生在劳动中增强幸福感、归属感和获得感;通过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设置劳动实践的环节,引导大学生将劳动汗水挥洒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建设书院劳动教育基地,发挥劳动基地的育人优势,提升大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注重劳动实践的“质”与“量”并重,书院引导大学生把内在的劳动品质与外在的劳动行为有机统一起来,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劳动实践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发挥劳动教育在树德、增智、强体和育美等方面的作用,全方位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
第二,高校与家庭、社会的协同合作。鼓励大学生在寒暑假里力所能及地参与当地的志愿活动,对勇于奉献、敢于担当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大力宣传,引导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书院组织师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将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日常劳动教育中;书院积极与社区、博物馆、地方政府等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安排学生定期开展志愿讲解、志愿支教等服务性劳动,形成一个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劳动教育“共同体”。做到劳动教育的课堂内外结合、学校内外打通、家庭社会参与,推动构建劳动育人的联合联动机制。坚持全人教育的育人理念,践行“五育并举”,形成育人合力,增强大学生的劳动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让他们在志愿服务、实践锻炼、科技创新等活动中感悟和传承新时代劳动精神,培养造就“胸怀壮志、明德精工、创新包容、时代担当”的高素质人才。
考核评价是检验前期劳动教育实效的必要手段,是提升高校劳动育人实效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将与劳动相关的活动纳入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
第一,制定大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将劳动素养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各类评优评先、考核选拔中予以考虑。劳动素养评价考核应该以大学生的获得感体验感为评价导向,主要依据管理、教学、学习3个维度展开评价。一是管理维度,高校党委及教学管理部门、教学质量检测部门要将各院系的管理制度、管理程序、管理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定期开展检查监督;二是教学维度,书院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以慕课、公开课、讲座的形式对劳动教育专职教师进行培训和考核,建立合适的奖惩机制,鼓励教师在教学岗位上有所创新;三是学习维度,以大学生的获得感为考核对象构建全面的考核指标,其考核内容不仅要涵盖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劳动素养、劳动技能等指标,而且各指标之间应具备一定的系统性、层析性、关联性和科学性。
第二,设计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一样,依据劳动教育的具体形式设计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实现劳动教育理论课考察和实践课考核的动态结合,按照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3个板块加以评定。为了避免劳动教育功利化,在考核中应加入反映教育目的、过程及结果的指标,尽可能地保证劳动教育的公平性和实效性。
第三,根据多元化的考核内容制定多样化的考核评价主体,将学生自评、教师评价、师生互评统一起来,从而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劳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高校要明确劳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责任主体,加强经费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对教师的正向激励。根据有关政策和劳动教育具体实施过程因素的变化,高校应动态调整劳动教育经费。高校还应强化对劳动教育经费的监督约束,进行绩效评价,准确、客观、全面地掌握劳动教育经费使用情况,科学、客观地评价劳动教育经费保障的能力和实绩。书院要统筹使用劳动教育的专项经费,加快建设劳动教育实践的校内场所和校外基地,开展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建立器材、耗材补充机制[10]。
第二,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在学校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书院可以根据实际工作设立劳动教育指导委员会,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劳动教育教师队伍;激励书院教师积极参加劳动教育师资培养,开设体现书院特色优势、彰显书院文化品位的劳动教育通识课程;聘请劳动模范、技术能手等在书院设立劳动教育工作室。根据实际,建立符合劳动教育师资特征的职称评定体系,对劳动教育专业教师的职称评审实行指标数单列。成立关于劳动教育的专门研究机构,制定政策,激励教师开展相关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探索,支持教师申报相关科研教研课题,研发劳动教育通识课程资源。
第三,强化劳动安全保障工作。一方面,书院要强化风险意识,制定风险防控预案,科学评估风险,认真排查、清除各种安全隐患,建立劳动保障应急处置机制与预案;另一方面,书院还要不断强化劳动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劳动安全意识,培养大学生自我防护意识,安全使用劳动工具及材料,确保劳动教育安全顺利实施。
在书院制育人模式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形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新格局,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