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众多体育项目,人们有各自的偏好,从喜欢、热爱到迷恋。相反,也会对一些项目没有兴趣,甚至讨厌。这跟项目的社会基础厚薄、竞技水平高低,当然有很大关系。
时下,年轻人爱看高度职业化的比赛,追星占有一定成分,只要“星”够亮,捧得够高,并不在乎竞技实力怎样。有些追星族甚至看不懂比赛规则,但一点不妨碍穷追不舍的热情,仅凭体育明星的身材、相貌、言语等外在条件,便决定是否去追捧。
也有一些人还是懂得运动项目的,但看赢不看输,但凡成绩骄人,特别是对世界冠军、奥运金牌,无论项目的普及程度如何、竞争对手多寡,赢了就是好样的,就是精神与技艺俱佳。至于长期没能在成绩上出人头地的项目,都被归为“白花了纳税人的银子,不如用来多办几所希望小学”。
体育竞技如此简单吗?当然不是。天赋——勤奋——机遇,缺一不可,或许还有其他因素。
年长一些的人们生长在几十年前,大多对乒乓球情有独钟。那段历史时期,乒乓球得了世界冠军,家喻户晓。后来又有些项目热起来,包括成就斐然的女排、體操、跳水、举重等和一些大项中的小项,但只是关注点更广泛,不会取而代之。
最近,中国乒乓球队接连出征国际赛场,尽管大把夺金,但比赛过程也有波澜。精英级别的赛事彼此水平相当,世界排名高高在上的樊振东、马龙、张本智和都有被淘汰出局,打不进八强的时候。有老朋友紧盯着比赛转播,过后评头品足,为击败头号竞争对手张本智和而叫好,也为王楚钦日渐提高而欣喜,这份乒乓情结真是有了年头。
老友得意于自己是资深乒乓球迷,对接连出事的足球、篮球很不入眼,几乎嗤之以鼻,主张取消足球、解散足协,没有一句好话,这就有点跑偏了。体育竞技总是喜忧并存。中国乒乓球优势再大,也不可能百战百胜。再说,不同项目不能简单类比,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同有异,犯不着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建设体育强国,不仅要优势项目保持领先,还要直面和解决落后项目存在的复杂问题,在体育竞技、体育管理、体育文化、体育经济等多方面有所作为,有所突破,这些都值得关注。