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晋中大地,平川、丘陵、山区,处处硕果累累,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味道。
肥沃的土地上,一群青年职业农民以田野为青春起跑线,从躬身学习,到掌握农业生产要领,再到跻身农业生产的“带头人”,耕耘着属于“新农人”的田园牧歌。
向田野进发
“国家这些年对农村持续投入,农村环境、交通都变好了,真正具备了投资的价值。”程子昂说。
农村新变,在外的游子酝酿着归心。
“你想不想回去?”“想!”“那一起回!”当思想的涟漪相互碰撞,涓涓细流演变为澎湃浪潮,返乡创业的决心便无法被阻挡。
2014年,程子昂开始回乡创业。“当时已经出现了青年回乡创业的热潮,我和创业者之间碰撞交流,内心的这种想法在不断强化。”他说。“我终于横下一条心,返乡,干!”就这样,有着出国留学经历,在山西太原已经打拼多年的程子昂,又回到农村,重新成为一名农民。
青年走向农村的理由有很多,职业方向能和兴趣联系在一起,是幸运的。
因为蘑菇大棚种得好,37岁的黄超已成为晋中市太谷区远近闻名的“菌叔”。2008年,正在山西農业大学上大三的黄超开始在学校周边农村承包大棚种植食用菌。黄超自己也没有想到,上学时的兴趣实践会成为今后创业的“独家秘笈”。
把根扎进泥土
回乡创业之路注定不会轻松,也不会一帆风顺。
程子昂不是学农学的,除了父亲传授的经验,仍然有许多知识需要学习,但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作为专业的农学毕业生,黄超的创业路也不是一帆风顺。“课本和土地是两个范畴,有了理论知识,不一定就能种好地。”黄超说,怎么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这个过程他摸索了好几年。
随着经验的积累,黄超建立了自己的生产标准和管理制度。2015年,黄超经营着一家自己的食用菌农业合作社,还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商标。他说,那时候才感觉自己真正地成长为一名职业农民。
沉甸甸的收获
只要找准了方法,努力就会有回报。
从程子昂的父亲开始,经过两代人十几年的努力,他们从全国各地选育的1600多种抗冻、丰产样本,终于有一株发生芽变,适应于晋中当地气候特点的抗冻丰产核桃新品种诞生了!现在,这一新品种已经推广到6.4万多亩。
除了新品种,新技术也在程子昂的推动下快速推广。现在程子昂的合作社核桃采收和初加工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只有拉枝、修剪、嫁接以及日常巡查、病虫害防治还需要人工,灌溉使用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果树种植管理现代化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身怀绝技”的“菌叔”黄超,成为很多学弟学妹心中的榜样。他的蘑菇大棚也成为许多农大学子的“实习基地”,每年,都有数百名大学生前来学习种植技术和大棚管理。
“乡村的发展,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坚持。与父辈不同,我们掌握技术、懂得管理。我们的梦想就在农村,虽然辛苦但也值得。”黄超说。
农村成为青年创业、就业的“蓝海”
农村田野间的微风,正在返乡青年心中掀起涟漪。
据农业农村部数据统计,截至“十三五”时期末,返乡入乡创业人员达到1010万人,青年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的农村并没有辜负归乡旅人的理想抱负,广袤的田间地头正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天地。2018年8月18日,在数十名青年农民的努力下,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成立。“成立之初,我们想把晋中市所有返乡创业青年和在基层务农的青年组织在一起,实现联合、融合发展,同时还能为乡村振兴事业,也为周边的农民做一些贡献。我们希望号召更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会长程子昂说。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积极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与应用,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路,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数字化时代已经实现信息和技术共享,逐步填平了大城市与乡村的鸿沟,越来越多的互联网职业已经不再受到城市的限制。所以很多青年自然也就愿意返乡,在归属感较强、压力较小的家乡工作。”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说。
新农人、新田地、新未来
随着农村创业环境全方位地改善,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断为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多年来,黄超的大棚里不停有新的青年身影穿梭其中。他的许多师弟师妹都来到他这里学习蘑菇种植技术,黄超对于他们也是倾囊相授。
在“新农人”的影响下,一些更年轻的面孔也逐渐出现在农村的舞台上,历经沧桑的黄土地迎来了崭新面貌。
今年,晋中市青年农民联合会又迎来了一位“95后”新会员。
毕业于美国特拉华谷学院农业商学专业的霍佳丽,毕业后毫不犹豫回到了家乡晋中市寿阳县。
这些志同道合的“新农人”,互通有无、信息共享,“生”在泥土里,“长”在田埂中,在农村广阔天地中担当作为。
“返乡青年与其父辈们相比更懂技术、擅管理,也更懂得团结协作,他们拥有更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懂得对农产品进行品牌化处理,善于运用电商与冷链物流。有了新农人的加入,可以帮农村解决产业规模小、力量弱、资金少等问题,赋予传统农业全新的活力。”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耿晔强说。
如今,乡村里不断涌现的新农人,正在广阔的新田地上茁壮成长。未来,这里将是一片丰收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