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春辉,李文涛,韩智培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乳腺外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乳腺癌属于恶性肿瘤,在女性中发病率较高,近年来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现阶段,在乳腺癌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改良根治术进行治疗,但是在手术之后,患者的淋巴系统会遭受到严重的破坏[1],30%~50%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会出现术侧上肢淋巴水肿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术侧水肿、上肢疼痛、寒战、麻木及高热等症状,一些患者由于担心病情,会出现紧张和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2]。为了能够降低淋巴水肿发生率,术后应给予患者功能锻炼,但是所取得的效果较为有限。当前,在降低淋巴水肿及腋网综合征(AWS)发生率中,倡导在乳腺癌疾病护理中给予患者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的方法,使淋巴细胞间淋巴液的流动速度得以加快,对淋巴回流具有促进作用,防止患者术后出现淋巴水肿[3]。为了能够进一步了解到手法淋巴引流护理方法在淋巴水肿与AWS 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本研究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与AWS 中使用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2020年3月—2021年9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80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0~73 岁,平均年龄(47.8±3.5)岁。观察组患者年龄21~74 岁,平均年龄(46.9±3.3)岁。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诊断被确诊为乳腺癌,均为乳腺癌早期患者且未出现转移。(2)均为首次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治疗。(3)术后患者出现淋巴水肿和AWS 为手术所致。(4)患者同意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乳腺癌无法切除者或转移姑息性切除者。(2)合并心、肺、肾功能不全。(3)受其他原因所致而引发的淋巴水肿疾病。(4)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经样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两组患者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手术前1 d和术后3 d及麻醉苏醒之后,应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每日的宣教时间控制在0.5 h。将手术缝合线拆除掉,并做好引流护理工作,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防止发生术口感染,对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要求患者家属应协助患者做上肢功能锻炼。
观察组采用手法淋巴引流护理。给予患者徒手淋巴引流方法指导,当伤口愈合及缝线拆除掉之后,对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每日3 次,每次10 min。手法淋巴引流方法为:(1)开放淋巴通路。指导患者家属应使用手掌大、小鱼肌,或者保持两指并拢的方式对患者的浅表淋巴结进行中等力度的环形按摩,按照耳前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及颈部淋巴结的顺序进行按摩。(2)舒缓瘢痕组织。从伤口的上方部位处使用同样手法对瘢痕组织、胸部淋巴结及腋窝部位处进行按摩,避免受瘢痕组织缩挛而引发淋巴回流出现在手足的情况,为淋巴回流提供促进作用。(3)淋巴引流。需沿着浅表淋巴管走向进行引流,按摩的顺序为从远心端向近心端部位处按照环形推进的手法开展按摩工作。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时,需要先对胸部伤口进行按摩,之后对胸部伤口附近位置处的淋巴液向健侧腋窝或锁骨上下淋巴结区进行引流。需要将患侧上肢内侧部位处向锁骨上淋巴结部位处进行引流。从患侧肢上臂后侧部位处向背部淋巴结和腹股沟部位处进行淋巴液引流。将肘窝以下部位一直向上臂外侧部位处进行淋巴结引流。
(1)淋巴结水肿度。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水肿度,使用周径测量法对患者的肘横纹下5~10 cm 部位处进行测量,<3 cm 为轻度,3~5 cm 为中度,>5 cm 为重度[4]。(2)AWS 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AWS 发生率,AWS 评价标准为:术后患者突然出现上肢疼痛,在肩关节外展时患者的上肢疼痛感会加重,肩关节向外伸展受限,患者首次出现从腋窝至上臂内侧、肘窝、前臂可触摸的放射状皮下条索结构[5]。(3)疼痛评分。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0分为无疼痛,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疼痛感越强。(4)生存质量评分。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包括生理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社会/家庭状况4项指标,得分越高,则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5)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数值越小,淋巴水肿发生率越小。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BZ_12_2050_543_2065_576)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轻度淋巴结水肿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淋巴结水肿度情况 例(%)
观察组AWS 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AWS发生情况 例(%)
治疗前,两组患者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RS评分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FACT-B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ACT-B 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ACT-B量表各维度评分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治疗前,两组患者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侧上臂周径差值情况(BZ_12_2050_543_2065_576)分
在乳腺癌早期治疗阶段,倡导给予患者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治疗。但是在手术结束后,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患侧上肢及肢体肩关节出现功能障碍,肌张力明显降低,有部分患者在运动之后会出现精细功能障碍及疲劳障碍,增加了淋巴水肿疾病发生率。患者术侧上肢淋巴液极易出现回流障碍,进而引发患者出现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术侧上肢肿胀、疼痛和高热等,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不适感,生活质量大大降低[6]。手法淋巴引流能够将淋巴通路开通,对淋巴液的排出具有促进作用,使淋巴能够形成良好的循环,取得良好的消肿效果,使患者的焦虑感得以明显减轻,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极大的痛苦。另外,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按摩时,需要先对患者淋巴水肿肢体附近具有正常功能的淋巴管进行按摩,使患者的淋巴回流得以显著改善,之后再从远心端向近心端方向进行按摩,防止淋巴水肿的产生[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轻度淋巴结水肿度高于对照组,AW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双侧上臂周径差值低于对照组。这说明在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与AWS 护理中使用手法淋巴引流护理方法具有可行性。分析其原因在于,通过对患者进行手法淋巴引流,有助于加速淋巴回流,使患者的淋巴液淤积得以减轻。但是在手术后的早期阶段,受损的淋巴组织未能得到有效的修复,当停止按摩之后,会有大量新的蛋白渗出到淋巴细胞间,进而形成新的淋巴液淤积[8]。因此,在早期淋巴水肿及AWS 预防中手法淋巴引流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在缓解乳腺癌术后患者淋巴水肿与AWS中使用手法淋巴引流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淋巴结水肿度,降低AWS 发生率,缓解患者疼痛感,提升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双侧上臂周径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