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蔡金曼 /文
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大学毕业投身导弹研制,隐姓埋名60 余载,为导弹奉献一生。直到2022 年4 月,沈忠芳和其他11 位我国导弹武器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的名字才首次向社会公开。那年,他已87 岁。沈忠芳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
1934 年8 月24 日,沈忠芳出生在上海滩,十里洋场,灯影璀璨。他的父亲任职于外资船厂,母亲是纺纱女工,家中虽不富裕,但贵在安安稳稳。但平静的生活没能持续多久。1937 年,淞沪会战爆发。从他记事起,生活就笼罩在日军飞机轰炸扫射之中,不是在舍家避难,就是在逃难。好在父亲明事理,始终没有放弃沈忠芳的学业。转学5次、辍学1 次之后,沈忠芳才读完小学课程。
年幼的沈忠芳聪明又顽皮,成绩在新式小学和私塾都名列前茅,但他会趁私塾先生睡觉时,偷偷给他画个熊猫眼。小小的他看着天上的日军飞机想,“如果我们也能拥有自己的飞机,一定要打得他们落荒而逃”。
1953 年高中毕业时,看到报考目录有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忠芳毫不犹豫地填报了飞机设计专业。
他生性活泼,成绩优异,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也是潮流风向标。他常穿一条丹宁色牛仔裤,不羁地走在满是粗布棉裤的北航校园,引得周围人窃窃私语。辅导员为此事十分头疼,多次找他谈话,告诫他“这样穿不像好学生”,无效。辅导员想了一招,派心目中的好学生、团组织委员徐正年与他谈话,没想到他却对徐正年一见钟情。
后来,他的牛仔裤有没有再穿已没人记得,大家只记住了他与徐正年相濡以沫几十年的爱情,以及辅导员“赔了学生又折兵”的趣事。
“当时一些有爱国心的年轻人就想搞飞机设计,将来为祖国设计飞机。我们的毕业设计是‘北京一号’,都飞上天啦”,沈忠芳接受央视采访时兴奋地回忆道。
1958 年,大学毕业后,沈忠芳选择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也就是我国空天防御事业的诞生地、现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工作。从此开始了与导弹打交道的“隐秘而伟大的导弹人生”。
从设计飞机到转行从事导弹事业,源于顽皮新潮的青年永远难忘淞沪会战时,国民党军队痛失制空权,自己目睹家乡被敌机轰炸;难忘新中国前后,不甘失败的国民党势力借美机壮胆,对上海进行20 多次空中攻击,沈忠芳又差点遭受灭顶之灾;难忘读大学时,国民党与美军仍频繁出动侦察机骚扰我领空,多数时候我军由于装备落后,只能“望机兴叹”。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军派出最先进的U2 高空侦察机,大摇大摆地侵入我国领空搜集情报。沈忠芳想:美国的U2 高空侦察机,它的飞行高度是21000 米左右。我们现役的飞机飞不到那么高,炮更打不到那么高,怎么办?他说:“没有先进的导弹,就没有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把这东西搞上去。”
1958 年10 月,沈忠芳从海淀区柏彦庄的农田出发,穿过菜地与泥泞的道路,来到北京西郊的永定路。这里就是二院。他很快崭露头角。1959 年,苏联导弹萨姆-2 击落了当时最先进的美国RB-57D型高空侦察机,25 岁的沈忠芳听到这条消息后热血沸腾,他想,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中国也可以拥有自己的萨姆-2。
但事与愿违。1960 年,苏联单方面撤走专家,并销毁部分技术图纸。沈忠芳感到愤怒,但他清楚,不管有没有苏联人,中国都要有萨姆-2 类型的导弹。在祖国领空安全方面,这是刚需,不以困难程度为转移。
那几年,沈忠芳为了研究导弹,几近废寝忘食。车间工人们都认识了这个小沈,说他虽是大学生,但与工人们一起上下班,十分“接地气”。
付出终有回报。1961 年,二院的地空导弹团队终于攻克了设计参数等科研难题,研制成功萨姆-2导弹。1962 年9 月9 日,我军用萨姆-2 导弹成功击落了U-2 侦察机。
沈忠芳说,西方国家,他们以美国为首对我们封锁,中央指导我们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所以主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我们的武器系统。这个很重要,核心技术买是买不来的。
从仿制到定型,沈忠芳和同事攻克万难,终于,中国有了第一个型号的地空导弹——红旗一号。紧接着,他又参与了红旗二号的自主研制。1967 年,随着红旗二号导弹的研制成功,迈出我国自主研制防空导弹的关键一步。
1967 年9 月8 日,国产的红旗二号地空导弹击落了来犯的U-2,捍卫了祖国领空尊严。红旗二号的成功,也为后来我国自行研制新型防空导弹系统打下了坚实基础。
20 世纪70 年代,在沈忠芳的领导下,他所负责的导弹型号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成功完成了4 次飞行试验考核。其中8 项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20 世纪60—90 年代,我国对空防御主要依靠第一代、第二代防空武器系统,但随着外国新一代先进装备的服役,我国已有的对空防御已不能满足需要,急需研制出具备抗干扰能力强、抗多目标打击等功能的“第三代”。
1992 年1 月,沈忠芳被任命为第三代中高空中远程防空导弹型号总指挥。顶着“成功了是集体的,失败了我个人负责”的压力,扛着“可以处分我,降级也好,罚款也好,我都可以”的担当,沈忠芳带领团队攻关克难。
经过一次次挑战,他们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攻关任务,突破了5 大关键技术,取得了9 项科研成果,使得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迈入了正轨。这标志着我国防空导弹研制水平跨入了世界领先行列,大幅度提高了我国防空导弹体系对抗能力和国防的实力。
2009 年,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在国庆60 周年阅兵中亮相,当导弹武器装备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时,头发花白的沈忠芳,像“看到家里孩子一样”在观礼台开心地笑了。
他后来说:“东方的睡狮醒了,谁敢欺负我们?一个民族就这样,要靠自己来强大,这个很重要。”
二院第一枚用于外贸的B610地地导弹也是沈忠芳的“得意之作”,于1986 年展开研发工作,1990 年试射成功。
B610 试射成功时,沈忠芳已是二院副院长、多型号总指挥,更被称为“导弹销售奇才”。
时间回到20 世纪80 年代,国家工作重心转向了经济发展,许多国营军工厂开始“军转民,搞创收”。在此背景下,已成为二院副总工程师的沈忠芳琢磨起向国外推销中国导弹的事。事实证明,沈忠芳不光是军工企业的好领导,还是优秀的“产品经理”。
他的第一款“拳头产品”,就是B610 地地导弹。为了研发这款导弹,他“厚着脸皮”申请了450万元的研发和团队组建费用,这在当时可不是小数目。但沈忠芳对这款导弹的市场很有用信心。他琢磨过,当时市面上的地地导弹弹道只能控制半程,而B610 能做到全程控制。用现在的话说,他这个导弹研制的总指挥,已经懂得“用产品差异与卖点,狠抓客户痛点”。后来证明,沈忠芳的判断完全正确。
1990 年,B610 的第一批客户看完打靶试验后,当即表示“要定更多装备”。听到这个消息,沈忠芳震惊了,整个二院都沸腾了。这是二院导弹武器第一次走出国门!这笔订单不仅为二院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留住了不少科研骨干。
对待工作,对待困难,甚至对待自己,沈忠芳都是一条硬汉。即便患脑出血的情况下,他也能连轴转,一干就是二十余天,堪称铁骨铮铮。但是再硬的汉子也有柔肠——导弹事业让他付出了绝大部分精力,在两个孩子年幼时,爸爸就像个陌生人。及至晚年,沈忠芳和两个孩子团聚了,但空气里却不时弥漫着尴尬的沉默。因为保密的原因,时至今日,沈忠芳也无法向孩子们和盘托出工作的全部,曾经的疏离在孩子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如今沈忠芳已88 岁,回顾往事,他已经记不清自己曾获过多少奖,只有那次团聚时两个孩子的神情深深印在他的心里:“这是我始终感到遗憾的事情。”
国士无双。军工行业还有无数像沈忠芳这样为军工事业而隐姓埋名的英雄们,他们是真正的大国脊梁。
致敬,隐秘而伟大的导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