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华
摘 要:生命课堂从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上对语文教学作出新的定位,强调语文教学应当把学生的能力获得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方面作为教学目标,凸显对生命成长的教学价值追求,彰显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需从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培养发散思维,挖掘学生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质疑思辨等几个方面入手,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命课堂;学生主体意识;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5-0012-05
所谓语文生命课堂,就是将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媒介,通过发掘语文教材中与生命意识相关的元素,由教师带领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感受生命的创造过程,体会生命富含的激情,把握生命绽放的美好,从而加深师生对生命的认识。正如叶澜教授所言“教师和学生应当把课堂教学作为彼此在生命中共同走过的一段路程,是这些路程汇聚成了我们的生命。”
一、高中语文生命课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必要性
生命课堂与传统课堂教学有着本质区别。传统课堂功能较为单一,呈现“考什么教什么”的特点,把重点集中在知识点本身,而生命课堂更加强调师生的主体能动性,其本质是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下开展人与人之间的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等交流活動。相较更侧重理论知识讲解的传统知识课堂模式,生命课堂更具人文性,是对传统课堂在教学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作为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模式,生命课堂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能够促进语文教学的创新改革,使得人才培养能够更加符合时代要求,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是确保生命课堂发挥其教育价值的保障。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不仅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应对更多学业上的难题。因此,探索如何唤醒学生在高中生命课堂中的主体意识,提高生命课堂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生命教育正是基于学生的个体生命发展对语文教学给出了新的定位,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生命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是生命课堂的构建实施具有一定的难度,尤其需要唤醒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因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他们在教学活动中是否具有主体性是生命课堂的价值能否得到发挥的关键。因此,如何唤醒学生在生命课堂中的主体意识值得我们思考。
二、高中语文生命课堂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的路径
语文生命课堂作为一个动态的课堂,从个体的发展出发,秉持着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生命活力与语文知识相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观念,使得语文课堂在实现知识传授的同时,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对生命进行呵护。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教育应当把学生带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从而让他们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在生命课堂中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教师灵活统整课堂教学流程,变革课堂教学方式,要把过去由教师负责主讲、学生只是刻板服从教师命令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重新构建师生之间的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确保学生主体意识的提升能够推动他们在生命课堂中进行深入的探究。与此同时,也要避免学生课堂自主权的盲目提升而影响课堂教学节奏,使得生命课堂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既定的教育目标。具体而言,唤醒学生在语文生命课堂中的主体意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问题巧妙引导,促进学生的生命思考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需要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对此,教师要能够及时转变自己的定位。在高中语文生命课堂中,逐渐削减由教师主动讲解的内容,而更多以问题引导的方式,通过带领学生回忆过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与当下正在学习的新知识点进行对比,发现新知识点的规律。或者由教师设计环环相扣的导入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逐步深入对问题的探究,并从中引导学生获得生命感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不能总是牵着他的手走,而是要让他独立行走,使他对自己负责,形成自己的生活态度。”
“人是自我教育的对象”,即要“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的确,“生命意识”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与思维碰撞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探究与解决,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帮助其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的认知,促进自己的生命思考。
案例:《囚绿记》
教师:同学们先快速阅读全文,再来说一下文章都描述了什么内容。
学生1:这篇文章主要讲解的是作者与常春藤绿树枝的“交往”过程。
教师:总结得非常到位,但是这只是这篇文章的字面意思,有没有可能作者是想通过描写常青藤绿树枝来表达什么呢?
学生2:作者表面上是描述常青藤绿树枝,实际上却是通过描写常青藤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表达了自己当下的生存现状以及对未来的心愿。
教师:非常好,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觉得这篇文章和《我与地坛》有很多相似之处呢?同学们能试着对比分析一下吗?
借此,教师通过引入《我与地坛》这篇学过的课文与《囚绿记》进行对比,使得学生能够很快总结出两篇文章在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信息,而在对比中学生也发现两篇文章都讨论了生命在遭受苦难之后应当如何面对这一主题,此时教师再把教学目光导向日常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在自己遭受了苦痛之后应当如何面对,从而在循序渐进地提问中强化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领悟。
(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深化学生的生命感悟
语文在学科特点上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因此,教材选用的文章往往有很多角度可以进行解读,教师要善于牵线搭桥,巧妙引导和点拨。正如罗曼罗兰所说,一个人只能为别人引路,不能为别人走路。教师也同样如此,生命教育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讲解,势必难以为学生带来深刻的感悟,而如果由学生自己思考和总结,则在提高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在面对丰富多彩的文章形式和文章内容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文章进行发散性的思考。
发散性思维,就是一种寻求多角度思考,并可能得出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可以称为创新思维,要求学生深入文本,积极思考,用心用情去揣摩文本,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的心智活动畅通、灵敏、随机应变,突破经验和常规的束缚,可以促使学生独辟蹊径,大胆求异,从而让学生成为一群有个性、生动活泼的,充满生命活力的独特个体,并在发散性思考中深化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以此实现生命教育。
案例:《祝福》
教師:祥林嫂的命运毫无疑问是凄惨的,她的惨不仅是社会的黑暗,而且也有身边人的冷漠和无情。大家说如果祥林嫂的故事发生在现代,她会有怎样的遭遇?
学生1:会有公益律师愿意为她无偿打官司,回击那些伤害她的人。
学生2:会有红十字会给她捐款,帮助她渡过生活的难关。
教师:如果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了祥林嫂,能够帮她做些什么呢?
学生3:我会帮她把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的黑暗写成一篇作文发表在网上,让舆论帮助她。
学生4:我会尽我所能地开导她,帮助她走出丧夫失子的阴霾。
学生5:我会用科学知识帮助她摆脱迷信,避免走进封建迷信的陷阱。
学生6:我的能力有限,会做的可能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多,但是如果我在街上遇到了她,我会把身上的零钱都给她,让她吃一顿饱饭,换一身暖和的新衣服。
教师:同学们想得非常全面,我也感受到了大家从不同角度对祥林嫂的温暖和关爱,其实祥林嫂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人,更是一个代指,代指每个时代下的弱势群体,即使在今天,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一些“祥林嫂们”,她们弱小又无助,我们虽然没有改变社会、改变时代的能力,但是总有给予别人温暖的力量,因此我们是不是不应该像“鲁镇上的人们”那样将别人的痛苦作为谈资咀嚼,将“祥林嫂们”身上最后的一丝温暖夺去?
学生们:对,我们应该做那个帮助“祥林嫂们”解下枷锁的人,分担他人的苦难,关爱每一个生命。
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的生命因素,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唤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从而自觉对生命进行呵护。
(三)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促进生命教育的内化
生命教育与高中语文课堂的结合,能够有效发挥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性,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广度和深度提供了契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篇目都蕴藏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人格的价值观念、社会的责任担当等等。于漪老师也曾强调,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应用类的学科,应当是语言训练和人文教育的整合,换句话说,学语文就是学习如何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指导学生成人。
法国哲学家狄德罗曾说:“有了真正的方法,还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运用它。”因此,在生命课堂上,除了教师带领学生探索的学习方式以外,教师还要借助语文教学的写作板块,通过写作练习促进生命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内化。同时,写作练习环节的开展也有效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是唤醒学生课堂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而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通过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提炼感悟,提高生命教育的真实性。
案例:《陈情表》
教师:这篇文章李密写的有理有据且措辞委婉,将他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故事描写得催人泪下,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亲情的文言文或古诗词吗?
学生1: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学生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学生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除了这些,像我们以前学过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以及我们虽然没学过,但是仅凭字面就能感受到思乡之情喷薄而出的《漫书五首》里“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大家分析一下,这些描写亲情的诗句都有什么共同点呢?
学生4:都使用了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学生5:都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
学生6:大部分都是诗人和家人离别之后写的。
教师:通过大家举的这些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不同的人之间虽然有着巨大差别,但是亲情的表达都是大同小异的,这些例子里表达的感情和场景相信大家都有遇到过,并且大家作为高中生,寄宿制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与家人的一种分离呢,那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自己的经历或感悟仿写出几句这样的文言文或古诗词呢?
听到教师的问题同学们起了兴致,纷纷讨论起自己的生活经历,而在仿写时,教师引导学生在对生活片段的回忆中感悟亲情,提高教学中的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向往,促进生命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内化。
(四)鼓励学生质疑思辨,强化学生的生命感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质疑思辨和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所谓“质疑思辨”,就是提出自己的疑问,辩证地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着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要以辩证的观点看待知识点,从而推动生命课堂的构建。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也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的呼吸。”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宽松环境,营造推心置腹的交谈气氛,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觉、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开展无拘无束的交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帮助学生突破心理障碍,消除自卑和依赖的心理,大胆质疑思辨,勇敢独抒己见,这样可以将学生真正推上主体地位,落实生命课堂的教育目标。
案例:《小狗包弟》
教师:包弟作为巴金的一只宠物狗,面对文革掀起的狂浪,巴金最终还是选择牺牲了它,对于他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同学们是怎样看待的?
学生1:我认为巴金的行为是自私的,为了自己苟且偷安而放弃小狗包弟,这是一种怯懦和妥协的行为,不是大丈夫所为。
学生2:我认为巴金的行为在当时的年代是可以理解的,十年文革动乱,很多人被迫害,人都不能自我保全,哪里还能顾得上小狗包弟?
教师:同学们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道理,确实在那特殊的年代里,巴金也无力面对,但内心的忏悔依旧,我们要学习巴金善良、正直和勇于自我解剖的精神,铸造坦诚真实的人格。
包弟虽然是一只小狗却也是一条生命,教师在分析文章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见,重视学生的独特理解,从不同的角度带领学生感悟巴金对包弟的忏悔,唤醒学生沉睡的善意,使得学生对生命的感知更加强烈。
教师要借助矛盾点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已经不再重要了,更加需要我们重视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思辨、大胆创新的意识,而这也是生命课堂理念的重要体现。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构建生命课堂,对于拓展学生的学科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层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实现生命课堂与高中语文教学的对接,除了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创新以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打造更具广度、深度的生命课堂,探索最适合语文教学和学生成长的课堂改革创新方向。
参考文献:
[1]惠 艳.主动转变教学习惯 提升语文生命质量——语文教学“生命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语文天地,2015,(17).
[2]潘金山.高中语文生命课堂对学生情绪的重要性研究[J].高考,2019,(35).
[3]林 峰.高中语文生命课堂对学生情绪的调控[J].教书育人,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