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田
日前,2023年公务员省考招录工作已陆续展开,全国不少地方将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要求放宽至40周岁,引发广大网友对能否打破“35岁职场门槛”的热议。
在河南公务员省考的公告中,除对年龄有特殊要求的职位外,2023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招录年龄要求放宽至40周岁以下;贵州、天津、湖北、江西、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内蒙古等地在个别基层岗位或专业技术岗位条件上也放宽了年龄限制。仔细甄别、细心研究后,不难发现,“放宽年龄限制”并非想象中那般“大快人心”,岗位总量有限、针对性较强。但冷静下来想想,不管怎么样,这都是向前迈了一步,是现实更是开端、有方向更有希望,值得期待。
是现实更是开端。2022年全国总工会开展的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状况调查結果显示,目前全国4.02亿左右职工的平均年龄为38.3岁。站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现实关口,他们本该是发挥助推发展主力作用的年龄群体,却一定程度上面临着求职难、流动难、再就业难等现实问题。从理论上来讲,公务员考试的年龄适度放宽,人才聚拢的“池子”和奋斗的空间就大一些,选贤举能、人尽其才的效果也就会更好。
因此,地方招录对于年龄条件的灵活性调整彰显了对优秀人才的尊重,也是从实际出发,综合考量不同岗位特性的体现,有利于建立更加科学开放的用人体系。
有方向更有希望。第九次全国职工队伍调查显示了另一组数据:35-39岁年龄组职工中有54.1%担心失业,70.7%担心技能过时,94.8%感觉有压力,均是各年龄组中比例最高的。原本35岁是职业发展黄金期,如今却成为某些行业的年龄门槛,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放宽年龄限制”就显得格外“亲民”了。
全国两会期间,一份《打破35岁职场门槛,建设中高龄劳动者友好社会》的提案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他建议探索放开公务员考试35周岁限制;探索建立录用中高龄劳动者激励机制,对聘任一定比例中高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给予一定补贴;鼓励中年人才返乡建设,支持三四线城市地方政府出台“倦鸟归巢”人才回流计划等。如此看来,建立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任用机制已经被重视,当我们热议“公务员招录放宽至40岁”时,也就多了几分真切的期待。
拓宽年龄相对较高人群的就业空间,对于促进就业公平公正有着不小的积极作用。相信未来,更多贴合工作实际、符合新形势下社会发展需要的选人用人标准和观念一定能得到持续优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增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