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赋权视阈下农村留守妇女对短视频平台的使用研究
——以快手APP 为例

2023-05-09 03:15陈瑶
声屏世界 2023年5期
关键词:赋权妇女媒介

□陈瑶

CNNIC 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9.34 亿。男女网民占比分别为51.5%和48.5%”,①而在2011 年,女性网民占比为44.9%,可以看出短视频用户规模在不断扩大,女性网民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妇女借助短视频平台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她们多拍摄自己下地干活、做家务等,收获了众多粉丝。本文结合新媒体赋权理论对农村留守妇女使用短视频平台表达自我的现象进行分析,关注农村留守妇女这一弱势群体对新媒体进行的实践。

农村留守妇女与媒介的研究

对于农村留守妇女与媒介方面的研究,有的围绕在媒介形象上,如学者陈红梅在《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中表示:“媒介上现有的农村留守妇女形象带有刻板性和片面性,远远没有反映出农村留守妇女的真实样貌。”②除了媒介形象上的偏差,学者还对农村留守妇女对于媒介使用情况进行研究,如学者程鑫、谢晨在《农村留守妇女媒介使用研究综述》一文中表示,新阶段农村留守妇女媒介使用情况呈现文化生活单一,偏重传统媒介使用;媒介素养不足,信息接收呈现片面化;媒介使用刺激消费观念悄然转变等特点。

新媒体赋权简述

赋权,又可译为增权,西方对于赋权的研究始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所罗门认为“增权是一个过程,目的在于减少由于作为被耻辱烙印化之群体的成员而由负面评价造成的无权”。③增权中的权代表的是权力,它与“无权”“权力”这两个概念紧密联系。学者丁未在《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一文中指出赋权理论存在三个天然取向,“一是赋权的对象主要是社会中那些“无权”的群体,也就是我们国内所说的‘弱势群体’;二是赋权作为一个互动的社会过程,与人类最基本的传播行为有着天然的联系;三是赋权理论具有强烈的实践性,需要应用于社会实践及其进程中进行讨论”。④

在新媒体方面,学者黄月琴在《新媒介技术视野下的传播与赋权研究》中指出,新媒体技术对于弱势群体在个人、组织与社会赋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关于国内互联网赋权研究现状,梁颐等学者在《互联网赋权研究:进程与问题》中表示国内对于互联网赋权研究的研究方法仍然还不成熟,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

综上所述,我国学界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一直集中在留守对于妇女的影响,媒介所塑造的农村留守妇女的形象,对于农村留守妇女主动利用媒体进行实践改变现状的关注较少。本文拟对农村留守妇女利用短视频平台主动进行媒介接触,给她们所带来的影响以及背后的原因进行探讨,为农村留守妇女提升社会地位、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思路。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在快手平台上发布日常的农村留守女性,年龄在20-30 岁之间。本研究拟采用参与式观察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式,在快手APP 中搜索“农村留守妇女”的话题,对于出现的视频博主进行线上采访。本研究的访谈对象主要是粉丝数低于10 万的博主,主要是在快手APP中进行访谈,也有加快手主页上的微信,在微信平台中进行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如何拍摄视频,拍摄快手短视频带来的改变以及拍摄视频的原因,访谈对象如表1 所示。

表1: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研究发现

使用模式。通过观察发现,农村留守妇女入驻的主要平台是快手APP,这与快手APP 自身的“短视频+ 扶贫”的定位有关。“‘快手’为乡村提供了‘自我展演’的平台,乡村青年通过拍摄短视频,尝试自主表达和呈现生活中的乡村文化和景观。”⑤平台给予流量扶持,促使更多的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到短视频的创作中。她们发布的视频内容主要围绕自身的日常生活,例如洗衣服、做饭、下地干活等,再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加上自己的原声或是人工智能声音,最后加上一些当下流行的背景音乐。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来说,平台的准入门槛比较低。内容多是家长里短,很多时候是夫妻之间的事情,有时候是婆媳之间的事情。视频发布的频率也不固定,有的两三天一更,有的则五六天一更。

如访谈对象P2 表示:拍的话就用手机原相机拍,然后用快影剪辑,用一部手机支架就可以搞定了。把手机架在支架上,然后你自己干你自己的事,让它一直拍着就行,很简单的。

通过对这些账号的主页简介以及视频内容的观察可以发现,这一群体一般是早婚早育。这些农村留守妇女对于短视频平台的使用主要是用来记录日常生活,与同样记录日常的Vlog 不同,她们由于自身受教育水平偏低,视频的剪辑较为粗糙,不如Vlog 视频具有专业性。正是这样的特性更凸显视频内容的真实性,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观看。

变现模式。“短视频兴起的最初价值主要是商业变现,比如语音聊天室、歌舞秀、带货等,甚至可以说,具备商业变现功能是短视频与生俱来的特点。”⑥短视频平台的商业变现功能促使着农村留守妇女纷纷加入生产视频的大浪潮中去。在快手APP 中,农村留守妇女主要通过开设自己的快手小店、直播卖货等方式实现经济收入。如访谈对象P2 表示:快手在今年(2021 年)8 月份之前有这样的政策,就是你发布一个作品就会有收入。每个视频如果视频播放量高一点的话,就会有十多块的收入。如果粉丝数足够多,就可以直播带货。如果一天好好直播带货,一天挣个五六十还是可以的。

农村留守妇女在快手平台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带货,有时快手官方也会给予补贴政策。有些农村留守妇女由于比较忙碌,家里的重担基本压在了她们身上,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直播,收入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而直播带货的收入一般足以应对她们的日常开销。她们开直播的目的就是向用户展示所售卖的货物,有时也会在视频内容中插入产品的广告。坚持拍摄视频,就能收获更多的粉丝,变现收入也会不断增长。

使用动机:“满足”。 一、形象“自塑”的“满足”。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弱势群体是由于社会结构急剧转型和社会关系失调或由于一部分社会成员自身的某种原因(竞争失败、失业、年老体弱、残疾等) 而造成对于现实社会的不适应,并且出现了生活障碍和生活困难的人群共同体”。⑦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大量男性从农村走向城市打工,但考虑城市生活成本高,往往无法举家迁移,妻子和孩子就被迫留守家里,成为弱势群体,丧失话语权。在传统媒体时代,农村留守妇女的形象塑造一直都是由媒介进行“他塑”,而媒介对于这一群体的形象塑造存在负面性,造成社会对农村留守妇女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以其可视化的方式为边缘群体提供了自我呈现和形象重塑的平台。

农村留守妇女利用快手APP 拍摄自己日常所做的事情,从视频内容看,她们一直都在忙碌,塑造出一个勤劳朴实的形象,向受众展示了她们真实的生活,而受众因猎奇心理也热衷于观看评论。随着乡村振兴和扶贫政策的落实,多数农村风貌已经焕然一新,农村生活也得到改善,与外界的联系也愈发频繁和紧密。通过短视频平台上她们的视频,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刻板印象也得到极大改观。

二、“精神+ 经济”的“满足”。短视频平台不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具有社交属性。评论区和私信功能实现了陌生人社交,不像微信平台的强关系连接,相互交流的主体变成了陌生人。发布评论的人往往与视频博主有着相似的经历,又或是视频内容中有他们感兴趣的地方。在快手APP 中,这些农村留守妇女的视频评论区的留言者往往也都是留守在家的妇女,她们身份大多相同,经历大多相似,能够产生共情。互联网将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毫无关联的人联系起来,帮助农村留守妇女们建立身份认同,她们会讨论自己的婆婆、丈夫,会讨论如何教育孩子,抱团取暖,获取精神上的满足感。除了评论区,有些粉丝较多的博主还会建群,在群里讨论如何拍摄视频又或是开直播讲授,大家相互交流经验。通过建立情感上的联系,获得群体认同,获得自我满足感。如访谈对象P8 表示:通过拍视频,感觉生活没那么无聊了,变得更加充实了。我这个人一无聊就容易抑郁,想着万一拍视频拍出成绩来呢,就随便玩玩。

随着农业的发展,“一些农村地区出现转租土地,使女性脱离了农业回到家庭内部,一方面减轻了女性的负担,而另一方面也有可能使女性比以前在经济上更加依附于男性,弱化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⑧短视频平台的出现,带给农村留守妇女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感,其商业变现属性也给她们带来了经济上的满足感。很多农村留守妇女拍摄的视频一开始只有几百、几千个粉丝,但她们也一直在坚持拍摄,希望通过拍摄视频改善自己的生活现状,提高自己的家庭地位。她们期望从依赖丈夫中解脱出来,实现经济独立。如访谈对象P2 表示:让我坚持拍摄视频的动力是可以一边陪伴孩子一边又有收入,我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不喜欢过伸手要钱的日子,钱可以决定一个女人的家庭地位。访谈对象P7 也表示:拍快手之后,至少我现在想买啥就买啥,不用伸手要钱了,家庭地位相比以前也提升了。

除此之外,短视频平台也让社会关注到一些落后地区的贫困群体。经济上的变现需要一定的时间,一些粉丝基数少的农村留守妇女暂时无法获得收入,但一些受众或机构看到她们的短视频,会出于同情心理会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一群体,使其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如访谈对象P5 表示:拍了快手之后,收获了一部分人的关心。除此之外,还有人给我寄衣服。

传播学家卡兹等人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 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种种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促使农村留守妇女们对短视频平台抱有期待,开始接触短视频,最终得到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满足,从现实的困境中暂时解脱出来。

研究结论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农村留守妇女对于短视频平台的实践成了她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她们构建身份认同的平台,成为她们提升家庭地位的工具。短视频平台弱连接的社交属性再加上商业变现的经济属性,促使着农村留守妇女参与到内容生产中去,从而改变自己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新媒体平台赋予弱势群体以话语权,改善她们现有的不利处境,对社会的权力结构进行重构,这为实现乡村振兴、致力于共同富裕提供了发展方向。

当然,农村留守妇女的媒介接触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媒体平台中信息大量涌入,由于农村留守妇女教育水平普遍比较低,媒介信息素养不高,对信息缺乏辨别能力,这就需要当地政府部门给予农村留守妇女一些社会支持,提供一些如如何带货、平台如何操控的课程,解决她们所面临的难题。同时,一些视频博主为了博取同情,故意“卖惨”“扮丑”,打造“人设”,丑化歪曲农村留守妇女形象或农村形象的大有人在。希望农村留守妇女主动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提高视频质量,只有创作出真实精良的内容才能走得更远。

注释: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9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s://www.cnnic.cn/n4/2022/0401/c135-5314.html.

②陈红梅. 我国农村留守妇女媒介形象的呈现与建构[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4(03):88-91.

③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05):70-83.

④丁未.新媒体与赋权:一种实践性的社会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9,(10):76-81.

⑤徐婧,汪甜甜.“快手”中的乡土中国:乡村青年的媒介呈现与生活展演[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1,74(02):106-117.

⑥尼罗拜尔·艾尔提,郑亮.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特点、趋势与困境[J].中国编辑,2021,(03):81-85.

⑦钱再见.中国社会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政策[J].江海学刊,2002,(03):97-103.

⑧李小云.“守土与离乡”中的性别失衡[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1):17-19.

猜你喜欢
赋权妇女媒介
论乡村治理的有效赋权——以A县扶贫项目为例
企业数据赋权保护的反思与求解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试论新媒体赋权
基于改进AHP熵博弈赋权的输变电工程评价
书,最优雅的媒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当代妇女的工作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妇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